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路邊開門下車有講究 有些小動作很危險

2021-01-10 人民網汽車

原標題:馬路邊開門下車有講究 有些小動作很危險

  最近呀,網上熱傳的「荷式開門法」真的火了,一則 「荷式開門」法視頻引發眾多老百姓的共鳴。

  其實,有些司機和乘客在開門下車時直接把門全部打開,造成周圍非機動車措手不及撞在門板上,輕則皮肉小傷,重則骨折癱瘓,更有遭到正常行駛車輛碾壓死亡的案例。

  我們且不管這個是什麼式,一起來探討下在馬路邊如何開門下車吧。

  為何來自一個歐洲小國?

  所謂「荷式開門」,即用離車門最遠的那隻手開關車門,是荷蘭人發明的一種開車門法。至今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了,一經提出很多歐洲國家紛紛效仿。

  近幾天刷爆了各個媒體平臺,因為其在安全上的實用性,引起了廣大有車一族的強烈反響。對了,你一定會問這麼牛的開門方法為何是來自一個歐洲小國?

  據了解,荷蘭是世界上人均自行車持有量最多的國家,騎自行車幾乎成為了荷蘭人最主要的出行方式。騎自行車人與開車的司機相比起來,作為弱勢群體,而且數量龐大,因此荷蘭的司機在開車時要更加謹慎。

  這個動作可不是隨便做做……

  標準的「荷式開門」方法就是當我們用離車門較遠的那隻手去開車門,同時上半身會自然轉動,眼睛就會很自然地向外看。

  首先,眼睛會通過後視鏡觀察,然後轉身時向後看,這一個完整的動作能避免很多事故。在這個過程當中,無論後方是有車還是有人,我們都能觀察到,從而避免了後方車輛或行人撞上突然打開的車門的悲劇。

  左手控制開啟門力度也很重要

  通常見各種報導都是說用離車門較遠的那隻手,即右手開門時,駕駛員的上半身會自然而然地轉動,頭部和肩膀就會很自然地向外……

  但是卻忽略了左手可以更好地控制門開啟的力度,萬一有危險可以迅速關閉,這樣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事故發生。如果你只用右手開車門發現後方危險再關閉就明顯慢了半拍。

  有這些小動作也會危險

  作為「左上右下」的方向盤在車內左方向的國際標準的駕駛習慣,如上所述,「只用右手開車門發現後方危險再關閉就明顯慢了半拍」。

  但是很多我們國人,特別是在大城市的司機,馬路邊開啟門的那一刻,也是會往後看一下有沒有人,只不過沒有用右手開門,而是拿著熄火的車鑰匙、包包、手機一類的物品,看看後方無人,左手一拱就開啟了車門——這樣同樣是危險得很!因為如果有快速移動的自行車、電動車此時衝上來的時候,你的一隻手是明顯不能控制力度和關閉的!

  ■總結:多觀察 慢慢開

  新快報《汽車周刊》認為,開門下車的方法很重要,而來自於荷蘭的「荷式開門」方法的確是先進、可行的。其中的核心就是,下車前一定要觀察好周圍情況,開門時一定要慢慢開,先開一條縫,再慢慢打開,給自己和路人留出足夠的反應時間。荷式開門法強迫乘車人員轉身看向車外就是為了提醒乘車人要多觀察,下車時使用遠離車門一側的手去拉開關,人的身體會自然的側身,使得車上的人能夠觀察到車外的情況,避免了事故的發生。

(責編:竇明、吳曉琴)

相關焦點

  • 長期住在馬路邊的危害有哪些 住在馬路邊的房子風水好嗎
    現在有不少的朋友們在購買房屋的時候都是有很多機會的,比如室內的環境、周邊的噪音等問題,對於自己的生活都有一定的影響,所以很多朋友們在購買房屋的時候都不願意選擇馬路邊的房屋。那麼長期住在馬路邊的危害有哪些?住在馬路邊的房子風水好嗎?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吧。
  • 下車開車門 用左手還是右手?
    下車開車門 用左手還是右手?羊城派  作者:劉佳寧 鄒運  2018-08-24 文/羊城派記者 劉佳寧 實習生 鄒運日常生活中,總是能看到騎車的人艱難地穿行於路邊停放的車輛和滾滾車流的夾縫中,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突然開啟的車門撞到,可謂是行走在安全的「邊緣」。
  • 魯莽遊客在南非野生動物保護區下車拍獅子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鏡報》10月9日報導,10月1日,一段視頻顯示,在南非的野生動物保護區,一名魯莽的遊客在拍攝獅子時開門下車。這一危險的行為被旁邊的遊客記錄下來。視頻中,兩隻獅子走在馬路上,而遊客在周圍的汽車上拍照。突然一名男遊客打開車門走出他的車,站起身來給獅子拍照。接著,一輛車停在該男子旁邊阻止了他的危險舉動。責任編輯:來「中國網」(CIIC_China)官方微信,回復「部位」,告訴你一個減肥小秘訣
  • 盲人不停揮舞手杖想過馬路,他看到後毫不猶豫衝了過去
    原來10月14日中午12時20分左右,B3路車長周兵駕駛車輛行駛到南三環行雲路站臺出入口斑馬線處時,他像往常一樣「禮讓斑馬線」,突然看到站臺出口處有一位佩戴太陽鏡、手持盲杖的行人想要過馬路,聽著馬路上呼嘯而過的車輛一輛接著一輛,車長周兵看見其試探了幾次沒有勇氣過去,這時周兵毫不猶豫的走出車廂,下車來到這位視力不好的行人旁邊,攙扶護送他到了馬路對面。
  • 靠馬路的高層幾樓不吵 馬路邊的房子幾樓最吵
    我們都知道房子靠近馬路邊噪音大,但是現在樓層比較高,所以有很多人想要知道樓層幾層不吵呢?因為太過於吵的環境會影響到大家的睡眠,長時間下去就會對人的身體帶來傷害,那麼,我們來說說靠馬路的高層幾樓不吵?馬路邊的房子幾樓最吵?一起來看看這篇文章吧,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 邊三輪自行車非法改裝、加裝動力裝置,危險!危險!危險!
    對邊三輪自行車不按規定上路、隨意掉頭、闖紅燈、非法佔道、亂停亂放和非法拼裝、改裝、加裝動力等交通違法行為開展整治,發現一輛,查處一輛(截止至目前共查處邊三輪自行車72輛)。 亂象四 車身髒亂,有礙市容市貌
  • 心理學告訴我們:很多小動作、微表情背後,隱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走到三岔路口時,女孩看到馬路對面不遠處有一位身穿白T恤、牛仔短褲、白球鞋、扎著丸子頭的女孩,邊玩手機邊走著。等到走近一看,長得月餅臉,塌鼻子,大紅唇,女孩立刻鬆口氣,剛收回視線轉頭看男友,卻發現男友也在盯著別人看。就在月餅女孩剛走過我們,男友迫不及待的說:「快快快,過馬路。」
  • 失明人士馬路中停滯不前,夜色中車長協助過馬路
    文/羊城派記者 程行歡 通訊員 鄭麗珊日前,廣州公交集團三汽公司客服熱線接到這樣一則表揚信息:7月29日晚上22點30分,乘客王小姐乘坐233線公交車時,在等交通燈時見到公交車長下車協助盲人過馬路,心受感動,特意致電三汽公司表揚該位熱心助人的好車長。
  • 小孩玩的氫氣球存危險 靜電產生火花能引起爆炸
    小孩玩的氫氣球,很危險! 若被靜電產生的火花引燃 很有可能瞬間爆炸氫氣球上了公交,太危險!  記者 張夢堯 核實報導:維尼熊、米老鼠、皮卡丘、小叮噹……在馬路邊、景點旁、廣場上,經常能看到有人拿著這種卡通造型的氫氣球賣,而這些可愛的卡通氣球,也吸引了不少小孩子和年輕情侶購買。不過,這些三四元錢一個的氫氣球,卻是一個個潛在的「炸彈」,因為當氫氣與氧氣混合後,遇到靜電等產生的電火花,很有可能引起氣球的瞬間爆炸,非常危險。
  • 樓房離馬路多遠才不吵 馬路周邊房屋如何做隔音
    現在的房產樓盤一個接一個的出現,而樓盤的數量有增長以後,一些好的地區也會最先被購買光,在這種情況下,有些人也是只能夠購買一些劣勢地區的房屋,而馬路和地鐵周邊的房產可以說是讓有些人又愛又恨,因為這兩個地方都是出行很方便,單在於噪音上,確實是很大,那麼樓房離馬路多遠才不吵?
  • 少年衝出馬路撿球,「鬼探頭」被撞腳受傷!|知危險會避險
    由於認知的局限性, 兒童對很多潛在的危險不能及時發現, 停車場、馬路邊, 這些都是兒童經常出現的地方 稍不注意, 你的車前可能就會竄出一個身影,
  • 「鬼探頭」式過馬路,撞了 | 知危險 會避險
    「鬼探頭」式過馬路,撞了 | 知危險 會避險 2020-12-02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遊客在路上駐足拍照,司機下車怒斥:想拍人生中最後一張照片?
    遊客在路上駐足拍照,司機下車怒斥:想拍人生中最後一張照片?導語:文章純屬虛構傳遞社會正能量,圖片源於網絡與文章無關,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標題與內容相符且無虛假/誇大/誘導/不友好,歡迎大家關注!不過拍照可以,但是也要注意場合,部不分場合的話只會給自己帶來許多的危險。就比如說有幾位遊客在路上駐足拍照,司機見狀後不禁下車怒斥:想拍人生中的最後一張照片?現在正值暑期,有的人會選擇在家裡面休息避暑,可是有的人卻選擇在這個暑期裡面折騰自己。出去頂著大太陽旅行。小李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 這樣過斑馬線危險還違法!
    走在街頭,時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身穿紅馬甲的文明監督員,攔下一些準備騎自行車或電動車過馬路的人,勸告引導他們要下車推行車輛過馬路......可能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什麼不能騎車過斑馬線?這樣做又可能會有什麼後果?來聽市民朋友講述日常親身感受!
  • 過馬路走斑馬線,不可逞強翻護欄 | 《危險遠離我》系列動畫片
    過馬路走斑馬線,不可逞強翻護欄 | 《危險遠離我》系列動畫片 2020-06-20 0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濬縣馬路邊的艾草著火 雖然火被撲滅但損失價值5萬多元
    10月11日5時左右,濬縣衛賢鎮磚城村村民吳樹亮堆在馬路邊的艾草著火了,雖然火被撲滅,但是30多噸艾草損失了約三分之二。吳樹亮常年種植艾草,一年能收穫4次,他一般會把艾草曬乾後打包賣給加工廠,但是今年合作的加工廠資金緊張,只在有錢的時候才讓送貨。
  • 大型蟒蛇過馬路 往來車輛紛紛停車避讓
    中新網4月25日電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日前,巴西一對夫妻在開車回家的路上,遇到一條正要橫跨馬路的巨型水蚺(anaconda)。
  • 馬路邊銀杏果請勿採摘 專家提醒:食用要謹慎
    日前,潼南市民黎先生在微信朋友圈裡這樣配文發了段視頻,畫面中有路人攀爬路邊綠樹搖晃,採摘銀杏果,眼見銀杏樹被蹂躪得「慘不忍睹」。眼下,正是銀杏果成熟時節,城區馬路邊、公園中的銀杏樹上掛滿了金黃果實,這吸引了不少「採摘者」。那麼,這種銀杏果真的可以吃嗎?10月8日,上遊新聞熱線966966/上遊新聞APP記者諮詢了營養專家,其提醒到路邊銀杏果有農藥殘餘,不建議採食。
  • 危險!醉酒男子深夜腿卡欄杆 身子倒掛躺在馬路中間
    12月1日深夜,在北京石景山區古城大街古城新華書店門口的馬路中間,一名中年醉酒男子翻越護欄時,腿部被卡,頭朝下身子倒掛在了護欄上。護欄兩邊不時有車輛疾馳而過,十分危險。消防指戰員到場後,10分鐘剪斷護欄鋼筋,救出了這名醉酒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