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茅: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要在發展中規範規範中發展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3月10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長張茅就「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我的問題還是關於網購,因為關心的人特別多。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但也存在不少問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提到,要嚴肅查處假冒偽劣虛假廣告等行為,加強消費者的權益保護。請問工商部門在網絡交易監管方面具體會有哪些舉措?謝謝。

  張茅:網購的問題是社會關心的問題,我國7億網民,4.7億參加網購,在座的我想可能都有過網購或者說主要靠網購來購買商品。我看我住的宿舍區每天快遞堆成山,大家每天到門口去拿。確實這種新的業態受到了消費者歡迎,去年快速增長,營業額超過5萬億,增長26%,是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2.6%,去年提高了2個百分點,前年是10%。線上線下發揮網際網路的作用,對於推動製造業、服務業、物流業,線上線下的結合,對於促進生產、消費、流通,包括對扶貧也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到農村看過,有的貧困村有一個網站,有很多好的農產品,開一個小網店就可以推介出去。所以我認為網絡經濟特別是網購,屬於實體經濟的範疇。因為買東西買的是實物,它是一個新的流通方式,把消費者和生產者更好地連接起來。總體來看,這種新業態對於服務消費者,促進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但是存在的問題,大家都感覺到,我也談過多次,一個是時空分隔,不是說我在商店買東西能看得見、摸得著,購物的時候看不到實物,看的是圖片,所以大家有時候在「雙11」前先到商店看看,看了是這個東西,然後在網上買,這種情況是有的。再有是虛假宣傳、先提價後降價等這些問題。假冒偽劣的問題也比較多,投訴難、退貨難,到哪兒去投訴也不清楚,我買的是上海產品,到北京投訴還是到上海投訴,怎麼去退貨等等。還有不正當競爭、洩露個人信息的問題,都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總之,我覺得網絡是一個新生的事物,要在發展中規範,規範中發展。一是要完善法律法規。包括網絡的廣告,怎麼監控,加強監測,這也是一個新的問題。現在打開網絡廣告非常多,不刪連新聞都看不見,趕緊把廣告刪了再看新聞,一會兒閃出來。所以,我們還要完善法制,原來我說過,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一切的法律法規都適合於網絡交易,而且我們專門制定了網絡購物的退貨辦法、網際網路廣告監管辦法,包括消保法等等,這都適用於網商。我們專門制定了網上購物7日無理由退貨辦法,更加細化、更加具體。

  二是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網店、網絡平臺出現了問題,它們的信用要記錄在案。

  三是要加強行業自律。網際網路交易第三方平臺上面有大量的小網店,有一些網店沒有經過登記。大家知道,現在制定的電子商務法,正在討論這個問題。在目前這個階段,第三方交易平臺要負首要責任。既然在你的平臺上銷售產品,出了問題,首先你要承擔責任。因為這裡面對內部也有一個監管責任,看好自己的門,管好自己的人,各個方面都要負起責任。

  四是加強政府監管,保護好消費者權益。網上消費者權益保護確實難度比較大,包括處理投訴,怎麼建立有效的投訴解決機制。過去在實體店購買東西,有預先賠款,有一筆錢在沒解決之前可以先行賠付,目前有些平臺也在積極探索先行賠付的辦法或已經在實施。總體來說,這是新的經濟,新的業態,我碰到不少消費者,一方面提意見,一方面也在積極購買,大家普遍是這種心態。但是解決問題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方向,還是要靠法律法規的健全和社會信用體系的建立。這個問題大家都非常關注。當企業、政府和社會都非常關注的時候,這個問題的解決就提供了有利條件。將來人人打假,網絡打假,各個企業都自律了,新聞輿論也發揮了監督作用,網絡購物的環境就會不斷淨化。謝謝。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熱點辨析: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從一定意義上說,網絡空間所表現的一切存在物,都可以追溯到每一臺有著網絡地址的電腦,最終追溯到操縱電腦的人。網絡空間只是現實社會在網絡上的延伸與拓展,它決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失範會使社會付出巨大代價。網絡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當,則對經濟社會發展有巨大推動作用;運用不當,則會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負面效應。事實上,網絡失範現象並不少見。
  • 習慣在「法外空間」的規範效用
    恰恰相反,社會生活中的很多領域是無需或是不能通過法律進行調整的,法律應當對這些領域保持自覺與克制。法治社會的建設不僅不能寄望於法律壟斷社會糾紛的解決,反而更應當尊重其他各種糾紛解決機制的發展和創新,對歸屬於「法外空間」的爭議,應當交由道德、習慣等民間規範以私力救濟的途徑予以解決。
  •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網際網路科技的迅猛發展,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美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自媒體時代,人人持有「麥克風」,個人言論的空間前所未有地拓展。不過,天橋區檢察院檢察官提醒您,網絡空間並非「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並不等同於無所不言。侮辱受災群眾網友被刑拘  近日,受颱風「利奇馬」的影響,我國多個省市突發暴雨洪澇災害。
  • 網絡空間再不是法外之地(創新茶座)
    在採訪中,我們了解到,網際網路法院不僅全面推進了智能技術在司法工作中的深度應用,推動了訴訟流程和司法模式實現革命性重塑,更重要的是,初步搭建了網絡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框架,使網絡治理的司法裁判規則逐步完善。  那麼網際網路法院究竟新在何處呢?  中國首創。
  • 數字世界不是法外之地
    《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同期發布,網絡法制建設內容則成為兩個《報告》中的重頭戲。毋庸置疑。隨著數位技術不斷演進,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們基本的生活空間和主要的生活方式。完善法治建設,數字世界同樣不能在法治之外。
  • 網上買菜「被貸款」 網際網路平臺不是法外之地
    網上買菜「被貸款」 網際網路平臺不是法外之地 2021-01-13 10:09:56 來源:工人日報 近日,有用戶吐槽,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美團外賣和美團買菜分別開通金融服務即「美團月付」,欠款100多元。不少網友表示,也曾有過類似經歷。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是一句空話 「直播帶貨與網絡打賞」有章可循
    原標題:讓「直播帶貨與網絡打賞」有章可循針對網民反映強烈的網絡直播「打賞」嚴重衝擊主流價值觀等行業突出問題,國家網信辦、全國「掃黃打非」辦會同最高人民法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監管總局、廣電總局等部門5日啟動為期半年的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行動
  • 北京日報:自媒體不是法外之地 應「除草滅蟲」
    北京日報:自媒體不是法外之地 應「除草滅蟲」 時間:2018.11.19 來源:北京日報 分享到:
  • 知法懂法|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網際網路科技的迅猛發展,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美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他們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究竟有幾個意思?
    網際網路飛速發展,極大地豐富了公眾的信息權、表達權、參與權,但與之相應的是,低俗信息和網絡謠言也充斥網絡。為了讓網際網路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有必要向公眾強調「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過,下文談到的幾個例子,口口聲聲也在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而表達的卻是另外的意思。 法院不是你家開的 第一個例子是歌手陳羽凡吸毒事件。
  • 網絡語言要規範使用
    原標題:網絡語言要規範使用【摘要】 最近,「牛掰」「然並卵」「屌絲」等不雅網絡語言頻頻出現在領導幹部的講話中,更有領導為取悅聽眾,使用粗鄙化表達。遏制非警務報警問題的高發,最主要的還是要站在現代城市管理的高度,理順各個職能部門的職能定位,釐清各部門的職責和權力。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打擊「網絡黑V」勢在必行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亦要受到法律的制約。早在2013年9月6日,兩高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維護網際網路安全的決定》等規定,對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問題作出了司法解釋。
  • 市場監管總局:網際網路行業不是法外之地
    閱文集團(下稱閱文)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對此,阿里巴巴回應稱接到通知已按照要求整改;豐巢網絡回應媒體稱「已經收到相關部門的通知,誠懇接受,積極落實。」閱文集團回應稱:「閱文集團收到通知並高度重視,已嚴格按照監管部門的要求,積極落實,全面做好相關的合規申報工作。」
  •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虛擬財產」難逃執行法網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虛擬財產」難逃執行法網 2021-01-14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遵紀守法!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不造謠、不傳謠!6月30日上午,臨湘市組織開展交通聯合執法行動,在群強路永發巷對侵佔路面經營行為依法整治時,遭到謝某玲等人阻攔。7月1日,臨湘市公安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六條之規定,對謝某華予以行政拘留十日嶽陽頭條#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不造謠、不傳謠!6月30日上午,臨湘市組織開展交通聯合執法行動,在群強路永發巷對侵佔路面經營行為依法整治時,遭到謝某玲等人阻攔。
  • 網絡語言,到底該規範什麼
    《人民日報》曾刊文指出,網絡語言實際上會對語言安全、文化安全、意識形態安全帶來負面影響,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可見,網絡語言規範問題已不僅是語言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已成為社會問題。然而,網絡語言規範相當複雜,討論要不要規範的問題,需要先釐清最基本的問題,才能有的放矢。
  • 「平安守護」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切莫發布不實信息
    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42條規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言論應守法!
    網絡是個虛擬的空間,  但並不是法外之地,網民可以在網絡張揚個性、宣洩情緒、表達意見建議,但是,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必須尊重事實,對自己的言行負責,要遵守相關法律規定,堅守法律和道德底線!視頻中,女子叫囂「酒駕酒駕!求抓進去!關進去可以月瘦十斤的那種,減肥不是夢!」接報後,警方迅速開展調查處置。經過對該視頻的分析,並且調閱路面監控,確定了該女子的行車軌跡,隨後鎖定該名女子的身份信息為金某。民警立即將其傳喚至派出所。「如願以償」的金某有些震驚:「你們來真的嗎?一本正經的?」
  • 《吉言法語》第3期:網絡世界,絕不是「法外之地」
    《吉言法語》第3期:網絡世界,絕不是「法外之地」 2020-07-07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