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研三答辯找工作了,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拿著寫好的論文取找導師,看也沒看就直接告訴不會籤字,讓直接等著延期吧。
王強也算是勤勤懇懇幫老師做項目兩年多了,雖說在北京高校中算很不起眼,但什麼項目編書也都盡心盡力,生怕惹到老師。就在九月份一個校級項目中期答辯,老師有事不能去,讓研三學生幫忙去答辯,結果沒有通過。與會的九個項目老師就王強老師一個人沒去,所有老師都狂懟那個可憐的學生,項目直接斃掉。可這能怪誰呢,項目申請過程中不聞不問,答辯也不去,掛掉還抱怨學生。真的現在研究生的地位這麼可憐了麼
其實相信大多數老師還是很好的,作為導師,可能會存在因為嚴格要求導致學生較為苦難的日子。可既然做出選擇投身科研,艱苦生活還是要有一定心理準備的。能做到研究生導師的人,一般情況下都是某專業的突出人參與才,手裡會有一些研究的項目,這些項目能使導師名利雙收,卻又是他一個人無法完成的,需要集體運作,所帶的研究生就是最好的幫手,不必付出太多的金錢和精力,學生又可以實踐,積累經驗,按理說,也是一件可以接受的事情。
部分老師出現辱罵學生,刻薄對待的畢竟是少數,近年來常有研究生迫於重負不堪壓力,讓人可惜。究其原因也是當下碩士導師權力過大,對學生論文擁有一票否決制。學生如果得罪老師,畢業確實是難上加難。當然有也學生在讀期間不努力,毫無研究成果,也是讓老師很無語。
教育部近日印發《關於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明確了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具體包括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培養研究生學術創新能力、培養研究生實踐創新能力、增強研究生社會責任感、指導研究生恪守學術道德規範、優化研究生培養條件、注重對研究生人文關懷等七個方面。
相信研究生導師和學生關係發展會愈加明朗,不僅僅是作為個人畢業,也是對科研事業做出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