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植物園舉辦「雨後小精靈——常見蘑菇識別」科普課程

2020-11-27 中國科學院

華南植物園舉辦「雨後小精靈——常見蘑菇識別」科普課程

2018-09-20 華南植物園

【字體:

語音播報

  在清新溼潤的雨後時節裡,草坪上、道路邊、房屋前後會悄然冒出一把把小傘,或色彩斑斕,或純白如玉,或圖案密布;雖然大多小而不起眼,有的更是稍縱即逝,但承擔著自然界生態循環中的重要職位——分解者。9月18日,來自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的老師王超群,帶領大家走進小傘的神秘世界。

  多雨的夏季,尤其是一夜風雨後,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的土地上長出各式各樣的蘑菇傘,為蘑菇識別課程提供了良好素材。通過PPT、結合視頻,王超群介紹了蘑菇的生活史、分類特徵,以及宏觀與微觀結構。不同於植物和動物,蘑菇隸屬於真菌界,種類繁多、形式各異,蘊含著大自然繽紛生命的奧秘。王超群介紹了木耳、平菇、金針菇、松茸、牛肝菌以及荔枝菌(間型雞樅),以水雞樅(卵孢奧德蘑)為案例,講述了蘑菇的人工栽培與繁殖技術。王超群說,在野外見到『眼熟』的蘑菇品種,不能隨意採摘煮食,一些毒蘑菇和可食蘑菇長相相似,並闡述了毒蘑菇中毒的常見類型以及急救注意事項。

  王超群講解了採集蘑菇標本常用的配備,以及正確的拍攝記錄蘑菇標本的方法。大家拿起蘑菇採集記錄表出發,在草地上、大樹根部、枯葉堆裡翻找蘑菇的身影。大家採集到10多份蘑菇標本,王超群講解這些蘑菇的分類特徵,分析大家所拍攝的照片。王超群示範了如何在家製作出蘑菇的孢子印,其秘訣在於選擇新鮮的蘑菇菌蓋,將之朝下放到乾淨的紙上,旁邊放上一杯水,保持溼潤,因為孢子是在潮溼的環境裡才會成熟釋放,最後用蓋子覆蓋,靜待一夜後,就能在紙上見到傘蓋形狀的孢子印。採集到的蘑菇標本中,有小皮傘科蘑菇,有菌管滿布細孔的多孔菌目蘑菇,還有平時吃的木耳類蘑菇。最令大家驚奇的是一組類似花朵的蘑菇,它的傘蓋分裂成多片,顏色外深內淺,猶如花瓣,這是鬼傘,這類蘑菇生命短暫,早上撐起的小傘,傍晚就融化掉。

  蘑菇世界十分神奇,小小的生命中蘊含著大大的自然職責,而小小的傘蓋下蘊含著大大的奇妙世界。

毒蘑菇。(圖片由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資源分類組提供)

活動現場

  在清新溼潤的雨後時節裡,草坪上、道路邊、房屋前後會悄然冒出一把把小傘,或色彩斑斕,或純白如玉,或圖案密布;雖然大多小而不起眼,有的更是稍縱即逝,但承擔著自然界生態循環中的重要職位——分解者。9月18日,來自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的老師王超群,帶領大家走進小傘的神秘世界。
  多雨的夏季,尤其是一夜風雨後,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的土地上長出各式各樣的蘑菇傘,為蘑菇識別課程提供了良好素材。通過PPT、結合視頻,王超群介紹了蘑菇的生活史、分類特徵,以及宏觀與微觀結構。不同於植物和動物,蘑菇隸屬於真菌界,種類繁多、形式各異,蘊含著大自然繽紛生命的奧秘。王超群介紹了木耳、平菇、金針菇、松茸、牛肝菌以及荔枝菌(間型雞樅),以水雞樅(卵孢奧德蘑)為案例,講述了蘑菇的人工栽培與繁殖技術。王超群說,在野外見到『眼熟』的蘑菇品種,不能隨意採摘煮食,一些毒蘑菇和可食蘑菇長相相似,並闡述了毒蘑菇中毒的常見類型以及急救注意事項。
  王超群講解了採集蘑菇標本常用的配備,以及正確的拍攝記錄蘑菇標本的方法。大家拿起蘑菇採集記錄表出發,在草地上、大樹根部、枯葉堆裡翻找蘑菇的身影。大家採集到10多份蘑菇標本,王超群講解這些蘑菇的分類特徵,分析大家所拍攝的照片。王超群示範了如何在家製作出蘑菇的孢子印,其秘訣在於選擇新鮮的蘑菇菌蓋,將之朝下放到乾淨的紙上,旁邊放上一杯水,保持溼潤,因為孢子是在潮溼的環境裡才會成熟釋放,最後用蓋子覆蓋,靜待一夜後,就能在紙上見到傘蓋形狀的孢子印。採集到的蘑菇標本中,有小皮傘科蘑菇,有菌管滿布細孔的多孔菌目蘑菇,還有平時吃的木耳類蘑菇。最令大家驚奇的是一組類似花朵的蘑菇,它的傘蓋分裂成多片,顏色外深內淺,猶如花瓣,這是鬼傘,這類蘑菇生命短暫,早上撐起的小傘,傍晚就融化掉。
  蘑菇世界十分神奇,小小的生命中蘊含著大大的自然職責,而小小的傘蓋下蘊含著大大的奇妙世界。

毒蘑菇。(圖片由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資源分類組提供)

活動現場

列印 責任編輯:侯茜

相關焦點

  • 華南植物園舉辦自然教育系列課程
    華南植物園舉辦自然教育系列課程 2017-11-16 華南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11月15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舉辦自然教育系列課程
  • 華南植物園「自然的藝術靈感」壓花科普課程開課
    9月2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舉辦「賞自然、玩壓花——壓花扇子課程」,20個親子家庭參加活動,有多年從事自然教育與公眾教育經驗的科普老師帶領大家走進壓花藝術的神秘殿堂。  華南植物園正門聚集了大小朋友,細細聆聽科普老師講解關於環保、低碳、節能的小知識,這也是此次課程的主旨——壓花材料取之於天然花草,以自然的材料表達出自然的韻味。
  • 華南植物園舉辦「逆境中頑強生長」第二期科普課堂
    華南植物園舉辦「逆境中頑強生長」第二期科普課堂 2016-05-25 華南植物園 【字體: 語音播報   5月25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舉辦的
  • 華南植物園舉辦「察顏觀色」趣味植物科學實驗課
    華南植物園舉辦「察顏觀色」趣味植物科學實驗課 2018-08-31 華南植物園 【字體:大 中 小】   8月29日,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舉辦趣味植物科學實驗課,科普老師們準備了關於植物葉子的知識筵席
  • 華南植物園內禾雀花開
    廣州華南植物園內多種不同顏色的禾雀花盛開,爭奇鬥豔,帶來滿園春色。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廖雪明 攝廣州華南植物園內多種不同顏色的禾雀花盛開,爭奇鬥豔,帶來滿園春色。記者從華南植物園獲悉,最讓人惦記的禾雀花已進入最佳觀賞期。每年春天,千萬隻紫色、粉紅色、白色的「小鳥」歡聚於華南植物園,爭奇鬥豔,帶來滿園春色。這些小精靈就是禾雀花。禾雀花為豆科油麻藤屬幾種植物的統稱,包括白花油麻藤、大果油麻藤、常春油麻藤等。每年3月份它們相約而來,三五成群、互聚相擁,以各式各樣的姿態停落在樹叢裡的枝條上,令人目不暇接。
  • 華南植物園「凝固的花園」植物標本課招募
    臘葉標本在植物學研究中和植物學教學上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一份科學製作的植物標本承載著採集時間、地點和採集人姓名的採集標籤,以及由植物專家鑑定的定名籤等重要信息,是識別植物多樣性的關鍵,它為千變萬化的植物及科學研究提供了永久的參考資料。
  • 科學節,來華南植物園與科學家一起「玩科學」
    ……今天(1日)在華南植物園啟動的「中國科學院第三屆科學節暨核心植物園青年科學節(廣州)」,為廣大觀眾帶來一場科學知識大餐。本屆科學節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與華南植物園共同主辦。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系統各科研院所單位、攜手中國科學院核心植物園以及華南農業大學等11家單位共同參與,向公眾展示科學之美、環境之美、文化之美。
  • 「花粉」福音:首部《華南植物園導賞圖鑑》出版
    中國植物園系列導賞圖鑑之《華南植物園導賞圖鑑》( 作者:徐曄春 龔理 楊鳳璽)近日由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這也是華南植物園的第一部導賞圖鑑。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環境園藝研究所特色花卉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徐曄春向植物愛好者解讀植物。
  • 「佛山」第二屆廣東省森林文化周——佛山植物園自然教育活動日...
    11月21日,第二屆廣東省森林文化周——佛山植物園自然教育活動日順利舉行,120餘人參與該活動。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林業局牽頭,佛山市自然資源局主辦,佛山市林業科學研究所(佛山植物園)承辦。野生毒蘑菇知識科普隨後,市民參加了野生毒蘑菇知識科普和盆栽茶花種植及養護大講堂,由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徐大高講解如何識別野生毒蘑菇及相應的注意事項,講座通過生動的案例分析、彩圖科普、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直觀地讓市民認識到野生毒蘑菇的危害,使市民學會區分食用蘑菇與毒蘑菇、了解毒蘑菇的危害性、蘑菇毒素的主要類別,並倡導不要隨意採摘野生蘑菇、拒絕食用野生蘑菇,有效提升了大家的食品安全防範意識
  • 2019年華南植物園志願者團隊招新
    2019年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志願者招募活動正式開始啦  如果你熱心公益、支持環保  如果你熱愛植物、懂植物  如果你長期在廣州居住、工作、學習  如果你有相對充裕和固定的可支配時間  那麼報名加入華南植物園的志願者團隊吧  招募條件
  • 華南植物園舉辦「抗疫植物知多少」專題植物展預告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藥園創建於1974年,以收集南方藥用植物為主,目前保育了上千種各類藥用植物,是華南地區藥用植物資源最豐富的保育研究基地之一,也是傳統中醫藥文化教育基地。  為提高公眾對抗疫植物的認識,華南植物園推出「抗疫植物知多少」專題展覽,展出新冠肺炎治療方案藥方植物、化痰止咳與清肺植物、清熱解毒植物、提高免疫力植物、香療植物等五個類型植物共73科160多種。  展期:2020年4月1日-2020年9月30日  地點:華南植物園藥園
  • 武漢植物園「棕櫚小偵探」課程招募
    植物園生長很多棕櫚樹,高大的棕櫚樹往往是人為栽培的,而小棕櫚則是自己生長出來的。那麼這些小棕櫚從何而來?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本次課堂基於科學思維的培養,將讓孩子們提出科學假設,通過實地調查、記錄、分析,來回答最初的問題。  快加入我們吧!一起探索植物傳播的奧秘!
  • 廣州除了廣州塔,還有城市裡的森林華南植物園!
    華南植物園是一個集齊了各種稀奇古怪,珍貴罕見植物的經典園林景區。植物園內的環境相當優美,空氣也很清新,舒適而又愜意。佔地面積非常大,一天之內仿佛能觀賞到四季的風景,是國家重要的植物生態研究機構之一。地址就坐落在廣州市天河區的興科路,是由著名的陳煥鏞創建,以前的名字是叫做農林植物研究所,直到後來才改為華南植物園,被國家旅遊局評為4A 級旅遊基地。植物園根據植物的品種和生態習性,分別建立了姜園、蘭園、竹園、木蘭園、鳳梨園等近三十植物保育園。裡面種植的植物種類大概一萬三千多種,種類繁多保存著稀少的頻危野生類植物和經濟類植物還有熱帶亞熱帶類植物。
  • 分享文章|華南常見毒鵝膏菌及其中毒事件分析
    《華南常見毒鵝膏菌及其中毒事件分析》是今年7月份李泰輝老師團隊發表的一篇文章,講了近些年華南地區常見的毒鵝膏菌及其引起的中毒事件
  • [分享]華南植物園施工圖資料下載
    華南植物園施工圖專題為您提供華南植物園施工圖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華南植物園施工圖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  華南植物園內違規別墅群坐落在人工湖邊 八棟!
  • 廣州華南植物園禾雀花在哪裡?華南植物園禾雀花在哪個位置?
    2019年廣州華南植物園的禾雀花來得特別早,二月份已經迫不及待和遊客見面。花色特別多,有白色、粉紅色、紫白相見色和深紫色。一簇簇盛放的禾雀花,綽約風致,嬌憨柔媚,預計禾雀花的最佳觀賞期在三月初到中旬。
  • 華南植物園搭建植物旅遊愛好者的天堂,花草綠植琳琅滿目
    位於廣州天河的華南植物園,仿佛與園外喧囂的鬧市隔離,園內是一個十分乾淨純粹的綠色世界,是繁華都市中的一股寧靜的清流。華南植物園室外的門票是20元,進溫室區需要另外購買門票(50元),建議想看溫室的在門口購買溫室門票套票,比較便宜點,沒去過溫室的最好還是去看看溫室,裡面的設計和植物種類、布置都比室外更有特色!溫室有熱帶雨林室、植物水族館、奇異植物室、沙漠植物室和高山極地植物室,展示了熱帶雨林植物、沙漠植物、高山植物和各種奇花異草。
  • 雨後驚喜-那些長相驚豔的蘑菇
    青綠溼傘這隻像鍍了一層膜一樣有光澤像翡翠般的蘑菇,名叫青綠溼傘(又稱鸚鵡蠟蓋),雖然它呈現綠色,但這些並不是葉綠素,所以它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分布於雲南等地炫藍蘑菇Mycena interrupta(炫藍蘑菇),俗稱「精靈的梧桐」(Pixies' Parasol),是蘑菇的一種。顏色是神秘又迷人的炫藍色,炫藍蘑菇在小時候呈現藍色,成熟後逐漸發白。這樣清透神秘的藍色,在遼闊的森林中,卻只屬於炫藍蘑菇,美的像小精靈。
  • 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及國際植物園協會訪問仙湖保種中心
    2016年7月23日為我園首屆公眾開放日,除市民來園參加各類開放日活動外,中科院華南植物園和國際植物園協會(IABG)的十餘位同行也組團訪問我園參加各項活動
  • 廖景平:中國植物園管理及物種保育的差距與挑戰 | 中國綠髮會...
    會議期間,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簡稱,中國綠髮會)作為年會的主辦方之一,同時舉辦了以「珍稀瀕危植物保育」為主題的培訓班,分別邀請了中國科學院新疆吐魯番沙漠植物園名譽主任潘伯榮、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原總工程師李煒民、世界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中國辦公室執行主任文香英和「野性中國」工作室創始人、著名野生動物攝影師奚志農進行培訓班課程講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