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thub將代碼打包送到北極封存千年,網友:糗大了,還有bug呢

2020-12-03 雷鋒網

很久很久以前,西方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亡靈會在隆冬開始的第一天(也就是萬聖節這天)回到人世,尋找合適的身體「重生」,而他們堅信保存好屍體是復活的基本保障,所以,木乃伊出現了。

現在,Github 也要做一件流傳千年的事業。

7 月 8 日,GitHub 將支撐當今社會運轉的幾乎所有開原始碼,以膠片的形式儲存,打包運往 Svalbard。目前,這些膠片已經被放置在鋼製容器內,密封在一個廢棄煤礦中。在這個極其乾燥的、-5°C 恆溫的礦井中,這些代碼至多可以保存一千年。

聽聞自己的代碼被送到北極的程式設計師們也坐不住了,紛紛曬出自己的代碼被選中的喜訊,但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有人用代碼給吃瓜群眾狠狠撒了一波狗糧:

也有人懊悔當初為什麼要上傳自己還未修改的代碼,這可是會被後代「恥笑千年」的!(手動狗頭)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開發者的「惡趣味」代碼也被統統送去了北極,不知道千年之後後代看到這些代碼怎麼想......

GitHub Archive Program 代碼永久保存計劃

那麼,問題來了,GitHub 為什麼要把代碼保存在北極呢?

這還要從去年的 GitHub Universe 大會說起。

GitHub 官方說明了這個計劃啟動的原因:

世界由開源軟體提供動力。它是現代文明的隱藏基石,也是全人類的共同遺產。GitHub Archive Program 的任務是為後代保留開源軟體。我們還打算將 GitHub Archive Program 用作證明開源社區重要性的證明。我們希望它現在和將來都將進一步宣傳全球開源運動。促進在全球範圍內廣泛採用開源和開放數據政策;並鼓勵長期思考。

同時,GitHub 也強調會和很多頂級的機構、企業合作,計劃通過多種形式並行的存儲形式。

為什麼要通過多種形式存儲呢,GitHub 也解釋了原因。

首先,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所以做好萬全的準備是為人類保存火種。(emmm....聽起來很有道理)

其次,跨多個組織和存儲形式的歸檔軟體將有助於確保其長期保存。而目前,大部分的數字信息都存儲在只能短期儲存信息的介質上,如:硬碟,SSD。硬碟可以使用幾十年,磁帶名義上可以有 30 年的使用壽命,但需要嚴格控制熱量和溼度。所以 GitHub 存檔計劃想通過多形式的存儲組合,來解決隨著時間的流逝數據丟失的風險。

可以說,為了讓後代有跡可循,GitHub 也是操碎了心。

保存在哪裡?

那麼,代碼要保存在哪裡呢?

既然要保存千年以上,那麼這個地方一定要絕對安全,並且發生重大災難的係數也要極低,最終,GitHub 將代碼保存地點保存在了常年冰封的 Svalbard——斯瓦爾巴群島。

這裡氣候極寒,數千隻北極熊與三千人類居民共生。受國際斯瓦爾巴條約的監管,它是地球上最偏遠,也是地緣政治最穩定的人類居住地之一。

雖然 Svalbard 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但在可預見的未來,受到影響的大概率只是最外層幾米的永久凍土,氣候變暖不會威脅礦井的穩定。因此,這個礦井也成為保存人類文明的重要基地。

並且,已有成功先例。

AWA(Arctic World Archive,世界數據檔案館)就在這裡,AWA 已經保存了來自義大利、巴西、挪威、梵蒂岡和許多其他國家的歷史和文化數據。著名的「全球種子庫」也位於此,距離 GitHub 選擇的礦井僅一英裡遠,那裡保存了世界上幾乎所有農作物的種子。

AWA 是挪威國有採礦公司 Store Norske Spitsbergen Kulkompani(SNSK)與長期數字存儲提供商 Piql AS 的一項聯合計劃,AWA 致力於永久保存檔案。膠片捲軸將被存儲在位於斯瓦爾巴群島偏遠群島的一座退役煤礦內的密封室內的鋼壁容器中。

今年 2 月 2 日,工作人員拍下了 GitHub 上所有開源項目並存檔。

按照原計劃,GitHub 計劃讓團隊成員親自護送這批代碼到北極。但萬萬沒想到,新冠疫情爆發了。GitHub 團隊只能與合作方膠片數據存儲公司 Piql 保持遠程聯繫。

他們只能先將 21TB 的代碼數據交到這家公司位於挪威德拉門的工廠。代碼被寫在了 186 箱膠片裡,膠片每幀都包含 880 萬個像素點,原始碼以 QR 碼的形式存儲其中。

最終,這 186 箱膠片被運到挪威首都奧斯陸,裝上飛機運往距離歐洲大陸北部 1000 公裡遠的斯瓦爾巴群島。

代碼最終保存在斯瓦爾巴群島上一個只有幾千人的小鎮朗伊爾城。

此外,為表彰開發者們的貢獻設立,參與者將收穫一枚北極密碼庫徽章。

GitHub 稱,這一項目是為了表彰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開發人員為開源社區作出的貢獻。GitHub 還特意設計了 Arctic Code Vault 徽章,目前如果你打開 GitHub 開發者簡介,滑鼠移動到作者簡歷的高亮部分就可以看到。

下一步計劃

保存之後還要確保後代能使用,在這一點上,GitHub 也想好了辦法。

據其官方介紹,被存儲每個檔案卷都包含一份五種語言的「 GitHub 代碼庫指南」,由 GitHub 社區的輸入編寫,可以在該檔案程序自己的 GitHub 庫中找到。此外,GitHub 還計劃將一個獨立的人類可讀捲軸運往北極一起存儲,它記錄了檔案內容的技術歷史和文化背景。

GitHub 稱之為科技樹。

「科技樹」受 Long Now 文明手冊的啟發,主要包括現有的工作,選擇提供對現代計算、開源及其應用、現代軟體開發、流行程式語言等的詳細了解。它還將包括解釋使軟體成為可能的多層技術基礎的著作:微處理器、網絡、電子、半導體,甚至前工業技術。這將使檔案的繼承者更好地了解當今世界及其技術,甚至可能幫助他們重新創建使用存檔軟體的計算機。

該計劃以我們今天擁有的最佳思路為基礎,存檔的簡介將包括 QR 解碼,文件格式,字符編碼和其他關鍵元數據的技術指南,以便可以將原始數據轉換回原始碼,以供將來其他人使用。

該歸檔文件還將包括技術樹-路線圖和 Rosetta Stone,以供將來好奇的人繼承該歸檔文件的數據。

所以,程式設計師們還不去看看你的哪些代碼被送到了北極~

相關焦點

  • 北極凍土裡的代碼 是GitHub的終極浪漫
    7月8日,GitHub將支撐當今社會運轉的幾乎所有開原始碼,以膠片的形式儲存,打包運往Svalbard。目前,這些膠片已經被放置在鋼製容器內,密封在一個廢棄煤礦中。在這個極其乾燥的、-5°C恆溫的礦井中,這些代碼至多可以保存一千年。
  • DBeaver 代碼現已遷移到 GitHub
    現在,DBeaver 代碼遷移到 GitHub:https://github.com/serge-rider/dbeaver DBeaver 開發者將會寫一些構建過程和文檔,幫助大家更好的使用 DBeaver,但是還沒確定如何更好的管理 bug 報告和特性請求。如果大家有想法可以給他們提 issue 。
  • 耗時三年,14萬行,50年前阿波羅11號登月的全部代碼都能在GitHub找到了!
    而現在,完成這場宏大登月計劃的制導計算機(AGC)所有原始碼,你都可以在Github上找到了!先放上網址:https://github.com/chrislgarry/Apollo-11      參加阿波羅17號任務時的Paul Fjeld整理這些原始碼是一件費時費力的事情,如果不是憑著對於宇宙探索的熱愛,很難想像會有人堅持了三年將這14多萬行的代碼耐心數位化並整理公布出來
  • 拒絕Bug的機器學習:史丹福大學開源隨機計算圖 Certigrad
    近日,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提出了一種開發機器學習系統的新思路:以數學定理為基礎構建機器學習隨機計算圖,以達到無bug、自動化的目的,他們提出了隨機計算圖系統Certigrad。在實驗中,研究人員證明了該方法在未經大量優化的情況下達到了可以和TensorFlow相媲美的表現。目前,該項目已經開源。
  • GitHub 原始碼洩露,CEO 回應:這是個意外
    疑似洩露代碼地址:https://web.archive.org/web/20201104050026if_/https://github.com/github所謂洩露的代碼是幾個月前他們意外地將 GitHub Enterprise Server 原始碼未脫敏 / 混淆的 tarball 交付給了一些客戶。
  • GitHub 開發者自製火星車,教程全面開源,網友:這太酷了!
    隨著一系列火星升空,網友們也大開腦洞,提出了一系列問題:將來我們能不能在火星上建旅館?火星上能不能採礦?在火星上可以開展哪些科學實驗?等我們移民到火星,該種什麼菜吃?而這一切答案都要依賴我們不斷的對火星探索,這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探索工具就是火星車。
  • 漁夫抓到千年海龜,送到救助中心,醫生掰開它的嘴後,不淡定了
    漁民把它送到了當地的動物救助中心。畢竟,他自己一個人是救不了這隻海龜的,圖中是醫生正在對這隻老海龜進行全面檢查。漁夫抓到千年海龜,送到救助中心,醫生掰開它的嘴後,不淡定了。漁夫抓到千年海龜,送到救助中心,醫生掰開它的嘴後,不淡定了。
  • PHP 二進位打包工具 phiwrapper 發布 1.0 版本
    phiwrapper 是一個用於打包胖「二進位」的工具phiwrapper可以通過batsh使得同一文件包含不同平臺的二進位,可以在不同平臺運行:例如,使用phiwrapper打包 Windows 的 PHP PE 二進位和,linux的ELF二進位以及php代碼,在Windows下可以雙擊運行file.bat文件開啟服務,linux下可以用sh .
  • 「千年蟲」是什麼東西?一個在計算機誕生之初,遺留下來的巨大Bug
    其實不是,千年蟲不是病毒,它是計算機的一個程序錯誤問題,說白了就是一個「bug」。但一個bug怎麼會在當時造成如此大的反響呢?而且還是大量的出現。今天小編就來講一講歷史上的千年蟲。葛麗絲·霍普在講千年蟲前,我們先來認識一個必要的人物——「葛麗絲·霍普」。提到她的原因自然是因為她和千年蟲有著密切的關係,可能學過編程的人應該很了解這個人。
  • 北極究竟有什麼神秘之處?美國又在北極幹了啥?這個操作牛批了
    那麼這個文章是啥呢?主要就是寫的關於國際打算弄出來一個國際種子庫這樣的一個計劃,大致意思就是,想要將全球現如今已有的植物通過種子的方式來進行一次保存,以防止在未來發生什麼意外情況導致滅絕!而這樣的計劃也已經開始順利實施,經過專家一致決定,打算將這樣的一個種子庫安放在北極,而且據估計,最起碼可以在北極保存著上千年的時間。那為啥要放在北極呢?
  • 華為雲pytorch代碼怎麼部署?
    2018年12月27日 17:2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背景介紹 PyTorch是由Facebook人工智慧研究院於2017年1月在github上開源的深度學習框架,一經開源就迅速吸引了人們的眼球
  • GitHub高星!網際網路公司最常見的面試算法題大集合
    該項目目前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 leetcode 經典題目的解析,包括思路,關鍵點和具體的代碼實現第二部分是對於數據結構與算法的總結第三部分是 anki 卡片, 將 leetcode 題目按照一定的方式記錄在 anki 中,方便大家記憶第四部分是計劃, 這裡會記錄將來要加入到以上三個部分內容
  • 精美Angular後臺管理模板分享-前後端分離(包含所有代碼)
    隨著『設計者』的不斷反饋,將持續迭代,逐步沉澱和總結出更多設計模式和相應的代碼實現,闡述中後臺產品模板/組件/業務場景的最佳實踐,也十分期待你的參與和共建。」我們從github上克隆代碼(github.com/ng-alain/ng-alain.git),稍後在本地運行查看效果,克隆代碼後我們看到其代碼目錄結構如下:
  • 北極永久凍土不斷融化,3萬年前的病毒出現,到底還有多少?
    這不僅會加劇整個全球變暖的到來,更是對北極地區環境的一種汙染,根據整個北極地區的凍土分布來看,永久凍土層佔據了北極地區1/4的土地。 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之下,這些凍土層更是蠢蠢欲動,而這些在凍土之下封存了數百年甚至上萬年的物質,即將會破土而出
  • 一行代碼安裝,TPU也能運行PyTorch,修改少量代碼即可快速移植
    幾乎無需修改代碼首先讓我們來看一個MNIST圖像分類網絡的搭建,PyTorch的原始代碼和修改後的PyTorch Lightning代碼幾乎無異。我們只需將nn.Module替換為pl.LightningModule即可。作者表示,相比切換框架,用這種方法重構原來的代碼只需數小時的時間。
  • 如何在Python中編寫簡單代碼,並且速度超越Spark?
    可以看到,使用RAPIDS運行相同的代碼,速度如何增快30倍(完整Notebook:https://github.com/nuclio/rapids/blob/master/demo/benchmark_cudf_vs_pd.ipynb),與沒有IO的計算相比,它快了100倍,這意味著還有對數據進行更為複雜計算的餘地。
  • 把南極企鵝送到北極會發生什麼?專家坦言:可能會走向滅絕的道路
    提到南極的代表性動物,大家想到的應該就是企鵝了,而北極的代表性動物,當然就是北極熊了。南極的溫度要比北極低得多,南極平均氣溫都是在零下25攝氏度,甚至還出現過零下94.5攝氏度的記錄,足以見得南極是一個非常寒冷的地方。
  • 紅星二鍋頭北冰洋義利或將打包上市,網友熱議:當年的的健力寶...
    虎撲11月25日訊 近日,紅星二鍋頭、北冰洋汽水、義利麵包,這些北京人熟悉的品牌,或將打包上市。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紅星二鍋頭北冰洋義利或將打包上市# 】紅星二鍋頭、北冰洋汽水、義利麵包,這些北京人熟悉的品牌,或將打包上市。
  • 9月《千年》國內代理將易主北極冰文化
    武俠網路遊戲《千年》已經在中國大陸運營了二年半的光陰。從今年9月起,千年在國內的代理權將由亞聯遊戲正式轉入新的代理公司-北京北極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旗下,特此公告所有千年用戶。相信鍾愛千年的用戶都會關心這樣一個問題,千年在轉換代理公司後將會有什麼樣的變化,用戶的權益是否可以得到良好的保障。
  • 把企鵝送到北極去會怎麼樣?真的有人實驗過,結果很意外
    旅遊的意義在於我們可以增長視野,愉悅心情,不過還是有不少的旅行愛好者喜歡探險,去亞馬遜森林探究未知的熱帶雨林,去撒哈拉沙漠體驗地獄般的溫差,又或者是去南極北極,感受地球的另外一面,但是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想過一個問題,就是南極有企鵝,為什麼北極沒有企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