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信通信聯同應科院於MWC演示移動邊緣計算及車聯網(V2X)原型系統

2020-12-05 美通社

香港2017年3月1日電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無線解決方案供應商京信通信系統控股有限公司(「京信通信」,香港股份代號:2342)聯同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於西班牙巴塞隆納舉行的2017年世界移動通大會上(Mobile World Congress,簡稱MWC),展示最新研發的移動邊緣計算平臺及運行於該平臺上的車聯網原型系統。

該演示較引人注目的是一套建於虛擬化移動邊緣計算平臺之上車聯網原型系統。通過採用移動邊緣計算以及其他一些車聯網/LTE/5G的先進技術,令該系統可以以低延時進行車輛監控。基於該系統,可以實現智慧城市中的道路安全及智能交通功能。

該演示所展示的移動邊緣計算平臺可以提供移動邊緣應用開發者管理、定義網絡特性及大規模部署應用的能力。通過採用軟體定義網路(SDN)技術,該移動邊緣計算平臺可以在同一套物理網絡之上為不同移動邊緣應用定義不同的網絡特性及服務拓撲。同臺展示的移動邊緣編排器可以幫助移動運營商靈活地部署及管理大規模移動邊緣應用。

使用京信通信開發的LTE小基站作為路側單元(RSU),該車聯網原型系統可以實時監測車輛的運行狀態、跟蹤車輛的位置,然後通過自主研發的分析算法,實現了在視野受限情況下,通過十字路口的車輛能夠感知到其他車輛及行人,並且能夠根據這些資訊發出警告信號,有效防止交通事故的發生。

京信通信及應科院於2016年建立了聯合研究實驗室。該實驗室專注於智慧城市及智慧家庭技術的研發。聯合實驗室的成立,大大方便了雙方在該些領域的合作。

該演示在2017年2月27日至3月2日於西班牙巴塞隆納Fira Gran Via舉行的2017年世界移動通大會,在京信通信展位中(5號館,展位5A31)展出。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應科院)簡介

應科院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2000年成立,其使命是要透過應用科技研究,協助發展以科技為基礎的產業,藉此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應科院設立7個技術部,把其在多個領域的核心研發能力組織起來,它們包括通技術、電子元件、混和信號系統晶片、先進數碼系統、光電子、信息安全與數據科學,及智能軟體與系統,研發力量主要針對金融科技、智能製造、新一代通網絡、健康科技和智慧城市等5個應用範疇。有關應科院更多資訊,歡迎瀏覽www.astri.org。

有關京信通信系統控股有限公司

京信通信是全球領先無線解決方案供應商之一,主要業務包括研發及生產無線產品,包括RRU、天線與基站子系統以及無線傳輸及接入系統。集團亦為全球客戶提供全面網絡優化解決方案及服務。京信通信企業總部設於香港,營運網絡遍布全球,包括設於中國的生產基地、設於中國和美國的研發中心,以及全球超過40間辦事處。京信通信已獲納入多項指數,包括MSCI中國小型股指數、恒生綜合指數(資訊科技業指數、中小型股指數及小型股指數)、恒生環球綜合指數、恒生網際網路科技業指數及恒生可持續發展企業基準指數。如欲獲得更多資料,請瀏覽www.comba-telecom.com。

應科院傳媒查詢

區曉君女士
電話:(852) 3406 2993
電郵:cherryau@astri.org

相關焦點

  • 2019MWC | 重拳出擊,中國移動邊緣計算C位再出道
    邊緣計算 (Edge Computing) 作為信息社會的新型基礎設施,將會促進各行各業實現轉型升級,並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在國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可以說是邊緣計算的積極推動者。即將在巴塞隆納召開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19)上,中國移動將再次發力,現場發布「Pioneer 300」先鋒行動。
  • 全面解析C-V2X車聯網技術
    C-V2X的應用車聯網具有大量的運用場景,如今有一些已經運用到現實的交通中,還有一些人們正在討論與研究。車聯網可應用在道路安全服務、自動停車系統、緊急車輛讓行、自動跟車等方面。車聯網的應用不僅保證了道路交通安全,還可以為車主提供便利。
  • 楊暘主任應邀在世界移動大會(上海)分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
    2017年6月28日,世界移動大會-上海拉開帷幕。
  • 京信通信利用RFID跟蹤無線網絡的天線健康狀況
    京信通信的臨界點天線監控系統(AMS)京信通信集團認證的這套公共安全解決方案由一個Donor位於美國加州米爾皮塔斯的京信通信是香港京信通信系統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該公司提供商業和公共安全無線電系統,並生產蜂窩基站天線,比如在緊急情況下使用的Donor天線和Service天線。美國京信通信公司的市場經理J.R. Wakabayashi說:「我們在建築裡面設計了一個內部公共安全通信網絡,以便在室內能接收到外部信號。」
  • 一文了解邊緣計算和邊緣AI
    其中,eMBB指3D/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移動寬帶業務,mMTC指大規模物聯網業務,URLLC指如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接的業務。5G通信網絡更加去中心化,需要在網絡邊緣部署小規模或者可攜式數據中心,進行終端請求的本地化處理,以滿足URLLC和mMTC的超低延時需求,因此邊緣計是5G核心技術之一。邊緣計算恰好可以解決5G三大場景面臨的問題。
  • 邊緣計算和邊緣AI是什麼?兩者有什麼區別?
    其中,eMBB指3D/超高清視頻等大流量移動寬帶業務,mMTC指大規模物聯網業務,URLLC指如無人駕駛、工業自動化等需要低時延、高可靠連接的業務。5G通信網絡更加去中心化,需要在網絡邊緣部署小規模或者可攜式數據中心,進行終端請求的本地化處理,以滿足URLLC和mMTC的超低延時需求,因此邊緣計是5G核心技術之一。
  • 邊緣計算總結 - CSDN
    邊緣計算是繼分布式計算、網格計算、 雲計算之 後的又-新型計算模型,是以雲計算為核心,以現代通信網絡為途徑,以海量智能終端為前沿,集雲、網、端、智四位一體的新型計算模型。邊緣計算是一種在數據源附近的網絡邊緣執行數據分析處理以優化雲計算 系統的方法,通過在數據源處或附近處執行分析和知識生成任務來減少雲端不必要的數據存儲以及傳感器和中央數據中心間傳輸所需的通信帶寬。
  • 基於邊緣計算的大規模傳感器高頻採集系統研究
    【關鍵詞】邊緣計算;大規模傳感器;高頻採集1 引言物聯網是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泛在網絡的融合應用,在5G的萬物互聯時代,物聯網要通過大規模的不同類型的傳感器去感知周邊物體和物理環境,為物聯網應用層的數據分析提供依據。
  • 解鎖萬億級市場:邊緣計算那些不「邊緣」的投資機會
    從整個系統框架來看,邊緣計算分為雲、邊緣、現場(端)三層,強調「雲邊端」一體化。發展歷程,邊緣計算的「當打之年」邊緣計算如同雲計算,都是應時代發展而迅速蓬勃生長的新需求。以雲計算為例,2013年,中國國內雲計算市場僅有 47億人民幣,但到了2019年,國內總市場規模超過千億,全球總市場達500億美元。而五年前誕生的邊緣計算正如雲計算一般,正在以超高速的發展速度賦能各行各業。
  • 吉大通信:一直在加強通信網絡相關技術研究,包括移動邊緣計算(MEC...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9月16日訊,有投資者向吉大通信(300597)提問, 今年以來國家大力發展新基建,特別是5G網絡建設,貴公司作為國內領先的通信網絡技術服務商,現在手上有多少5G項目?
  • 聯想集團李虓:5G賦能車聯網,雲網融合新未來
    ,同時我們在去年12月份大概就是這個時候,那麼成立了一家這個公司,叫做聯想未來通信科技重慶有限公司,我們正式的揭牌,我們將來會把所有的基於聯想5G產品的研發、生產、交付應用和展示全部落地的重慶,也包括我們現在的所有的車聯網產品和5G產品的生產,現在目前都是在我們自己的電腦生產工廠進行生產。
  • 從雲計算+邊緣計算的角度看工業物聯網
    現在進入市場的軟體解決方案使企業能夠利用網關和傳統的工業計算平臺實時響應關鍵事件,保護安全性,並有效利用連接和帶寬。從雲計算和邊緣計算的角度來看工業物聯網,或許將得到新的認識。IIoT:不僅是雲計算工業物聯網(IIoT)通常與大數據和雲相關聯,從廣泛分布的傳感器中收集大量數據,將「信息轉化為洞察力」。
  • 車聯網產業成為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發展的戰略方向
    在今日召開的「2020中國國際車聯網技術大會」上,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延川指出,車聯網作為5G垂直應用落地的重要領域,目前已經進入了產業爆發前的戰略機遇期。 中央剛剛發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等建設,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數位化發展。 張延川指出,車聯網作為今後重要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智能交通、新一代信息通信網絡發展的戰略方向。主要發達國家政府高度重視,紛紛通過國家政策或立法推動產業發展,鼓勵技術創新。
  • 邊緣計算推動人工智慧走向嵌入式系統
    為了滿足這種需求,一種新的計算方式:邊緣計算進入了大眾視野。「邊緣計算能在正確的時間將正確的數據放在正確的位置,支持快速和安全訪問。」 中科創達副總裁楊宇欣對集微網表示,「隨著萬物互聯的時代的到來,數以萬計IoT設備產生的海量數據將給通信技術帶來無限壓力。這就要求靠近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或者設備,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實時處理設備收集的有價值的數據。」
  • 乾貨丨邊緣計算應用、現狀及挑戰
    如果把車輛收集的數據全部上傳至雲端處理會造成網際網路負載過大,導致傳輸延遲;因此,需要邊緣設備其本身具有處理視頻、音頻、信號等數據的能力。邊緣計算可以為這一需要提供相應的架構、服務、支持能力,縮短端到端延遲,使數據更快地被處理,避免信號處理不及時而造成車禍等事故。一輛車可以與其他接近的車輛通信,並告知他們任何預期的風險或交通擁堵。(4)移動大數據分析。
  • 工信部規劃20MHz帶寬的車聯網專用頻率資源
    近日,為支持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直連通信使用5905-5925MHz頻段管理規定(暫行)》,規劃了5905-5925MHz頻段共20MHz帶寬的專用頻率資源,用於基於LTE(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演進形成的V2X(車與車、車與人、車與路之間的直連通信)智能網聯汽車的直連通信技術,同時,對相關頻率、臺站、設備、幹擾協調的管理作出了規定。
  • 基於混合雲霧計算的物聯網架構
    雲計算是聚合度很高的計算服務,其使用方式雖然廉價、簡單且方便,但云伺服器遠離行動裝置,數據傳輸的距離大,導致延遲和通信開銷增大甚至不可容忍[3-4]。物聯網終端設備和用戶終端設備基本都是能量受限的,將數據傳到遠程雲中心執行,會導致物聯網終端能耗過大而過早失效,或用戶終端設備待機時間大大減小。
  • 我市頒發首份車聯網直連通信頻率使用許可
    市經濟信息委嚴格落實放管服要求,積極用活無線電管理相關政策,充分用好無線電頻率資源,近日頒發了全市第一份車聯網直連通信頻率使用許可,支持我市車聯網產業發展。我市打造「智慧名城」,正以兩江新區為平臺,積極創建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能網聯汽車基地,急需使用車聯網直連通信頻率資源。
  • Frost&Sullivan預測:2022年90%的工業企業使用邊緣計算
    近日,Frost&Sullivan發布的報告顯示,邊緣計算作為工業企業的一項基礎技術,能夠為企業提供更短的時延、更高的安全性、更快響應速度的數據收集能力和更低的成本。目前,移動邊緣計算處於發展初期,但未來五年,無線網絡運營商提供的邊緣計算商業產品預計以157.4%的年複合增長率進行增長,到2024年收入將增長至72.3億美元,而2019年的收入為6410萬美元。  邊緣計算可以應用於工業領域的多種場景,諸如自主資產、遠程資產監控、從閒置資產中提取數據、自主機器人、自主車輛和智能工廠。
  • 邊緣計算的優秀用例和優勢
    這些情況需要邊緣計算提供低延遲和可靠性。Addressable Markets 公司首席戰略官兼The Analyst Syndicate(資深獨立分析師社區)成員Bruce Guptill 稱:「物聯網、傳感器、行動裝置和其他聯網設備的快速發展和部署意味著更多的數據,以及對邊緣計算的廣泛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