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分子運動帶你看世界

2020-12-04 任哥論道

我們都曾聞到過煤氣或天然洩露的那種怪怪的臭味,本來煤氣就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為了預防煤氣洩露,「特意」在煤氣中加入一種「臭臭」的味道。為的就是提醒人們,煤氣洩露很危險。現在有電子鼻,稍微有一點煤氣的味道,警報就會響起,這為人們安全使用煤氣或天然氣大大地提供了方便。

那麼,為什麼會這麼迅速地使我們就能檢測到煤氣或天然氣洩露呢?

一、分子的擴散性。

無論是液體的還是氣體的,分子都具有擴散性。

分子擴散,也稱分子傳質,簡稱擴散,是由於分子的無規則熱運動而形成的物質傳遞現象。擴散與溫度有關,是質量傳遞的一種基本方式,是在濃度差或其他推動力的作用下,由於分子、原子等的熱運動所引起的物質在空間的遷移現象。

敲黑板:分子擴散是分子的無規則熱運動而形成的物質傳遞現象。

以濃度差為推動力的擴散,即物質組分從高濃度區向低濃度區的遷移,是自然界和工程上最普遍的擴散現象;以溫度差為推動力的擴散稱為熱擴散;在電場、磁場等外力作用下發生的擴散,則稱為強制擴散。

注意濃度!有些氣體或固體到達一定濃度,遇到明火就會發生爆炸,比如,煤氣爆炸,麵粉爆炸,粉塵爆炸等等。

二、分子運動

分子的存在形式可以為氣態、液態或固態。分子除具有平移運動外,還存在著分子的轉動和分子內原子的各種類型的振動。固態分子內部的振動和轉動的幅度,比氣體和液體中分子的平動和轉動幅度小得多,分子的這種內部運動,並不會破壞分子的固有特性。通常所說的分子結構,是這些原子處在平衡位置時的結構。分子的內部運動,決定分子光譜的性質,因而利用分子光譜,可以研究分子內部運動情況。 分子的構型和構象相同成分的分子中,若原子的排列次序和排列方式不同,可形成不同的分子。例如C2H6O分子可以排列為乙醇分子,也可以排列為二甲醚分子,它們的結構式所示分子的結構式反映分子內部原子的排列次序。組成分子的成分相同,而排列次序不同,形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分子,這種現象稱為同分異構現象,這些成分相同結構不同的分子稱為同分異構體。

對有些分子,當它的構型確定時,分子的形狀大小也就確定了,例如水分子、甲烷分子、苯分子等。有些分子在一定的構型條件下,分子的形狀還會隨原子的相對位置而改變。例如乙烷(C2H6)分子在相同的連接次序及雙原子分子純轉動光譜相同的鍵長鍵角數據下,還可以有交叉式(圖3之a)和重疊式(圖3之b)兩種不同形狀,這種情況稱為分子的構象。不同構象的分子,能量有一定差別,它們的對稱性亦不同,對於乙烷分子,常溫下交叉式的構象

比較穩定。

三、分子運動與布朗運動

分子擴散是分子的無規則熱運動而形成的物質傳遞現象。

1827年英國植物學家R.布朗在花粉顆粒的水溶液中觀察到花粉不停頓的無規則運動。進一步實驗證實,不僅花粉顆粒,其他懸浮在流體中的微粒也表現出這種無規則運動,如懸浮在空氣中的塵埃。後人就把這種微粒的運動稱之為布朗運動。以懸浮在水中的藤黃顆粒為例,一個半徑為2x10^-7米的藤黃顆粒,質量約為3x10^-17千克,在27℃時它的運動速率接近0.02米/秒。起初人們不了解這種運動的起因。1877年J.德耳索首先指出布朗運動是由於顆粒受到液體分子碰撞的不平衡力作用而引起的。

隨後,1904年法國科學家H.潘卡雷作了進一步解釋:大物體(如線度為0.1毫米)將從各個方面受到運動原子的衝擊,打擊非常頻繁,概率定律使之互相補償,故它們不移動。微小的粒子受到的打擊太少,以至無法補償。也就是說,布朗運動是液體分子處於不停頓無規則熱運動的宏觀表現。1905-1906年A.愛因斯坦和M.von斯莫盧霍夫斯基分別發表了理論上分析布朗運動的文章。1908年皮蘭用實驗驗證了愛因斯坦的理論,從而使分子動理論的物理圖像為人們廣泛接受。

例如,在顯微鏡下觀察懸浮在水中的藤黃粉、花粉微粒,或在無風情形觀察空氣中的煙粒、塵埃時都會看到這種運動。溫度越高,運動越激烈。它是1827年植物學家R.布朗最先用顯微鏡觀察懸浮在水中花粉的運動而發現的。作布朗運動的粒子非常微小,直徑約1~10微米, 在周圍液體或氣體分子的碰撞下,產生一種漲落不定的淨作用力,導致微粒的布朗運動。如果布朗粒子相互碰撞的機會很少,可以看成是巨大分子組成的理想氣體,則在重力場中達到熱平衡後,其數密度按高度的分布應遵循玻耳茲曼分布(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布)。

J.B.佩蘭的實驗證實了這一點,並由此相當精確地測定了阿伏伽德羅常量及一系列與微粒有關的數據。1905年A.愛因斯坦根據擴散方程建立了布朗運動的統計理論。布朗運動的發現、實驗研究和理論分析間接地證實了分子的無規則熱運動,對於氣體動理論的建立以及確認物質結構的原子性具有重要意義,並且推動統計物理學特別是漲落理論的發展。由於布朗運動代表一種隨機漲落現象,它的理論對於儀表測量精度限制的研究以及高倍放大電訊電路中背景噪聲的研究等有廣泛應用。

這是1826年英國植物學家布朗(1773~1858)用顯微鏡觀察懸浮在水中的花粉時發現的。後來把懸浮微粒的這種運動叫做布朗運動。不只是花粉和小炭粒,對於液體中各種不同的懸浮微粒,都可以觀察到布朗運動。布朗運動可在氣體和液體中進行。[1]

布朗描述分子運動是:

1.無規則

每個液體分子對小顆粒撞擊時給顆粒一定的瞬時衝力,由於分子運動的無規則性,每一瞬間,每個分子撞擊時對小顆粒的衝力大小、方向都不相同,合力大小、方向隨時改變,因而布朗運動是無規則的。

2.永不停歇

因為液體分子的運動是永不停息的,所以液體分子對固體微粒的撞擊也是永不停息的。

3.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

顆粒越小,顆粒的表面積越小,同一瞬間,撞擊顆粒的液體分子數越少,據統計規律,少量分子同時作用於小顆粒時,它們的合力是不可能平衡的。而且,同一瞬間撞擊的分子數越少,其合力越不平衡,又顆粒越小,其質量越小,因而顆粒的加速度越大,運動狀態越容易改變,故顆粒越小,布朗運動越明顯。

4.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明顯

溫度越高,液體分子的運動越劇烈,分子撞擊顆粒時對顆粒的撞擊力越大,因而同一瞬間來自各個不同方向的液體分子對顆粒撞擊力越大,小顆粒的運動狀態改變越快,故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明顯。

5.肉眼看不見

做布朗運動的固體顆粒很小,肉眼是看不見的,必須在顯微鏡才能看到。

布朗運動間接反映並證明了分子熱運動。

四.愛恩斯坦與分子運動

1905年,愛因斯坦依據分子運動論的原理提出了布朗運動的理論。就在差不多同時,斯莫盧霍夫斯基也作出了同樣的成果。他們的理論圓滿地回答了布朗運動的本質問題。

應該指出,愛因斯坦從事這一工作的歷史背景是那時科學界關於分子真實性的爭論。這種爭論由來已久,從原子分子理論產生以來就一直存在。本世紀初,以物理學家和哲學家馬赫和化學家奧斯特瓦爾德為代表的一些人再次提出對原子分子理論的非難,他們從實證論或唯能論的觀點出發,懷疑原子和分子的真實性,使得這一爭論成為科學前沿中的一個中心問題。要回答這一問題,除開哲學上的分歧之外,就科學本身來說,就需要提出更有力的證據,證明原子、分子的真實存在。比如以往測定的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分子質量只是質量的相對比較值,如果它們是真實存在的,就能夠而且也必須測得相對原子質量和相對分子質量的絕對值,這類問題需要人們回答。

小結:布朗運動與分子熱運動不一樣,與溫度和粒子個數有關,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劇烈,粒子越少,分子熱運動越劇烈。

圖片模糊,建議替換或刪除

×

按經典熱力學的觀點,布朗運動嚴格來說屬於機械運動,因此它表現出的是一種機械能

有人據此對

熱力學第二定律

提出質疑。實際上,布朗運動是一種特殊的機械運動,做布朗運動的顆粒正好處於宏觀與微觀的分界點上,所以布朗運動中機械能同時具有一般意義上的宏觀機械能與微觀

分子動能

的雙重特性,它的能量集中程度介於兩者之間,

無序性

也介於兩者之間。

任何無規則行走者所帶的守恆量都各自對應著一個擴散運輸定律。

無規則行走只是布朗運動的理想狀態

無規則行走只是布朗運動的理想狀態二者概念不等同,實際觀測,在納米尺度下,不規則物體布朗運動不滿足高斯分布

在很多系統都存在不同類型的無規則行走,他們都具有相似結構。單個的隨機事件我們不可預測,但隨機大量的群體行為,卻是精確可知的,這就是概率世界的魅力,在偶然中隱含著必然。隨機性造成了低尺度下的差異性,但在高尺度下又表現為共同的特徵的相似性。按照概率的觀點「宇宙即是所有隨機事件概率的總和」

相關焦點

  • 微觀世界分子原子粒子為什麼都在振動或運動?
    有網友問:都說分子振動,原子振動,粒子振動,為什麼振動?本質是什麼?運動是這個世界的根本屬性,而振動是運動的一種方式。最簡單的運動形式有四種,即勻變速直線運動、拋體運動、勻速圓周運動和簡諧振動。其中,勻速或變速直線運動和拋體運動是不可重複的運動,因此是運動狀態是拓撲關係;而圓周運動和簡諧振動看起來可以重複更簡單,其實不然。後兩種運動只是從宏觀上看是周期性的可重複的,但在微觀上則更為複雜,是拓撲的不可重複的。振動是宇宙普遍存在的現象,不管是宏觀,還是微觀都有振動發生。
  • 5G時代 分子、原子微觀世界……社區「周末課堂」帶孩子們領悟科技...
    解「5G時代」,感受「分子、原子微觀世界」,11月28日下午,在桃園路街道第一中心社區兒童服務站,「周末課堂」如期開課,中心社區聯合「壹基金」與陝西紅鳳小朱䴉服務站的老師、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志願者,帶領轄區的孩子們進行了一次奇妙的「科技之旅」。
  • 復古的極致 《摩登原始人》帶你觀光神奇部落
    你是否還記得我們兒時所看的一部美國卡通《摩登原始人》中主人公弗林特斯通的家,既原始又現代,那曾今是多少孩子們夢想的家啊.現由齊遊網國內獨家代理的《摩登原始人》神奇部落穿越觀光團開組啦!領略遠古時代的風土人情,感受原始部落的純真與質樸,傾聽上古巨獸和恐龍憤怒的咆哮和嬌憨的低吟,一起來吧!
  • 布朗運動是分子運動嗎?
    很多同學在學習到物理的時候會碰到這樣的一個問題,布朗運動是分子運動嗎?這裡的答案是布朗運動不是分子的運動,由於液體分子的無規則運動撞擊,懸浮在液體中的微小顆粒,做無規則運動,微粒的無規則的運動叫做布朗運動。
  • 在世界海洋日,帶你走進神奇的海龜世界
    在世界海洋日這天,我就帶大家一起探索海龜的神奇世界。一、海龜種類海龜隸屬龜鱉目、海龜科、海龜屬,在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分布廣泛。現存的海龜共有8種:稜皮龜、蠵龜、玳瑁、橄欖綠鱗龜、綠海龜、麗龜和平背海龜,均被列為瀕危動物。我國沿海分布著綠海龜、玳瑁、蠵龜、麗龜和稜皮龜等,均被列為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
  • 神奇織金洞——看夠了山,看夠了水,現在帶你去看洞!
    神奇織金洞——看夠了山,看夠了水,現在帶你去看洞!眾所周知,貴州是一個以高原、山地為主的地區。我們都清楚,造成高原的大部分是巖溶作用,少數是由剝蝕作用形成,而在貴州最多的就是可溶性巖石:石灰巖。織金洞有不同的景觀和特點,分別為琵琶宮、廣寒宮、萬壽宮、迎賓廳、講經堂、雪香宮、靈霄殿、十萬大山、塔林洞、金鼠宮、望山湖、水鄉澤國等等,這些景點組成奇特的景觀,如果人進去了,就像來到神奇的夢幻花園。第一場,倒掛琵琶。
  • 氫鍵規則:帶你探索神奇的冰水世界
    水是一切生命的起源和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構成炫彩世界的重要元素,留下了不計其數的浪漫奇蹟和不解懸疑。
  • 【破爛熊】帶你探尋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裡的神奇世界
    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神奇世界Natural History Museum World of WonderS01E01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一個位於倫敦中心的奇妙世界,這裡擁有八千萬種自然景觀【神奇動物在哪裡】"神奇動物:大自然的奇蹟"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正準備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展覽#神奇動物在哪裡#展覽將展示電影中的奇幻生物 以及它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這裡將會呈現一個魔法世界它們來自華納兄弟的電影這個巨大的 外形怪異的東西是毒角獸的角毒角獸是從紐特-斯卡曼德箱子裡逃跑的神奇動物之一
  • 魔力科學實驗站 帶你遇見神奇世界
    通過實驗來見證變色的神奇!8月27日下午,共青團金水區委聯合比鄰社工「雙創青年」企業社工項目為轄區企業青年子女開展了「魔力科學實驗站 帶你遇見神奇世界」的科學小實驗,進一步加強轄區企業青年子女的科普教育,幫助大家了解更多科學知識,親身體驗科學的變化無窮和創造的無限樂趣。
  • 科技功臣田禾:在分子機器的神奇世界,他讓諾獎得主為中國科研「點...
    顯微鏡下,一架分子馬達飛速地轉動起來,這種肉眼根本無法看到的分子機器將會把我們帶入一個什麼樣的神奇世界?這是每一天,發生在中國科學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教授田禾實驗室裡的故事。瞄準分子機器這個世界最前沿尖端的科學問題,田禾帶領研究團隊,針對分子機器的狀態表徵方法複雜、難度大以及信號讀出靈敏度低的缺點,首次提出用螢光信號來表徵分子機器運動狀態的思路,構建了一系列光學輸出信號的功能分子機器,解決了分子尺度上精確表徵分子機器運動的關鍵問題,創新發展了微觀分子機器在界面定向排列的方法,實現了分子機器在微納米尺度下的功能輸出。
  • 太神奇啦!科學家「拍攝」到了原子的真實結構,帶你走向微觀世界
    本期帶大家一起學習一下。首先,回顧一下原子的結構原子雖小,但它們還有內部結構,並非最基本的粒子。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原子構成。原子核則由帶正電的質子和不帶電的中子構成。波爾及其提出的原子模型電子繞原子核做圓周運動時,最低能量的軌道半徑被稱作波爾半徑。
  • 小細胞大世界:科普書帶你走進神奇細胞世界—新聞—科學網
    隨後,生物學研究向人們展開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進化論、遺傳學、DNA雙螺旋模型、基因工程、人類基因組計劃、細胞治療……科學家正在逐步揭開生命的神秘面紗。 生命科學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而了解生命科學,可以將細胞作為一個起點。中國生物工程學會理事、幹細胞專家王佃亮最近出版的科普書《細胞與幹細胞:神奇的生命科學》,帶你走進一個神奇的細胞世界。
  • 自帶10個昆蟲標本,這款顯微鏡帶你看見神奇的微觀世界
    ,大多會把目光放在宇宙自然之類的宏觀世界上,但其實那些我們平時看不到的微觀世界,反而更具有研究價值,這套「微觀世界可攜式顯微鏡套裝」則可以打開一扇通往微觀世界大門,帶大家深入了解微觀世界的神奇之處。> 繪本以昆蟲為第一人稱,同時以卡通風格對各種昆蟲進行了科普講解,比如在介紹蚊子時,先是一個大概的部位介紹,你以為平時咬你的蚊子只有一根
  • 魔力科學實驗站 帶你遇見神奇世界
    通過實驗來見證變色的神奇!8月27日下午,共青團金水區委聯合比鄰社工「雙創青年」企業社工項目為轄區企業青年子女開展了「魔力科學實驗站 帶你遇見神奇世界」的科學小實驗,進一步加強轄區企業青年子女的科普教育,幫助大家了解更多科學知識,親身體驗科學的變化無窮和創造的無限樂趣。在「風吹雨打」的小遊戲結束後,組員們安靜下來,迎接趣味十足的科學實驗。
  • 絕對零度下,分子運動強度最低,但仍然不會停止運動
    我們在陸地上習慣的那種環境下,氦氣是不會結冰的,但如果你達到絕對零度時,液氦就會變成是一種珍貴的商品,氦氣燃料在零下450華氏度左右就會變成液體。化學家有一種儀器,它可以根據物質成像的原理來確定分子的結構。這種機器就需要液氦。如果這一切對你來說還不夠重要,大型強子對撞機也需要氦來冷卻分子,讓分子處於幾乎的靜止狀態,從而有助於觀察實驗結果。
  • 潯閱讀講壇|院士科普講座直播,帶你探索科學世界
    8月12日——8月18日 每天下午2點開始 七天連播,精彩不停所有直播均可回看王紅陽院士一窺它的神奇魅力。8月13日 絢麗多彩的化學世界小到挑選防曬劑,大到發射火箭,化學與我們息息相關,化學新材料高吸水性樹脂可吸收自重幾百倍至上千倍的水,在化妝品、染髮劑、留香材料、生理用品等領域具有廣泛用途。
  • 科學家利用DNA螺旋槳解析了分子馬達的運動
    而且,研究人員對生物如何運動的發現越多,就有越多的機器可以模仿它們,甚至模仿它們最小的分子。Pallav Kosuri說:「我們的身體裡已經有了這些神奇的機器,它們運轉得非常好。我們只是不知道它們是如何工作的。」
  • 中考物理知識點:分子運動
    中考物理知識點:分子運動   一 物質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   ①分子是保持物質原來性質的粒子。②分子的體積非常小(直徑約為0.3~0.4nm)。   ③分子之間有間隔(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體積________20ml)。
  • 世界海洋日,帶你去海南看真正的美人魚
    它的畫風是這樣的:這樣的或可愛,或性感直到有一天,到了海南,朋友說帶我去看真正的美人魚,我哈喇子都快流下來了。美人魚!嬌媚的容顏,婀娜的體態,優雅的身姿,好期待!直到我看到真正的美人魚:是這樣的逗我嗎???這種動物叫儒艮,它還有一個外號,就叫美人魚!!!
  • 十萬個為什麼帶你走進神奇的動物世界
    「魚的年齡怎麼看?」十萬個為什麼動物篇帶你走進神奇的動物世界。蜻蜓為什麼要點水?在池塘邊,人們可以看到蜻蜓點水的現象。飛行中的蜻蜓突然衝向水面,尾部觸水後又迅速飛起,蜻蜓為什麼要點水呢?原來蜻蜓卵是在水裡孵化的,蜻蜓從卵裡孵化出的蜻蜓寶寶要在水中生活一、二年,長大了退了皮才能變成蜻蜓飛向天空,蜻蜓點水其實是在水面生小寶寶呢!螞蟻為什麼要排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