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胎輸血症候群示意圖
近日,外地一32歲產婦生下雙胞胎:一個是白胖小子,另一個卻被「擠」成了「薄紙片」,早夭了。我市也出現過類似情況。一女子懷孕10周時產檢,確認懷的是雙胞胎,可才過一個月,雙胞胎只剩一個,另一個「不翼而飛」了。
這到底是咋回事呢?記者昨日為此詢問了我市多家醫院,醫生說,這種情況並不罕見,或因雙胎輸血症候群所致。
記者 蘇奇 通訊員 高樹灼 姜美廷
案例
只隔一個月,雙胎變單胎
30歲的林女士,去年年初懷孕,由於家族裡有雙胞胎基因,她非常盼望也能懷上雙胞胎。懷孕10周時,她到醫院產檢,醫生告訴她,可能是雙胞胎。過半個月去複查,檢查結果仍是「雙胎囊雙原始心管搏動」,證明是雙卵雙胎。
可幸福只持續了一個月。一個月後再去產檢時,醫生對照此前的B超圖像發現,兩個寶寶居然是在一個胎囊裡,情況不太好,建議她重新檢查。重照B超的結果讓林女士嚇了一跳:只有一個胎兒,另一個「不翼而飛」了。
說法
優勝劣汰,自然選擇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汪燕說,這兩種情況臨床中並不算罕見,和自然流產一樣,是胎兒在宮內停止發育所致。早期妊娠是雙胞胎,但在發育過程中,其中一個沒有正常發育,兩個胚胎存在互相競爭,優勝劣汰,較弱的那個就夭亡了,由於不斷受到另一正常妊娠胎兒羊膜囊擠壓,死胎部分組織被吸收,剩下的胎兒仍可正常發育。待到產婦分娩時,夭亡的胎兒就變得又扁又薄,像紙一樣,但輪廓仍清晰可辨。以前檢查手段不發達,甚至有的產婦到分娩時都沒有發現自己懷的是雙胞胎。
探因
血管搭錯了,一方成為「陪襯」
174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鄭劍蘭說,造成雙胎變單胎的原因很複雜,很可能和雙胎輸血症候群有關。兩個胎兒共處一室時,通常會「和平共處」,但也可能出現血管吻合異常情況——一個胎兒的動脈和另一個的靜脈不小心搭在一起,一個胎兒的血液會源源不斷流到另一個胎兒體內,就如古詩所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這種情況下,輸血方胎兒其實只是「過渡」的,會慢慢變小。若發生在孕早期,其中一個胎兒死亡,分娩時就會形成紙樣胎兒或僅僅是部分組織塊。
鄭劍蘭說,目前國內針對雙胎輸血症候群的宮內治療技術手段有限且並不普及。對於此類情況,可採用雷射燒灼血管交通支,直接阻斷胎兒間的交流血管;羊水減量或羊膜造口,恢復兩羊膜腔中羊水量比例的平衡,使得血管內壓力改變,改善胎盤循環。若這項措施於事無補時,可採取選擇性滅胎或以剖宮產終止妊娠。
提醒
懷上雙胞胎,最好淡定些
汪燕說,如果在孕早期發現懷上雙胞胎,最好淡定些,最好在11-13周再做B超確認。在妊娠3個月後發生胎兒「消失」,母體和胎兒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會大增,產婦應嚴密觀察。
汪燕建議,除有雙胞胎家族的婦女外,應儘量避免雙胎妊娠。若已經懷上雙胞胎,應嚴格按照要求建卡並定期進行產檢,儘早發現異常。如果B超發現胎兒一大一小且過於懸殊,就要及時進行治療,最大程度地避免危害。
【名詞解釋】
雙胎輸血症候群
雙胎輸血症候群是一種特殊的雙胎妊娠併發症。供血胎兒由於不斷向受血胎輸血,處於低血容量、貧血狀態,胎兒發育遲緩、少尿、羊水少;受血胎兒則由於處於高血容量,尿量增加引起羊水增多,同時胎兒個體較大,其心、肝、腎等臟器增大,胎兒會出現水腫。如果供血胎兒及其血管受到受血胎兒一側增大的羊膜腔的過度壓迫,會導致供血胎兒死亡,最終也會發展成雙胞胎中的一個「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