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尼採是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他的思想顛覆了西方的道德思想和傳統的價值,影響了一大批文學家,比如茨威格,魯迅,蕭伯納等。聞一多評價尼採是最前進的、最革命的、最富於理想的政治思想家。他的著作是生命力飽漲的象徵,是生命的頂峰。不妨通過閱讀尼採的語錄,激發生命的力量。
「不連貫的神經質行為都與偉大的激情毫無共同之處;偉大的激情在人心深處靜靜地燃燒,吸光了人身上的全部光和熱,使他外表看上去平靜而冷漠。」這應該是對孤獨內斂的人最好的讚揚了。在各種聚會上都激情四射,全力表現自己價值的人,無法忍受一個人的孤獨,是真正的孤獨之人。享受孤獨的人最有魅力。
「對真理而言,信服比流言更危險。」真理是需要被懷疑的,歷史證明,對真理的盲目信任導致專治,導致不良權威,導致個人崇拜。
「白晝的光,如何能夠了解夜晚黑暗的深度呢?」白天不懂夜的黑。
「何為生?生就是不斷地把瀕臨死亡的威脅從自己身上拋開。」對生執念,對死的逃離,是人一生都要堅定不變的信念,這是人生的意義。
「婚姻不幸福,不是因為缺乏愛,而是因為缺乏友誼。」愛是不求而得的,友誼是求而不得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婚姻裡能夠相敬如賓的兩個人不是因為失去了激情,而是在這種友善的關係裡,兩個人各自都很幸福。
「那些不能殺死我的,使我更堅強。」堅強的人從死亡之神的魔爪中逃離。
「千萬不要忘記:我們飛翔得越高,我們在那些不能飛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飛得太高的人是孤獨的,因為人們已經無視了他的存在。做學問和做事業都要貼近實際,而不是故作高深,講著別人聽不太懂的話。
「當你凝視深淵時,深淵也在凝視你。」與惡龍纏鬥,你就必須了解他的手段和弱點,時間久了,自己也成了惡龍。
「獅子和嬰兒。第一境界駱駝,忍辱負重,被動地聽命於別人或命運的安排;第二境界獅子,把被動變成主動,由「你應該」到「我要」,一切由我主動爭取,主動負起人生責任;第三境界嬰兒 ,這是一種 「我是」的狀態,活在當下,享受現在的一切。」第一次讀這段話,我不理解為什麼最後還是回歸嬰兒。後來我發現,第三種境界的嬰兒,既不被動,也不主動,靈魂得到真正的自由,也是莊子的逍遙自在。
「人類的生命,不能以時間長短來衡量,心中充滿愛時,剎那即為永恆!」尼採強調人生的意義不是以生命的長度來衡量,唯有燃起最熾烈的火焰,才能發揮出人生的意義。
「你今天是一個孤獨的怪人,你離群索居,總有一天你會成為一個民族!」原來孤獨的人潛藏在心底的願望是成為一個民族,這句驚詫人們的話在反覆品味之後,發現竟是真理。獨立的人是有寶貴思想的,在這句如此有力量的語言的啟示下,發現自己的價值吧。
「假如有神,我怎能忍受我不是那神,所以沒有神!」這種自我意識聽起來狂妄至極,不太適合本來就已經傲慢自大的人,不過對自卑的人卻有很強的激勵作用。
「不要停在平原,不要登上高山,從半山上看,世界顯得最美。」尼採的中庸之道,人生不要努力過頭,要在合適的地方停留。
「當心!他一沉思,就立即準備好了一個謊言。」說謊者為了把謊言偽裝得更像事實,當然要考慮一番。
「大勝的最大好處,莫過於解除了勝利者對失敗的恐懼感。『我為何不能失敗一次呢?』他自言自語,『我現在已有足夠的本錢了。』」人不僅需要勝利的喜悅,也需要失敗的恐懼。如果一直勝利下去,就再也感受不到勝利的喜悅。所以偶爾失敗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他現在窮了,原因並非別人剝奪了他的一切,而是他拋棄了一切。緣何如此?---他慣於尋覓。所謂窮人,正是那些對他甘願受窮做了錯誤理解的人。」甘願受窮的人一定不是真窮人,即使很一個人很富裕了, 卻還是覺得不能再受窮,才是真正的窮人。我想起毛姆描寫《月亮與六便士》中追尋藝術的斯特裡克蘭德,生活簡陋到地點,一直不愛坐有扶手的椅子,可是他的精神是富裕的,否則不可能創造出偉大的藝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