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曉蕾:人民幣被「低估」的理由站得住嗎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在人民幣是否被低估了這個問題尚未討論清楚之前,就來談現在升值還是將來升值,小幅漸進升值還是一次性大幅升值,不在壓力下升值,要由中國主導升值等問題,恐怕都欠妥當。而從經濟學理論上看,因為前提被忽略,人民幣被低估的結論,有太多的偏頗和誤判。無論如何,應先理順內部的價格體制,然後再來確定匯率的價格。

  美國施壓人民幣的理由是,人民幣低估並帶來一系列全球貿易的扭曲。而中方則有部分觀點認為,中國應升值,但是不能在壓力下升值。也有觀點認為,人民幣從長期來看有升值趨勢。但是筆者認為,在人民幣是否被低估了這個問題尚未討論清楚之前,就來談現在升值還是將來升值,小幅漸進升值還是一次性大幅升值,不在壓力下升值,要由中國主導升值等問題,恐怕都欠妥當。而對人民幣幣值,國內外有很多的計算和分析判斷,我想對部分結論提一些問題,供大家參考。

  首先,所謂「順差大,則匯率低估」。這是國際貿易中的一個理論性結論。在美國有關人民幣匯率的聽證會上,四位經濟學家中有三位沒有提出具體人民幣低估的計算,但他們也認為人民幣低估了,不排除美國貿易逆差是他們判斷的重要根據。像數學定理一樣,經濟學的結論,也都有前提假設。「順差大與人民幣匯率」的結論與「順差大與一般匯率」結論是不同的。最值得提出的問題是,第一,中國的順差是全球化大趨勢下,製造業全球性大轉移下形成的,這是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的堪稱「規模之最」的轉移;第二,中國這樣一個具有超大勞動力比較優勢的國家,具有幾乎吸納半個世界的正在全球轉移的製造業的能力,而中國仍然是低端產品出口佔主導地位。第三,恰在此時,美元本位必然導致的虛擬經濟膨脹,使得超前消費的失衡的發展方式也達到「極端過度」的程度,製造了吸納全球出口擴張的巨大的消費市場。在這個「史無前例」大背景和大環境下,簡單套用在完全不同的假設與完全不同的形成機制下的「順差大則匯率低估」的結論,不是很偏頗麼?

  其次,所謂「勞動生產率提高,匯率應升值」。這也是經濟學的結論,但前提是,勞動生產率提升,如果所有的成本,包括勞動力成本,要素成本,資源成本,環境成本,社會成本等等,都隨著得相應調整。

  在中國,勞動力成本近期才開始有所上升。也就是勞動力比較優勢近期才有了結構性的變化。而且,由於中國的要素價格機制,資源價格機制,還有企業的其他社會成本,一直存在扭曲。應該承認,這些扭曲的機制對出口產品的價格有影響。如果把匯率看成出口產品定價標準,按照一般定價的原則,應先算成本,再定價格。所以,沒有理順國內的成本,就提升匯率,匯率作為價格可能是一個新的扭曲。理順要素價格體制以後,人民幣匯率被高估都有可能。現在美國,歐洲許多商品比國內的同類商品便宜,已是很多人的經歷。

  所以,無論如何,只有先理順內部的價格體制,再確定匯率的價格,否則,內部改革的空間就沒有了。這對中國的工人和企業都不公平,也不符合定價的基本原則。

  有人提出用升值來逼中國企業調整結構。筆者認為,用理順價格機制的改革來逼企業調整,可能更合理。

  第三,所謂「模型計算結果證明,人民幣低估」。模型和量化結果,在很長時間以來已成評估經濟學學術論文的第一重要標準。但是作為升值政策的決策「依據」,作為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的「依據」,就很難說有多少道理了。

  在美國國會聽證會上,彼德森諮詢公司的Freg先生是唯一做了計算的經濟學家。他的結論是人民幣被低估40%。另一篇由兩位美國教授與一位日本研究員合作的論文的結論是,用2006年的數據得到的人民幣匯率低估的結論是統計不顯著;用2008年的數據計算人民幣匯率低估10%;但沒有任何結論說明人民幣匯率與美國逆差有任何關係。如果加入「序列相關」,計量結果顯示統計不顯著。統計不顯著,就是沒有通過統計檢驗的標準。

  筆者在此不想做「對」與「錯」的評判,其實也沒有對錯的問題。關鍵是,不同模型有不同的假設,有不同的數據處理方式,得出不同的計算結果。所以不論是什麼「大家」,「大師」,「大學者」,還是全球權威機構的模型結果,只能作為政策決策的參考而不應成為決策依據。彼德森諮詢機構的40%的結果,當然也不能成為把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的依據。

  實際上,有研究人員整理了討論均衡匯率計算的論文,發現有上千篇論文在討論這個問題,結論是沒有合適的方式準確計算均衡匯率。

  第四,研究方式也會產生誤導。比如,最近克魯格曼教授的計算,假設人民幣低估後,中國在資源利用,通脹,經常項目所遭遇的很多問題,並對國際社會造成負面影響。不錯,中國存在要素價格不合理問題,有必要加大改革力度,但卻不是因為人民幣匯率低估造成的,這個因果關係不成立。如果理順這些機制,人民幣匯率未必是低估。

  另外,什麼樣的匯率機制最優,也是沒有定論的。沒有任何理論證明自由浮動的匯率是最好的。好多年來,香港總是被列為全世界最自由的經濟體,而香港到現在還是貨幣局制度。能說香港是匯率操縱媽?匯率制度一定要根據經濟發展的情況相匹配。泰國當年的危機,就是因為國內經濟和金融體制並沒有與「金融資本」的完全自由流動相匹配。

  也有觀點在討論所謂同時在美國升值壓力下升值的「日本模式」和「德國模式」。筆者要說,現在不是討論應按照哪種模式升值的時候。不論是失敗的日本模式還是成功的德國模式,都不是中國現在的選擇。因為日、德當年都已位居「發達國家」之列,人均GDP超過3萬美元。中國今天人均約3000美元,7.2億的農民人均收入剛剛超過5000人民幣。我們要有自知之明,需要給7.2億農民的發展留下空間。我們自己不能繼續城鄉「剪刀差」的發展思路。

  至於人民幣長期應升值的討論,也是有很強的假設條件的,即中國經濟能在現有條件下持續增長。但是包括能源,低碳,環境等在內的環境約束,已有了很大不同,因此,在一切條件不變假設下的計算結果,也就無法成為一種必然的結論了。(作者系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相關焦點

  • 美法官駁回川普政府關於H-1B籤證新規:理由站不住腳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消息,當地時間12月1日,美國加州北區聯邦法院法官懷特(Jeffrey White)駁回了川普政府關於H-1B籤證的新規,並稱其關於修改籤證新規的論述站不住腳。綜合《國會山報》及《世界日報》消息,美國商會與包括加州理工學院和史丹福大學在內的多所大學早前在加州對聯邦政府提出控告,指控川普政府籤證新規缺乏正當理由。當地時間1日,這項新規被法官懷特駁回。
  • BBC:中國植樹造林的作用「被低估了」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一個國際團隊近日研究發現,中國森林碳吸收量對全球的貢獻被低估了。報導稱,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中國兩個地區的新造樹林對二氧化碳的吸收程度被低估了。BBC在報導中寫道:「此前被低估的兩個碳匯地區是在中國西南部的雲南、貴州和廣西三地;以及東北部,主要是黑龍江和吉林。」
  • 達爾文進化論不再站得住腳
    在達爾文那個時期並沒有現在的電子顯微鏡也情有可原,到了90年代電子顯微鏡逐漸發展,進化論越來越站不住腳。達爾文有一個設想,如果把哺乳動物放在水裡面養就會變成具有水性的動物會變成鯨魚或者其他水生生物當然需要一定時間進化,自然選擇,為什麼達爾文進化論這麼被廣泛接受呢,原因是找不到人來起源的答案暫時先有一個說法頂上,第二個是一些作證不被重視和研究。
  • BBC:中國植樹造林的作用「被低估了」​
    這一報告於10月28日發表在《自然》(Nature)科學期刊上,研究人員基於實地考察和衛星觀測,分析出中國兩個區域的新造樹林吸收二氧化碳規模被低估了。」報導稱,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中國兩個地區的新造樹林對二氧化碳的吸收程度被低估了。
  • 王東嶽的哲學真能站得住腳嗎,該如何理性看待?
    於是決定我又從新整理,從各個細節詳細分析王東嶽哲學是否站得住腳,我們到底該如何理性地去看待!主旨上:王東嶽提出「遞弱代償」的哲學觀點,首先搞清楚什麼是弱,弱又該如何理解?弱本來就是一個相對概念,強和弱經常是關聯在一起,即相互依存又可相互轉化,而且強和弱一般也是具體的環境具體的事物中去探討。可是王東嶽從38億年的尺度上去探討「強」「弱」,你能明白他真正要探討是什麼?
  • BBC:中國植樹造林的碳吸收作用「被低估了」
    這一報告於10月28日發表在《自然》(Nature)科學期刊上,研究人員基於實地考察和衛星觀測,分析出中國兩個區域的新造樹林吸收二氧化碳規模被低估了。BBC:中國植樹造林的碳吸收作用「被低估了」報導稱,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中國兩個地區的新造樹林對二氧化碳的吸收程度被低估了。
  • 住得越高空氣越好? 專家:不想吸霧霾得住3000層以上
    「住得越高,空氣品質是不是越好」「聽說9~11層是揚灰層,避開這幾層就可以避開霧霾嗎?」「為啥從20層看,霧霾要比地面嚴重?」此輪霧霾襲城,有人調侃、有人焦慮、有人充滿疑問,針對市民關注的問題,河南商報記者從不同高度拍攝了霧霾照片,並邀請省市相關部門專家進行答疑解惑。
  • 四本完全被低估的小說,劇情一流文筆上佳,看主角如何逆風翻盤!
    關注我不書荒,無心帶你閱遍網文小說,本次為大家帶來四本完全被低估的小說,劇情一流文筆上佳,看主角如何逆風翻盤!《夢回大明春》王梓鈞本書字數:135.6萬字,連載推薦理由:一本被低估的小說。歷數老王的幾本小說都可圈可點,立得起牌面,放得下身段,舉重若輕,閱感流暢,更新不慢,實在是我等讀者的福音啊……不多說了,吹捧多了,怕他飄了。《鐵血殘明》柯山夢本書字數:93萬字,連載推薦理由:被低估的架空歷史文,也可能是因為小站的原因,這本書一直不溫不火,但是在老書蟲圈子裡口碑卻一直在漲。寫《晚明》那位柯神的新書,本書也可以看作是《晚明》的續寫。
  • 是我站得還不夠高嗎什麼意思什麼梗? 陳卓璇引發是我站得還不夠高...
    是我站得還不夠高嗎什麼意思什麼梗? 陳卓璇引發是我站得還不夠高嗎造句大賽時間:2020-05-25 15:44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是我站得還不夠高嗎什麼意思什麼梗? 陳卓璇引發是我站得還不夠高嗎造句大賽 是我站得還不夠高嗎?
  • 「中國的貢獻被低估了!」英媒:中國植樹造林的碳吸收規模令人驚訝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一個國際團隊近日研究發現,中國森林碳吸收量對全球的貢獻被低估了。BBC:中國植樹造林的碳吸收作用「被低估了」這一報告於10月28日發表在《自然》(Nature)科學期刊上,研究人員基於實地考察和衛星觀測,分析出中國兩個區域的新造樹林吸收二氧化碳規模被低估了
  • 不要低估「影響力」
    不要低估「影響力」,一生,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溫暖的,脆弱的,堅強的,成功的,甚至失敗的,每個人都會給自己帶來不同的領悟,他們的到來,離開,也會讓自己經歷許多不可控,甚至是傷痛,其實這些只是自己人生的一部分,誰也不會陪伴自己一輩子,唯一可以確認的就是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變成自己的,讓自己成為內心強大的人,不管遇到什麼,都可以不慌不忙。
  • 「中國被低估了!」研究發現中國植樹造林的碳吸收規模令人驚訝
    據英國BBC報導,一個國際團隊近日研究發現,中國森林碳吸收量對全球的貢獻被低估了(「underestimated」)。,分析出中國兩個區域的新造樹林吸收二氧化碳規模被低估了。而這兩個被嚴重低估的碳匯地區,是中國的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
  • Find X2的「3K」能否站得住腳?
    那麼手機解析度該如何定義,沈義人說Find X2是3K解析度,又能否站得住腳呢?首先來看看手機解析度的定義,現在市面上對於1080P、2K、4K這幾種常見的表述,一般都是默認特指在16:9的電視標準。而在通用的命名規範中,所謂的幾K,幾P不是指某一個固定的解析度,而是指橫向或者縱向的像素行數或列數。而且由於現在市面上各種設備尺寸大小不一,因此大多數的設備都會遵循這一通用命名規範。
  • 那些五花八門的離婚理由,你們是要笑死我,然後霸佔我的螞蟻森林嗎?
    當你懷著對婚姻的美好未來憧憬,高高興興地領了紅證,還沒捂熱,又得換成藍證,我想這是很多人打心眼裡都不願意的。 而且,離婚的理由五花八門。 讓我感到最無語的理由是,一個剛結婚的女人突然發現,老公天天喜歡扔臭襪子是因為他是金牛座,身為處女座的妻子每天肝兒都要氣炸了!然後去網上搜了一通星座,發現金牛和處女不合,果斷離婚。 你們是要笑死我,然後霸佔我的螞蟻森林嗎?
  • 《慶餘年》原著:被低估的影子親哥四顧劍,給了範閒天下第一錢莊
    甚至,我們很可能因為這種局限的判斷而低估一個人。《慶餘年》原著中的四顧劍,就算是一個被低估得很嚴重的人。雖然眾所周知,他是大宗師,武力水平超群。但眾人,特別是除了東夷城之外的人,常常都把他定位成一個無情且智商不夠高的角色。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下面我們就來詳細聊聊。
  • 她是貴州侗族一枝花,16歲時頭像被印人民幣上,如今過得如何?
    第四版人民幣的發行正好弘揚了少數民族的風情,比如說在其中的一元紙幣上,就印著一名貴州侗族的美少女,向我們展現了少數民族的精神面貌。時過境遷,曾經這位為弘揚自己民族做出貢獻的小姑娘,如今過得如何呢?十裡八鄉一枝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貴州錦繡的河山培養出了一群樸實而可愛的侗族兄弟姐妹們,而我們的主角小姑娘——石奶引就是其中的顏值擔當。
  • 託特納姆的雨果·洛裡斯:他被低估了嗎?數據顯示是這樣
    託特納姆的雨果·洛裡斯:他被低估了嗎? 2020-02-14 15:17  樂動體育發展信息 他的錯誤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但是數據表明託特納姆門將烏戈·洛裡斯被低估了
  • 「中國被低估了!」研究發現中國植樹造林的碳吸收規模令人驚訝丨外媒說
    這一報告於10月28日發表在《自然》(Nature)科學期刊上,研究人員基於實地考察和衛星觀測,分析出中國兩個區域的新造樹林吸收二氧化碳規模被低估了。一個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在中國兩個地區的新造樹林對二氧化碳的吸收程度被低估了。Taken together, these areas account for a little over 35% of China's entire land carbon "sink", the group says.
  • 老司機說得很中肯,還在犯傻嗎?
    老司機說得很中肯,還在犯傻嗎?隨著汽車行業的日益發展,汽車業變得不再奢侈,那麼很多人買車都會想這愛護汽車。汽車玻璃膜已經快成為每位車主的必需品了,買了新車之後,不管是4S店贈送,還是自行購買,車主們總會在短時間內給自己的愛車安排上。那麼汽車的前擋風玻璃要不要貼膜?老司機說得很中肯。
  • 最新研究結果出爐,專家發現大大低估了中國,這一領域中國是主力
    但其實事實上,專家發現各方面還是大大低估了中國。據環球網報導,最新研究結果出爐,專家稱在這一領域中國已經成為主力。對此,專家表示,對於中國兩個區域的新造樹林吸收二氧化碳規模的能力,各界果然是低估了。該國際研究團隊專家指出,中國的兩個區域加起來,其整體「碳匯」佔據了中國全部的35%還要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