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是大多數人特別是中老年朋友們都十分熱衷的一個話題。在養生的各種手段中,又以飲食進補最受歡迎,只要吃了「補藥」,大家便會覺得是件好事,但如果盲目進補就違背了科學進補的原則。比如「補氣第一品」的人參,確實具有大補元氣的妙用,但若是本身脾虛溼盛、痰溼停聚之人長期使用人參,不僅無法正常補益,還會阻滯氣機助長痰溼。
因此,要想使用補藥,還需要考慮各種因素。除了人參,其實還有更多物美價廉的中藥可供選擇,比如被譽為「補藥之長」的黃芪。黃芪,來自於北方乾燥地區的堅強植物,其入藥部位是它的根。黃芪性甘味微溫,具有補氣昇陽、益氣固表、生津養血、利水消腫等豐富的功效,在臨床中使用十分廣泛,如氣虛乏力、脾胃虛弱、肺虛咳喘、血虛等病症皆在黃芪的使用範圍以內。而且黃芪本身性味溫和,平時少量單獨使用,對於養生也是能夠完美勝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