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飛魚的故鄉蘭嶼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蘭嶼是距離臺灣臺東縣陸地90公裡太平洋海域上一座面積約46平方公裡的小島。島上生活的達悟人是臺灣唯一居住在離島的海洋少數民族,保留著很多古老神秘的習俗。

中新社記者 李欣 攝

  飛魚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使蘭嶼在大陸聲名鵲起。記者近日來到蘭嶼,探秘飛魚的故鄉。

  飛魚擁有如滑翔翼般的胸鰭,依靠尾部的迅速擺動,可以蹦出海面、展「翅」滑行。每年2-6月飛魚魚汛是蘭嶼達悟人的飛魚季,也是一年中最神聖、禁忌最多的時候。

  生活在蘭嶼的達悟人夏曼阿樂本向記者介紹說,達悟人的傳統糧食是地瓜、芋頭和飛魚。飛魚季是蘭嶼生產糧食的高峰期,也是達悟人獲取蛋白質的重要時節。飛魚季最重要的事件就是部落所有的男性穿著傳統丁字褲,帶著自己的拼板舟面對海洋一字排開,舉行招魚祭禮。「部落的老人會念祝福今年豐收的咒語」。

  夏曼阿樂本在蘭嶼做旅遊服務,經營民宿、餐飲、環島遊覽、浮潛、機車出租等業務。他說,「在蘭嶼,紅綠燈就是山羊、螃蟹等生物」,「一些遊客偷採海芙蓉,達悟人在導覽同時還兼職保護生態環境」。

  記者為沒能趕上一年中最精彩的飛魚季節,錯過了達悟男性身著傳統丁字褲舉行儀式而遺憾。但夏曼阿樂本卻說:「飛魚季有很多禁忌,並不適合遊客上島遊玩。」

中新社記者 李欣 攝

  飛魚季節,達悟男人們駕著拼板舟出海抓飛魚。在夏曼阿樂本所在的「東清」部落,飛魚季以外的時間,拼板舟可以供遊人體驗。「按照部落的古老傳統,拼板舟只能自己家人碰,外人不能碰船,會帶來厄運,打不到魚」。

  蘭嶼島上有6個達悟族部落,約四五千人。其中「紅頭」部落被認為是飛魚文化的發源地,因此飛魚季的招魚祭也從「紅頭」部落開始,依次進行。飛魚季期間,達悟人只能捕捉飛魚等洄遊魚類,禁止捕捉底棲魚類,飛魚季結束,達悟人也不再捕捉飛魚。

  蘭嶼的人文與生態合為一體,泛靈信仰的達悟人認為,綠蠵龜、蘭嶼角鴞、海漂植物「棋盤腳」等動植物,都來自「惡靈」一方,部落長老堅持著諸多禁忌。但像夏曼阿樂本一樣的「80後」卻很「開明」。「現在島上的民宿都提供夜觀生態的旅遊項目,可以帶著遊客看島上生物」。

  在島嶼東側面向太平洋的緩坡上,集中了30多處地下屋,是達悟人的傳統建築。「『野銀』部落很聰明,完整保存了地下屋。這裡有些地下屋已經140多年了,現在還有人住。」夏曼阿樂本指著路邊半穴居的木石結構房屋向記者介紹說,雖然這些地下屋低矮,與山坡融為一體,但是迎風而建和獨特的排水管道,讓它能祛除炎熱、抵禦颱風。

  達悟族是沒有文字、倚靠語言延續傳統的族群。至今達悟人還用把動物耳朵剪缺角、把樹用顏料畫標記的方式確認歸屬權。在島上耳朵不缺角的羊、豬、雞等動物可以在節慶時被任何人抓捕、宰殺。

  多年來,壓在蘭嶼居民心頭,揮之不去的一個沉重負擔是存放在蘭嶼南部的10餘萬桶核廢料。這引發了居民長期的抗議行動,在貯存場的圍牆上塗鴉著很多反核、讓核廢料離開蘭嶼的標語。

  達悟語稱蘭嶼為「Ponso No Tao」,即「人居住的島嶼」。夏曼阿樂本說,雖然存放核廢料的補償金給當地帶來水泥、電器和設施建設,但蘭嶼人仍然覺得可怕。

  蘭嶼曾經的落後,讓夏曼阿樂本等達悟人告別小島,到臺北等大城市求學謀生。「最近10年,島上的旅遊業才開始發展,我們也陸續回到島上」,夏曼阿樂本說,「很多部落禁忌,讓蘭嶼依然保存了最原始的生態」。傳統文化和現代商業也可以維持平衡,「蘭嶼的原生態和神秘少數民族傳統文化,都是小島最好的旅遊資源」。(記者 李欣 路梅)

相關焦點

  • 臺灣寫真:探秘飛魚的故鄉蘭嶼
    中新社蘭嶼8月5日電 題:探秘飛魚的故鄉蘭嶼  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  蘭嶼是距離臺灣臺東縣陸地90公裡太平洋海域上一座面積約46平方公裡的小島。島上生活的達悟人是臺灣唯一居住在離島的海洋少數民族,保留著很多古老神秘的習俗。  飛魚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使蘭嶼在大陸聲名鵲起。
  • 臺灣寫真:探秘飛魚的故鄉蘭嶼-中新網
    中新社蘭嶼8月5日電 題:探秘飛魚的故鄉蘭嶼中新社記者 李欣 路梅蘭嶼是距離臺灣臺東縣陸地90公裡太平洋海域上一座面積約46平方公裡的小島。飛魚登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使蘭嶼在大陸聲名鵲起。記者近日來到蘭嶼,探秘飛魚的故鄉。飛魚擁有如滑翔翼般的胸鰭,依靠尾部的迅速擺動,可以蹦出海面、展「翅」滑行。每年2-6月飛魚魚汛是蘭嶼達悟人的飛魚季,也是一年中最神聖、禁忌最多的時候。生活在蘭嶼的達悟人夏曼阿樂本向記者介紹說,達悟人的傳統糧食是地瓜、芋頭和飛魚。
  • 海上明珠——蘭嶼
    蘭嶼位於臺灣東部,約45平方公裡,是由海底火山噴發隆起而形成的島嶼,島上因盛產蝴蝶蘭而聞名,所以稱之為「蘭嶼」。島上丘陵起伏,海岸曲折,怪石林立,滿目蔥蘢。 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探秘飛魚的故鄉蘭嶼  蘭嶼是距離臺灣臺東縣陸地90公裡太平洋海域上一座面積約46平方公裡的小島。島上生活的達悟人是臺灣唯一居住在離島的海洋少數民族,保留著很多古老神秘的習俗。
  • 飛魚的季節 美麗的蘭嶼正在熱情招手
    ,是蘭嶼飛魚季的特有景觀。圖/林中仁提供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對蘭嶼人來說,一年只有三個季節。等待飛魚、飛魚來了、飛魚走了!    蘭嶼夢幻的主角    每年3~7月,蘭嶼是屬於飛魚的季節,此時,蘭嶼展現出一種特別的活力。入夜漁船點點,有如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夢幻場景;太陽初升,飛魚滿掛在木桿上,人們談的吃的都離不開「飛魚」。
  • 愛上蘭嶼 擁抱遼闊山海(圖)
    ,山中、海底處處驚奇,目前正值蘭嶼飛魚季,走一趟蘭嶼可感受原始風貌與人類智慧。  到蘭嶼可由臺東搭飛機、客船,或由屏東後避湖搭船前往,踏入島嶼的第一印象即是眼前的湛藍海景及奇形怪狀的巖石。許多巖石因其形而命名,包括雙獅巖、母雞巖、軍鑑巖、象鼻巖等,公認最唯妙唯肖的巖石則是距離蘭嶼核廢料場不遠的龍頭巖,彷佛真有一具龍頭化身為石。   蘭嶼島上共有紅頭、漁人、椰油、朗島、東清、野銀等6個部落,居住人口以雅美族人為主。
  • 美物 |《飛魚樂團》小島自然天籟,心靈放鬆的聲音
    這首音樂選自聽見大自然系列的專輯《飛魚樂團》。唯一收錄蘭嶼角鴞珍貴鳴聲+情人洞潮聲+青青草原氣息+天池自然原音+蟲鳴鳥叫聲,真正自然之聲。——主編壹心蘭嶼,有著最自然的聲音與節奏。 聽島上的鳥兒唱歌,就像聽到心靈放鬆的聲音,傾聽小島自然天籟。 最零壓力的生活感動,最遠離塵囂的自然旅行。
  • 在蘭嶼遇見蘭嶼肉豆蔻
    直到離開蘭嶼,直到返回了北京,某個夜裡,我終於頓悟了。2012年三月底,我在臺中植物園,那個時候蘭嶼肉豆蔻的果實還沒開裂,果子還沒完全成熟,為了和松鼠搶奪,科研大姐把果子剪了下來。也就是說,之後不久,果子就應該進入成熟期了。我一直以為植物志等資料,關於花期果期,都不能太輕信,所以我決定靠撞大運來遇見蘭嶼肉豆蔻開裂的果子。這種撞大運就像去茫茫人海裡撞上適合你的美好妹子。
  • 蘭嶼珠光鳳蝶 魔鬼的惡靈
    (圖/臺東縣永續發展學會提供) 記者王以瑾/蘭嶼報導.攝影 因為後翅膀鱗片排列特殊,正看是金黃色,逆看卻會變幻出豔麗的珍珠光澤,這就是珠光鳳蝶命名的由來,但卻也因為它超凡的美,達悟人將它視為「魔鬼的惡靈」;事情的演變有些諷刺,因為達悟人怕它,它得以自由飛舞、大量繁衍,但對它的美傾心不已的收藏家,卻為它帶來殺身之禍,導致絕種的危機。
  • 蘭嶼:藍色桃花源的小島驚奇
    蘭嶼冷泉(圖:臺灣《聯合報》)  小島驚奇1:環島僅1.5小時   摩託車環島,只要一個半小時!但若要逐個景點慢慢玩,3天都還嫌不夠。  環島只算是「入門」,首先必看沿海林立的奇巖:長得像饅頭叫「饅頭巖」、長得像鱷魚叫「鱷魚巖」,當地人的鎮島之巖是張牙舞爪的「雙獅巖」。
  • 臺研究發現蘭嶼長尾南蜥有「噬己嬰」行為
    臺研究發現蘭嶼長尾南蜥有「噬己嬰」行為 2008年11月21日 14: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網11月21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臺灣本土動物研究重大發現,公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副研究員黃文山調查發現,蘭嶼的長尾南蜥出現吃自己蛋的
  • 書寫島嶼記憶——蘭嶼海洋文學作家夏曼藍波安
    他在《八代灣的神話》寫傳說故事、《冷海情深》面對重返家鄉的複雜情感,《老海人》則深入漂泊的海上靈魂,蘭嶼的海洋與自然,是他筆下不變的世界觀。他的故事來自蘭嶼這座島嶼,島上的家族有起有落,他的家族是航海家族,他們很喜歡說故事。他的古典文學就是家族的傳說故事,從他的祖父開始跟他講起,讓他愛上這座島嶼。達悟族語沒有「星星」這個字,他們說那是「天空的眼睛」。
  • 臺灣票選「最美蝴蝶」 蘭嶼珠光鳳蝶奪冠(圖)
    臺灣最美麗蝴蝶——蘭嶼珠光鳳蝶   中國臺灣網12月5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在島內舉辦的「臺灣十大美麗蝴蝶」票選活動,代表臺東縣角逐的蘭嶼珠光鳳蝶以前兩名蘭嶼珠光鳳蝶與臺南市綠斑鳳蝶纏鬥不休,經臺東各界強力催票,票選結束時,第一名得票數竟然比臺東縣的23萬3千多人口還高,讓孤懸臺東外海的蘭嶼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其它8名票選蝴蝶為:臺北市大琉璃紋鳳蝶、嘉義市大鳳蝶、桃園縣大紫蛺蝶、雲林縣孔雀青蛺蝶、屏東縣大白斑蝶、臺中市端紅蝶、新竹縣柑橘鳳蝶、彰化縣麝香鳳蝶。
  • 泳壇飛魚閃耀奧運,自然界飛魚翱翔海天
    奧運賽場上,飛魚在閃閃發光,這期只要介紹自然界的飛魚,飛魚以「能飛」而著名,但飛魚不是飛翔,感覺上好像是在拍打翼狀鰭,其實只是滑翔。    飛魚長相奇特,胸鰭特別發達,像鳥類的翅膀一樣。長長的胸鰭一直延伸到尾部,整個身體像織布的「長梭」。憑藉自己流線型的優美體型,飛魚可以在海中以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運動。
  • 臺灣臺東蘭嶼海域出現水龍捲 持續約8分鐘(圖)
    臺東縣蘭嶼機場附近海域,因氣流不穩定引發對流雹,昨天上午出現水龍捲,隨後往陸上移動;8分鐘後在漁人村山頭消失。(圖:聯合報)  臺東縣蘭嶼海域突刮水龍捲 持續8分鐘  中國臺灣網7月30日消息 臺東縣蘭嶼西南海域昨天上午出現水龍捲,隨後往陸地方向移動,最後消失於山頭,整個過程約8分鐘,沒有造成傷害;反倒是民眾追逐龍捲風途中,發生摩託車擦撞意外。
  • 蘭嶼珠光鳳蝶摘后冠圖
    圖片來源:中國時報  臺灣「農委會」舉辦臺灣十大美麗蝴蝶票選活動,代表臺東縣角逐的蘭嶼珠光鳳蝶以二十四萬七千多票由於得票數比臺東縣總人口數還多,孤懸臺東外海的蘭嶼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有趣的是,發起票選的鄉林集團表示,票選倒數十天競爭激烈,連「總統」候選人都「撩下去」。謝長廷投給臺南市綠斑鳳蝶,馬英九投給臺東縣珠光鳳蝶,原本第一的綠斑鳳蝶最後被珠光鳳蝶趕上,後者得第一。
  • 蘭嶼珠光鳳蝶摘后冠
    圖片來源:中國時報    臺灣「農委會」舉辦臺灣十大美麗蝴蝶票選活動,代表臺東縣角逐的蘭嶼珠光鳳蝶以二十四萬七千多票,拿下第一名。由於得票數比臺東縣總人口數還多,孤懸臺東外海的蘭嶼人都覺得不可思議。    有趣的是,發起票選的鄉林集團表示,票選倒數十天競爭激烈,連「總統」候選人都「撩下去」。謝長廷投給臺南市綠斑鳳蝶,馬英九投給臺東縣珠光鳳蝶,原本第一的綠斑鳳蝶最後被珠光鳳蝶趕上,後者得第一。    這項票選有二十三個縣市參加,今年十一月三日開始網絡投票,至十二月三日截止,投票數高達三七三餘萬。
  • 《錦衣之下》陸大人飛魚服上的飛魚圖案是會飛的魚嗎
    易文老師也深深愛上了飛魚服扮相的陸大人,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錦衣衛的飛魚服。錦衣衛可謂是一個又狠又重要的官職。 縱觀明朝276年歷史,錦衣衛存在了200年左右,共有數任指揮使,由於直屬皇帝一人,權力極大,專門查辦官員案件,令朝中貪官汙吏聞風喪膽。錦衣衛的官服也正如其名、錦繡華麗,而飛魚服正是其常見的官服之一。我們先來看看陸大人在劇中的飛魚服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