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言法語》第3期:網絡世界,絕不是「法外之地」

2021-01-20 澎湃新聞
《吉言法語》第3期:網絡世界,絕不是「法外之地」

2020-07-07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7月7日

第3期《吉言法語》:

網絡世界,絕不是「法外之地」

「被告方在法院判決後就將賠償金支付給原告了,履行了所有判決義務。」7月2日,亭湖區重惠培訓中心(化名)網絡侵權案的原告代理人劉律師,在接到亭湖區法院法官助理孫志傑的回訪電話時表示,原告方對判決結果十分滿意,不僅得到了相應的賠償,而且及時挽回了名譽。

法官助理孫志傑接受採訪

2018年9月,《來自學姐的忠告》《新生入學防重惠》等多條關於亭湖區重惠培訓中心的文章先後在百度貼吧發出,引起不少網友的關注。經調查,這些指向性十分明顯的文章,均來自曾經與重惠培訓中心有過合作關係的李繡鴻(化名)。重惠培訓中心訴稱,李繡鴻、張咪(化名)發帖期間系其他教育培訓機構的員工,為惡意競爭,蓄意製作、捏造、虛構詆毀原告內容的帖子並通過網絡發布,嚴重損害了原告的聲譽和商業信譽,嚴重侵犯了原告的名譽權。百度公司作為網絡平臺,未盡到審慎審查義務,導致被告帶有誹謗、詆毀內容的帖子得以發布傳播。為此,重惠培訓中心將李繡鴻、張咪及百度公司訴至亭湖法院,要求被告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並賠償相關經濟損失。

「這是一起典型的名譽權糾紛案。」孫志傑向記者表示,本案中,被告李繡鴻、張咪在事實真相未經核實的情況下,通過百度貼吧發布含有詆毀、誹謗重惠培訓中心名譽的文字,應認定為侵害了重惠培訓中心的名譽權。原告要求被告賠禮道歉,並為原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符合法律規定,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同時,本案中被告的侵權行為確實損害了原告的商譽及名譽,應當予以賠償。而被告百度公司作為網絡服務提供者,在收到法院傳票後,主動刪除了李繡鴻、張咪的發帖內容,履行了關於網絡服務提供者「通知-刪除」的法定義務,且不存在知道網絡用戶利用其網絡平臺從事侵權行為而不予採取措施的情形,故原告要求被告百度公司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依據不足,法院不予支持。

2019年12月12日庭審現場

最終,亭湖區法院判決李繡鴻、張咪在百度貼吧發帖刊登聲明,向原告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於判決生效後15日內各賠償原告經濟損失5000元,合計1萬元。

吉言法語

網際網路時代,人人都是信息源,人人都是發聲源。一些人認為網絡世界就是輿論飛地,惡意編造散布虛假信息、捏造事實誹謗他人、隨意轉發未經確認的信息……

孫志傑說:「在網絡侵權案件中,面臨的是言論自由權和他人名譽權的緊張關係,既要注重對網絡言論自由權、監督權的保障,同時也要嚴厲制裁惡意誹謗、造謠行為。」網絡世界是我們共同生活空間的一部分,同樣受到現實法律制度的約束,只要實施違法行為、侵權行為甚至犯罪行為,不論在哪裡都會受到法律制裁。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已將名譽權、身份權、肖像權等人格權獨立成編,加強了對名譽權等人格權的保護。「手滑」亂發,可能就會承擔法律責任。

網絡世界,絕非法外之地。作為網絡傳播的參與者,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只有學會遵紀守法,才能享有法律保障的自由。微博、微信公眾號、抖音等自媒體使用者應當從中得到啟示,在使用自媒體時應當加強自律,保證原創信息有事實基礎,避免使用不文明用語,不能任意誇大、歪曲事實或使用貶損、侮辱他人人格的言辭。

END

原標題:《《吉言法語》第3期:網絡世界,絕不是「法外之地」》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自媒體時代,人人持有「麥克風」,個人言論的空間前所未有地拓展。不過,天橋區檢察院檢察官提醒您,網絡空間並非「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並不等同於無所不言。侮辱受災群眾網友被刑拘  近日,受颱風「利奇馬」的影響,我國多個省市突發暴雨洪澇災害。
  • 人民日報熱點辨析: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但網絡空間不同於傳統的社會空間,它源於現實世界,是現實社會在網絡空間中的多維體現,是現代社會生活的「電子映像」,在這裡人們的社會生活和存在方式被數位化重構。   虛擬性、開放性是網絡空間的重要特徵,但虛擬不是虛幻、虛假,也不是對現實的簡單數位化模擬;開放不是無法、無序,也不是可以隨意亂來。
  •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虛擬財產」難逃執行法網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虛擬財產」難逃執行法網 2021-01-14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網際網路科技的迅猛發展,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美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遵紀守法!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不造謠、不傳謠!6月30日上午,臨湘市組織開展交通聯合執法行動,在群強路永發巷對侵佔路面經營行為依法整治時,遭到謝某玲等人阻攔。7月1日,臨湘市公安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之規定,對謝某華予以行政拘留十日嶽陽頭條#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不造謠、不傳謠!6月30日上午,臨湘市組織開展交通聯合執法行動,在群強路永發巷對侵佔路面經營行為依法整治時,遭到謝某玲等人阻攔。
  • 他們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究竟有幾個意思?
    網際網路飛速發展,極大地豐富了公眾的信息權、表達權、參與權,但與之相應的是,低俗信息和網絡謠言也充斥網絡。為了讓網際網路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有必要向公眾強調「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過,下文談到的幾個例子,口口聲聲也在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而表達的卻是另外的意思。 法院不是你家開的 第一個例子是歌手陳羽凡吸毒事件。
  • 知法懂法|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網際網路科技的迅猛發展,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美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如果說大衣哥違法,自有法律說了算,而不是某個人說了算。如果某個人違法,也是法律說了算,不是息事寧人,溜走了之。網際網路必須有底線,不是個別人的舞場,願意咋跳就咋跳,對那些無良的人網友們都會譴責,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是個別人任意作為的場所。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寧夏近期處理的多起網絡違法行為值得警醒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小編不由得要來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以為躲在屏幕之後,不以真面目示人,就可以胡言亂語,不用負任何法律責任了嗎?錯! 不以牟利為目的,利用網際網路、移動通訊終端傳播淫穢電子信息,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數量達到本規定第八十二條第二款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標準二倍以上的; (二)數量分別達到本規定第八十二條第二款第(一)項至第(五)項兩項以上標準的; (三)造成嚴重後果的。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3月起明令禁止網絡暴力人肉搜索
    3月1日起,《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開始實行。規定明確,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產者、平臺,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偽造、流量造假、操縱帳號等違法活動。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應防範和抵制製作、複製、發布含有使用誇張標題、內容與標題嚴重不符和炒作緋聞、醜聞、劣跡等不良信息等。我們在說到網絡暴力的時候,大家都會有這樣的切身感受。小編也親身經歷過這樣的網絡暴力,小編在針對某個事件進行正面評價的時候,因為小編與他們的意見不合,他們便對小編展開了謾罵和侮辱,甚至在小編相關的社交平臺進行造謠和誹謗。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言論應守法!
    網絡是個虛擬的空間,  但並不是法外之地,網民可以在網絡張揚個性、宣洩情緒、表達意見建議,但是,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必須尊重事實關進去可以月瘦十斤的那種,減肥不是夢!」接報後,警方迅速開展調查處置。經過對該視頻的分析,並且調閱路面監控,確定了該女子的行車軌跡,隨後鎖定該名女子的身份信息為金某。民警立即將其傳喚至派出所。「如願以償」的金某有些震驚:「你們來真的嗎?一本正經的?」
  • 一直在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你還不信?
    因為這是對於在網絡上發表言論,通過刑事自訴案件主張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結果。一般而言,很多人都覺得我在網絡上發幾句話又能怎麼地呢,頂多真就是侵犯了別人的名譽啊,也就是賠個禮道個歉,大不了賠點錢拉倒了,真沒想到這次竟然動真格的了,按照刑法進行處罰了。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打擊「網絡黑V」勢在必行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亦要受到法律的制約。早在2013年9月6日,兩高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維護網際網路安全的決定》等規定,對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問題作出了司法解釋。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濫用網絡炒作行不通
    2020年5月30日,劉某在其暱稱為「@小島裡的大海」的新浪微博發布長文舉報自己女兒的班主任,繪聲繪色地講述了班主任體罰女兒至吐血、暗中索要高額紅包以及女兒因體罰產生後遺症,斷送學琴生涯等「事實」,並明確提供了學校名稱和班主任姓名。為達成讓學校開除該班主任並成功索賠的目的,劉某還通過註冊小號的方式,偽裝成其他「知情家長」煽風點火。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新疆查處曝光12起!
    經查,相關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製作、複製、發布謠言、淫穢、色情、賭博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信息,擾亂經濟秩序、社會秩序,破壞網絡生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防範和懲治網絡傳播虛假信息條例
  • 中國駐蒙特婁總領事刊文:香港不是中國「法外之地」
    中新網多倫多6月3日電 中國駐蒙特婁總領事陳學明近日就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為當地媒體發布題為《為什麼要審議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立法》的文章。文章指出,香港不是中國「法外之地」,以法治方式在港維護國家安全,天經地義。
  • 視頻「涉黃」夫妻獲刑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兩口子,看網絡直播成了風口,就想掙「快錢」。不過倆人做的都是「不正經」的節目。2017年開始,男子大偉通過某手機APP接觸眾多淫穢網絡直播平臺,為牟取非法利益,大偉和媳婦小紅先後成為了網絡直播平臺管理主播的家族長,為多名在平臺上進行淫穢表演、傳播淫穢視頻的網絡主播提供平臺接入、主播認證及費用結算等幫助。
  • 龍警說法丨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朋友圈非洩憤之所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開展普法宣傳,提高人民群眾遵法守法意識,龍灣區公安分局結合日常工作中遇見的案例,特創辦《龍警說法》普法欄目,一線法制員將帶你走進不一樣的法律世界!90後,家庭條件優越今年7月份某一天下午其駕駛路虎牌小轎車在龍灣區永中街道東方明珠城小區附近路面違章停車後被交警部門貼了罰單▲圖源網絡
  • 暗網真的如傳說中一樣是網絡的法外之地嗎?
    是犯罪者的天堂還是逍遙的法外之地。每次被自媒體提及暗網總是充滿了暴力,神秘,黑暗和恐怖,時時刻刻都在勾引你去那裡看看,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大魚帶你們一起看看,先對暗網做一個全面的介紹以及你絕不想去暗網的原因,我們接觸到的網絡只佔了整個網絡的4%,暗網有更廣闊的空間等你去探索,相信這個說法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其實這也是對暗網的一種誤讀比如這張圖這張圖的水面下的這部分叫做深網英文名字叫做「Deep Web」,而暗網對應的英文是「Dark Web」,所以這張圖的理解是正確的只不過有的媒體卻把深網和暗網混為一談,這兩個概念有什麼區別呢
  • 數字世界不是法外之地
    「法者,治之端也。」11月16-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按照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需打造網上網下齊抓共管的網絡治理工作格局,營造全行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11月23日,2020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召開。《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同期發布,網絡法制建設內容則成為兩個《報告》中的重頭戲。毋庸置疑。隨著數位技術不斷演進,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們基本的生活空間和主要的生活方式。完善法治建設,數字世界同樣不能在法治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