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圖:周培駿
據《青年報》報導,昨天,一條求助微信牽動著上海、土耳其網友的心,上海4名女性驢友在土耳其不幸遭遇車禍,由於科尼亞當地醫院鮮有會說流利英語的醫生,4人在與醫生交流時出現了溝通障礙。在兩國愛心網友的接力轉發下,昨天下午,懂土耳其語的熱心人已經到達醫院。網友們的愛心讓人欣慰,但另一不得不直面的事實:兩名重傷驢友出國前並未購買任何出境旅遊保險。
自駕土耳其遭遇車禍
兩人腦震蕩兩人臀部骨折
今年元旦前,小晴(化名)與3位女性朋友前往土耳其旅行。因為之前有在他國自駕的經歷,一行4人仍採用了這一旅行方式。1月2日,小晴開著從租車公司借來的車輛從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亞一路往西,前往著名旅遊地——棉花堡。一路上,4人憧憬著棉花堡那美妙的仙境。卻沒想,車經過土耳其中部小鎮阿克謝希爾時,意外發生了。
「當時,我們的車在十字路口規規矩矩地等紅燈,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覺得車子猛烈晃動了一下。」巨大的撞擊力使前排的兩個安全氣囊彈出,小晴和副駕駛座位上的同伴逃過一劫,受傷相對較輕。小晴回頭一看,一輛大型車輛從後方追尾了她所駕駛的車輛,車「屁股」變形,坐在後排的兩位同伴已無法動彈,痛苦呻吟著。同時,還有一輛汽車在事故中受損。
由於阿克謝希爾的醫療條件有限,小晴一行人立即被轉運到了土耳其中部城市科尼亞。「我現在就覺得頭很暈,眼睛有些模糊。但相比兩個同伴,我幸運多了。」經過診斷,後排的兩位女生臀部骨折,只能平躺。小晴與副駕駛同伴則是腦震蕩。
語言不通微信求助
中土網友「千裡送翻譯」
同伴的傷情讓小晴心力交瘁,更棘手的問題又出現了。「科尼亞的醫生只會簡單的幾句英語。而我們4人,無一人能聽懂土語。與醫生的溝通出現了障礙,醫生如何為我們治療?」她想到了打電話回國搬救兵,希望藉助網絡的力量找到一位翻譯。
小晴平日喜歡跑步,她的遭遇被微信公眾號「上海跑步者」得知了,後者率先在網上呼籲:「如果您或者您的朋友懂土語,並生活在土耳其科尼亞(KONYA),煩請聯繫……」
微信發出後僅僅幾個小時,轉發量就上萬。
「一位網友看到微信後,立即聯繫了她認識的土耳其導遊,雖然導遊人在伊斯坦堡,一時趕不到科尼亞,遠水救不了近火,但導遊表示定會關注此事,儘可能提供幫助。還有一位網友幫我聯繫他在土耳其分公司的同事。我老公的復旦同學則通過復旦校內的土耳其留學生聯繫了其同學,為我們提供幫助。」後來土耳其伊斯坦堡、科尼亞兩地的熱心人也加入了進來。緊接著,微信上百名網友掀起一場「千裡送翻譯」的話題浪潮。
北京時間的昨天下午,在兩國多位網友的牽線搭橋下,一位土語翻譯已趕往小晴所在的醫院。
[境外自駕遊三大難題]
缺保險想回國面臨「天價」轉運費
翻譯問題雖然解決了,小晴仍希望儘快回國。「兩位小夥伴目前臀部骨折,下半身無法動彈,如要回國治療,唯有通過轉運。」小晴說,這聽上去是很簡單的一句話,但兩人出國前沒有購買旅行意外險,這條回國路勢必異常艱難。
「我們購買的是阿聯航空公司的飛機票,經杜拜轉機回上海。諮詢了航空公司了解到,兩個骨折小夥伴如果可以正坐,可乘坐商務艙轉運,這樣的話只要再支付3萬元的升艙費即可。如果必須平躺,則不得不拆除經濟艙內的部分座椅,這樣的轉運費至少是30萬元。」小晴表示,4人身上所帶的現金,都不足以支付這筆龐大的費用。
而車禍事故的責任認定,土耳其警方仍在調查中。「即使認定大型車輛全責,轉運費究竟是我們自己墊付,還是由肇事方支付,也不得而知。」小晴已為此焦頭爛額,悔不該當初沒有多次提醒同伴購買保險。
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被很多人忽視的境外旅行保險,甚為重要。而購買境外遊保險時,救援項目很重要。當遇到緊急情況、危險事故時,你不會孤立無援,只需撥打旅行保險卡上的求助電話,就會有專業的救援隊伍來到你的身邊。其中一些內容非常有用,例如安排住院並墊付醫療費用。出門在外時,手邊能用的流通資金相對較少,如果此時發生意外需要入院治療可又籌不出費用,如之前投保時選擇了醫療費用先行墊付的保障內容,那麼國際救援組織就會先行支付醫療費用。
少經驗境外自駕沒先了解對方規矩
小晴告訴青年報記者,正是有過在歐洲自駕的蜜月經歷,所以這次去土耳其,即使同行者全為女生,她們仍大膽地採用了自駕遊的方式。
對此,資深驢友Cynthia表示,即使同在歐洲,每個國家的交通法規與行車習慣都不相同。不能以甲國交通秩序好,就認為乙國也一定好。「我之前告誡了很多驢友,去土耳其儘量不要選擇自駕。相比國內,土耳其司機的開車方式更為粗放。國人如果不習慣,很容易發生意外。」
去境外自駕,中國遊客需要注意什麼?Cynthia告訴青年報記者。「首先,國內駕照必須配備英文公證件,方可在國外租車自駕。其次在國外,除了遵守當地交通規則,還得了解一點當地的一些特有的駕駛習慣。」Cynthia表示,比如歐美許多道路都是快速路,相當於國內的高速公路。一旦駛上了這些道路,非但不能停車,還要以不低於當地道路的最低限速速度行駛。所以,在國外不能隨便停車。就算發生了走錯路的情況,也只有選擇就近的路口下去,重新規劃你的行駛路線。「總之出國前,一定要了解他國的駕駛規矩。」
難維權跨國官司難勝建議當地維權
撇開高額的轉運費不計,僅僅是醫療費都將是一筆高額的開支。小晴疑惑,如果最后土耳其警方認定,大型車輛在事故中承擔全責,他們將如何維權,向肇事車輛索賠?上海君悅律師事務所朱平晟律師告訴青年報記者,由於小晴一行人是自由行,沒有參加旅行團,他們無法在國內向旅行社提起違約之訴,目前最好的方法是在土耳其當地打官司。
「在這起交通事故中,由於侵權行為實施地和侵權結果發生地均為土耳其,因此,涉及到侵權行為是否構成,損害賠償的數額及計算方法、賠償的原則、標準和限額等問題,都應該適用土耳其的法律。在我國境內提起跨國訴訟理論可行,但是操作起來費時費力。這還關係到我國是否與土耳其籤訂過相互執行法院判決的雙邊協定,是否共同加入有關共同執行法院判決的條約。如果沒有雙邊協定,也沒有條約。法院判決後如果對方不自動執行,法院判決就會變成一紙空文。所以不建議受害遊客在國內提起侵權之訴。」朱律師說。
因此,朱平晟律師建議小晴一行應及時與加害方取得聯繫,協商賠償事宜。如果短期內無法達成協議,應及時聘請當地的土耳其律師作為她們的代理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