醫院私藏或丟棄嬰兒?
近日,揭陽市人民醫院出現了「寶寶去哪兒了」的一則醫療糾紛,從媒體報導中了解到,一 產婦懷孕期間接受 B 超檢查顯示為「雙胎妊娠」,臨產後在揭陽市人民醫院接受剖腹產後僅產下一男嬰,產婦及其家屬難以接受,他們懷疑醫護人員私藏另一胎兒或胎兒已死亡被丟棄,並調出手術監控視頻打算把醫院告上法庭。
孕檢報告單
醫院手術視頻
對此揭陽市人民醫院回應稱:經調查,對於術前 B 超檢查雙胎的診斷屬誤診。懷孕九個月的身孕,多次檢查為雙胎,緣何出現單丁的情況,丁香園聯繫到超聲專業人士,就專業角度解析雙胎變單胎。
雙胎變單胎的可能
一直以來,超聲檢查因其操作成本低,無輻射,檢查效果好,都是孕產婦的「御用」檢查,而規範的產檢,在妊娠期內要進行至少 4 次的超聲檢查:孕早期 1 次、孕中期 1 次、及孕晚期 2 次。
孕早期: 超聲檢查一般在 6~13 周+6 進行,其目的旨在證實宮內妊娠,檢測胎兒數目和孕齡等。若是在妊娠 11-13+6 周檢查,還需測定胎兒頸部透明層厚度(NT)。
此階段發生雙胎變單胎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孕早期胚胎發育並不穩定,原本是真正的雙胎,但其中一胎因各種原因出現停止發育,變為單胎,這種情況在產科中可並不少見。對超聲檢查而言,可能首次檢查時診斷為雙胎妊娠,而在後面的檢查中只發現有一個胎兒,導致雙胎變單胎的局面。
除此之外,孕極早期時尚未出現無胎心搏動,只能觀察到妊娠囊,這種囊性結構容易受到宮腔積液積血的影響,若檢查醫生經驗不足,可能會誤診為雙妊娠囊。若假以時日,積液積血得以吸收,那麼孕婦的下次產檢可能雙囊變單囊了。
孕中期: 超聲檢查的意義重大,一般在 18~24 周進行,此時胎兒各器官的結構和羊水量最適合全面篩查胎兒有無解剖學畸形。
在孕中期的早期也是超聲檢查胎兒數目的好時機,若在一個切面內觀察到兩個胎兒頭部或兩個胎心,則可確認為雙胎。
然而此階段也仍有可能發生雙胎變單胎的可能。我們知道,雙胎妊娠較單胎妊娠存在有更多的併發症,在某些情況下(如雙胎輸血症候群等),兩胎兒中的一個可能會出現死亡,並隨著孕期進展而逐漸吸收萎縮,變成薄如紙片樣的結構。這種變化的發生,可能並不表現臨床症狀,孕婦自己也不知曉。
由於死亡胎兒體積過小,且受另一孕囊的擠壓而位置隱蔽,此時即便進行超聲檢查,很可能只會發現存活的胎兒而未能發現死亡胎兒,其結果導致先前的雙胎變成現在的單胎。
若孕婦在先前經超聲確診為雙胎之後,未按要求進行規範的產前超聲檢查,而是直接分娩,則更可導致懷孕雙胎分娩單胎的「重大新聞」。
孕晚期: 一般還需進行至少兩次的超聲檢查,分別是妊娠 30-32 周、妊娠 38-40 周,檢查目的是確認胎兒的大小、體位以及羊水量等情況,為臨近的分娩做準備。
然而因為孕晚期胎兒較大,羊水量相對較少,此時並不適宜進行胎兒數目的檢查,尤其是在急診情況下,若缺乏操作經驗,有可能會出現胎兒數量的誤判。
「這就如同有人被困在狹小的屋子裡,消防員的最主要目的是確認被困人員是否安全,通過何種途徑能將人員安全救出。若此時去判斷被困人員數量,可能會因空間狹小有難度。若此時有人告訴你,曾看到裡面有兩個人,你判斷出錯的機率會更大。」
其實每次檢查都有誤診的可能,然而產檢的意義在於其連續性,妊娠早中晚期多次檢查動態監測胎兒的情況,所以一般來說只要按時產檢,誤診的可能性還是極低的。
此外,超聲檢查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與其他影像學科不同,超聲檢查為動態單人操作,即檢查的醫生「自做自看自診斷」,其過程難以複製,也無法做到像臨床或其他影像科室的三級審查。所以如果檢查醫生經驗不足,其他上級醫生亦不能根據機器內儲存的採集圖像進行會診,因此誤診並非零概率。
產科事故多 行醫需謹慎
處在各種「消失的器官」、「被偷的孩子」等各種事故的輿情中,醫患之間的信任早已被「轟炸」地岌岌可危,媒體報導專業性還有待考證暫且不論,醫院和醫護人員對待醫療糾紛的反應至關重要,及時而成熟的應急處理機制是必不可少,而醫護人員的技能和知識更需要自查和醫院審查,如此才能減少此類事件的發生。
產科是事故多發地帶,孕產婦及胎兒更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態勢,因此行醫如行走刀尖,更需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