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販賣假毒品行為的司法認定|毒品|販賣毒品罪|甲基苯丙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的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與《批覆》的立場相同,規定不知情販賣假毒品的行為應當被認定為販賣毒品罪(未遂) ,但該《解釋》針對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禁毒的決定》已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毒法》施行之日同時廢止,現已失效。我國現行有效的法律文件中,沒有關於販賣假毒品案件的規定或解釋。
-
一直在說「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你還不信?
今天新聞裡報導出了江歌母親對譚斌提起的自訴案件的二審宣判結果,二審法院維持了一審判決,也就是以侮辱罪,誹謗罪,數罪併罰判處被告人譚斌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而且是實刑。按照法條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構成本罪。關於這個,需要注意幾個問題。第一,這並不是一個選擇的罪名,而是屬於兩個並列的罪名。
-
女子因販賣毒品罪獲刑七年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女子因販賣毒品罪獲刑七年1、2020年4月2日至8月2日,被告人趙某某先後35次向田某販賣毒品海洛因共計7080元。2、2020年6月的一天,被告人趙某某以150元的價格給向某某販賣0.4克海洛因;2020年8月3日下午,被告人趙某某以100元的價格給向某某販賣約0.2克海洛因。
-
兩名90後女主播販賣新型毒品「藍精靈」均獲刑
據介紹,兩名網絡女主播喬某和張某因販賣一款日本處方藥氟硝西泮(俗稱「藍精靈」),分別被朝陽法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拘役4個月、有期徒刑3年。圖為此前張某受審資料圖。女主播稱不知「藍精靈」是毒品 請求輕判其中一名網絡主播張某,1993年出生。
-
最高法發布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2005年6月28日因犯盜竊罪、非法持有槍枝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三萬元,2012年10月30日被假釋,假釋考驗期至2015年7月3日止。 2015年7月12日,被告人周新林與劉滿生(同案被告人,已判刑)在雲南省景洪市某小區租房用於藏匿毒品。
-
「特情引誘」對販賣毒品案件定罪量刑的影響
二、裁判要旨 一審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孫某某明知是毒品而販賣,其行為已構成販賣毒品罪。鑑於被告人孫某某實施的該起毒品犯罪是公安機關利用特情引誘破獲的,其犯罪行為處在公安機關的掌控之中,涉案毒品不會實際完成交易和流入社會造成危害,且客觀上,在其尚未進行毒品交易時即被等候的公安民警抓獲,應當認定為犯罪未遂,可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
-
嚴懲毒品犯罪!山西發布5起典型案例
被告人董某某前罪刑罰執行完畢以後,在五年以內再犯應當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之罪,繫纍犯,應當從重處罰;因犯販賣毒品罪被判過刑,刑滿釋放後又實施毒品犯罪,系毒品再犯,應當從重處罰。遂於2016年10月26日以販賣、運輸毒品罪對被告人董某某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我院於2017年12月19日二審審結,經最高人民法院死刑覆核,被告人董某某已被執行死刑。
-
每次僅賣幾克毒品就沒事?法院判刑「化零為整」他獲刑15年
每次僅賣幾克毒品就沒事?法院判刑「化零為整」他獲刑15年金羊網 作者:董柳 2019-06-25 金羊網 記者董柳,通訊員全小晴、任玲霞明天是國際禁毒日。
-
626國際禁毒日: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小編今天通過梳理我院近期審理的涉毒案例發現毒品就在我們身邊請大家切記珍愛生命、遠離毒品案例一:製毒三天兩晚獲刑十二年2015年1月至9月,張某、胡某等人(均已判刑)在于都縣某鄉鎮製造毒品氯胺酮(俗稱K粉)。
-
視頻「涉黃」夫妻獲刑 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事實證明,網絡直播平臺也不是法外之地。海城市人民法院認為,大偉夫妻和主播們的行為嚴重破壞了網際網路健康環境秩序,均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鑑於幾名被告均自願認罪,主動上繳違法所得,並主動接受處罰,依法可從輕處罰。被告人小紅正值哺乳期,依法可從輕處罰並適用緩刑。
-
毒品犯罪定性基本問題研究
然而,一旦毒品對公共健康造成侵害,則另當別論,故無論行為人是代購還是居間介紹,因其不是吸毒者,刑法無需對其進行保護,其行為在客觀上對販毒行為起到了促進作用,主觀上也明知販毒者的販賣行為,沒有理由將其排除在販賣毒品罪的共犯(包括片面共犯)處罰範圍之外。這也簡化了司法實務的認定困難,同時對毒品犯罪的法益進行相對周延的保護。關於互易毒品等行為的定性爭議。
-
【微關注】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兩男子散布謠言自食惡果
【微關注】網絡不是法外之地 兩男子散布謠言自食惡果 2020-06-03 02: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全國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2005年6月28日因犯盜竊罪、非法持有槍枝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十三萬元,2012年10月30日被假釋,假釋考驗期至2015年7月3日止。2015年7月12日,被告人周新林與劉滿生(同案被告人,已判刑)在雲南省景洪市某小區租房用於藏匿毒品。
-
毒品最深的惡,不是成癮,是扭曲人性!
毒品案件中,什麼最能體現毒品對人性的摧殘?是妻離子散的癮君子?是抗法到底的毒梟?還是因毒至幻的瘋狂?今天是國際禁毒日,作者採訪了兩名被評為市禁毒先進個人的法官,他們審理了上百起涉毒案件,也見證了毒品對人性的扭曲和侵蝕,帶來一組特別案例。
-
商河縣人民法院對朱義波販賣毒品案進行宣判!
//濟南市商河縣人民法院對朱義波販賣毒品案進行宣判//2019年6月24日上午9時,濟南市商河縣人民法院公開宣判被告人朱義波販賣毒品一案。商河縣人民法院以被告人朱義波犯販賣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元;扣押於湖北省京山市公安局的甲基苯丙胺11.72克,予以沒收;繼續追繳被告人朱義波違法所得人民幣800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毒品犯罪危害公民身心健康,頹廢社會風氣,並容易引發各類刑事犯罪,危害很大,該案的宣判有力地打擊了涉毒分子販賣毒品的違法犯罪行為,體現了國家打擊毒品犯罪的高壓態勢。
-
居間介紹買賣毒品 臨湘市一女子獲刑三年半
華聲在線11月26日訊(通訊員 孫百靈 記者 張鼎峰)作為中間人介紹毒品買賣,也是犯罪行為。近日,臨湘市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涉毒案件,因居間介紹買賣毒品,該院判決程某犯販賣毒品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處罰金人民幣一萬元,並沒收違法所得。
-
陳中華:民營企業家不能有法外之地、該捕的就捕該判刑的就判刑
2021-01-14 08:56:28 來源: 陳中華 舉報 陳中華:民營企業家不能有法外之地
-
最高法:近五年毒品犯罪案件的年均重刑率為22.37%
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 攝 「對罪行極其嚴重、主觀惡性極大、罪證確實充分的毒品犯罪分子,堅決依法判處死刑。」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國家禁毒委員會副主任李少平說。 2015年至2019年,最高法共計發布5批43件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國際禁毒日前夕,最高法於23日發布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3件死刑案例。
-
柳州兩毒販領死刑
柳州市柳江區的4名男子與境外毒品上家達成交易,欲將10公斤毒品海洛因運到柳州販賣。近日,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過審理,對這起案件作出一審判決,柳州4名毒販和另外4名運毒入境的國籍不明人員一起判刑。 這起案件中的被告人覃某旺、熊某、熊某安、熊某夫4人,都是柳州市柳江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