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在1933年,因為「發現了在原子理論裡很有用的新形式」(即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薛丁格方程和狄拉克方程),狄拉克和埃爾溫·薛丁格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圖片來源:Bettmann/Bettmann Archive/視覺中國
20世紀,英國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對於狄拉克,玻爾曾說:「在所有的物理學家中,狄拉克擁有最純潔的靈魂。」 圖片來源:Bettmann/Bettmann Archive/視覺中國
1962年4月5日,美國紐約,193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保羅·狄拉克在葉史瓦大學演講。楊振寧曾提到狄拉克的文章給人「秋水文章不染塵」的感受,沒有任何渣滓,直達深處,直達宇宙的奧秘。 圖片來源:Bettmann/Bettmann Archive/視覺中國
1952年12月,英國倫敦,英國理論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奠基者之一保羅·狄拉克出席劍橋皇家學會。他被授予科普利獎章。 圖片來源:Keystone-France/Gamma-Keystone via Getty Images/視覺中國
1959年6月29日,德國林道,都出身於劍橋大學並都曾獲得過諾貝爾獎英國物理學家喬治·佩傑特·湯姆生(左)和保羅·狄拉克出席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第九次代表大會 。 圖片來源:Keystone Features/Getty Images/視覺中國
1947年11月,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在普林斯頓大學高等研究院,下午茶期間物理學家亞伯拉罕·派斯(右)與他的夥伴羅伯特·奧本海默(左)和保羅·狄拉克探討學術問題。 圖片來源:Alfred Eisenstaedt/The LIFE Picture Collection/Getty Images/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