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各計算機視覺公司如曠視科技、依圖科技等接連獲得億萬融資的消息十足吸引眼球,而據雷鋒網了解,背後的投資機構也不乏傳統金融機構。在人臉識別在金融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的同時,雷鋒網注意到,除了科技公司,也有一些新型金融機構涉足這個領域。11月8——9日,在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上,微眾銀行展示了光線活體技術「Aurora Guard(極光守衛)」,吸引了眾多的關注。
據介紹,微眾銀行、騰訊云云安全天御和騰訊優圖依託實踐經驗,打造了基於人臉識別的KYC(Know Your Customer)服務,又稱為以人臉識別為核心的金融級多因子身份驗證服務。多因子包含身份證OCR及驗證,銀行卡OCR及三或四要素驗證。支持SDK、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多種渠道接入。
人臉驗證中活體檢測技術包括動作活體、數字活體、光線活體等。其中,光線活體是微眾即將推出的生物識別領域的特色技術,其原理是利用屏幕隨機顏色變化的光在人臉上的反射回來後形成的3D人像,結合微眾後臺的其他防攻擊模型,通過物理學原理來完成活體檢測,能抵禦視頻、高清4K屏、模型等攻擊。主要優勢是:
在用戶體驗上,這項技術不需任何的動作交互,只需短暫保持姿態,便可瞬間完成刷臉驗證;
在平臺和機型普適性上,無需定製硬體,且支持所有行動裝置和刷臉機器的使用;
在安全性能上,通過屏幕來發射不同顏色和強度的光線,投射到面部並由攝像頭接收,最後再用一系列算法處理和卷積神經網絡,從包含變化光線信號的視頻中,分析並推導活體判斷所需的人臉3D和質感信息,同時該方法建立在密碼學的堅實基礎之上,是目前已知安全級別最高的技術之一。
據介紹,光線活體技術與蘋果最新的面部解鎖相比,對於硬體的要求更低。iPhoneX面部解鎖功能的原理是,手機屏幕頂部的紅外線攝像頭捕捉臉部的近萬個特徵點,3D成像。通過成像後來進行後臺檢測和比對,主要依靠硬體來完成。原理是結構光原理,然而並不是每個用戶的手機都有紅外線攝像頭等配置,消費者所用的手機大多為中低端手機。
此外,該KYC服務同時與雲安全天御產品集成,能為各行業提供反欺詐雲安全解決方案, 例如現金貸/消費分期、直播、婚戀等平臺,其中以現金貸/消費分期尤為突出。以及,保險、證券、直銷銀行、政務業務、電信線上業務等都需要核身服務。微眾方面稱,該技術累計提供了2000+萬次的人臉核身服務,並認為未來KYC服務將成為一個基礎服務,潛力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初,螞蟻金服旗下全球可信身份平臺ZOLOZ(佐羅)宣布研發成功全球首個眼紋識別技術,且已實現通過普通手機進行眼紋識別,在實驗室場景下已能識別長相極端相似的同卵多胞胎。兩者不約而同強調對於硬體的要求不高以及更高的安全性,不過一個是全新的信息和特徵庫,一個還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由於兩種技術均為投入實際使用,未來的應用效果究竟如何,雷鋒網將會繼續追蹤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