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谷經常在晚上光顧離他住所不遠的咖啡館。咖啡館的耀眼燈光和布滿天空的星辰,激發了他作畫的熱情。他在這幅畫上,用黃和藍來表現一種獨特感受。畫中被燈光照成黃色的咖啡座和藍色星空的對比,使整幅畫顯得很美,洋溢著一種平和的詩意。梵谷曾說:「對我來說,晚上看來比白天更有活力,更有豐富的色彩,晚上作畫,看天上有閃爍的星星,地面有燈光,是一幅很美的與安詳的作品。」
《夜晚的露天咖啡座》為很多人所衷愛。在畫面中法國南部炎熱的夏夜,煤氣燈照耀下的橘黃色天棚,與深藍色的天空形成對比。視線沿著咖啡棚和座位向後延伸,使畫面產生縱深感,引發希望與悔恨、夢幻與現實的思緒。
『梵谷自5月到9月18日借住的蘭卡散爾咖啡館,位於形式廣場(Place du Form),由於通宵營業,因而被稱之為「夜間的咖啡館」。他曾用兩個通宵畫了一幅咖啡館室內的作品,《夜間的咖啡館》是同期的作品。他時常覺得夜間比白天更充滿了生氣蓬勃的色彩,所以幾度跑到戶外雲畫星星。畫中,在煤氣燈照耀下的橘黃色的天蓬,與深藍色的星空形成同形逆向的對比,好像在暗示著希望與悔恨、幻想與豪放的複雜心態。梵谷已慢慢地在畫面上顯露出他那種繁雜而不安、彷徨而緊張的精神狀況。』
「一家咖啡館的外景,有被藍色夜空中的一盞大煤氣照亮的一個陽臺,與一角閃耀著星星的藍天。我時常想,夜間要比白天更加有生氣,顏色更加豐富。」
梵谷在阿爾勒時,著手在畫布上描繪燦爛的星夜。入夜後,他便支起畫架,把一圈小蠟燭固定在帽沿上,借著燭光描繪星空。他漫步在村中街巷,不時在路燈下停住腳步,捕捉夜空的景色,星空猶如閃光的藍色布幕,襯託著黑黝黝的屋頂和房舍。偶爾從敞開的門裡,瀉出一道黃色燈光。
梵谷酷愛南方天空層次不同的藍色,一如大地在陽光下泛出的明麗黃色。他在阿爾勒的作品經常混用這兩種補色,使畫面明亮絢麗。這裡,梵谷描繪了咖啡館的室外景。室內明亮的燈光灑在屋外鵝卵石鋪成的廣場上,在深藍色的夜空中,群星閃爍,宛如朵朵燦爛的燈花。整幅畫面氣氛溫馨恬適,與他筆下的咖啡館室內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梵谷運用白色和明麗的黃色,寥寥數筆就描繪出天空中的群星。深藍色的筆觸點染四周,藍色逐漸變淡,筆觸縱橫交錯,造成星光瀰漫的效果。而反向著星光的地面,則以不同色調的筆觸相間而不相混形成。黑色筆觸用來表示地面上鵝卵石。
在給愛彌爾·伯納德的信中,梵谷寫道:「我對描繪夜景、夜晚的效果以及夜色本身著了迷。這一星期,我什麼也沒幹,只是畫畫、吃飯、睡覺。就是說一口氣畫上十二個小時,或者十六個小時,然後一連睡上十二小時。」 文森特·梵谷的這幅畫是眾多值得注意的作品之一。此外,也是梵谷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個。這幅作品是星光三部曲的第一部。一年後在聖-雷米創作著名的星光燦爛的夜空後的一個月內,Rhone上星光燦爛的夜空也完成了。從Eugene Boch的肖像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事實,星光是這幅作品的背景。
梵谷在給妹妹威廉敏娜的寫中熱情地介紹The Cafe Terrace「我中斷了描繪夜間咖啡館外部的工作。在這家咖啡館有喝咖啡的人,一個巨大的黃色燈將光線分散在咖啡館,房子和人行道,另外也照到了街上的人行道上,那裡有著粉紫色的色調。朝著街上的有綠色的樹的尖頂屋上看可以看到藍色的天空星星亮晶晶的掛在深藍的或是紫色天上。你可以不用黑色來描繪夜晚而用美麗的藍色、紫色和綠色,在那種環境裡,有著發光的蒼白的硫磺色和呈綠色的香木黃。晚上在外面畫畫使我感到非常有趣。人們經常白天畫完草圖晚上畫水彩和油畫,可我對馬上畫下來感到滿意。」(1888年9月9日和16日)
梵谷接著又告訴威廉敏娜Bel Ami by Guy de Maupassant寫的書裡有段相似的內容:「在夜晚星光燦爛的巴黎,Boulevard有一間亮堂堂的咖啡館,很像我所描繪的。」
梵谷經常從文學作品或是其他畫家的作品中得到靈感(例如他臨摹的米勒的作品)。Cafe Terrace和Evening by Anquetin裡的Avenue de Clichy有著相似的風格和構圖。梵谷從Anquetin的作品中找到了靈感,這種在梵谷的全部作品中Cafe Terrace的這種情況是唯一的。注意畫面裡所有事物的線條都直指著作品中心的馬和車。
一切好象被拖到漩渦似的內部,但是同時,畫面又顯得很平靜。所有的場景都在黑暗之下,可卻沒有一絲黑色的痕跡。
1888年2月20到1889年5月8日,梵谷居住在普羅旺斯的阿爾勒,在這個他稱作:「有著藍色調子和快樂色彩的城市」,他開始瘋狂地作畫,完成了約200幅油畫,100 多幅繪畫和水彩畫,他的大部分最偉大的作品都在此間完成,可以說是他藝術生命的鼎盛時期。在古羅馬廣場上,梵谷在《夜晚露天咖啡座》描繪過的咖啡館,現在已更名梵谷咖啡館,這家咖啡館一直是阿爾勒的人們飲酒的地方,仍舊保留著那黃色的雨蓬和所有的東西。
在這幅作品中,梵谷使用一條縱線、一條橫線、兩條對角線來切割畫面。沒影點,即透視線的會聚點位於畫面正中央。
梵谷的大部分色彩觀念用來表達對於人物和自然的愛,及其表現過程中的愉快。他對較深的色彩十分敏感,所以在談到《夜晚露天咖啡座》時說:「我試圖用紅色和綠色為手段,來表現人類可怕的激情。」本幅畫的筆觸相當準確,這是梵谷細心觀察的結果。黃橙的燈光和深藍的夜空相互對比,視線沿著咖啡棚和座位向後延伸,使畫面產生縱深感。梵谷曾說這是一張不用黑色的夜景圖,他成功的運用色彩來表現夜間戶外寫生的效果。
他熱愛色彩,分析色彩,他曾從一位老樂師學鋼琴,想找出色彩的音樂,他追求用色彩的獨特效果表現狂熱的內心感情,用白熱化的明亮色彩表現引人墮落的夜咖啡店的黑暗景象。——吳冠中談梵谷。(「夜晚露天咖啡座」)
梵谷「夜晚露天咖啡座」是世界著名畫作之一,他淋漓盡致發揮的不僅僅是對繪畫對象的色彩表現,更重要的是他賦予了這幅畫強烈的生命力。色彩是畫家心中鏡像的真實表現。梵谷的色彩,去偽存真試圖剝現世界的本來面目。但他不是聖者,不能照見萬物的覺醒之光。他是虔誠的求道者,在不經意的剎那,窺見了聖光的餘暉。這已經是非常稀有了!在那一刻梵谷感受到了人生的巔峰體驗!
梵谷星夜三部曲:夜晚露天咖啡座(1888)、羅納河上的星夜(1888)、星夜(1890)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