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導航系統模型
2020年6月23日,北鬥三號衛星系統在西昌發射中心完成最後一顆衛星發射,這意味著北鬥衛星全球組網正式完成。
在去年12月27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宣布:北鬥三號基本系統完成建設,並從此開始提供全球服務。從這一刻起,北鬥開始融入世界。
北鬥導航系統新聞發言權
北鬥迎來首個「盟友」
在北鬥完成全球組網後,巴基斯坦宣布將北鬥作為國家主要導航系統,並逐步淘汰美國GPS服務。
其實,巴基斯坦能夠成為中國北鬥的合作夥伴並不好奇,因為中巴兩國的關係向來友好,以至於中國人習慣性地叫巴基斯坦為「巴鐵」。
中巴友誼長存
但讓我們受寵若驚的是,巴基斯坦竟然為了北鬥而全面放棄了美國GPS。我們知道,巴基斯坦和印度關係並不友好,而且經常因為邊境爭議發生摩擦,甚至衝突。
印度是美國重要的戰略夥伴,所以在很多立場上,美國都會顧及到印度的感受,並給予支持,這就間接導致了美國和巴基斯坦的矛盾。
巴基斯坦與美國矛盾
如今,美國GPS迎來了強大的競爭對手。據悉,北鬥導航系統在很多方面的性能都比GPS更加優越,正如冉承其所說:相比北鬥二號系統,北鬥三號擁有更高的精度、更強的原子鐘、更新的技術以及更優的信號。 雖然這句話是參考北鬥二號而言,但同樣適用於GPS。
目前,北鬥系統已經逐步應用在巴基斯坦的軍用設施,未來,北鬥將繼續替代GPS在巴基斯坦航海、車輛、氣象、搶險救災等多領域的使用。
北鬥在無人駕駛領域的應用
北鬥組網意義重大
北鬥導航系統從2000年開始建設,截止目前,已經20年過去了,中國之所以歷經萬難建立屬於自己的導航系統,就為了不受限於人。
經常關注北鬥系統建設的夥伴應該還記得,美國曾經要求中國停止發射衛星,並利用軍事手段進行威脅,好在中國頂住了壓力。2007年1月11日,中國成功地用一枚彈道飛彈摧毀了一顆氣象衛星。從這一刻起,中國向全世界宣布,我們具有陸對空精準打擊能力了。
從此以後,美國再也沒有因為中國北鬥建設而進行過軍事威脅,因為美國知道,一旦自己對北鬥實施打擊,GPS也同樣會遭到還擊。
就這樣,北鬥55顆衛星持續升空,並於今天6月23日完成全部衛星發射。
在北鬥還沒有建成之前,中國的導航系統同樣是租用美國的GPS,對此,有很多人開始討論一個特殊話題,假設中美發生衝突,GPS突然暫停對中國的服務,那中國的軍事武器且不是將成為「瞎子」,並且無法再進行精準打擊。
正是因為如此,中國才決心要建設屬於自己的導航系統。
北鬥具有哪些技術突破?
目前,全球共有四大導航系統,分別是美國的GPS,歐洲的伽利略導航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導航系統,以及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從建成時間來看,北鬥是最年輕的導航系統。
換而言之,北鬥的發展趕上了時代的技術紅利,以至於北鬥導航系統在很多方面的性能都優於其它三個系統。
從研製周期來看,北鬥相比其他三個系統縮短了30%;另外,北鬥三號突破了新型氫原子鐘以及原子鐘的無縫切換技術,這使北鬥系統運行時,會有更穩定、連續,性能更好的體驗。
除此之外,北鬥三號還首創了測量型星間鏈路技術,該技術讓所有北鬥衛星連成了一張網,星與星之間可以通訊、測距,使定位精度大幅提高。
最後,我們相信,憑藉北鬥導航系統的各種優勢,一定可以迎來更多的合作國家,我們也相信北鬥能給全球帶來更加安全和穩定的通訊及導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