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新疆查處曝光12起!

2021-01-08 澎湃新聞

近日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

自治區公安廳根據舉報線索

依法查處並曝光12起

網上違法違規行為典型案例

經查,相關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製作、複製、發布謠言、淫穢、色情、賭博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信息,擾亂經濟秩序、社會秩序,破壞網絡生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防範和懲治網絡傳播虛假信息條例》《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法律法規明確禁止的信息,網信部門、公安機關已對相關網站、平臺、帳號及人員依法予以查處。

案例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網民穆某網絡詐騙案

2020年6月15日,網民舉報穆某通過其即時通訊群圈散布貸款辦理相關虛假廣告信息,並對多名網民實施詐騙,連續作案18起,涉案金額共計4萬餘元。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穆某予以刑事拘留。

案例二、昌吉回族自治州網民熱某網絡詐騙案

2020年7月3日,網民舉報熱某通過網上交易平臺以低價銷售某品牌電器為由,對他人實施詐騙,涉案金額共計5.2萬餘元。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熱某予以刑事拘留。

案例三、福建省陳某等7人網絡詐騙案

2020年7月22日,網民舉報陳某等7人,通過「彩神app」網絡賭博方式對阿勒泰地區網民實施詐騙,涉案金額共計45萬餘元。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陳某等7人予以刑事拘留。

案例四、阿克蘇地區阿某網絡詐騙案

2020年8月9日,網民舉報阿某通過冒充女性以戀愛、結婚為由,先後多次通過即時通訊工具對他人實施詐騙,涉案金額共計1.5萬餘元。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阿某予以刑事拘留。

案例五、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加某網絡詐騙案

2020年9月12日,網民舉報加某通過在其即時通訊群圈內大肆散布虛假廣告信息,並以網上交易方式對他人實施詐騙,涉案金額共計4000元。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加某予以刑事拘留。

案例六、廣東省網民楊某網絡詐騙案

2020年9月17日,網民舉報楊某在烏魯木齊市某中學家長QQ群內冒充班主任以收取材料費為由,對群內家長實施詐騙,涉案金額共計5516元。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楊某予以刑事拘留。

案例七、烏魯木齊市網民沙某網絡詐騙案

2020年10月3日,網民舉報沙某以家中有140餘只綿羊出售為由,通過網上交易方式先後對他人實施詐騙,涉案金額共計10萬餘元。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沙某予以刑事拘留。

案例八、四川省網民毛某網絡詐騙案

2019年11月10日,網民舉報毛某通過即時通訊工具與伊寧市網民李某建立戀愛關係後,以投資工程「借款」為由對他人實施詐騙,涉案金額共計60萬餘元。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毛某予以刑事拘留。

案例九、喀什地區網民圖某網絡詐騙案

2020年10月1日,網民舉報圖某通過即時通訊群組「批發貨」認識他人,以收取購物費120元為由對他人實施詐騙,交易成功後立即將他人拉黑。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圖某予以行政拘留。

案例十、烏魯木齊市網民張某散布謠言案

2020年10月28日,網民舉報張某在即時通訊群組發布「新疆喀什地區確診22例上升,11月7號烏魯木齊市封閉」的謠言信息,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公安機關依法對張某予以行政拘留,並責令其在發布平臺澄清事實,刪帖致歉,消除影響。

案例十一、「Yumur平臺」等37個民語微信公眾號發布違規信息案

近期,網民舉報「Yumur平臺」等37個民語微信公眾號為吸引眼球、博取關注,先後發布題為《喀什、和田、阿克蘇、烏魯木齊今天第一時間發生的事件》的文章,經核實,上述文章使用誇張標題,內容與標題嚴重不符,對網絡生態造成不良影響,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網信部門依法對上述37個帳號主辦人進行了約談。

案例十二、「izdan731」等25個微信公眾號發布違規信息案

近期,網民舉報「izdan731」「alxirttv」「dawrim saloni」等25個微信公眾號多次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傳播宣揚低俗、庸俗、媚俗,且充斥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產生性聯想的內容,對網絡生態造成不良影響。經核實,並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網信部門依法對上述25個帳號主辦人進行了約談。

網信部門、公安機關提示,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對通過網際網路宣揚、存儲、傳播涉暴力恐怖、民族分裂、宗教極端以及破壞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的;教授製造使用爆炸裝置、槍枝、管制器具方法、技能以及散步謠言、淫穢、色情、賭博、兇殺或者教唆犯罪等內容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的,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持有上述文字、圖片、音視頻的,須立即自行刪除、銷毀,個人無法刪除、銷毀的,可交當地公安機關協助處理。

在遭遇通訊網絡詐騙時,應及時向就近派出所警察提供詐騙分子的電話號碼、銀行卡帳號、微信號等,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開展偵查破案和緊急止付等工作。

同時

歡迎廣大網民積極舉報

網上違法違規信息

對舉報有功人員將予以獎勵

舉報方式

網址:www.xjwljb.com

電話:0991-2384777

郵箱:jbzx@cax.gov.cn

微博:@新疆網絡舉報

微信公號:新疆網絡舉報

報警舉報電話:110

簡訊報警號碼:12110

-End-

來源/ 天山網

編 輯 /努爾比葉

責 編 / 嚴永霞

投稿郵箱 / shachexcbgj@163.com

原標題:《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新疆查處曝光12起!》

相關焦點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自媒體時代,人人持有「麥克風」,個人言論的空間前所未有地拓展。不過,天橋區檢察院檢察官提醒您,網絡空間並非「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並不等同於無所不言。侮辱受災群眾網友被刑拘  近日,受颱風「利奇馬」的影響,我國多個省市突發暴雨洪澇災害。
  •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網際網路科技的迅猛發展,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美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引以為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收起你的口無遮攔!!
    在依法治國按下「快進鍵」的今天不管網上還是網下都要有法必依、違法必究網絡空間有虛擬性、開放性的特點但虛擬不是虛假、虛無開放更不是無法、無序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不得利用網絡傳播違法信息這是任何一個法治社會都不可逾越的底線侮辱烈士的網民被提起公益訴訟5月21日,江蘇省淮安市檢察院針對當地居民曾某污衊烈士的行為
  • 知法懂法|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網際網路科技的迅猛發展,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美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專家言論不是「法外之地」
    然而,2013年1月5日,一些專家在「2012年公眾關注的食品安全熱點點評媒體溝通會」上,對去年12大食品安全問題進行解讀認為,2012年中國食品安全總體向好,真正的食品安全事件問題為極少數。 2012年食品安全問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從年初的螺旋藻、明膠到年中的螢光增白劑,再到歲尾的白酒塑化劑等事件,讓公眾對食品安全充滿了擔憂。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寧夏近期處理的多起網絡違法行為值得警醒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近期寧夏出手打擊了多起網絡違法行為有造謠生事的↓↓↓小編不由得要來提醒,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以為躲在屏幕之後,不以真面目示人,就可以胡言亂語,不用負任何法律責任了嗎?錯!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濫用網絡炒作行不通
    2019年12月,廣州一小學生家長劉某認為其女兒在學校受到體罰,先後在班級微信群、朋友圈及微信籤名處發布詛咒、辱罵、威脅老師的言論及圖片。2020年5月30日,劉某在其暱稱為「@小島裡的大海」的新浪微博發布長文舉報自己女兒的班主任,繪聲繪色地講述了班主任體罰女兒至吐血、暗中索要高額紅包以及女兒因體罰產生後遺症,斷送學琴生涯等「事實」,並明確提供了學校名稱和班主任姓名。
  • 聊天軟體不是法外之地,兩被告人因販賣毒品被判刑!
    聊天軟體不是法外之地,兩被告人因販賣毒品被判刑! 2020-12-03 23: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3月起明令禁止網絡暴力人肉搜索
    3月1日起,《網絡信息內容生態治理規定》開始實行。規定明確,網絡信息內容服務使用者和生產者、平臺,不得開展網絡暴力、人肉搜索、深度偽造、流量造假、操縱帳號等違法活動。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應防範和抵制製作、複製、發布含有使用誇張標題、內容與標題嚴重不符和炒作緋聞、醜聞、劣跡等不良信息等。我們在說到網絡暴力的時候,大家都會有這樣的切身感受。小編也親身經歷過這樣的網絡暴力,小編在針對某個事件進行正面評價的時候,因為小編與他們的意見不合,他們便對小編展開了謾罵和侮辱,甚至在小編相關的社交平臺進行造謠和誹謗。
  • 人民日報熱點辨析: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但網絡空間不同於傳統的社會空間,它源於現實世界,是現實社會在網絡空間中的多維體現,是現代社會生活的「電子映像」,在這裡人們的社會生活和存在方式被數位化重構。   虛擬性、開放性是網絡空間的重要特徵,但虛擬不是虛幻、虛假,也不是對現實的簡單數位化模擬;開放不是無法、無序,也不是可以隨意亂來。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遵紀守法!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不造謠、不傳謠!6月30日上午,臨湘市組織開展交通聯合執法行動,在群強路永發巷對侵佔路面經營行為依法整治時,遭到謝某玲等人阻攔。7月1日,臨湘市公安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之規定,對謝某華予以行政拘留十日嶽陽頭條#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不造謠、不傳謠!6月30日上午,臨湘市組織開展交通聯合執法行動,在群強路永發巷對侵佔路面經營行為依法整治時,遭到謝某玲等人阻攔。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言論應守法!
    網絡是個虛擬的空間,  但並不是法外之地,網民可以在網絡張揚個性、宣洩情緒、表達意見建議,但是,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必須尊重事實關進去可以月瘦十斤的那種,減肥不是夢!」接報後,警方迅速開展調查處置。經過對該視頻的分析,並且調閱路面監控,確定了該女子的行車軌跡,隨後鎖定該名女子的身份信息為金某。民警立即將其傳喚至派出所。「如願以償」的金某有些震驚:「你們來真的嗎?一本正經的?」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安徽一謊稱新冠肺炎患者男子被拘留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安徽一謊稱新冠肺炎患者男子被拘留 原標題: 1月14日晚上,安徽省無為市公安局民警在工作巡查中發現,本地有一網民通過微信朋友圈發布消息稱自己是一名新冠肺炎患者,並邀約網友去某電競旅館上網。隨後,該朋友圈的截圖在多個微信群被轉發。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是一句空話 「直播帶貨與網絡打賞」有章可循
    與直播帶貨助農增收相反的是,一些中小型直播平臺亂象頻出,嚴重破壞了網絡生態。比如近日國家網信部門依法依規查處的「皇冠直播」「嗨夠直播」「UP直播」「月愛直播」等44款網絡直播平臺,多次涉嫌傳播淫穢色情、低俗庸俗內容,已分別受到約談、下架、關停服務等處罰。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2019年絕對不能說的15句話
    公安機關重申↓↓↓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每位公民都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對公然發表、散布辱警言論的,公安機關將堅決依法查處!●2019年絕對不能說的15句話根據近幾年因網絡不當言論被刑拘的案例,以及刑法關於相關罪名的規定,小編總結歸納了在網(微信)上千萬不能說的十五種話,連一句都不行,情節嚴重或者造成嚴重後果的將涉嫌犯罪:1.宣揚邪教、迷信活動的言論不發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贊皇縣委網信辦、縣公安局提醒:不造謠、不傳謠...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提醒廣大網民爭做文明、守法的踐行者,共同維護健康的網絡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秩序。一、對網絡傳播的信息(文字、圖片和視頻等)要仔細甄別,未經證實的信息不得上傳、轉發、傳播和擴散,自覺做守法公民,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
  •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虛擬財產」難逃執行法網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虛擬財產」難逃執行法網 2021-01-14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他們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究竟有幾個意思?
    網際網路飛速發展,極大地豐富了公眾的信息權、表達權、參與權,但與之相應的是,低俗信息和網絡謠言也充斥網絡。為了讓網際網路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有必要向公眾強調「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過,下文談到的幾個例子,口口聲聲也在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而表達的卻是另外的意思。 法院不是你家開的 第一個例子是歌手陳羽凡吸毒事件。
  • 張茅: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要在發展中規範規範中發展
    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要嚴肅查處假冒偽劣虛假廣告等行為,加強消費者的權益保護。請問工商部門在網絡交易監管方面具體會有哪些舉措?謝謝。  張茅:網購的問題是社會關心的問題,我國7億網民,4.7億參加網購,在座的我想可能都有過網購或者說主要靠網購來購買商品。
  • 《吉言法語》第3期:網絡世界,絕不是「法外之地」
    《吉言法語》第3期:網絡世界,絕不是「法外之地」 2020-07-07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