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比新冠病毒可怕的細菌,致2000萬人死亡,竟是科研材料

2021-01-09 三生教育雜談

如果你把學術生活看作逃避現實的一種方式,那麼就不要研究生物學人類可以通過這門學科來接近生命的奧秘。——赫爾曼·穆勒

人類目前為止最大的敵人依然是病毒和細菌,當它們開始爆發時,一時沒有治療的特效藥,導致人類損失慘重,例如霍亂、黑死病、伊波拉病毒等。

隔離伊波拉病毒現常

曾經還有一種細菌,在歐洲爆發,在世界範圍內蔓延導致2000萬人死亡,比現今新冠病毒還要可怕。在面對這些可怕的自然災害時,人類總會出現品質高尚,耀眼奪目的科學家,如我國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人。歷史上同樣出現過這樣的一批人,以格裡菲斯代表的科研團隊,他們開始研究這種細菌並開發抗菌疫苗時,無意間發現了遺傳分子生物學的秘密—DNA是遺傳物質。

DNA結構

格裡菲斯和艾弗裡是如何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

人教版生物必修2《遺傳與變異》,主編通過DNA的發現歷史來編寫這部教材,如果細細去研究教材裡面出現的每個科學家,你會發現他們身上非常可貴的品質。如:孟德爾、摩爾根、格裡菲斯、艾弗裡、克裡克、沃森等。他們堅韌、執著的科學探索品質深深地吸引著我。

沃森(左)和克裡克(右)

1918年爆發橫掃歐洲大陸的流感,在世界範圍內蔓延導致2000萬人死亡,在當時醫生們將其列為「死亡疾病之首」——肺炎球菌。和新冠病毒一樣,肺炎球菌主要導致患者出現繼發性肺炎,而且傳播速度極快、致命性強。在這樣環境下,格裡菲斯挺身而出,研究這種細菌為什麼對動物如此致命?

肺炎雙球菌

他很快發現肺炎球菌有兩種,一種是菌落表面光滑,細胞外層有多糖莢膜包裹的「S型」細菌,毒性和攻擊性很強,會導致小鼠得壞血病、肺炎而死。另一種是菌落表面粗糙,細胞外層無多糖莢膜包裹的「R型」細菌,無毒,小鼠接種這種細菌,能正常存活。有時候科學的發展總有那麼一絲偶然性,他在不經意間完成的實驗推動了遺傳分子生物學的革命。他的實驗如下:

格裡菲斯轉化實驗

①注射活的無毒R型細菌,小鼠正常存活。②注射活的有毒S型細菌,小鼠得肺炎死亡,小鼠體內有S型活細菌。③注射加熱殺死的有毒S型細菌,小鼠正常存活。④注射「活的無毒R型細菌+加熱殺死的有毒S型細菌」,小鼠死亡。並在小鼠體內同時發現了R型細菌和S型細菌。

經過高溫殺死的S型細菌,為什麼和活的R型細菌混合後,就能將遺傳性狀從一個生物體傳遞到另一個活的生物體?格裡菲斯百思不得其解。如果當時他把這個驚人的研究成果發布出來,那麼整個生物界都將為之歡呼。因為,只有遺傳特性才會將出現這種轉化現象。之前我也說過,人教版生物必修2《遺傳與變異》裡提到的每個科學家都有其獨特的行事風格和科學品質。格裡菲斯是一位謙遜謹慎且天生靦腆的科學家。說到這裡不少人會笑話他,感覺就像在描述一個孩童一般。像格裡菲斯一樣,為人謙虛謹慎,內心淳樸的科學家不在少數,這種謙虛謹慎的行事態度,值得我學習一生。

格裡菲斯遲疑了幾個月以後,終於在《衛生學雜誌》上發表了自己的實驗數據,整篇論文以一種深感內疚的語氣寫成。好比孟德爾這位「遺傳學之父」一樣,這篇意義非常的生物化學論文,就此埋沒下去。這樣一個驚人成果都能被歷史掩埋,更何況我們這些名不經傳的寫作者。但俗話說得好:是金子總會發光。時光不語,靜待花開。

時光不語,靜待花開


1933年,55歲的艾弗裡聽說了格裡菲斯進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但他不怎麼確信格裡菲斯是正確的。有時候科學比拼的可能不是非人的創造力,而是異於常人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恆的耐力,艾弗裡就是這樣一個老牌的科學家。1940年春季,艾弗裡對格裡菲斯實驗中關鍵結果進行了確認。在這7年裡,他做了無數的實驗,成千上百次失敗的實驗並沒打敗他。

艾弗裡

1940年10月,他從高度濃縮的S型細菌碎片中,分離出了每種化學成分:DNA、蛋白質、多糖莢膜,然後將每種化學物質與活的R型細菌結合。他用多種方法來驗證格裡菲斯的轉化因子到底是什麼,例如:用物理方法壓迫,加入乙醇破壞其化學結構,用酶去分解他們。儘管上千次實驗讓艾弗裡精疲力盡,但實驗結果驚人。只有在含有加熱殺死的DNA中,活R型細菌才能轉化成活S細菌。而且純度越高,R型細菌轉化的越多,這個結果讓艾弗裡激動不已。出于謹慎態度,他並沒有立即發表他的實驗成果,他經過再三確認無誤後才發表。

艾弗裡實驗

格裡菲思和艾弗裡認真嚴謹,堅韌不催的科研精神,就如我國科研人員、醫務人員一樣。第一時間奔赴疫情嚴重災區,不畏生命危險,只為獲得更多時間與死神抗爭;科學家歷經千百次失敗的實驗,只為獲得某種成果;也許這就是人類與自然之間從不間斷的鬥爭。這種鬥爭指引我們一輩又一輩的人,去探索自然規律,發現自然界的奧秘,指引現代生物科學向更遠的路進發。


相關焦點

  • 史上比新冠病毒可怕的細菌,致2000萬人死亡,竟是科研材料
    >曾經還有一種細菌,在歐洲爆發,在世界範圍內蔓延導致2000萬人死亡,比現今新冠病毒還要可怕。在面對這些可怕的自然災害時,人類總會出現品質高尚,耀眼奪目的科學家,如我國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人。歷史上同樣出現過這樣的一批人,以格裡菲斯代表的科研團隊,他們開始研究這種細菌並開發抗菌疫苗時,無意間發現了遺傳分子生物學的秘密—DNA是遺傳物質。
  • 俄專家:蚊子體內的新冠病毒一天之內就會死亡,不會引起呼吸道病毒...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聯邦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公益監督局流行病學中央科學研究所自然起源疾病診斷新方法科研小組負責人柳德米拉∙卡蘭向衛星通訊社表示,多種蚊子體內的新冠病毒一天之內就會死亡,吸血蚊蟲攜帶的大部分病毒都不會引起呼吸道病毒感染。
  • CDC主任:美國面臨公衛史上「最艱難時刻」,明年2月前或有近45萬人...
    (觀察者網訊)美國深陷「疫情寒冬」,新冠病毒感染人數持續飆升,單日新增確診與死亡病例更是屢創新高。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主任昨日警告稱,美國正面臨公共衛生史上「最艱難時刻」,並預測在明年2月前,美國或有近45萬人死於新冠肺炎。
  • 一場殺死2500萬歐洲人的瘟疫——黑死病,比今天新冠病毒可怕得多
    今天的新冠病毒疫情已經到了肆虐全球的程度,當今世界很多國家都有出現或多或少的新冠患者,除了美國之外,歐洲受到的影響最大,包括義大利、西班牙、英國、法國、德國、瑞典、荷蘭等,都是新冠病毒疫情嚴重的國家。當然,我們中國新冠病毒疫情也是非常嚴重的,但是我們中國上下一心,動員全國,很快就控制了疫情蔓延,還派出醫療組出國幫助其它國家,讓全世界都看到了我們中國的強大。就目前的情況看,新冠病毒疫情在歐洲還不算可怕,由於現代醫學和衛生很先進和科學,還有我們中國的幫助,也許歐洲很快就能消除這場瘟疫了,歐洲人成功躲過一劫。
  • 「超級細菌」到底有多可怕?(全文)
    法國則表示,要對所有曾在國外住院的病人進行「超級細菌」抗藥性檢測。「超級細菌」的影響甚至超越了公共健康領域。在中國,自從上周媒體報導出「超級細菌」的消息後,引爆了醫藥股上漲行情。「超級細菌」到底有多可怕?「威脅全球公共健康」、「十年內無藥可治」 在部分媒體的報導中,「超級細菌」似乎像災難電影裡的致命病菌一樣可怕。
  • 加溼器致1.4萬人死亡!90%家庭還在這樣做
    長期且大量地吸入這種 「 毒氣 」,不僅會對人的肺部造成不可逆的纖維化,還可能導致死亡。那通過這起案例,我們能得到什麼教訓呢?第一:用加溼器千萬別亂放「料」。比如:醋、精油、香水、板藍根……這些物質要麼氣味濃烈,要麼含有各種化學物質,不僅會對人體的呼吸道、肺部等器官造成損傷,還可能引起過敏等其他疾病。
  • 從數據變化看疫情:中國境外輸入病例破500 疫情已致全球超2萬人死亡
    從數據變化看疫情:中國境外輸入病例破500 疫情已致全球超2萬人死亡 2020-03-26 17:05:06)從數據變化看疫情:中國境外輸入病例破500 疫情已致全球超2萬人死亡  中新社北京3月26日電 (郭超凱)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數據顯示,截至3月25日中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已突破500例。
  • 福音:終於能檢測血液中的細菌了!每年70萬人死於超級細菌感染
    文章來自:博科園官網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微型設備,可以快速檢測血液中的有害細菌,使衛生保健專業人員能夠精確定位潛在致命感染的原因,並用藥物對抗它們。由羅切斯特理工學院科學家的這項羅格斯大學合著研究發表在ACS《應用材料與界面》期刊上。
  • 史上最可怕的寄生蟲疾病:嚇死人
    終於,那些以農業維生的人作出了一個可怕的決定,拋棄這片故土,拋棄這片富饒的土地。這場悲劇要歸於憎蚋和它們的幾個親戚之名,醫學昆蟲學專家稱這種生物為「世界上危害最持久、最讓人沮喪的叮人昆蟲」。只有這種小飛蟲,並不會致人失明。一種名為旋盤尾絲蟲,有著奇異生命周期的纖細蠕蟲狀生物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正是它們導致了這種名為河盲症——或者稱之為盤尾絲蟲病——的可怕疾病。
  • 美單日死亡超2000例 食藥局批准「新一代」檢測法
    中新網11月26日電 綜合報導,美國單日新冠死亡病例在11月24日達2157例,系自5月以來首超2000例。25日,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批准了首個「新一代」檢測法,可以測量人體免疫系統在接觸病毒後產生的中和抗體數量,旨在判斷一個人的抗感染能力。
  • 十大最可怕細菌排行榜
    多數為非致病菌,少數可導致疾病。葡萄球菌是最常見的化膿性球菌,是醫院交叉感染的重要來源,菌體直徑約0.8μm,小球形,但在液體培養基的幼期培養中,常常分散,細菌細胞單獨存在。 葡萄球菌病主要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家禽的一種急性或慢性傳染病,在臨床上常表現多種類型,如關節炎、腱鞘炎、腳墊腫、臍炎和葡萄球菌性敗血症等,給養禽業造成較大的損失。
  • 中學生課外英語拓展閱讀:新冠病毒肺炎相關文章整理
    它很可怕,因為這是種全新的病毒,所以我們不知道它會如何變化。但是我得說,我們也許應和其他一些情況一起考慮。我去過西非獅子山報導過伊波拉疫情,這種疾病使得一半的感染者死亡。2002年的SARS和這次一樣,也是冠狀病毒,最終導致全球恐慌。
  • 新冠肺炎會不會比造成全球幾千萬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更可怕?
    ▼ 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發布的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截至北京時間4月6日22點,全球新冠肺炎病例累計確診1289380例,累計死亡70590例。治癒270372例。
  • 人類史上傳染病排序,哪種最可怕?
    在短短幾個月內,就有2000萬人死於流感,一年的時間裡,全球至少有5000萬至1億人因此喪生。伊波拉1976年,非洲中部出現了一種非常恐怖的傳染病,它會導致患者內臟破碎,每個毛孔都滲血,而且感染者會在短短48小時內就死亡,致死率更是高達90%。
  • 島內預估2020年新生兒16.4萬人 創史上新低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外界原預期新冠肺炎疫情將帶來戰後嬰兒潮現象,但是據臺當局內部事務管理部門統計,島內去年11月出生1萬4656人,截至2020年11月底,新生兒總數為14萬7702人,預估全年新生兒僅16.4萬人,創史上新低。
  • 日本海嘯損失2000億美金,印尼海嘯致29萬人死傷,海嘯究竟多可怕
    科學家就曾揭秘海嘯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海嘯的到來從來不是單獨存在的,必然都伴隨了地震和火山噴發等多種自然災害。印尼的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造成的浪潮高度高達30米,以至於和印尼國家相鄰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度、緬甸等多個國家都受到波及,共造成29萬人死傷,至今都是印尼人民不可言說的沉痛。未來如果人類無法減少地震爆發的頻率和級別,海嘯發生的頻率也會越來越高。
  • 日本海嘯損失2000億美金,印尼海嘯致29萬人死傷,海嘯究竟多可怕?
    科學家就曾揭秘海嘯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海嘯的到來從來不是單獨存在的,必然都伴隨了地震和火山噴發等多種自然災害。 印尼的大地震所引發的海嘯造成的浪潮高度高達30米,以至於和印尼國家相鄰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度、緬甸等多個國家都受到波及,共造成29萬人死傷,至今都是印尼人民不可言說的沉痛。
  • 協和團隊揭示新冠病毒致多器官損傷病理學機制 系全球首次報導 為...
    協和團隊揭示新冠病毒致多器官損傷病理學機制 系全球首次報導 為開發新藥物及治療方法提供線索2021-01-12 08:39:12 來源:長江日報 作者:羅蘭 通訊員協宣 瀏覽次數:2 次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簡稱「武漢協和醫院」)胡豫、夏家紅、聶秀團隊聯合西湖大學郭天南課題組
  • 中醫劉寧揭秘新冠病毒肺炎病理機制
    2月11日,國家中藥管理局派遣的國家中醫醫療隊第二批隊員、北京中醫藥大學劉景源名醫工作室主任、北京中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副主任醫師劉寧,在湖北接受記者採訪,結合其對新冠病毒的科研和半個多月來的臨床醫療實踐與思考,發布了新冠病毒的綜合臨床症狀、體徵以及西醫的病理機制,並將其應用於臨床治療取得顯著療效的獨家中醫療法公之於眾,希望在臨床推
  • 流感致1.2萬人死亡後,美國又爆發諾瓦克病毒,尚無特效藥和疫苗
    流感致1.2萬人死亡後,美國又爆發諾瓦克病毒,專家:需重視預防 美國CDC中心日前報導,從去年9月份開始,美國全境就有超出2000多萬人感染流感病毒,截至目前累計的死亡人數達到了1.2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