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王耳朵先生關注我,加★星標★
12月23日,一傳18。
1月2日,一傳21。
1月4日,一傳27。
當全國老百姓都在期待新年可以洗去2020年的晦氣之時,瀋陽人的這個跨年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任憑誰都不會想到,一個從韓國旅行回來的67歲老太太,會讓瀋陽進入全面戰時狀態。
其實,經過病毒一整年的洗禮,大家對疫情的反覆早就有了心理準備。
尹老太成為瀋陽這次疫情的「超級傳播者」,起初人們內心雖有抱怨,但都能理解,畢竟我們的敵人是病毒不是人。
可是,當尹老太的疫情流調圖被官方公布,感染人數從18人上升到27人時,瀋陽人氣炸了。
11月29日,韓國新冠感染人數大增,這時尹老太乘坐飛機回到瀋陽。
按照境外回國人員管控措施,瀋陽海關匯報其首次核酸檢測的結果為陰性,接著對尹老太進行了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
期間核酸、血清抗體檢測結果均為陰性,12月13日隔離解除。
這些尹老太做得都很好。
但是,接下來的一系列迷之操作,徹底激怒了網友,也讓耳朵的心中產生了5個問號。
01
第一個問號:「14+7」的隔離制度執行了嗎?
根據我國對境外回國人員的防疫要求,基本實施「14+7」隔離制度。
也就是說在14天集中隔離結束之後,還要進行7天的居家隔離。
而且,5月中旬瀋陽疫情防控第13號令明確寫著,回國人員在不能出具解除隔離證明的前提下,在集中隔離14天以後需要在家自行繼續隔離14天。
顯然,尹老太沒有遵守規定。
12月13號回家當天,便有鄰居上門。
第二天尹老太開始外出,當天不僅辦理了戶口,還帶著兒媳孫子到萬達廣場進行了購物。
12月16日又去逛了水果超市。
來源:瀋陽發布
沒有自我隔離也就算了,還哪裡人多往哪裡鑽。
是不知道規定,還是明知故犯?
第二個問號:知道有可能感染,為什麼不去發熱門診?
12月18號,尹老太出現發熱症狀。
明明知道自己從疫情高發地區回來,卻沒有半點責任心。
沒有居家隔離先不說,都出現肺炎症狀了,你好歹向社區匯報一下吧。
可老太太不僅沒有如實上報,反而自己跑到小診所去了。
接著又是打出租,坐地鐵去市內看急診。
如果說外出購物可能是忘記了防疫規定,那麼出現了發熱症狀為何還心存僥倖?
恐怕不是不知道事情的嚴重,而是唯恐自己被再次隔離,否則沒理由如此著急地到處看病。
第三個問號:去問診時,可曾告知近期從國外疫情嚴重地區回來?
尹老太在18號就去診所問診,她有充足的時間,向醫生詳細告知病情的來龍去脈。
結果從23號公布的感染病例中我們可以看到,醫護人員紛紛中招。
是老太太對自己的回國經歷完全沒提?還是有些醫療人員現在放鬆了警惕?
第四個問號:發熱後,為何仍然隨意外出,甚至正常出入多家醫院?
從18號尹老太出現發熱症狀以後,尹老太的行動軌跡就涉及到瀋陽市多家醫院和診所。
中間還繼續溜達,去了火鍋底料店和菜鳥驛站。
直到22日,由於病情加重,尹老太太這才意識到或許要出大事了。
短短一天,竟先後前往瀋陽四院和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就診。
一天後,尹老太被診斷為疑似病例緊急上報。
至此,瀋陽本次疫情的警鈴被徹底拉響。
老太太出現發熱後,哪怕只去一家醫院大家都會認為「無知者勿怪」,可她竟然前前後後輾轉去了5家醫療機構,期間還有家人陪同。
我不知道還有什麼理由可以為其辯白?
第五個問號:為什麼會出現消失的21號?
在早先公布的流調圖裡可以看到,尹老太聲稱自己21號並未外出。
但是在其鄰居琴某某的口中,兩人曾經一起乘坐計程車前往一家私立醫院就診。
後來,在最新的流調圖裡我們發現尹老太頻繁出入這家醫院。
來源:瀋陽發布
是尹老太有意撒謊?還是有誰故意瞞下了這家私營醫院?
關於事故與安全,有一個著名的海恩法則:
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
瀋陽的這次疫情,本來有無數次掐滅火苗的機會,但是每一次都是差之毫厘謬以千裡,最終蔓延波及至整座城市。
截止到1月3日,已經有27人因尹老太確診了新冠肺炎,其中大多都是在老太太就醫和「溜達」途中被感染。
除此之外,還有無數受其影響停工停產的單位和個人。
02
這一年來,新冠肺炎早已成了每一個國人的心頭刺。
所以,尹老太的行為著實激怒了不少瀋陽民眾,還有人在網上曝光了她和她家人的信息。
耳朵堅決反對網暴,也呼籲大家千萬不要去騷擾尹老太和他的家人。
因為這不僅不道德,而且違法。
不過有人說:「哎呀她歲數大了,都已經得病了,就不能同情同情她?原諒她嗎?」
對此,耳朵想借用郭德綱的一句話:
「未經他人苦,莫勸人大度。」
置身事外,我們可以同情任何一個弱者。
但是說到原諒,至少要去問一問那些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還有那座本可以沉浸在新年喜悅中,卻突然變得人人自危的城市。
老百姓好不容易扛過了一年的疫情,新的一年只想好好過日子,可突然又不能出門了。
瀋陽市皇姑區防疫人員為小區傳遞生活物資
零下20度的深夜,我們在街頭巷尾又看到了防疫人員辛苦工作的身影。
潑水成冰的瀋陽,2020年最後一天宣布全員核酸檢測。有的人甚至從下午兩點開始,排隊到晚上11點才結束。
來源:@趾高氣揚的女人
還有那些商戶、個體戶,眼瞅著年關將至,就盼著能多掙點錢,過個好年。
這下可好了,年前進的一大批貨全壓在手裡,都是辛辛苦苦討生活的人,他們招誰惹誰了?
一些學校也緊急宣布停課,有的家長不得不放下手裡的工作請假回去帶孩子,對他們來說,這又何嘗不是無妄之災?
更別說,為了平息疫情,國家耗費了大量人力和物力,防患於未然它不香嗎?非得鬧得人心惶惶,勞民傷財?
有人在知乎上提問:
「你怎麼看生活在瀋陽的尹老太太?」
知名博主@宅某寫下了自己的一段經歷。
他的愛人在瀋陽某三甲醫院核酸門診給人採核酸,現在天天超負荷工作。
累得腰酸背痛,飯都顧不上吃不說,還因為任務繁重,患者情緒急躁,常常要受氣。
原本他和愛人去年4月份就應該辦婚禮,結果因為疫情一次一次推遲,最終乾脆取消。
好容易平靜些了,最近打算辦個答謝宴,結果又遇上這檔子事兒。
疫情期間,像他們這樣的好歹還有一份工作。
那些做小買賣的,年前剛進了一批貨的人怎麼辦?
最後他說:
無論在網上還是現實中,我從沒罵過這老太太一句。
劉備曾經對一個叫宋鐘的人說過一句話:雖斬汝無濟於事!
我對這個老太太,則是一句話都不想說。
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哀莫大於心死」吧。
還有一位叫@緋世的網友講述了一個故事:
她的一個學妹,家是鞍山的,覺得大城市機會比較多,能多賺些錢,就跑來瀋陽找工作。
這邊剛剛入職,還在公司附近租了一個小房子。
沒想到才上了不到半個月的班,29號人事通知她不需要來上班了。
大概的意思是:
1月疫情起來了,公司經營受到影響,她又沒有經驗,實習生可有可無,等穩定後再招。
但是學妹這個時候剛置辦完生活用品,身上的錢本來就所剩無幾。
結果家也回不去,工作也沒了。
跨年的晚上她哭著打電話給 @緋世:
「我怎麼這麼倒黴啊,家裡就剩一包方便麵了,我媽下個月買藥還等著用錢呢。」
這樣的例子不計其數,而這一切悲哀的源頭,都指向尹老太太。
寒冷的瀋陽,更冷的不是天氣,是人心。
03
行文至此,耳朵並不是想聲討某一個人,而是想再次提醒大家一句話: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
所有傳染病的頭號敵人,都不是病毒,而是一顆輕視和傲慢的心。
疫情當前,有人奔赴前線拿命護蒼生,有人卻不知死活給病毒作幫兇。
不好好隔離,發熱到處亂跑的有之,毆打防疫人員的有之……妖魔鬼怪在疫情的考驗下原形畢露。
瀋陽某疫情重點管控區域,有居民拍攝到多人翻牆出逃。
大連一小區,本應在家隔離的一位大姐,無視防疫人員的勸阻,執意出門。
期間還對防疫人員大聲呵斥,甚至拿東西砸人。
成都一名社區工作人員,面對不接受居家隔離的居民,失聲痛哭道:
「我娃娃都看不到,你們好歹一家人在一起。」
1月1日,遼寧瀋陽,一名男子與防疫民警廝打,多名居民上前阻攔。社區工作人員稱,男子排隊做核酸時插隊,民警去勸離時產生衝突。市民報警後男子被帶往派出所處理。
新年第一天,瀋陽的一個社區核酸檢測點正在有條不紊地運行著。
突然,一對父子強行插隊。
不僅和現場的群眾發生爭執,還對前來勸阻的執勤民警大打出手,造成執勤民警多處軟組織挫傷。
這場疫情,一遍又一遍地告訴我們一個真相: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傷害一旦蔓延,就是滔天大禍。
還記得那個「一人撒謊,3000多人隔離」的福建男人嗎?
大家是否又忘記了那位全世界亂跑,最後回到家鄉,憑一己之力,毀了900萬人努力的鄭州男子?
那些輕視疫情的人,才是疫情最大的病毒。
他們不僅觸犯了法律,還是所有抗疫者的敵人。
他們不僅是移動的病原體,還是殺人的劊子手。
04
2020年中國人在抗擊疫情上,成績斐然。
但是2021年,病毒還在肆虐,我們遠沒有到毫無顧忌的時候。
進入冬季以來,全球疫情快速上升,境外輸入性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持續增加,並且出現多起在集中隔離期滿數日後確診的病例。
這說明,病毒的潛伏期可能會更長。
1月1日,上海發現了一例國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病毒基因序列,與近期英國報導的變異病毒基因相似。
這說明,病毒也許會變得更加狡猾。
除此之外,國內多個城市紛紛告急。
根據國家衛健委的最新通報,1月4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3例。
其中境外輸入病例16例(上海6例,廣東4例,天津1例,遼寧1例,江蘇1例,福建1例,河南1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17例(河北14例,遼寧2例,北京1例)。
大連近日還出現了「超級傳播現象」:
一人在未發病時參與家庭聚會,造成其他10人全部感染,之後傳播到所居住的樓道單元住戶及其他社會接觸人員,造成33人感染。
本土防疫任務,沒有想像的那麼輕鬆。
想起元旦節時,張伯禮院士對全國老百姓說的那番話:
「國慶節,幾億人口在流動都沒有事兒,但春節期間流動,不行。
因為這個寒冷的季節,非常適合病毒的生存。
國內疫情多點散發是難以避免的,希望大家少聚集,沒有特殊情況儘量不要安排外出旅遊。」
疫情不是兒戲,任何忽視它的人只能是害人害己。
所以,張伯禮院士諄諄告誡我們不要隨意出行,並且語重心長地給我們提了三點意見:
第一,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
第二,不要熬夜,睡好子午覺,晚上11點一定要躺下。
第三,多喝一些清咽的茶水,保持咽喉部溼潤。
張院士認為從現在到2月底是防疫的關鍵期,挺過去,迎來春暖花開。
加上明年新冠疫苗普遍接種,疫情防控形勢基本會大好轉,乃至迎來決定性勝利。
《流浪地球》裡說:
「起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直到它和每個人息息相關。」
回到疫情的原點,最初我們都以為這場疫情是武漢人的事。
後來才知道,這是每一個中國人的事。
一個冬天又到另一個冬天,春節馬上就要來了,相信沒有人願意再經歷一場巨大的悲傷。
所以,耳朵真誠地希望,這片土地上不會再有第二個尹老太太出現。
因為14億中國人拼盡全力,一點點搭建出來的平安喜樂,實在太辛苦、太不容易了。
最後祝福:
每一個中國人,都能過一個好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