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人問:星球為什麼能浮在宇宙中?這個問題已經討論多次了,既然還有人沒弄明白,就再簡單說一下。如果我告訴你,星球根本沒有漂浮在宇宙,你信嗎?
有漂浮星球想法的認知還停留在古代。
如今還沒明白的這個道理的,基本是沒讀過書或者讀書時不認真,讀過的東西當時就還給老師了,因此就什麼也不知道。這樣這些天真朋友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古代對天地的看法:天圓地方,大地是浮在大海一隻巨大的鰲魚肩上,天就像一個罩子罩住了大地,日月星辰就是住在天上的神袛。而鰲魚常年四季的託著大地,也有累了的時候,打個盹或者換個肩,地震就來了。
哇,多麼美妙的一通自圓其說,讓人充滿了遐想,整個想像基本符合人們日常生活吃飯拉屎邏輯,由此流傳了幾千年,越來越神。後來人們把天地人分為三界,神界、鬼界、人界,再後來又出了個魔界,不在三界中,是最難對付的。
這些傳說,是由於古人對大自然的天地風雷雨電完全不理解,憑想像得出的,經過很多代「聖人」的補充完善,就越來越「自證圓潤」了。這種傳說在世界各地都有,雖然各有各的神袛,說法有些差別,但大同小異,都差不多。
依據生活常識揣度宇宙,就有了星球漂浮說。
人們之所以會感覺星球都是漂浮在太空中,主要是由於在我們生活中,有了上下左右東南西北的概念,用這種感受來判斷天體位置和狀態。古代認為站在地上,腳下就是下,頭頂就是上,根據左右手和面向而定為前後左右,而太陽出來的地方就叫東方,落下的地方就叫西方,相鄰的兩方就成了南北,從此有了東西南北。
這樣在地球上,我們看到的日月星辰就似乎都「漂浮」在「上面」。其實這只是人類在地球上的感覺,如果我們站在火星或者金星上,就會感覺地球在我們的「上面」。其實地球本身也無所謂上下,我們現在都知道大地不是被鰲魚扛在肩上的大方塊,而是一個球形,在這個球體相對我們的另一邊,就有美國,那裡的人們也在地球上看著日月星辰,那麼我們判定哪邊是在「上」,哪邊是在「下」呢?
其實,牛頓時代我們就知道太空中沒有上下之分。
公元前,古希臘產生了科學萌芽,就有人認為地球是圓的,但地心論統治了人類幾千年。在地心論主導下,人類腳踏實地是宇宙中心,星球當然是漂浮在太空中。哥白尼的日心說開啟了現代科學的大門,伽利略發現了木星四顆衛星,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從此人類開始用科學發現的自然規律來解釋世界。
300多年前,牛頓的萬有引力就解釋了世界所有的物體,包括宇宙星球都是在萬有引力作用下運行。萬有引力定律公式為:F=GMm/r^2,這裡的F代表引力值,G為引力常數,M和m為引力相互作用大小天體質量,r為它們質心之間距離。
萬有引力定律公式明確地揭示了引力大小與作用雙方質量乘積成正比,與作用雙方質心距離平方成反比。在宇宙中,任何物體都有引力,萬有引力讓各種星球生成了重力,地球重力把人類以及地球上一切物質都吸引在地表,人們憑感覺以重心為下,反之為上。而地球在不停的圍繞著太陽公轉,且有個自轉軸,像車輪一樣圍繞著它不停的自轉,這樣我們就有了1天24小時,有了白天和夜晚。
東南西北是根據地球自轉來確定的。
現代科學把地球自轉軸兩端稱為南極和北極,把南極方向稱為南方,把北極方向稱為北方,把地球自轉前進方向稱為東方,反之稱為西方。地球由西向東轉,我們看到的就是太陽和日月星辰從東方升起,從西方落下。其實太陽和日月星辰相對沒動或者動得慢,我們看到的日出日落是地球運動形成日月星辰相對運動視覺錯覺。
因此科學的認識是,一切天體運行都遵循萬有引力定律在運動,在太空沒有上下左右之分,只有引力發生著作用。當然現代科學認為,暗物質和暗能量佔據著宇宙中絕大部分質能,對宇宙膨脹和引力收縮起著主導作用,這是一個很長的話題,今天不展開說。
300年前,具有科學精神的人們就知道了這個世界地球並不是中心,而只是宇宙中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小塵埃。但迄今還有許多以千年堅守千年文明自居的人們,沒有很好地學習接受現代科學思想,依然信奉著古老傳說,生活在遠古悠久的「文明」夢遊中,並且以此為榮。這就是「為什麼這些星球都漂浮在宇宙」臆想的來源。
宇宙之大超乎想像,星球沒有漂浮,只是運行在各自引力場中。
現代宇宙學認為,宇宙是一個巨大的空間,這個空間可觀測範圍半徑達到465億光年,光年是什麼意思?就是光在真空中走1年的尺度。科學界給光年界定了一個精確時間,就是1年為365.25天的儒略年,這樣光年就有了準確的尺度。真空光速精確值為299792458m/s,1個儒略年為31557600秒,1光年光速就可以行進9460730472580800米,一般簡化為約9.46萬億千米。
這還是可觀測宇宙,大爆炸標準宇宙模型認為還有兩個不可觀測宇宙,範圍無法估量,這裡就不展開來說了。宇宙中一切天體都是在萬有引力作用下形成並運行的,宇宙天體中最多的就是恆星,恆星是由星雲在自身引力作用下漸漸凝聚坍縮形成的,行星只是恆星形成過程吸積盤中剩餘的一點邊邊角角渣滓組成,這些天體誕生後,又是在萬有引力作用下圍繞著恆星運行。
眾多恆星在萬有引力作用下聚集成星系,星系又聚集成星系群(團)、超星系團,直到形成巨大的天體結構。科學估計可觀測宇宙中可能存在萬億個以上的星系,我們所在的銀河系只是這萬億星系中的一員,而銀河系就有恆星約4000億顆,我們太陽只是這4000億顆恆星中普通一員。
而太陽質量佔整個太陽系的99.86%,巨大引力拉拽著太陽系八大行星以及小天體都圍繞著自身運行。而地球只是太陽質量的33萬分之一,因此我們地球實在夠不上宇宙中一粒塵埃,還沒出太陽系就看不到了,在宇宙中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但由於這粒塵埃上聚集了70多億人類,就有了這樣或那樣的想法,就妄議起這個偌大的宇宙來,就把自己當成定海神針,才會有「星球為什麼浮在宇宙中」的荒謬想法。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感謝閱讀。
時空通訊原創版權,侵權抄襲是不道德的行為,敬請理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