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無聊感是一種人體的自然特徵之一,無聊感的產生來自於兩個原因,一個是外部刺激,一個是自身的調節能力,表現為一種注意力傾注的對象不符合自己的內在偏好時的心理體驗。
2、以上是對無聊的常規解釋,平凡人忍受不了無聊,所以會選擇一些行為來躲避無聊,而不平凡的人超越了無聊,將無聊的事情經過重複的刻意練習,發展到一個非凡的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有時候會被稱為天才,實際上只是對無聊的超越而已。
3、據說奧運會世界冠軍的運動員的訓練是非常無聊的,無聊到普通人想都不願去想,劉翔在練習跨欄動作的時候,有些關鍵的分解步驟需要重複幾千遍;貝肯漢姆雖然可以靠臉,但是他的練球也是可以達到無聊的境地,經常是團隊最後一個離開場地,而且是把一個簡單動作重複上千遍;這樣的名單可以拉出很多、丁俊暉、朗朗.除了極少數真正的天賦異稟之外,大多數正常的天才都少不了無聊的練習過程。
4、所以無論是「精進」,還是「刻意練習」,還是十萬小時理論,都是知道的人多,做到的人少,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智慧都是免費的,所有人都知道,問題的關鍵是做不到,做不到的原因是因為忍受不了無聊,結果自然很誘人,過程卻實在是無聊的很。
5、我自己也曾經做過很多無聊的事情,比如騎車去西藏之類,聽上去很有聊,實際上在過程中的每一天都是機械的蹬車,爬山,休息,吃飯,日復一日,事後回想起來是有意思的,當時的感受是大部分時間是很無聊的,有一種孤獨感,因為這個過程中只有自己一個人。
6、後來反思到無聊實際上是一個人對自己的態度,面對自己一個人,無所事事的時候,內心是否踏實,是否安寧,是否平靜,是否滿足,是否擁有一種內在的力量和幸福感,這種內在的滿足和幸福感無需要外界條件限制,更和他人的態度無關,純然是和自己的內心狀態有關。
7、無聊感相似,但是引發無聊感的原因各不相同,甚至可能會矛盾,意味著說每個人內在的無聊感都是各不相同的,與我們對世界以及事物的價值定義有關,無聊感意味著意義的缺失,而意義實在是一種太主觀的定義,換句話說,無聊感並非來自於環境,而是來自於自己內心的定義,對當時當下場景的意義的領悟。
8、據我的不完備觀察,無聊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呈現正比增長的態勢,對於孩童來說,無聊感接近於零,在沒有被過度擾動的孩子的世界裡,是基本上感受不到無聊的,因為他有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吸收性的心靈,以及面對世界的全新的視野,他時刻都在切換狀態,每件事情對他都是意義非凡的,這種狀態我們稱之為天真,或赤子之心。
9、圍棋界有一個時代的王者,就是韓國棋手李昌鎬,被稱為「石佛」,原因是他的棋下的真的很無聊,最後往往是比對手多一目半目取勝,他不出奇招險招,永遠是做最壞的打算,不抱任何期望,隨時準備接受任何結果,最終的結果累積起來往往很神奇。股神巴菲特曾經說對普通人最好的投資方式是指數基金定投,為了證明這個觀點,他自己和華爾街的業績冠軍投資機構進行了10年之約,結果是以巴菲特完勝告一段落,在這個10年的過程中,巴菲特的策略無聊到極點,就是定投持股不動,而投資冠軍頻繁換股,各種輪動策略,最後巴菲特總結這就是人性,我們都渴望精彩波動,很少有人能夠忍受持續的無聊。
歡迎提問互動,長期徵集#話題#
請將你感興趣的主題在評論區留言!
點讚數多者優先採用
微信碎碎念 20190110
簡單碎碎念 20190111
控制碎碎念 20190112
幸福碎碎念 20190113
注意碎碎念 20190114
洞察碎碎念 20190115
成長碎碎念 20190116
期望碎碎念 20190117
遊戲碎碎念 20190118
焦慮碎碎念2019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