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究竟有幾個意思?

2021-01-08 晶報

網際網路飛速發展,極大地豐富了公眾的信息權、表達權、參與權,但與之相應的是,低俗信息和網絡謠言也充斥網絡。為了讓網際網路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有必要向公眾強調「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過,下文談到的幾個例子,口口聲聲也在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而表達的卻是另外的意思。

法院不是你家開的

第一個例子是歌手陳羽凡吸毒事件。必須說明的是,本期「開腔」確有蹭熱點之嫌。蹭這個熱點的目的,不是評述一個娛樂事件,而是在談論一個有關「闢謠」的嚴肅話題。

11月28日凌晨,有網友通過微博爆料稱歌手陳羽凡因吸毒被抓。眾多網友一邊搬著板凳等著「吃瓜」,一邊又表現出驚訝、不解、疑惑的複雜表情。隨後,陳羽凡所屬的北京巨匠文化股份公司在「第一時間」發布闢謠聲明,全文照錄如下:陳羽凡先生以來(註:應是「近來」)一直專注於音樂創作中,未來也會用更多優秀的音樂作品回饋大家。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對於造謠陳羽凡先生以及散播謠言的各種不實行為,我司表示強烈譴責。希望大家更多地關注陳羽凡先生的作品,切勿聽信謠言。本公司及陳羽凡先生將保留向相關不實謠言的主體保留(註:此處的「保留」純屬多餘)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這麼一篇一百來字的聲明,錯字病句不說,分段還有問題。不過,該聲明的主要問題不是出在口不擇言上,而是出在它面對公眾的態度上。比如,第一句大談陳羽凡專注音樂,不僅是廢話,而且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第二句突然來個「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要對爆料網友強烈譴責。可你並未澄清陳羽凡是否吸毒,你這譴責是不是找錯了對象?最後一句就是恐嚇和威脅了,言下之意,網友們對此事只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否則,就要讓你們吃官司。

這份聲明發布不久,就被北京警方的一紙公告狠狠打臉。網友們的傳言被坐實。巨匠文化股份公司一邊刪除這份聲明,一邊發布致歉函,稱其早上發布的聲明是在尚未接到有關部門通知的情況下,把網絡傳言認為是謠言,並對誤發聲明的行為致歉。

這個時候再致歉還有什麼用?你既然沒有得到權威信息,既然沒有核心信息真偽,憑什麼認定網絡傳言是謠言,又憑什麼恬不知恥地叫囂「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法院不是你家開的,不是想法內就法內,想法外就法外。

越掩蓋 越愚蠢

讓人覺得謎之蹊蹺的是,就在巨匠文化股份公司發布聲明的2個小時之前,陳羽凡本人的微博還發了一條「One love」的帖子,看似為演唱會宣傳,實則想混淆視聽。有網友將此帖解讀為「完了」,可根據北京警方的公告顯示,陳羽凡當時已被行政拘留。那麼問題來了:這條帖子究竟是誰發的?看來,這事沒那麼容易完。

從危機公關角度,巨匠文化股份公司的這份聲明,簡直可以說是敗筆之樣板。別說陳羽凡真的吸了毒,即使他沒吸,網友爆料是假的,危機公關的文案也不該這樣寫。

危機公關、輿情回應,或者說共識共建,是一門不那麼深也不那麼淺的學問。說不那麼深,主要指技術層面,只要按規範流程操作即可。說不那麼淺,主要指認識問題,指態度。確實,沒人願意承認醜聞,也沒人不願意把醜聞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點,可無數事實說明,任何掩蓋醜聞的企圖不僅徒勞無功,反而在舊醜聞的基礎上增加新醜聞。

第二個例子是金立法人代表劉立榮賭博輸錢事件。11月23日上午,「界面」發表獨家報導《復盤金立死亡之謎》,文中引用一位接近金立股東的人士的消息稱,劉立榮賭博輸了超過100億,賭博地點在塞班,股東們推測,其挪用公款的數目可能在60億左右。當天下午,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發布告知函稱,部分網站和自媒體登載《復盤金立死亡之謎》一文涉嫌捏造相關事實,嚴重侵害其法人代表劉立榮先生的名譽,要求相關媒體及人員澄清事實並刪除文章,否則,將保留採取一切法律措施的權利,追究發布者的法律責任。

這一次沒有明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可意思也差不多。但讓人意外的是,這份公函第二天就被打臉,打它的不是別人,而是它的老闆劉立榮。劉立榮在香港接受《e公司》採訪,親口承認自己去塞班賭博,不過,他只是「借走」公司十幾個億。

必須承認,在危機公關上,劉立榮比這份公函的起草者要老到得多。面對一起註定不能掩蓋的醜聞,與其遮掩,不如「坦陳」。賭也賭了,輸也輸了,反正100億和十幾個億都是離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無比遙遠的天文數字,細究其中區別有何意義?

打擊謠言不能有事實潔癖

上述兩個例子,涉及個人與公司的危機公關。雖然都帶有挾「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的恐嚇之意,畢竟法律不是他家制定,法院也沒被他家掌握,最後被打臉,變成虛張聲勢的大笑話。而下面要談的例子,卻是一個讓人笑不起來的嚴肅事件。

10月20日23時,位於山東鄆城的龍鄆煤業有限公司發生衝擊地壓事故,造成22人被困。當晚,王某某在微博上發布「鄆城李樓煤礦發生重大安全事故21人被掩埋,已確認9人死亡」消息。第二天,鄆城縣公安局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稱王某某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25條規定,決定給予王某某行政拘留10日並處罰款500元的行政處罰。

王某某是怎樣「虛構事實」的呢?他發的帖說「21人被掩埋,確認9人死亡」。可據齊魯網29日的報導,「至29日15:30,被困22人中1人獲救,21人遇難。」也就是說,王某某發布的死亡人數,比官方最後認定的人數少了12人,確實是一個並不準確的數字。

可數字不準確並不是虛構事實。在官方權威信息沒有公布之前,王某某出於關心公共事務的目的發布消息,希望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這不是在虛構事實,而是在盡一位公民的義務。

再則,《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條規定,治安管理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辦理治安案件應當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的原則。王某某的微博粉絲為5個,其微博轉發量幾乎為零。不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影響、擾亂社會秩序。即便在事故第二天救援剛開始時王某某發表「已死亡9人」的消息不妥,責令刪除予以訓誡即可,沒必要對他作出屬於頂格處罰的行政處罰。

面對網友的質疑,鄆城警方回應稱,「當時還不能確定死亡人數,他不就是造謠嘛。」這一回應也許是不經意之語,卻暴露出一些基層執法部門對輿論監督與謠言的區別至今還沒有清晰認識的現實。

輿論監督也包括網絡監督。在突發事件發生時,網友發帖及新聞報導和傳播,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求證事實的過程,在此過程中,細節與真相不斷呈現、印證,最後得出事實真相。而以「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為名,以打擊謠言為名,以帶有「事實潔癖」的病態方式苛求數字的準確性,並以此來處罰網友,確實有阻礙新聞機構或廣大網友追尋真相之意。

話頭:

新京報報導,網傳視頻顯示,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副區長黃家新在執法現場對幾名貨車司機喊道,「你三年,你兩年,誰叫你來的。」此外,他還要求司機給老闆打電話,「你是三年,要是打電話,我給你減刑兩年」。11月29日晚間,平橋區人民政府辦公室發布信息稱,信陽市委、市紀委對此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對該事件進行調查核實。目前黃家新本人已就工作中的不妥言論公開道歉,並主動到市紀委說明情況,市紀委調查工作正在進行中。

喊話:

這名副區長不辭勞苦,生動詮釋了「以權代法」。

話頭:

「我們公司為了讓員工多運動,每月按照步數進行考核,如果沒有完成任務,就按照一分錢一步扣錢。每個月的任務是18萬步,平均下來每天6000步。」據《信息時報》報導,廣州一家公司實施步數考核,有員工抱怨,為了完成任務連正常睡眠都受到了影響。

喊話:

逼迫員工加強運動,出發點不錯。可這公司也是太精了,只見處罰不見獎勵,這不是在變相剋扣薪水嗎?

相關焦點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自媒體時代,人人持有「麥克風」,個人言論的空間前所未有地拓展。不過,天橋區檢察院檢察官提醒您,網絡空間並非「法外之地」,言論自由並不等同於無所不言。侮辱受災群眾網友被刑拘  近日,受颱風「利奇馬」的影響,我國多個省市突發暴雨洪澇災害。
  • 一直在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你還不信?
    因為這是對於在網絡上發表言論,通過刑事自訴案件主張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結果。一般而言,很多人都覺得我在網絡上發幾句話又能怎麼地呢,頂多真就是侵犯了別人的名譽啊,也就是賠個禮道個歉,大不了賠點錢拉倒了,真沒想到這次竟然動真格的了,按照刑法進行處罰了。
  • 專家言論不是「法外之地」
    2012年食品安全問題,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從年初的螺旋藻、明膠到年中的螢光增白劑,再到歲尾的白酒塑化劑等事件,讓公眾對食品安全充滿了擔憂。新的一年,認識到食品安全問題的艱巨,採取有效措施才是可行之道。不料,專家一碰頭,形勢一片大好,越來越好。 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嚴重影響了公眾的健康和安全感。
  • 人民日報熱點辨析: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但網絡空間不同於傳統的社會空間,它源於現實世界,是現實社會在網絡空間中的多維體現,是現代社會生活的「電子映像」,在這裡人們的社會生活和存在方式被數位化重構。   虛擬性、開放性是網絡空間的重要特徵,但虛擬不是虛幻、虛假,也不是對現實的簡單數位化模擬;開放不是無法、無序,也不是可以隨意亂來。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遵紀守法!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請務必不造謠、不傳謠!6月30日上午,臨湘市組織開展交通聯合執法行動,在群強路永發巷對侵佔路面經營行為依法整治時,遭到謝某玲等人阻攔。現在都是依法行政,所有具體執法過程都有執法記錄儀全過程記錄。在鐵證面前,謝謀華低頭認罰。謝謀華通過微信朋友圈、微信群進行發布,惡意誣衊執法人員暴力執法,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網際網路科技的迅猛發展,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美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在公眾人物或機構...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在公眾人物或機構發言時時間:2019-09-02 11:10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這梗常用在公眾人物或機構發言時 來自習近平總書記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有人說倆人和解了,有人說誰低頭了,網際網路是兩個人的網際網路?是耍弄網友還是咋的?如果說大衣哥違法,自有法律說了算,而不是某個人說了算。如果某個人違法,也是法律說了算,不是息事寧人,溜走了之。網際網路必須有底線,不是個別人的舞場,願意咋跳就咋跳,對那些無良的人網友們都會譴責,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不是個別人任意作為的場所。平臺給了說話的地方,但說話需要底線,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約束,最近網絡上歪風塵上,懟英雄者有之,鬼五錘六者有之,欺騙網友者有之。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打擊「網絡黑V」勢在必行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亦要受到法律的制約。早在2013年9月6日,兩高為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秩序,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維護網際網路安全的決定》等規定,對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尋釁滋事、敲詐勒索、非法經營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問題作出了司法解釋。
  • 《吉言法語》第3期:網絡世界,絕不是「法外之地」
    《吉言法語》第3期:網絡世界,絕不是「法外之地」 2020-07-07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知法懂法|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
    這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促進網絡空間健康有序發展的重大舉措,也是依法治網的題中之義。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達9.4億,擁有網站近500萬個,人均每周上網時長28小時。網際網路科技的迅猛發展,讓人們生活更便利、更舒適、更美好,為推動信息交流、促進文化繁榮、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也為數字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網絡言論應守法!
    網絡是個虛擬的空間,  但並不是法外之地,網民可以在網絡張揚個性、宣洩情緒、表達意見建議,但是,在享受言論自由的同時,必須尊重事實關進去可以月瘦十斤的那種,減肥不是夢!」接報後,警方迅速開展調查處置。經過對該視頻的分析,並且調閱路面監控,確定了該女子的行車軌跡,隨後鎖定該名女子的身份信息為金某。民警立即將其傳喚至派出所。「如願以償」的金某有些震驚:「你們來真的嗎?一本正經的?」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濫用網絡炒作行不通
    文︳圳論評論員姚龍華2020年的最後一天,有自媒體盤點了過去一年在網絡上出現的「十大反轉新聞事件」, 「廣州6歲哮喘女孩被體罰至吐血」赫然在列。2020年5月30日,劉某在其暱稱為「@小島裡的大海」的新浪微博發布長文舉報自己女兒的班主任,繪聲繪色地講述了班主任體罰女兒至吐血、暗中索要高額紅包以及女兒因體罰產生後遺症,斷送學琴生涯等「事實」,並明確提供了學校名稱和班主任姓名。為達成讓學校開除該班主任並成功索賠的目的,劉某還通過註冊小號的方式,偽裝成其他「知情家長」煽風點火。
  • 視頻「涉黃」夫妻獲刑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兩口子,看網絡直播成了風口,就想掙「快錢」。不過倆人做的都是「不正經」的節目。2017年開始,男子大偉通過某手機APP接觸眾多淫穢網絡直播平臺,為牟取非法利益,大偉和媳婦小紅先後成為了網絡直播平臺管理主播的家族長,為多名在平臺上進行淫穢表演、傳播淫穢視頻的網絡主播提供平臺接入、主播認證及費用結算等幫助。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3月起明令禁止網絡暴力人肉搜索
    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應防範和抵制製作、複製、發布含有使用誇張標題、內容與標題嚴重不符和炒作緋聞、醜聞、劣跡等不良信息等。我們在說到網絡暴力的時候,大家都會有這樣的切身感受。小編也親身經歷過這樣的網絡暴力,小編在針對某個事件進行正面評價的時候,因為小編與他們的意見不合,他們便對小編展開了謾罵和侮辱,甚至在小編相關的社交平臺進行造謠和誹謗。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2019年絕對不能說的15句話
    在一個群名為「聯日車友群」(500人的大群被多次轉發)中一位網名叫「天津13款豐田銳志2.5」的網友,把犯罪嫌疑人說成的「義士」,把警察說成是是「畜生」。這個人的微信是在天津濱海新區註冊,微信網名叫:偷我心的人。
  •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虛擬財產」難逃執行法網
    網際網路不是法外之地, 「網絡虛擬財產」難逃執行法網 2021-01-14 2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絡空間再不是法外之地(創新茶座)
    網際網路法院,顧名思義,就是集中管轄網際網路案件的法院,具有「大平臺、小前端、高智能、重協同」的特點,能實現網上案件網上審、網上糾紛不落地,是網絡法治時代的智慧法院。  在採訪中,我們了解到,網際網路法院不僅全面推進了智能技術在司法工作中的深度應用,推動了訴訟流程和司法模式實現革命性重塑,更重要的是,初步搭建了網絡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框架,使網絡治理的司法裁判規則逐步完善。  那麼網際網路法院究竟新在何處呢?  中國首創。
  •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新疆查處曝光12起!
    經查,相關網絡信息內容生產者製作、複製、發布謠言、淫穢、色情、賭博等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信息,擾亂經濟秩序、社會秩序,破壞網絡生態,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防範和懲治網絡傳播虛假信息條例
  • 暗網真的如傳說中一樣是網絡的法外之地嗎?
    是犯罪者的天堂還是逍遙的法外之地。每次被自媒體提及暗網總是充滿了暴力,神秘,黑暗和恐怖,時時刻刻都在勾引你去那裡看看,可是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大魚帶你們一起看看,先對暗網做一個全面的介紹以及你絕不想去暗網的原因,我們接觸到的網絡只佔了整個網絡的4%,暗網有更廣闊的空間等你去探索,相信這個說法大家都不陌生,但是其實這也是對暗網的一種誤讀比如這張圖這張圖的水面下的這部分叫做深網英文名字叫做「Deep Web」,而暗網對應的英文是「Dark Web」,所以這張圖的理解是正確的只不過有的媒體卻把深網和暗網混為一談,這兩個概念有什麼區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