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分鐘內,中日美三國接連地震,是巧合還是緊密相連?

2021-01-09 焦點思維sir

40分鐘內,中日美三國接連地震,是巧合還是緊密相連?

打開網頁,被這則消息給驚到了:「40分鐘內,中日美接連地震」!這是怎麼了?三個國家同一天甚至還同一時間發生地震,真是意想不到啊!

據「環球網」報導,12月12日,也就是今天的15時11分的時候,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首府——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約有20千米;地震發生時,烏魯木齊、昌吉等多地有明顯震感。

沒想到,無獨有偶,時隔了幾分鐘之後,日本本州東岸近海發生了一次5.1級地震。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今天下午15時18分,發生在日本本州東岸近海的這次地震的地震源,約60千米的深度,比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的地震情況,更為嚴重。

然而,這次日本本州東岸近海的發生的地震僅僅隔了約半個小時之後,在地球的另面一又發生了地震——美國內華達州米納市發生4.9級地震。據美國地質局消息,美國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約有6.4公裡,具體在華達州米納市以南26公裡的地方,時間大約是北京時間12月12日15:50的時候。

由此可見,從15時11分到15:50分,在這還不到40分鐘的時間裡,地球的三個國家——中日美接連地震,居然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震, 可能是有關聯的,不知道哪個板塊又不穩定了。是否為同一撥地殼運動?有待專家給出結果。 而且,這樣的景象前所未有,似乎只有在大片中的哥斯拉能夠做到。

對此,有網友認為,2020年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啊;真是不容易啊,目前還不知道有沒有人員傷亡呢。令人注意的是三地的經緯度,僅僅相差了5度左右:烏魯木齊北緯43.65度、日本本州東岸北緯40.08度、美國內華達州米納市北緯38.150度,不知道是巧合還是緊密相連?

有人說,近些年來,地球的生態環境正慢慢的走向滅亡;

有人說,2020馬上過去了,不再整點事情出來,可能「老鼠」心裡實在不甘

還有人說,無節制的開發地球上有限的資源,導致了地球的地殼變動;

……

其實呢,事物都是一分為二,一切事物也都是在運動著的,所以地球既然是運動的,那麼發生一些地震,也是不可避免的常事了。既然地震目前還是人類無法避免和控制的,那麼,遇到地震時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呢?其實,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可以將傷害降到最低:

一、不要慌。遇到地震,千萬不要慌張。據悉,一些破壞性地震,往往只有12秒鐘,一定要冷靜處理。如果你住的是平房,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應立即關掉煤氣,切斷電閘,暫避到等跨度小的地方,如洗手間或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再迅速撤離。

二、先找藏身處。如果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如果是在學校,商店,影劇院等地方,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

三、遠離危險區。在郊外的時候,如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一切危險區;如果人在街道上,要趕快走到街心一帶,並用手護住頭部。

四、保存體力。如果萬一遇到了大地震,不幸被埋在廢墟裡。此時,一定要設法自救,給創造生存條件,如果自己無法脫險,就要保存好自己的體力,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相關焦點

  • 40分鐘內中日美接連地震
    延伸閱讀:為何這三個地方能夠在40分鐘之內,連續發生地震?真的是巧合嗎?雖然地震在這40分鐘之內,分別發生於中國、日本和美國。但是,我們還是能夠找到一些相似點:相似點1:震級差別不大,分別為4.2,5.1和4.9相似點2:三地緯度僅相差5度,烏魯木齊北緯43.65度、日本本州東岸北緯40.08度、美國內華達州米納市北緯38.150度很多網友就這兩個相似點,便將此次40分鐘內中美日接連地震誤認為是同一場地震,即同一地球內部板塊的運動。其實,這個說法不太科學。
  • 烏魯木齊發生4.2級地震,40分鐘內日本美國也接連地震
    圖源於中國地震臺網此次地震的震中位於烏魯木齊市沙依巴克區西南,靠近烏魯木齊縣永豐鎮,距離烏魯木齊市區約26公裡,震中5公裡範圍內平均海拔約1318米。地震造成烏魯木齊震感強烈,昌吉、庫爾勒等地有明顯震感。截至目前,當地暫未接到地震災害影響報告。震中5公裡範圍內平均海拔約1318米。
  • 日本接連兩場地震,專家預言大地震前兆,民眾淚奔:國家已無未來
    日本接連兩場地震,專家預言大地震前兆,民眾淚奔:國家已無未來眾所周知,日本作為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地處太平洋地震帶上,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災難頻發的國家。地震、海嘯、颱風、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在日本已經是習以為常。
  • 《妄咎》——溫良與溫讓血脈相連的機緣巧合
    這是狂妄,是悖德,是血脈相連的愛,是你我此生的妄咎。溫良的小腹處有一處菱形的胎記,更甚者他每年的夏天無論是在公共浴室還是在男生澡堂都像是變態一樣習慣性的窺探尋找著。然而上天就是這麼的荒謬和巧合,讓溫良再一次機緣巧合地出現在了他的身邊,不是以朋友的身份不是以弟弟的身份而是以愛人的身份。他的愛人叫沈既拾,不知是不是血緣的緣故,兩人第一次見面便是在酒吧,溫讓當時心裡一拽,想著要是溫讓還在的話應該也長這麼高了吧。
  • 日本一天內多地地震:一核電站停運,局地5天地震超過40次
    綜合日本廣播協會(NHK)、共同社等媒體26日報導,自當地時間4月26日凌晨至上午9時49分期間,日本關東及東北等多地接連發生地震,其中震級最高的一次為芮氏4.9級,包括茨城縣、櫪木縣、群馬縣、埼玉縣、千葉縣等多地均有震感,並造成一處核電站停運。
  • 地震前網友拍到「地震雲」 專家稱純屬巧合(圖)
    地震前網友拍到「地震雲」 專家稱巧合?  昨日凌晨零點42分,北川、平武交界(北緯32度,東經104.5度)發生4.9級地震,是一次震源深度20公裡的淺源震,成都、綿陽等地震感明顯。
  • 量子力學和量子機器學習緊密相連
    量子計算機之類似算法數學模型、工程實驗還是當前很流行的高能物理學?量子計算機的時髦與火爆究竟是真的好還是營銷噱頭?現在可以讓我們足不出戶,簡單搞懂清楚量子計算機到底是什麼。量子計算機理論究竟是啥樣的,再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官方的定義說清楚。
  • 中日學者歷時三年研究成功《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報告》出版
    2006年10月8日,中日兩國領導人就年內啟動中日學者之間的共同歷史研究達成了共識。同年11月26日,中日兩國外長在舉行會談之時就中日共同歷史研究的實施框架達成協議,確定基於中日聯合聲明等三個政治文件的原則及正視歷史、面向未來的精神,開展中日共同歷史研究。在這一共識與實施框架的基礎上,中日雙方各10名學者組成共同歷史研究委員會,分為古代與中世紀史、近現代史兩個組,開展了共同研究。
  • 中國大陸接連發生強震 地震專家答疑解惑
    中新社北京8月9日電 題:中國大陸接連發生強震 地震專家答疑解惑  中新社記者 張素  8月8日四川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8月9日新疆精河發生6.6級地震,中國大陸連續兩日發生強震。中新社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就兩次地震是否有關聯,中國大陸是否處於地震活躍期等外界關注的問題進行解答。
  • 彭州地震時地面上下左右搖動 此起彼伏達40分鐘
    彭州地震時地面上下左右搖動 此起彼伏達40分鐘  我們今日深入彭州市七個與汶川縣一山之隔的龍門山鎮,三名村民講述了地震前後的種種恐怖場面,與北京地震時左右晃動不同的是,龍門山鎮地震時大地除了左右晃動,還在不停的上下搖動,上上下下,此起彼伏。
  • 太平洋接連地震 環太平洋地震帶怎麼了?
    太平洋接連地震 環太平洋地震帶怎麼了?時間:2018-01-25 22:5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太平洋接連地震 環太平洋地震帶怎麼了? 1月23日,印度尼西亞爪哇島南部發生了芮氏6.0級地震。地震造成約130座建築物倒塌,至少8人受重傷。
  • 背叛還是合作?中日能否走出「囚徒困境」
    參考消息網5月5日報導2019年是中日關係發展的關鍵年份,無論是兩國高層政治往來,還是兩國經濟合作的對接,都顯示出繼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的2017年和《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籤訂40周年的2018年之後,兩國關係在克服障礙中持續、平穩地向前走是大勢所趨。
  • 真是大地震前兆?12日地震魚現身日本,13日就一次7級地震
    日本地震的頻繁程度有多高? 當然,近一段時間,日本東北及關東等大片區域接連發生地震,並且有兩次地震時間非常的近,第一個是北海道,發生在當地時間下午7點36分左右,第二個就是福島縣海面也發生了地震。
  • 國家地震局今啟用自動速報 首條1分鐘內發布營口地震
    目前,其官方微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於3月30日完成系統切換,並於同日發布了第一條速報,1分內即公布了遼寧營口的地震消息。  國內3級以上地震將速報  據了解,地震速報是指地震發生後首先發布自動速報結果,第一時間提供震中位置、震級等基本信息;而待人工速報完成後再發布一次正式速報進行修正,最終參數以正式速報為準。
  • 卡地亞:期望能與中國市場緊密相連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卡地亞首次亮相進博會,凸顯了卡地亞期望與中國市場緊密相連的決心。
  • 美阿拉斯加州海域7.5級地震 震源深度40千米
    美阿拉斯加州海域7.5級地震 震源深度40千米時間:2020-10-20 10:2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美阿拉斯加州海域7.5級地震 震源深度40千米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0月20日4時54分在美國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北緯54.74度,西經159.75度)發生
  • 一年時間內4次發射失敗,中國航天經歷了什麼?俄:絕非是巧合
    不過,最近,卻傳來了一個壞消息,那就是我國固體火箭發射衛星遭到失敗的命運,而這在一年內也是第4次發射失敗,有人質問,中國航天到底是怎麼了?對此,俄專家表示,這並非是一種巧合。所以俄方認為此事並非是巧合,而這些年來,中國作為航空領域的後起之秀,也取得了極大的進展,並不斷地有衛星升上空。僅在今年就發射了27次衛星,而這次,已經是第4次失敗了,而這次發射的發射也是光能遙感衛星中最關鍵的一顆。
  • 中日現代化的基因分析
    中日現代化的基因分析 日本及日本人對於我們來講是個迷。很多年前,也曾讀過一個資料,講到中國科學界的代表性人物錢學森就有關於日本的迷惑。大概是說日本人研究或者攻關某個問題,歷盡艱辛,頗有成效,但有時候卻在關鍵時刻突然打住,轉做它事去了(有點前功盡棄感)。對此,錢似乎還說過日本人真是不好理解之類的話語。
  • 人類迷惑行為:關東大地震美國救災全球第一,日本卻最感謝中國人
    」 這麼大的損失,這麼多的受災群眾,靠日本一國之力救援顯然不可能,日本畢竟是資本主義六強之一,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國家對日本大地震還是盡到了人道主義援助的。地震之前,其實日美關係已經瀕臨決裂。
  • 2020年的兩個全球強地震接連出現!時間只隔2小時19分
    趣味探索訊 在2020年裡,我們人類有多項新的深空探索任務,尤其是我國,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發射在即,火星1號探測器也計劃在7至8月份發射,而中國空間站也排上了日程,人類科技可以說是越來越先進了,但還是無法阻止地球自然災害的發生,在強大自災害前,人類還是顯得那麼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