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十張極為罕見的地圖,顛覆你的世界觀!

2021-01-16 瞭望智庫

地圖是個神奇的東西,上面的一條線可以是一條路、一條河,也可以是邊界……一個點可能是一個人、一間店,也可能是一個站點……找位置、查路線其實只是地圖用途的冰山一角,地圖上面還隱含諸多知識點,包括但不限於人的經濟活動、人與自然的互動、各種各樣的變遷等。庫叔在這裡整理了一些「另類」地圖,覆蓋到地球的邊邊角角,方便各位庫友通過地圖來讀懂世界。

文 | 庫叔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1

地球

對人類來說,我們腳下的這顆行星可謂廣袤無垠,即使以客機的速度(按800千米/時)環繞其一周,也需要50個小時。但放在宇宙當中,地球就是一粒塵埃。

在這個小點上,每個你愛的人、每個你認識的人、每個你曾經聽過的人,以及每個曾經存在的人,都在那裡過完一生。這裡集合了一切的歡喜與苦難,數千個自信的宗教、意識形態以及經濟學說,每個獵人和搜尋者、每個英雄和懦夫、每個文明的創造者與毀滅者、每個國王與農夫、每對相戀中的年輕愛侶、每個充滿希望的孩子、每對父母、發明家和探險家,每個教授道德的老師、每個超級巨星、每個至高無上的領袖、每個人類歷史上的聖人與罪人,都生活在這裡,如一粒塵埃……

仰望天空,我們都覺得其他星星很小,但若從土星的環後方來看,地球也相當渺小。

俯瞰我們的地球,是這樣的。

地球上所有水匯集起來只能形成直徑為1385公裡的「水球」,地球水資源總量與地球大小的對比圖,左上角小球為科學家繪製的包含地球所有水資源的「水球」。

2

大洋和大洲

來看我們東部的太平洋,其實比你想像中大得多。

看上圖如果還沒什麼概念,可以看下面這幅圖,太平洋可以塞下七大洲,還留下不少空隙。

太平洋中,有離陸地最遠的地點,即「尼莫點」,位於南太平洋中央48°52.6′S123°23.6′W之處的海面上,被整整900萬平方英裡的海水包圍。最近的陸塊與其相隔2688千米之遙,而距離其最近的有人類出沒的地方,是400千米高空中的空間站。

再來說說大洲,七大洲面積比照是這樣的。

換個角度看西歐。

換個角度看東亞。

南美洲的南端。

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公裡,在七大洲中排第三,如果把北美洲放到火星(左圖)和木星(右圖)上,分別是這樣的。

這是南極州,從地圖上看,只是蜷縮在最南端的一小塊,但它可比美國還要大!

澳洲也很大,總面積大致等於法國+義大利+葡萄牙+德國+厄瓜多+英國+西馬+紐西蘭+羅馬尼亞+日本+泰國+韓國+奧地利+臺灣島+柬埔寨+希臘+斯裡蘭卡+南非+阿爾巴尼亞+丹麥的總面積。

3

環遊

下圖展示的是,地球上每天有這麼多的人在飛來飛去。

在不跨過任何大洋的前提下,下圖兩點是你可以走的最長直線距離。

世界上最長的國內航線,是法國巴黎到留尼旺島(法),總長9349千米。

世界上最短的商業航線是,蘇格蘭洛根航空公司韋斯特雷和帕帕韋斯特雷之間的航班,距離只有1.7英裡(約2.8公裡),從起飛到降落只要75秒到180秒,最快的一次甚至只花了53秒。

在蒸汽時代,從倫敦出發到世界各地所需時間。綠色區域時間:10天以內;黃色區域時間:10-20天;藍色區域時間:30-40天;棕色區域時間:超過40天。

當下,同樣從倫敦出發到達圖中紫色區域的任何一地,最多只需要半天時間。

4

人口

以整個地球史來看,下圖每一個點就代表1000萬人,每年有1.4億人誕生,每年有5700萬個人死去,估計曾有1080億人在地球上活過並死去。

現在地球上存在著70億人口,你也是其中的一員。

按照各個國家人口的多少繪成的世界「胖瘦」地圖。

下圖是紐約數據分析師繪製的2010年到2015年全球國家的人口流動地圖。紅點代表淨遷出,藍點代表淨遷入,點的大小表示人口遷出或遷入的多少。

世界上有5%的人口住在圖中的藍色區域,同時,世界上同樣有5%的人口住在紅色區域。

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下圖中的黃色區域,同樣,世界上的另外一半的人口,居住在黑色區域。

2%的澳大利亞人口住在圖中的黃色區域。

有超過一半的加拿大人生活在圖中的紅色區域。

5

自然

8000年前的原始森林與現在的原始森林。

人類挖掘的黃金,有一半來自圖上的紅色區域。

1985-2005年,全球的風暴路徑圖。

超過7000條河流匯入到密西西比河。

美國宇航局(NASA)繪製的地球表層洋流(上圖),酷似荷蘭畫家梵谷的名作《星空》(下圖),真是大自然的藝術傑作!

某一時刻,地球表面的風向及風速。

如果地球上所有的冰川都融化掉,海平面將會上升65.83米,下面是美國國家地理模擬海平面上升後各大洲的情形。

先來看北美洲,整個佛羅裡達半島全部沉浸在海水裡。

南美洲,海水倒灌到亞馬遜河的中上遊。

歐洲,邊緣被海水吞沒,丹麥幾乎「全軍覆沒」。

亞洲,山東半島被分成兩個孤島。

澳大利亞出現巨大的內海。

南極洲的冰川不復存在,變得四分五裂,面目猙獰。

6

區域

不要覺得日本小,把它拖到歐洲,大到你認不出來……

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是智利,到底有多狹長?完全就是丈量世界的「尺子」。

這就是「條條大路通羅馬」!圖中路線匯聚的藍點即為羅馬。

想要以最短的路線,走遍美國本土的48個州,下圖是具體的路線。

在中國,有一條把中國「分成兩個世界」的「胡煥庸線」,這條線從黑龍江黑河到雲南騰衝,線兩側的面積比為57%:43%,兩側的人口比卻是5.8%:94.2%,兩端GDP比例為4.3%:95.7%,後兩者很懸殊。

其他國家其實也存在這樣的地理分割線,比如美國的人口密度分割線是一個不規則的U型線。算上阿拉斯加、夏威夷及其它的一些海外領地,U型線內外的面積大約為50%對50%,人口比例為14%:86%,GDP比例約為11%:89%。雖然比例沒有中國的懸殊,但地域分布也是十分不均。

日本的「胡煥庸線」是一個傾斜的矩形。矩形內的關東平原(東京)、濃尾平原(名古屋)、近畿平原(大阪、京都、神戶)、瀨戶內海沿岸和九州島的福岡,是日本人口最密集的區域。

俄羅斯的「胡煥庸線」是一條近似斜線,基本分割了俄羅斯的歐、亞地區和南部地區。俄羅斯歐洲部分人口,佔了全國的75%。

法國是典型的一城(首都)獨大型,大巴黎都會區(下圖人口密度高聳)的人口就佔全法國人口的20%,GDP佔全法國近40%。類似的還有西班牙。

加拿大就更不用說了,超過90%的加拿大人口居住在距離美國邊境250公裡以內的南部地區,因此加國的「胡煥庸線」也大致位於此線附近。

連世界的「胡煥庸線」都可以簡單粗暴地概括為「深V地帶」,該地帶內的西歐、印度、中國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方。當然,還有美國、埃及北部、西非、巴西東南岸、東南亞爪哇等人口聚集地。

小小地圖也滿藏乾坤,就看你怎麼利用了。

各位庫友是不是也覺得某些圖片很顛覆你對世界的認知?

那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探索,也許你會發現,知識還可以變得更有趣!

資料及圖片來源:

知乎「曾少賢」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378366/answer/373968993;瞭望;科普中國;北美留學生日報等。

相關焦點

  • 顛覆你世界觀的幾十張極為罕見的地圖!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瞭望智庫》地圖是個神奇的東西,上面的一條線可以是一條路、一條河,也可以是邊界……一個點可能是一個人、一間店,也可能是一個站點……找位置、查路線其實只是地圖用途的冰山一角,地圖上面還隱含諸多知識點,包括但不限於人的經濟活動、人與自然的互動、各種各樣的變遷等。
  • 這8幅世界地圖,或許會顛覆你對地球的認識 | 科學美圖
    去年,牛津大學的社會地理學家 Benjamin Hennig 和 Danny Dorling 用他們繪製的全新地圖顛覆了傳統地圖對世界的描繪。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點擊圖片看更清晰!通過這張降水量地圖,你可以猜測哪裡的人口最多,因為人口總是和水資源密切相關。降水量急劇減少的地區總會產生更多的社會動蕩和人口危機,比如埃及、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
  • 如果地圖是「上南下北」,我們的世界觀會變成什麼鬼樣?
    但你想過沒有,為什麼北方在地圖的頂部?這種「理所當然」的想法到底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幾乎所有的現代地圖看起來都一樣?專欄作家卡羅琳·威廉士(Caroline Williams)仔細研究了造成這種狀態的盤根錯節的歷史,最終發現,它在塑造我們世界觀這一層面所發揮的作用,比我們想像的更多。
  • 那些顛覆你世界觀的「動物冷知識」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顛覆你世界觀的動物冷知識!第一個,雄峰一旦交配,生殖器就會爆炸,並從身上脫落!第二個,冰島是全世界唯一沒有文字的國家!第三個,蟑螂就算斷了頭也能存活數天,真是打不死的「小強」呀!你還知道哪些不為人知的動物冷知識,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呦!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冷知識!
  • 從無到有設計小說大綱,漂亮的人物地圖及世界觀,你需要如此設計
    隨便找了張圖,不要看內容,只看這張圖看,主線、暗線、支線,一目了然,如果你覺得有趣,可以用彩色筆各自標出,畫畫好的友友們3.世界觀我曾經犯了很傻的錯誤,老師問我,你的小說世界觀呢?我說設計了啊,東面是啥南面是啥北面是啥……老師差點崩潰了。世界觀我理解錯了,我以為是地圖。
  • 那些顛覆你世界觀的「城市冷知識」
    今天我就為大家帶來了顛覆你世界觀的城市冷知識。第一個,北京路不在北京而是在廣州,中山紀念堂在廣州而不在中山。第二個,深圳市我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目前接近3萬美元,高於希臘接近西班牙。另外深圳也是我國唯一一個沒有農村的城市,而且深圳是國內少數經濟和居住環境評分都很高的城市。
  • 這張地圖上 世界第一大島比非洲還大
    現代仍有很多地圖,採用的是一個古老的投影方法,即麥卡託投影法 ( Mercator projection)。在這種地圖上會有一種神奇的現象:越靠近兩極,面積變形就越厲害。在這張地圖上,格陵蘭島是一個巨大的存在,看上去面積堪比非洲大陸。真正的格陵蘭島到底有多大呢?
  • 這幅430年前手繪的世界地圖,開啟你的時間之旅
    但是時光倒退430年,一位叫烏爾巴諾·蒙特(Urbano Monte)的義大利人手繪了60多張獨立的小地圖組成的世界地圖,倘若將它們完整拼接起來,將達到3×3米,那是多麼意義非凡的事情! 最近,史丹福大學歷史學家 首次將烏爾巴諾·蒙特這幅罕見的地圖拼接起來並數位化 ,它就是上面我們看到的這張圖。接下來我們將向你介紹關於他的故事。 ?
  • 了解那些可能顛覆你世界觀的事兒
    了解那些可能顛覆你世界觀的事兒今天盤點寫可能會顛覆你世界觀的事兒~大約5億年前,地球上就已經有相當多的動物。與過去相比,現在留下的動植物種類減少了98%以上。然而,由於人類的巨大智慧和聰明,僅僅用了幾百萬年就成為了地球的統治者!地球在宇宙中已經存在了46億年。確實有一些不可思議的跡象。也許它會顛覆你的傳統認知!大約20億年前,非洲就發現了核反應堆。
  • 世界地圖,我竟然被你騙了這麼多年!
    世界地圖,我竟然被你騙了這麼多年!但你有懷疑過它的真實性嗎?這是一種普遍現象格陵蘭島VS印度格陵蘭島面積:216萬平方公裡印度面積:298萬平方公裡數據上是差不多大,但是地圖上↓↓↓這下你懂了吧再給你舉幾個例子把巴西拉到歐洲,發現真的很大!
  • 10個或許可以顛覆人們世界觀的科學有趣冷知識
    在人類不斷的追求中,你或許每一年都能夠看到科學界的新思想誕生,發現了讓人感到驚訝的新的知識,這些科學知識不但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也顛覆了原有思維裡對世界的一些認知,這可能就是科學的魅力,永遠不會是故步自封一成不變的,所以我們的思維也需要不斷的提升,那麼小編今天來聊聊,10個或許可以顛覆人們世界觀的科學有趣冷知識
  • 世界最冷門地圖!全部看完刷新世界觀!最後一幅過於真實!
    世界最冷門地圖!全部看完刷新世界觀!最後一幅過於真實!地理學霸都沒有看到過的冷門又有趣的世界地圖,全部看完分分鐘刷新世界觀,快隨小編去看看吧!1、陸地上的最遠的距離你知道如果不坐船不坐飛機,世界上最遠的陸地距離是哪裡嘛?從中國最東邊到利比亞是你能走的最遠距離!2、世界上最短的商業航班世界上最短的商業航班近距離2.7KM直線距離!
  • 「顛覆世界觀的冷知識」世界巧妙話題?意想不到!網友炸鍋
    今天為大家帶來顛覆世界觀系列的冷知識,絕對顛覆你對世界的認識。世間萬物都蘊涵著很多智慧,雖然我們對很多事都習以為常,但卻知之甚少。所以經常被一些「冷知識」打臉。今天閒話君就挑選了一些稀奇古怪的冷知識,希望能讓大家增長見識,開闊視野。
  • 這8位顛覆世界觀的傳奇人物,你必須要了解
    在《29歲那年,埃德加•凱西顛覆了我的世界觀》中提到,在我對宇宙、對生命本質的探索過程中,有一個人,把我近三十年的世界觀、人生觀給轟翻了,徹徹底底顛覆了。CCTV在 2009年播出《科學「超人」尼古拉•特斯拉》後,特斯拉開始在國內火起來。這是央視科教頻道播發的一個罕見的(與官方意識形態迥異)、能令人大開眼界、關係人類前途和命運的資料。特斯拉之所以被稱為閃電的主人,就是因為他能通過自己發明的特斯拉線圈,來製造閃電。1893年他就製造了大約1億伏特的電壓,估計這與閃電產生的電壓大小類似。
  • 這張地圖拿下了今年日本設計界最重要的大獎
    過去,這個獎項評選的,多是以舒適好用又高品質的生活設計而著稱,但這兩年,其評選的視野漸漸拓寬,比如 2014 年的大獎得主是一個專為無菌室所設計的工業用機器人,而 2015 年斬獲大獎的,是由前索尼、奧林巴斯及豐田工程師團隊創立的 Whill 公司發明的電動輪椅 WHILL Model A。
  • 人民日報:郝曉光的豎版世界地圖令全球驚訝
    中國地理學會出版委員會副主任單之薔表示,自從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畫出以中國為中心的《坤輿萬國全圖》之後,400多年來,中文世界地圖就沒有脫離出這個框架,而郝曉光的新版世界地圖,顛覆了過去單個角度看地球的「世界觀」。
  • 人類的世界觀是如何一次次被顛覆的——迪威特《世界觀》
    《世界觀》一書除了介紹科學哲學的基本議題,也介紹科學史的進展及其對人類世界觀的影響。作者以清楚易懂的行文和結構,來書寫科學哲學和科學史這類較艱澀的主題,相當難能可貴。什麼是「世界觀」?簡單來說,世界觀是人對世界的認識或理解,所形成的一套知識或信念體系。這套知識體系會隨人們知識發展而擴展,以解釋人們觀察到的各種經驗和現象。
  • 豎版世界地圖"改變"全球地理格局:美國在中國北面(圖)
    中國地理學會出版委員會副主任單之薔表示,自從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畫出以中國為中心的《坤輿萬國全圖》之後,400多年來,中文世界地圖就沒有脫離出這個框架,而郝曉光的新版世界地圖,顛覆了過去單個角度看地球的「世界觀」。
  • 美國不在中國東邊在北邊 豎版世界地圖刷新「世界觀」
    據央視新聞 這是一張讓你腦洞大開的地圖。近日,湖南地圖出版社出版了中科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郝曉光主編的《豎版世界地圖》,打破了很多人的「世界觀」。美國在中國的北邊;中國和美國之間隔著北冰洋。你的「世界觀」被豎起來的世界地圖刷新了嗎?【中美兩國間最短線路橫穿北極而非太平洋】在橫版地圖上,中美兩國位於太平洋兩岸,連接兩國的最短線路要跨越太平洋。事實上,兩國之間的最短線路要橫穿北極。國航已經開通北京直飛紐約的北極航線。
  • 人類世界觀的物理學顛覆史之一瞥
    151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第一次顛覆了人們以「自我」為中心的宇宙觀。這成為宇宙決定論的重要開端。從此人們越來越深信,世界是嚴格按照定律運行著的,人們只要掌握了科學定律就可以準確的預測未來。在1860年代的幾年間,麥克斯韋將法拉第的思想發展成一個數學框架,解釋了電、磁和光之間的本質關係,顛覆了人們對光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