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唯一木漿自產自足、漿紙產能完全匹配的漿紙一體化企業。這一"戰績"讓晨鳴紙業成為破解原料自給困局的首個兌現者。
總產值近萬億的中國造紙行業,生產原材料卻長期依賴進口,目前這一現象開始得到改變。
中國造紙龍頭企業晨鳴紙業近日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晨鳴紙業自製漿產能達420萬噸,基本實現了木漿自產自足、漿紙產能完全匹配。
本報對A股17家造紙行業上市公司的公開信息進行了梳理,近幾年,至少5家公司已結合產品特點、區位優勢等對原料端進行了戰略結構調整,中國造紙行業有望整體擺脫對生產原材料進口的依賴。
限廢令倒逼原料結構優化
造紙行業原材料結構的調整,源自中國政府嚴格的限廢令。2020年年底前基本實現固體廢物零進口"的要求。2017-2018年進口廢紙量分別為2572萬噸、1703萬噸,分別同比下降9.8%、33.8%。2019年上半年,廢紙進口量542萬噸,較上年同比減少24%。有券商預計,2020年全年外廢進口總量將減少50%,保守測算全年缺口接近1000萬噸,佔需求總量的15%。
造紙行業具有成本加成屬性,受原材料價格影響極大,曾有有機構統計,造紙原料成本佔生產總成本的7成以上。
造紙原料主要為廢紙和紙漿(木漿+非木漿)。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造紙行業市場規模已達萬億,但2017年中國造紙行業廢紙自給率63.8%,紙漿自給率僅有43.9%。由於造紙原料大量依賴"外廢"進口,成本話語權長期受限,原料困局亟待破解。如今破局者業以出現。
大型紙企猛攻原料關 晨鳴紙業成首個成功闖關者
經過提前布局和多年積澱,國內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木漿自產自足、漿紙產能完全匹配的造紙企業"誕生"。
3月27日,晨鳴紙業紙業披露了2019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晨鳴紙業自製漿產能達420萬噸,佔國內木漿產能的40%,已成為全國最大的木漿生產企業,同時,也是全國唯一木漿自產自足、漿紙產能完全匹配的漿紙一體化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內木漿年需求量約3300萬噸,其中僅有1100萬噸為自產,供給缺口在2200萬噸左右。隨著,"禁廢令""限塑令"的逐步落地,未來木漿需求將進一步擴大。
據悉,從2005年,在廣東湛江布局第一個木漿生產項目開始,晨鳴紙業木漿項目已落子三地,分別位於廣東湛江、湖北黃岡、山東壽光。在國內僅有的5家木漿製造廠中,晨鳴紙業就佔了三席。
在製造木漿的上遊,晨鳴紙業從2001年起,先後在廣東、湖北、江西等地建立了原料林基地。截至2019年底,原料林面積達100多萬畝。在林漿紙一體化的路上,晨鳴紙業已為自己在行業中奠定了絕對優勢。
記者注意到,除晨鳴紙業,還有幾家造紙業上市公司也開始了保衛原料的行動。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太陽紙業預計投資228億元的350萬噸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正式開工。中順潔柔30萬噸竹漿紙一體化項目正式籤約,該項目計劃投資約40.87億元。宜賓紙業宣布竹漿紙一體二期規劃,如順利實施漿紙規模將超過120萬噸,建成中國最大的竹漿造紙企業。
有行業分析師表示,無論是林漿紙一體化還是竹漿紙一體化,其最終目的都是希望通過對核心環節的掌控掌控塑造核心競爭力。有實力的大型企業已經通過對上下遊產業鏈的合理布局和落地實施,提前鎖定了競爭優勢。未來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將是大勢所趨。
國家統計局快報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底,製漿造紙及紙製品業企業數量6641家,比去年同期減少31家。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付曉萌_NB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