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統在大射電望遠鏡5米模型上懸索控制中的應用

2020-12-07 電子產品世界

摘 要:介紹了ARM9和嵌入式實時作業系統μC/OS-II在大射電望遠鏡5米模型上懸索控制中的應用。介紹了基於ARM9處理器(Atmel公司的AT91RM9200)的觸控螢幕、LCD等電路的設計。分析了用AT91RM9200產生6路獨立的PWM信號的方法。給出了在嵌入式實時作業系統μC/OS-II下的多任務應用軟體的設計實例,並成功實現了六軸聯動

關鍵詞ARM9 μC/OS(MicroC/OS) RTOS 六軸聯動

「大射電望遠鏡FAST(Five hundred 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預研究」是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設計方案[1]。通過六根懸索驅動饋源艙完成饋源的大範圍跟蹤,保證饋源艙的定位精度在50cm以內。為驗證方案的可行性,實地已建造了50m縮比實驗模型。現由於實際需要,還建立了5m縮比實驗模型(以下簡稱FAST 5m)。5m縮比模型的饋源艙一級粗調由自動調整和手動調整組成,自動調整由工業控制計算機實現,手動調整主要目的是把饋源艙調到指定位置,為自動調整作準備。手動調整分為點動調整和精確調整兩部分。為了調整方便,需要LCD和觸控螢幕,並要求較高的實時性,加上複雜的控制程序,這就需要更高的CPU處理速度和更大的系統內存,因此選用32位ARM處理器並且使用嵌入式實時作業系統。本文詳細討論AT91RM9200和μC/OS-II在5m縮比模型的一級粗調中手動調整的運用。

1 系統硬體的組成

現FAST 5m試驗模型只用一個控制櫃,控制六臺交流伺服電機調整六根索來控制饋源艙的位置,類似於六軸聯動。需要六路獨立的脈寬調製信號(PWM),整個硬體框圖如圖1。

 

圖1 系統硬體總體框圖

圖2 LCD和觸控螢幕的接口電路

1.1 AT91RM9200及其外圍電路

AT91RM9200是Atmel公司推出的一款用於工業控制的ARM9處理器,它基於ARM920T內核, 工作在180MHz頻率下,運算速度可高達200MIPS[2]。AT91RM9200集成了豐富的系統外圍和應用外圍及標準的接口,集成了高速片上SRAM和低延遲的外部總線接口(EBI)。高級中斷控制器(AIC)、外圍數據控制器(PDC)、電源管理控制器(PMC)集成了USB2.0接口、乙太網10/100 BaseT MAC控制器,這些接口極大地擴展了外部器件的種類[3]。
 
AT91RM9200 內部只有16KB的SRAM,遠遠不能滿足應用程式的要求。為了能運行嵌入式作業系統和運用程序的要求,需要擴展外部SDRAM及Flash。

1.2 LCD和觸控螢幕接口電路
 
在FAST 5m模型手動調整中,採用了LG推出的LB06V2顯示屏TFT-LCD和觸控螢幕,其面板尺寸6.4英寸,解析度480

伺服電機相關文章:伺服電機工作原理


相關焦點

  • 貴州建設世界最大口徑大射電望遠鏡項目施工現場(圖)
    FAST全稱為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Telescope(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這具望遠鏡是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審議確定的國家九大科技基礎設施之一,採用我國科學家獨創的設計和我國貴州南部的喀斯特窪地的獨特地形條件,建設一個約30個足球場大的高靈敏度的巨型射電望遠鏡。
  •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工程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1]。
  • 新疆天文臺110米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關鍵技術研究」啟動
    新疆天文臺110米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關鍵技術研究」啟動 2015-04-28 23:37:49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據介紹,瞄準世界先進水平,憑藉得天獨厚的天文觀測環境優勢,在新疆奇臺建設110米口徑全向可動的射電望遠鏡(簡稱QTT)是當前中科院新疆天文臺全力奮進的目標。  為攻克QTT設計和建造的關鍵技術難題,項目首席科學家王娜研究員提出,需集中研究解決三大技術矛盾:大慣量柔性結構與高精度指向;接收系統超寬帶與低噪聲;超大型反射面快速精確調整與多節點控制。
  • 中國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今竣工:面積近30個足球場大
    2016年9月全部建成並初步投入使用,首個應用科學研究是尋找和研究宇宙中的脈衝星。如果發現脈衝星與黑洞組成的雙星系統,科學家可以利用脈衝星去研究黑洞周圍時空。此外,脈衝星也是非常精準的時鐘,對於深空探測具有重要意義。事實上,脈衝星、類星體、星際有機分子等重要天文發現都與射電望遠鏡有關。諾貝爾獎歷史上明確基於天文觀測的10項獲獎成果中,有6項出自射電望遠鏡。
  • 驕傲的「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天眼」的主動反射面由索網結構的工作方式作為主要支撐, 該方式利用了獨特的索網主動變位技術, 根據觀測天體的方位,利用促動器控制下拉索,在500米口徑反射面的不同區域形成直徑為300米的拋物面,以實現對天體的觀測需求。
  • 500米口徑望遠鏡讓中國射電天文領跑世界(圖)
    原標題:500米口徑望遠鏡讓中國射電天文領跑世界(圖)本報今天開始以新欄目「走近中國大科學工程」,引領讀者徜徉最前沿的科學天地,並深度感知那些和平發展的中國故事。   從貴陽機場驅車向南,經高速公路轉上土石路,顛簸3個小時,穿過最後一道狹窄山口,500米直徑的白色鋼環突然出現,填滿了視野。那是史上最大望遠鏡的圈梁。   走上FAST(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的圈梁,像是走在一座鋼橋上。
  • 35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被砸出個大洞,狀況非常悽慘
    ​在中國天眼問世之前,其實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是世界第一。並且,如果有細心的朋友仔細的觀察我國的天眼射電望遠鏡,和美國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就會明顯的發現,從外觀上,兩個射電望遠鏡是十分相似的,都是一個大鍋的模型。
  • 為什麼要在月球上建造射電望遠鏡?難道我國的FAST還不夠大嗎?
    美國宇航局正在資助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在月球上建造望遠鏡。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該計劃將在月球另一端的隕石坑內建造一個全太陽系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它的口徑大約為1千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為我國的FAST,最大口徑為500米。
  • 中國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又有重大進展
    4月10日拍攝的正在建設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工程。
  • 如何給世界最大射電望遠鏡找到合適的家
    由於FAST的落戶,安放「觀天巨眼」的窪地也成為科學界關注的焦點,人們稱這個名叫「大窩凼」的自然窪地為「地球上最美的眼窩」。如何利用自然條件為大射電望遠鏡找到合適的「家」?FAST正式啟用前夕,項目選址科研團隊負責人宋建波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專訪,揭秘在本世紀初為大射電望遠鏡秘密選址的科研過程。 嘭!
  • 射電望遠鏡的作用
    貴州平塘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領跑世界   探測天體射電輻射的基本設備。可以測量天體射電的強度、頻譜及偏振等量。通常,由天線、接收機和終端設備3部分構成。
  • 中國500米射電望遠鏡將正啟動「外星人搜尋計劃」
    據《南華早報》報導,中國自主打造的全球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即將正式開啟「外星人搜尋計劃」,從4月1日起將開始通過網際網路,接受全球各國科學家的使用申請,傳說中的「一起來找外星人」即將成為現實。
  • 懸索橋相似模型試驗技術
    一、前言  試驗模態技術發展已將近20年,工程應用亦十分普遍。一般橋梁結構模型的模態試驗,和大多數結構模型一樣,因都是在線性小振幅範圍內進行,且頻率範圍適中,所以都比較容易做。但特大跨徑懸索橋相似模型的模態試驗卻不是這樣。
  • 前全球第一,305米射電望遠鏡徹底坍塌?
    比如黑洞本身不發光無法直接觀察,但是可以通過射電望遠鏡收集黑洞視界之外的高能射線和電波給黑洞反成像。這就是超出人眼的能力獲得圖像的一個實例。而在天文研究和地外生命探索方面,以及深空操控方面,都離不開射電望遠鏡。大多數射電望遠鏡並不需要透鏡鏡片也不需要反射鏡片,需要的是反射拋物面和饋源。於是平時可見的射電望遠鏡就是比電視接收天線大N倍的巨大「大鍋」。鍋的直徑越大,則對微弱信號的收集能力越強。
  • 前全球第一,305米射電望遠鏡徹底坍塌
    不過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要說,可見光的波段很窄,而無線電波的範圍卻相當大,因此通過收集無線電波會看到人眼看不到的很多東西。比如黑洞本身不發光無法直接觀察,但是可以通過射電望遠鏡收集黑洞視界之外的高能射線和電波給黑洞反成像。這就是超出人眼的能力獲得圖像的一個實例。而在天文研究和地外生命探索方面,以及深空操控方面,都離不開射電望遠鏡。
  • 世界最強射電望遠鏡落戶中國
    中國擁有FAST的自主智慧財產權,相比於前輩射電望遠鏡,FAST射電望遠鏡的創新就是主動接受電磁波。在主反射鏡的每個面板上加入實時主動的控制技術,整個望遠鏡鏡面是由很多塊小面板拼成,通過主動變形技術實時把面板形成有效照明口徑300米、焦比0.4665的旋轉拋物面,增加觀測範圍。據專家介紹,FAST的關鍵指標將對國際同類設備保持20年以上的領先水平。
  • 世界只剩中國FAST一隻天眼|望遠鏡|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阿雷西博...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若失去功能,那麼全世界在天文探索領域,將只能依靠中國貴州的另一隻「大眼睛」,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此前,由於一根輔助鋼纜斷裂,該天文臺自8月份起就已關閉。阿雷西博望遠鏡建於上世紀60年代,是科幻片《超時空接觸》以及007電影《黃金眼》取景地。在中國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2016年9月建成前,阿雷西博望遠鏡是世界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 全球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在貴州落成啟用
    眾多獨門絕技讓其成為世界射電望遠鏡中的佼佼者,這也將為世界天文學的新發現提供重要機遇。  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主動反射面是由上萬根鋼索和4450個反射單元組成的球冠型索膜結構,其外形像一口巨大的鍋,接收面積相當於30個標準足球場。
  • 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被評為日本天文遺產
    新建成的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圖源:NAOJ NEWS)1982年,當時世界最大最強的野邊山射電觀測所45米射電望遠鏡建成。通過6米毫米波射電望遠鏡培養的技術,在45米射電望遠鏡上開花結果。從6米望遠鏡到45米望遠鏡,再到ALMA望遠鏡(阿塔卡馬大型毫米[/亞毫米]波陣),其研究成果代代相傳,為射電天文學的飛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 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到底能看多遠?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科院之聲(zkyzswx)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9月25日在貴州省平塘縣的喀斯特窪坑中落成,開始接收來自宇宙深處的電磁波。中國「天眼」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由我國天文學家於1994年提出構想,從預研到建成歷時22年,是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作為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天眼」工程由主動反射面系統、饋源支撐系統、測量與控制系統、接收機與終端及觀測基地等幾大部分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