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近五年毒品犯罪案件的年均重刑率為22.37%

2020-12-08 光明網

  中國最高法:近五年毒品犯罪案件的年均重刑率為22.37%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電 (記者張素)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最新發布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9年,毒品犯罪案件中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年均重刑率為22.37%,各年度的重刑率均明顯高於同期全部刑事案件重刑率。

  資料圖:最高人民法院。 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 攝

  「對罪行極其嚴重、主觀惡性極大、罪證確實充分的毒品犯罪分子,堅決依法判處死刑。」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國家禁毒委員會副主任李少平說。

  2015年至2019年,最高法共計發布5批43件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國際禁毒日前夕,最高法於23日發布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3件死刑案例。

  在「吳籌、吳海柱販賣、運輸、製造毒品案」中,吳籌、吳海柱糾集多人參與犯罪,在選定的製毒工場制出毒品後組織運輸、聯繫販賣,形成「產供銷一條龍」式犯罪鏈條。所涉毒品數量特別巨大,僅查獲的甲基苯丙胺成品即達1噸多,另查獲800餘千克毒品半成品,還有大量毒品已流入社會,社會危害極大,罪行極其嚴重。罪犯吳籌、吳海柱已於2020年6月15日被依法執行死刑。

  「周新林運輸毒品案」是一起境外「驗貨」、境內運輸並藏匿毒品的典型案例。周新林夥同他人專門購車用於運毒、專門租房用於藏毒、出境查驗毒品、聯繫上家接取毒品,涉案毒品數量特別巨大,且其曾因犯罪被判處重刑,假釋期滿後又迅即實施毒品犯罪,繫纍犯,主觀惡性深,不堪改造。罪犯周新林已於2020年4月21日被依法執行死刑。

  「張偉故意殺人案」是一起被告人長期吸食毒品致精神障礙,殺害無辜兒童的典型案例。張偉誘騙獨行的7歲兒童,並將其殺害,致其屍首分離,犯罪手段殘忍,情節特別惡劣,罪行極其嚴重。法院強調,對於因吸毒導致精神障礙的,一般不作為從寬處罰的理由。罪犯張偉已於2020年6月17日被依法執行死刑。

  西南政法大學國家毒品問題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石經海表示,最高法發布上述典型案例,昭示人民法院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場,反映當下毒品犯罪案件的特點和動向,闡明當前毒品犯罪案件審理的法律適用標準等,對指導毒品案件審理、禁毒治毒宣傳和毒品問題研究,均具有重要意義。

  李少平還說,在審判過程中也需要堅持辯證思維和區別對待,對罪行原本較輕,或者具有從犯、自首、立功、如實供述、初犯偶犯等法定、酌定從寬處罰情節的被告人,依法給予從寬處罰,以分化瓦解毒品犯罪分子,預防和減少毒品犯罪。(完)

[ 責編:袁晴 ]

相關焦點

  • 最高法發布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中新網6月23日電 據最高法網站消息,「6·26」國際禁毒日即將到來,為充分昭示人民法院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場,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從全國法院範圍內收集、整理了10件2019年以來審結的毒品犯罪和吸毒誘發次生犯罪的典型案例。
  • 江溯:律師對毒品犯罪死刑態度的實證研究 | 清華法學202005
    但1956年的刑法草案第13稿將運輸毒品行為從販運行為中分離出來,並且將最高刑從死刑降為十五年有期徒刑。1963年刑法草案第30稿將製造、販賣、運輸毒品罪的最高刑提高到死刑,但隨後又將死刑降為無期徒刑。1979年刑法草案第37稿沿襲了1956年刑法草案第13稿,將製造、販賣、運輸毒品罪的最高刑由無期徒刑降為十五年有期徒刑,並最終被1979年《刑法》所採納。
  • 杭州刑事律師:毒品犯罪相關法律規範匯總(2020版)
    【南寧會議紀要】《全國法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 【法〔2000〕42號】(已失效)2. 【大連會議紀要】《全國部分法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 【法〔2008〕324號】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規範毒品名稱表述若干問題的意見》 【 法〔2014〕224號】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辦理毒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公通字〔2007〕84號】7.
  • 【規範整理】毒品犯罪刑法規範總整理(1)(2019.10.3更新)
    三、關於辦理氯胺酮等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標準問題(該條關於辦理氯胺酮等毒品案件定罪量刑標準的規定中部分內容,與最高法2016年《關於審理毒品犯罪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二條不同,不同部分應以後者為準。
  • 刑民交叉案件:爭議難點與司法處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於1985年8月19日聯合發出的《關於及時查處在經濟糾紛案件中發現的經濟犯罪的通知》指出:「各級人民法院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如發現有經濟犯罪,應按照1979年1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執行刑事訴訟法規定的案件管轄範圍的通知》,將經濟犯罪的有關材料分別移送給有管轄權的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偵查、起訴,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均應及時予以受理。」
  • 6月26日國際禁毒日 河北法院發布典型毒品犯罪案例
    2019年以來一審審結毒品犯罪案件844件1314人……河北法院公布毒品犯罪案例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史風琴 河北日報記者崔叢叢)毒品是人類社會的公害。禁毒工作事關國家安危、民族興衰、人民福祉。當前,濫用毒品和毒品犯罪成為較為突出的社會問題。為深入推進禁毒人民戰爭,河北省各級人民法院充分發揮刑事審判職能作用,2019年以來一審審結毒品犯罪案件844件1314人,有力懲治了毒品犯罪。在今年6月26日第33個國際禁毒日來臨之際,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向社會發布四件典型毒品犯罪案例。
  • 張明楷\王鋼:毒品犯罪專題研究
    從司法統計數據來看,2016 年一審審結的毒品犯罪案件佔當年全部刑事案件的10.54%;2016 年至2017 年,每年一審審結的毒品犯罪案件均在 11 萬件以上,被告人人數均在12.73 萬人以上,其中,判處5 年以上重刑的人數達4.61 萬人(佔毒品犯罪總人數的21.48%)。雖然無從得知每年毒品犯罪的死刑人數,但可以肯定,走私、販賣、運輸、製造毒品罪排在死刑適用主要罪名的前列。
  • 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印發毒品名稱表述規範意見
    最高人民檢察院:【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印發意見規範毒品名稱表述】為進一步規範毒品犯罪案件辦理工作,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近日印發了《關於規範毒品名稱表述若干問題的意見》,對毒品犯罪案件起訴意見書、起訴書、刑事判決書、刑事裁定書中的毒品名稱表述提出規範意見。
  • 北京900餘輕刑未成年人犯罪檔案被封存
    昨天,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布了全國首例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白皮書。報告內容顯示,去年,全市少年法庭共判處未成年罪犯1053人,同比下降14.9%,未成年罪犯人數五年來總體呈下降趨勢。此外,全市少年法庭共對900餘名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未成年罪犯實施了犯罪記錄封存,減少了犯罪記錄對未成年人就學、就業及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
  • 舉報毒品違法犯罪,最高獎勵30萬元!
    直接向公安部舉報毒品違法犯罪線索的,由公安部禁毒局作為指定受理機構。公安部、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直接受理舉報毒品違法犯罪線索後,應當認真填寫《舉報毒品違法犯罪案件登記表》,及時轉交相關地區、部門核查。各級公安機關應當按照屬地管轄原則對舉報線索及時調查處理。
  • 毒品犯罪案件特情偵查證據的認定
    由於毒品犯罪具有高度隱蔽性和嚴密組織性,一般的外線偵查很難偵破,運用特情貼靠毒品犯罪分子進而採取內線偵查是世界各國偵查機關偵破毒品犯罪案件普遍使用的手段。特情屬於「隱秘力量」,特情偵查相關證據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隱秘性,與庭審質證的公開性之間存在天然的緊張關係。因此,法官在審查毒品犯罪案件中特情偵查相關證據時,應當對特情偵查相關證據的特點有明確認識,按照一定的原則和方法,權衡利害,慎重得出認定結論。
  • 2020全國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今天是國際禁毒日(6.26),為昭示我國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場,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從全國法院範圍內收集整理了2019年以來審結的10件毒品犯罪和吸毒誘發次生犯罪典型案例,從多個角度展現當前毒品犯罪案件的特點,闡述人民法院對相關類型毒品犯罪案件的法律適用和政策把握標準。
  • 司法實務|毒品犯罪定性基本問題研究
    在毒品案件辦理中,如何處罰吸毒者購買、存儲、攜帶、運輸毒品的行為,筆者認為,無論代購還是居間介紹,不管是否牟利,均應以販賣毒品罪共犯論處;互易毒品,無論互易對象為何,只要具有對價性和有償性,均可成立販賣毒品罪;販賣毒品罪應以實際交付為既遂標準;運輸毒品罪應以合理位移為既遂標準,進行實質性判斷;應通過因果共犯論認定行為人是否需對毒品總額負責
  • 毒品犯罪定性基本問題研究
    毒品犯罪定性基本問題研究作者:陳洪兵(東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來源:《檢察日報》2020年12月29日03版在毒品案件辦理中,如何處罰吸毒者購買、存儲、攜帶、運輸毒品的行為,筆者認為,無論代購還是居間介紹,不管是否牟利,均應以販賣毒品罪共犯論處;互易毒品,無論互易對象為何,只要具有對價性和有償性,均可成立販賣毒品罪;販賣毒品罪應以實際交付為既遂標準
  • 三部門:舉報毒品違法犯罪,最高可獎勵30萬元!
    記者從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獲悉,為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禁毒鬥爭,鼓勵舉報毒品違法犯罪活動,減少毒品社會危害,國家禁毒委員會辦公室、公安部、財政部近日聯合印發《毒品違法犯罪舉報獎勵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禁毒辦、公安廳(局)、財政廳(局)遵照執行。
  • 【高法速遞】以山東案件為例,帶你了解非法集資犯罪
    此種犯罪手段在其他案件中也有發生,調研組認為,經審理查明的此種類型的犯罪,應該堅持主客觀相一致的原則,對於既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又構成集資詐騙犯罪的,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關於辦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依照處罰較重的集資詐騙犯罪定罪處罰。其他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的骨幹分子,只是參加了組織、領導傳銷活動,應該按照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定罪處罰。
  • 毒品犯罪量刑應綜合考慮主客觀事實
    根據刑法的規定,對於毒品再犯應從重處罰。於是,在死刑適用中,毒品再犯是一個重要的量刑情節。例如《全國部分法院審理毒品犯罪案件工作座談會紀要》(下稱《座談會紀要》)規定,毒品犯罪的毒品數量達到實際掌握的死刑數量標準,並且同時具有毒品再犯等從重處罰情節的,可以判處被告人死刑。
  • 嚴懲毒品犯罪!山西發布5起典型案例
    2015年7月22日,被告人董某某指使同案犯自長治市運輸甲基苯丙胺(冰毒)至太原市,同案犯在濱河高速口被公安人員抓獲,當場查獲甲基苯丙胺1936克,經鑑定含量為76.5%。7月28日6時許,被告人董某某又指使他人自長治市運輸甲基苯丙胺437.82克至太原市。被告人董某某被抓獲時從其家中當場查獲甲基苯丙胺共計412.95克(其中386.3克經鑑定含量為80.4%)。
  • 每次僅賣幾克毒品就沒事?法院判刑「化零為整」他獲刑15年
    記者今天(6月25日)從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獲悉,廣東法院新收一審毒品犯罪案件連續四年呈下降趨勢,2015年至2018年分別為28100件、20698件、17062件、13134件,年均降幅達22.39%,今年前五個月案件數降幅近20%,佔刑事案件收案總數的比例由2015年的21.73%下降到2018年的10.90%。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2020年十大毒品(涉毒)犯罪典型案例
    編者按:  「6•26」國際禁毒日即將到來,為充分昭示人民法院依法從嚴懲處毒品犯罪的政策立場,最高人民法院相關部門從全國法院範圍內收集、整理了10件2019年以來審結的毒品犯罪和吸毒誘發次生犯罪的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