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和紙製品業是浙江省衢州市的重點行業,為了解造紙和紙製品業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近期,國家統計局衢州調查隊走訪了浙江龍遊縣金龍紙業有限公司、浙江道明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恆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家造紙和紙製品業製造企業。
調研顯示:受原料價格波動等因素影響,紙製品價格波動劇烈,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利潤被壓縮,經營擴張有所放緩,再加上外部環境不確定性,紙製品製造企業生存壓力加劇。
一、價格走勢分析
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衢州市造紙和紙製品業出廠價格持續下跌,其中,2019年4月環比下跌1.7%,同比下跌10.3%。
從同比情況來看,從2018年9月開始至2019年4月,造紙和紙製品業出廠價格同比已連續8個月下跌。
二、企業生產經營狀況
造紙企業
受原材料廢紙價格波動劇烈影響,上遊造紙企業利潤遭擠壓,企業生存壓力加劇。廢紙作為造紙企業最重要的原材料,在生產總成本中佔比較高,以金龍紙業為例,所佔比重高達78.6%。今年廢紙的收購價格波動明顯,1-2月價格大漲,3-4月價格有所下行,後續價格又有所回升,原材料價格的劇烈波動會使企業不能準確把握價格周期,一旦價格下跌而產能恰好過多的時候,造紙企業就會被套。為了增加市場競爭力,金龍紙業的出廠價格上漲時漲幅會低於原材料購進價格漲幅5個百分點左右,下跌時跌幅會高於原料購進價格的跌幅5個百分點左右,利潤被嚴重壓縮。
紙製品企業
由於產業鏈上遊的價格變化往往會傳導到下遊企業生產中,因此下遊企業對於行業價格的波動更為敏感,下遊紙製品製造企業承受了更多的成本上升壓力。以浙江道明新材料有限公司為例,原材料購進成本佔企業生產成本的77.73%,是企業所有成本費用中佔比最高的部分。2018年12月-2019年3月,原材料瓦楞原紙價格有所上漲,道明新材料有限公司作為下遊生產企業,一方面要承受上遊企業提高原材料出廠價格,影響企業資金流運轉,加大運行成本;另一方面還需要考慮產品提價後對市場份額、訂單量和客戶接受程度的影響。為保持市場份額和客戶,企業會主動壓縮利潤,生存壓力進一步加劇。
三、企業面臨的困境
1、廢紙等原材料價格有所上漲
受國家限制廢紙進口政策影響,國外廢紙短缺,大型紙廠緊急掉頭搶國廢,進一步擠佔中小紙廠國廢購進渠道。中小紙廠原本就減少或失去進口廢紙額度,在原料缺口恐慌心理影響下,國廢需求量不斷飆漲,市場供應緊缺,導致國廢價格上漲。同時,在當前情況下,多數廢紙收購商對進口廢紙減少的預期強烈,看好後期價格,投機心態明顯,大量的回收商降慢出貨節奏,乘勢囤貨炒作,進一步抬升廢紙價格。
2、面臨產能過剩的威脅
據了解,儘管落後產能的淘汰進度正在加速,但2019年1-5月各紙廠產能都有比較大的提升,如離型紙市場多家企業上線了新的設備,最高產能擴充為原來的3倍以上。一旦需求難以跟上,各紙廠在目前庫存偏高的情況下容易打「價格戰」,使得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進一步擠壓紙廠利潤空間。
3、企業議價能力較弱
產品價格波動情況受企業議價能力影響,造紙和紙製品業進入門檻低,產品同質化程度高,競爭激烈,企業以壓低成本為核心競爭力。在供需情況發生變化時,造紙和紙製品企業只能被動接受價格的大幅變動。
4、用工難、用工貴問題突出
隨著整體經濟發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勞動力的相對緊缺,企業用工成本不斷看漲。由於造紙是傳統的勞動密集型行業,工種技術含量低,流動性大。目前造紙企業招工困難,很多年輕人寧願去從事服務行業也不願意進工廠打工。為了補充「新鮮血液」和更好地留住工人,企業只能提升薪酬,但這也同時增加了企業的用工成本。
四、相關意見建議
1、建立規範的國內廢紙採購渠道
在目前木材和非木材纖維原料總量不足的情況下,抓好廢紙資源回收和利用,建立造紙廠和回收企業之間的誠信以及公平公正的交易模式,進一步健全完善國內廢紙回收體系,有力推動廢紙回收利用行業的規範與整合,推動行業技術裝備水平的提升,加大國產廢紙回收力度以提高數量,強化國內廢紙分類以提高質量,實現廢紙回收利用行業的綠色發展。
2、規範市場秩序,加強監督管理
在當前紙類產品價格波動劇烈的情況下,政府部門要做好相關的監管工作,加強對固體廢物進口、運輸、利用等各環節的監管,提高準入門檻。要監督和規範市場交易行為,嚴厲打擊投機倒把、囤貨居奇行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營造理性的市場交易行為氛圍。
3、加快技術升級,實現差異化競爭
企業應加大科研力度,聯合科研院所、高校加快技術創新與改造,優化生產工藝,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物耗,改善產品的品質,積極實現產品轉型升級,從大多數產品中脫穎而出,尋找到新「藍海」,從而使企業更具市場競爭力。
4、搭建平臺,努力解決招工難的問題
相關部門應依託現有資源打造現場招聘平臺,定期舉辦各類招聘活動,為企業與求職者面對面交流提供便利;利用現代化技術打造網絡招聘平臺,通過網絡、微信公眾平臺發布招工專題片等各類招聘信息,針對企業的用工需求開展多形式、多層次、全方位宣傳活動;強化人力資源供給基地建設,建立銜接人才開發儲備的平臺,將區域內的職業培訓學校納入人力資源供給基地,依託基地實現資源共享,實現校企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