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幫助廣大讀者通過iWaes系統了解更多理論動態、獲取最新理論文章,特此精選部分優秀網絡理論文章,以饗讀者。本周網絡理論文章盤點(0701-0707)關注思想理論強黨、中國經濟發展趨勢、中國經濟發展信心、朝美首腦板門店會晤、脫貧攻堅收官之戰等話題。
《嚴書翰:將思想建黨、理論強黨貫穿於主題教育全過程》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博導,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課題組首席專家嚴書翰指出:思想建黨、理論強黨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總要求、根本任務和具體目標聯繫緊密、內涵豐富。主題教育的重點任務就是要通過理論武裝,推動思想建黨、理論強黨,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築牢思想根基。為此,一是要從理論體系上把握,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二是要聯繫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開展主題教育同完成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結合起來。
(來源:人民網)
《張德勇:全面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實」與「勢」》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德勇表示:從近期公布的5月份經濟運行數據看,中國經濟延續了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大趨勢。看當前,中國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生產穩中有進,內外需均保持增長;看動力,內需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基本動力,消費成為其中的第一動力,投資結構持續優化。看活力,中國經濟發展新動能不斷壯大,高技術行業增長較快,創新成為發展第一動力,催生「三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蓬勃發展。看潛力,中國經濟大趨勢沒有改變、也不會改變,一方面因為中國擁有巨大的內需市場、完備的產業體系和供應鏈、豐富的人力資本、強勁的創新發展動力;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發展的潛力之源,還來自持續全面的改革開放,持續系統的體制機制創新,以及豐富的宏觀調控經驗和充足的政策空間。
(來源:光明網)
《朱寧:中國經濟的信心和底氣來自三個方面》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教授、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朱寧認為:中國經濟信心和活力來自三個方面。第一,從目前發展方向上看,中國經濟正處於轉型和升級的過程。隨著中等收入群體的不斷擴大,人們對美好生活不斷追求,我們的市場規模對國內外企業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整個中國在創新創業和消費升級上都有很大發展空間。第二,信心和底氣主要來自於我們對經濟發展長久以來形成的經驗。延續過去四十年改革的成功經驗,繼續堅持循序漸進的改革理念和思路,即使發展之路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在遇到挑戰的時候,我們也能化解並推動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水平。第三,中國在全球經濟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發揮的影響力與十年前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全球經濟發展離不開中國經濟的發展,而中國經濟發展也一定會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中國要有定力,堅持改革開放,用實際行動向世界進一步證明我們發展的成績和對世界的貢獻。
(來源:新華網)
《李敦球:朝美首腦在板門店開創歷史:偶然還是必然?》
曲阜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李敦球表示:川普在板門店與金正恩握手會面,出人意料地創造了多個歷史第一。此次會晤具有特殊的政治含義和歷史意義,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緣形勢的演變正在由量變向質變逐漸過渡之中,川普轉變思路並正在尋求以和平與談判的方式來解決問題的途徑,對緩和朝美緊張關係、消解互不信任、轉化半島危機等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總之,朝核問題和朝鮮半島問題的解決會在曲折中迂迴前行,當前的半島局勢在客觀上正在為新的半島地緣政治秩序和新的安全機制的形成準備條件。同時,這此會晤也體現了商人出身的川普在外交上也打破常規,顯示出其政治手腕,為了繼續連任競選下屆美國總統儲備更多的有利條件。
(來源:環球網)
《林堅:面對"最後一群人",打贏脫貧攻堅的收官之戰》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社會系統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林堅強調:打贏脫貧攻堅的收官之戰,要有的放矢,查漏補短,不留死角,持久見效。重點要做到:端正認識,強化領導,充分認識其緊迫性和極端重要性,以「從嚴從實」作風打贏脫貧攻堅戰。清理臺帳,系統盤查,對扶貧對象及相關情況有清晰、完整的臺帳,建立詳實完備、動態更新的信息管理系統。守牢底線,強化整改,切實把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薄弱環節找出來,進一步強化督促檢查。直面問題,助力解困,工作的重心要從「打贏」向「打好」,從注重減貧進度向注重脫貧質量轉變,推進高質量、可持續脫貧。激發內力,多方配合,確保貧困家庭勞動力實現靠技能脫貧,引導鄉賢和在外成功人士積極參與和支持貧困村發展。精準發力,持久見效,發展特色產業脫貧,以就業為導向,引導勞務輸出脫貧。協力幫扶,合力攻堅,通過改善醫療、教育、生活、生活、生態等條件鞏固脫貧成果,實現「兩不愁」讓人放心,「三保障」切實有力。
(來源:中國網)
(光明網記者 武鵬飛整理)
[ 責編:鄭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