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才華水木君
來源:水木君(ID: shuimujunshuo)
疫情沒有放過2021。
剛剛河北宣布進入戰時狀態。
3天59人感染,如此突然又迅猛,一下子讓河北疫情掛上了熱搜。
但圍繞這次河北疫情,還有很多等待的謎團:0號病人沒找到、疫情源頭待查……
此前,大連疫情出現了超級傳播,1傳11+33!
有病例做了11次核酸檢測才顯出陽性;有地區檢測6輪還有陽性病例出現。
多點散發的疫情狀態,讓人身心俱疲。
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更是讓大家就對2021年的好感喪失殆盡。
病毒都兇猛成這樣了,還有一小撥人又飄了——
他們憑藉一己之力讓如今的疫情活脫脫從天災變成了人禍。
先來說說讓人氣炸了的瀋陽疫情。
瀋陽一個境外返回的老太太的神操作,毀了瀋陽全年的努力。
老太太從韓國回來,隔離14天後就躍躍欲試,準備出去溜達了。
完全沒把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14+7」隔離政策放在眼裡。
居家隔離期間出門就算了,還往人多的地方扎。
12月13號開始出門,隨後10天基本跑遍全城,體力讓年輕人都望塵莫及。
12月18號,老太太感覺到發熱,她的第一反應不是申報,而是心懷僥倖,準備出去買點藥。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她特意避開大醫院,因為會做核酸,別人問她為什麼發熱,估計也沒說自己的境外旅居史,堅稱普通感冒。
好傢夥,感染了藥房人員和醫護人員都不自知。
確診之後,她做了一件更讓人憤怒的事情:瞞報路徑。
她堅稱自己12月20號沒出門。
結果呢?她的鄰居被感染後,明確表示,自己20號陪她去小診所就診。
你說,可氣不可氣?!
有人辛辣地評論:
努爾哈赤打瀋陽用了4萬大軍,兵分八路。
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遼瀋戰役,東北野戰軍50萬大軍攻打瀋陽。
如今她一個人,單槍匹馬「引爆」瀋陽城。
隨後,她的家屬發文控訴被網暴。
疫情發展了一年,再加上成都女孩前車之鑑,很多人都知道我們真正的敵人不是病患,而是病毒。
可這個老太太的所作所為徹底讓大家明白,我們的敵人,是自私。
她一波神操作,瀋陽的860萬人的跨年,就這麼被溜達沒了。
她接受治療的同時心有憤憤,指責大家網暴,可那些被拖下水的人在經歷什麼呢?
很多人原本的出行計劃安排泡湯,還要頂著寒風去排隊檢測。
零下20幾度的天氣,出去一會兒就凍得很,又何況排隊幾小時?
大型考試的延期、街道商家停業……所有煙火日常統統被打破。
包括還不限於要頻繁孕檢的準媽媽出入困難,只能叫救護車接送,費用自付;
氣溫低至零下23度,口罩都凍成冰碴子的醫護人員還要堅持每天檢測10小時……
被她1傳27的瀋陽,經歷起比疫情剛開始還要嚴峻的局勢。
新冠全球大流行的背景下,中國防疫的網扎得很嚴密,但這份嚴密是離開誰也無法獨善其身的。
她一個人的心存僥倖,踐踏了瀋陽一年的嚴防死守,何其自私。
所謂「疫情易控,人心難防」,大抵如是。
這個小長假,上海也沒過好。
上海有了英國變異病毒輸入病例!
這個消息簡直讓人頭皮發麻,變異病毒從大洋彼岸到自己家門口,一個航班就給送過來了。
《科學》雜誌刊文稱,變異病毒傳播能力要比原始毒株高70%左右。
而感染的留學生的行程也同樣讓人迷惑。
她並不清楚自己是如何感染的,可能是在英國外出跑步時,也可能是在英國機場摘下口罩吃飯喝水……
英國都感染成那樣了,你怎麼還出門呢?
類比武漢去年二月空蕩蕩的街頭,也不該如此放肆吧。
何況留學生怎么正確回國,去年3月就有了教科書級別的例子。
人家28小時不喝水不吃飯戴緊口罩生怕給國家添一點亂。
你可倒好,頗有千裡投毒的架勢——
再看看,最近也有留學生想回國卻被父母勸阻了,理由是不要給國家添亂。
高下立判,有些素養,自在人心。
國外疫情狀況堪憂,每個身處異地他鄉的人著急想要回家,這無可厚非。
可一個人的鬆懈,便會殃及14億人的平安。
《白夜行》裡寫,世間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一是人心。
令人寒心的是,疫情如此嚴重,很多人的心裡還是只裝著自己。
有個男子在俄羅斯確診之後,第一時間篡改了核酸報告,僅僅是為了能回國接受治療。
所謂人,欲望滿身。
可求生欲望強,做人也不能太社會,你都確診了,一飛機人不知道的情況下或被感染或被隔離,誰來負責?
明知自己攜帶風險,還要把風險拋給不知情的人,這跟投毒有什麼區別?
去年三四月份的時候,張文宏表示,疫情控不控制得住,往往不取決於做得最好的那個,而取決於最得最差的那一個。
原來我們這只是在說國家與國家之間,沒想到人與人之間也同樣適用。
讓我們心痛的從來不是災難和意外,而是本可以避免的悲劇,卻因為一兩個人的自私,毀了大家的幸福。
疫情當下,這句話值得每個人銘記於心:
不求你為國出力,只求你守住良知和底線,哪怕無功也無過,但求自己無愧於心。
疫情發展了一年,很多人看著國外狂轟亂炸的千萬級別數字多少有些麻木。
可放在自己身邊,只消一個確診,就會跟著哆嗦一下。
敬畏,是我們在2020年被按著腦袋學會的功課。
最近看了一則短片,講述口罩和武漢,很有感觸。
現在的武漢,大家哪怕只是下樓拿個快遞,都習慣性套個口罩。
電梯按鈕到今天為止,都備著紙巾或者牙籤讓大家「非接觸按鍵」。
每一個人把防疫措施,深深刻在心底。
就像短片裡所說的,「口罩,戴或不戴,在思想到達之前,肌肉已經幫你做好了選擇」。
因為真的被疫情殘酷傷害過,五萬的確診,三千人的離開,76天的「地獄」劇本,每個武漢人都記憶猶新。
只有疼過,才能記住教訓;有所敬畏,才能有所行動。
在4月清零後,武漢再也沒有1例新增,搖身一變成了最安全的城市。
破解疫情的關鍵,終於有了答案——
是口罩,是一份敬畏之心。
可遺憾的是,現在除卻武漢,很多人已經「記不住痛」了。
常態防疫已經成了疲態防疫,口罩可有可無,戴了掛在下巴上的也比比皆是。
如今再拿出這張快讓人看吐了的圖,依舊有振聾發聵的效果吧。
再三提醒大家,出門一定要戴好口罩。
不要把僥倖當成資本,生命經不起一絲一毫的揮霍。
我們只是比其他人幸運了一點,這場疫情裡,沒有特效藥沒有護身符,有的不過是不能鬆懈的堅持。
原本嘲笑我們的英國,今天宣布全國管控,全民都要在家裡待夠至少六周。
嗯,這不是我們去年2月的常規操作嗎?
如今才發現是對的,卻成為200多萬確診和7萬人離開換來的教訓。
幸運的是,我們大部分人都走在了一條正確的路上已經很久了,接近曙光。
2020年底,有個消息刷爆了朋友圈。
新冠病毒疫苗全面免費。
有人感嘆我們的惠民力度之大。
根據銀河證券的分析報告,中國每支滅活疫苗的價格在 200~300 元之間,以 200 元算的話,打兩支需要 400 元,中國 14 億人口,整個費用高達4648 億人民幣。
4648億元,聽起來像是個天文數字,還是個非常粗略的計算,它只是疫苗價格的記算,並不包含疫苗巨大的運輸、存儲費用以及人工成本。
現在疫苗生產24小時運轉,財政買單,只求你健康無虞。
14億人接近一年的堅持,不聚集不串門,原本熱鬧的春節一片冷寂,窩在家裡「悶」死病毒……
一切,都不過是為了打贏這場戰役。
全世界在傲慢懈怠的同時,也不得不正視我們用一年對抗病毒堪稱逆風翻盤的操作。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捫心自問,忍心讓這得來不易的一切都付諸東流嗎?
對於現在的疫情現狀,張伯禮院士表示:
去年國慶節「幾億人口在流動都沒有事兒」,但春節期間流動「不行」。
因為現在正處於寒冷季節,非常適合病毒生存。
現在到2月底,防疫非常關鍵,挺過去,迎來春暖花開,加上新冠疫苗普遍接種,疫情防控形勢基本就會大好轉,乃至迎來決定性勝利。
如果留意就會發現全國各地都在下發在當地過年通知。
1月4日,廈門市發出邀請:今年春節我們一起留廈過年。
2020年12月30日,西安鼓勵推行彈性休假 ,提倡就地過節過年。
2020年12月25日,北京也曾倡議:非必要不出京、非必要不出境。
很多人表示了理解,也有很多人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這場疫情,很多醫務人員已經兩年沒能回家過年吃個團圓飯了,可他們依舊選擇駐守,護我們以周全。
身為普通的人我們又能做什麼呢?
戴好口罩,不亂跑不添亂,就是莫大的相幫。
這場災難裡,很多人都在拼命拯救世界,為的不過是成全我們的小小私心。
私心是什麼?
是能平安健康回到家裡,幫媽媽洗碗,給爸爸點菸、倒酒、盛飯,給愛人蓋上半夜蹬掉的棉被。
我們一起戴好口罩,把這個冬天挺過去。
就像過去的一年,我們也是如此精誠協作,讓世界見證了一場中國奇蹟。
謝謝大家的配合和努力,接下來的日子也別辜負了之前國家和我們的努力。
點亮「贊」和「在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