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學走出象牙塔,
讓普通大眾領略科學魅力
潯圖特別推出院士科普講座直播
8月12日——8月18日
每天下午2點開始
七天連播,精彩不停
所有直播均可回看
在治療白血病領域馳名的幹細胞,
不僅被應用於美容領域,
近期還被科學家指出可改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病情,讓我們一起來和主講嘉賓王紅陽院士一窺它的神奇魅力。
王紅陽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腫瘤分子生物學與醫學科學家
小到挑選防曬劑,大到發射火箭,
化學與我們息息相關,化學新材料高吸水性樹脂
可吸收自重幾百倍至上千倍的水,
在化妝品、染髮劑、留香材料、生理
用品等領域具有廣泛用途。
讓我們跟隨主講嘉賓趙東元院士來一趟化學之旅。
趙東元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主任
雷射美容、雷射手術帶來了很多醫療便利,
雷射既可以在失之毫釐差之千裡的近視手術中應用,也可以作為雷射武器應用於防禦飛彈。
那麼神奇的雷射還會被應用於什麼領域?
最新研究有哪些新進展?
讓我們在冷雨欣學者的講座及與範滇元院士對談中尋找答案。
冷雨欣
■ 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導
範滇元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雷射與光電子學專家
新冠疫情期間,人們聽到最多的詞是,
截止目前,治癒新冠疾病尚無「特效藥」,
主要依靠自身的「免疫力」和「疫苗」。
那麼「免疫力」具體指什麼?「疫苗」有什麼優點和難點?
1、報告主題:《免疫是體內的集團軍》
聞玉梅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報告主題:《免疫細胞的貢獻》
李斌
■上海交大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3、報告主題:《疫苗的優點和難點》
汪萱怡
■ 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大氣科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
早在漁獵時代和農業時代,人們就逐漸
積累起有關天氣、氣候變化的知識。
人類活動與大氣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讓我們跟隨張人禾院士走進大氣科學的研究範疇。
張人禾
■ 中科院院士
■ 復旦大學副校長
什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們的行為方式對健康會產生什麼影響?
我們來聽以葛均波院士為首,四位專家直播。
1、報告主題:《生活方式與冠心病防治》
葛均波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腫瘤分子生物學與醫學科學家
2、報告主題:《生活方式與高血壓防治》
方寧遠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全科醫學系主任、仁濟醫院老年科主任
3、報告主題:《適量運動與健康》
陳世益
■ 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主任委員、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醫師、教授;
4、報告主題:《疫情防控常態化與心理調適》
季建林
■ 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主任委員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每年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世界十大科技進展。
讓我們一起來聽專家如何解讀。
主持嘉賓:褚君浩
褚君浩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報告主題:《體細胞克隆猴》
孫強
■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
2、報告主題:《太空科技改變人類認知與生活》
張永合
■ 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新技術中心主任
3、報告主題:《光子晶片研究進展及展望》
王俊
■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4、報告主題:《腦機接口與人機互融》
陶虎
■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趕緊掃描下圖二維碼
進行【預約】吧
直播間
我們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