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西方哲學的朋友,大多都聽說過尼採的大名
尼採過世百年後,他的語錄被整理成冊,曾一時,風靡全球,他有狂浪不羈的一面,也有幽靜沉思的一面,
他的很多名言和言語裡面都充滿著人生的哲理,在尼採在世時,都認為尼採就是一個瘋子,因為他的言語讓很多人看起來太瘋狂了,
就像尼採比較出名的一句話,「上帝死了,假使有神,我怎能忍受我不是那神,所以沒有神」!
很多人聽後包括一些文學家,哲學家,都覺得尼採太狂傲了,尤其是在西方國家,西方人大部分都信仰上帝,都是信仰有神的,就像中國人信仰有佛一樣,
如果有一個人突然站出來說,世上沒有佛,佛都是人們幻想出來的,都是騙人的,都是誇大的,如果有這樣的人出現,肯定受到信佛人的謾罵指責,會被說成是沒文化,沒教養就是大逆不道。
如果尼採生在中國說類似這樣的話,肯定會被人罵,但如果真正明白什麼是神,什麼是佛的人,都會喜歡尼採說這樣的話,
首先要知道尼採為什麼會說這樣的話,尼採也絕不是閒著沒事喜歡被人罵的人,他那是想喚醒人們重新認識自我,去重視人的價值,而不是去信外來的那個神,去依賴神,
尼採最主要是倡導不要去信仰那個外來的神,真正的神就是自己,用中國文化來說,就是自己內在的那個神性,
用佛家文化來看,尼採是一個入道之人,已破除了名相概念的束縛,他在用他的一種獨特的方式,去喚醒人們,回歸到現實,回歸到自身,回歸到真我,
尼採的很多思想,如果用佛家禪宗的角度來看,會有異曲同工之處,
禪宗裡面也有說「魔擋殺魔,佛擋殺佛,」這是禪宗裡面的破相法,是告訴人們不要執著有形有相的色體,只有破除這種所知障,才能通過現象看到本質。
外在的一切形式,都是為了破這個有形的相,只有這樣才不會隨波逐流,顛倒夢想,
以這樣的視角再來看尼採的思想,你會發現尼採的言語,處處都閃著智慧的光芒。
著名的心理學家,哲學家弗洛伊德是非常推崇尼採的,他對尼採的思想有很深刻的認識,我們就來看一下弗洛伊德評論尼採的語錄:
「尼採對他自己比任何活過的人,或可能活過的人有更多的自我認識」。--弗洛伊德
從這句話當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對尼採有著很通透的認識。
我們再來看一些尼採的驚醒語錄:
沒有可怕的深度,就沒有美麗的湖面——尼採
這句話一語雙關,既是寫景,同時也是寫人,更多的是寫出了人性的另一面,主要是告訴我們,不管是看人還是看風景,都不要被表面現象所欺騙,一個美麗的外表下面,可能深藏著人性的虛榮,貪婪。
那些聽不見音樂的人,以為跳舞的人都瘋了——尼採
一個以自我為中心,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人,永遠也無法理解更廣闊的天空,我們若執著於自己的感官去感知這個世界,有時就是你親眼所見,也並非是真實的,因為我們深深的被束縛在自己的感官當中,我們的意識模式被深深地固化,猶如蠶一樣,作繭自縛,
越掙扎捆綁的就越緊,因為我們活在自己頭腦的幻想當中,這個世界的真相與你隔著一扇門,若沒有鑰匙,你永遠也打不開這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