潯閱讀講壇|院士科普講座直播,帶你探索科學世界

2020-08-13 潯陽文旅


讓科學走出象牙塔,

讓普通大眾領略科學魅力

潯圖特別推出院士科普講座直播

8月12日——8月18日

每天下午2點開始

七天連播,精彩不停

所有直播均可回看


8月12日 探秘神奇的生物細胞

在治療白血病領域馳名的幹細胞

不僅被應用於美容領域,

近期還被科學家指出可改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病情,讓我們一起來和主講嘉賓王紅陽院士一窺它的神奇魅力。

王紅陽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腫瘤分子生物學與醫學科學家

8月13日 絢麗多彩的化學世界

小到挑選防曬劑,大到發射火箭,

化學與我們息息相關,化學新材料高吸水性樹脂

可吸收自重幾百倍至上千倍的水,

在化妝品、染髮劑、留香材料、生理

用品等領域具有廣泛用途。

讓我們跟隨主講嘉賓趙東元院士來一趟化學之旅。

趙東元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復旦大學先進材料實驗室主任

8月14日 探秘神奇的雷射

雷射美容、雷射手術帶來了很多醫療便利,

雷射既可以在失之毫釐差之千裡的近視手術中應用,也可以作為雷射武器應用於防禦飛彈。

那麼神奇的雷射還會被應用於什麼領域?

最新研究有哪些新進展?

讓我們在冷雨欣學者的講座及與範滇元院士對談中尋找答案。

冷雨欣

■ 中科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博導


範滇元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雷射與光電子學專家

8月15日 神秘的「免疫力」與「疫苗」

新冠疫情期間,人們聽到最多的詞是,

截止目前,治癒新冠疾病尚無「特效藥」,

主要依靠自身的「免疫力」「疫苗」

那麼「免疫力」具體指什麼?「疫苗」有什麼優點和難點?

1、報告主題:《免疫是體內的集團軍》

聞玉梅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2、報告主題:《免疫細胞的貢獻》

李斌

■上海交大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3、報告主題:《疫苗的優點和難點》

汪萱怡

■ 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8月16日 探秘大氣科學與防災減災

大氣科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

早在漁獵時代和農業時代,人們就逐漸

積累起有關天氣、氣候變化的知識。

人類活動與大氣之間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讓我們跟隨張人禾院士走進大氣科學的研究範疇。

張人禾

■ 中科院院士

■ 復旦大學副校長

8月17日 「行為評估與健康幹預」科普論壇

什麼是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們的行為方式對健康會產生什麼影響?

我們來聽以葛均波院士為首,四位專家直播。

1、報告主題:《生活方式與冠心病防治》

葛均波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腫瘤分子生物學與醫學科學家

2、報告主題:《生活方式與高血壓防治》

方寧遠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全科醫學系主任、仁濟醫院老年科主任

3、報告主題:《適量運動與健康》

陳世益

■ 中華醫學會運動醫療分會主任委員、

■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醫師、教授;

4、報告主題:《疫情防控常態化與心理調適》

季建林

■ 中華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主任委員

■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8月18日 解讀國內外最新科技進展

每年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投票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世界十大科技進展

讓我們一起來聽專家如何解讀。

主持嘉賓:褚君浩

褚君浩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1、報告主題:《體細胞克隆猴》

孫強

■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

2、報告主題:《太空科技改變人類認知與生活》

張永合

■ 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新技術中心主任

3、報告主題:《光子晶片研究進展及展望》

王俊

■ 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4、報告主題:《腦機接口與人機互融》

陶虎

■ 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趕緊掃描下圖二維碼

進行【預約】吧

直播間

我們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中原科普講壇」樊會濤院士航空主題講座在鄭大舉行
    2020年11月17日下午,由河南省科協主辦、河南省力學學會和鄭州大學力學與安全工程學院承辦的中原科普講壇在鄭州大學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空空飛彈專家樊會濤教授受邀為師生們帶來「回顧航空百年,展望航空強國」的主題講座。鄭州大學和力學與安全工程學院有關負責人以及部分師生出席了線下活動。
  • 2020上海科普大講壇「未來科學+」科學營開營 感受科學樂趣
    本文圖片:吳光輝院士做開營報告(央廣網發 上海科技館供圖)「未來科學+」科學營自推出以來一直深受學生和家長的熱捧,此次是科學營開辦的第五屆,是自2019年寒假科學營以來第二次面向小學生招募營員,也是疫情發生以來,上海科普大講壇第一次舉辦線下的講座活動。
  • 上海科普大講壇「走近西部」滬藏疆首場聯播講座舉辦
    該場活動也是大講壇「走進西部」系列暨滬藏疆首場聯播講座。恰逢第40個世界糧食日和全國糧食安全宣傳周之際,該講座特邀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學家羅利軍主任、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上海植生所何祖華研究員為三地觀眾帶來以「糧食安全」為主題的科普報告。
  • 中科院「格致論道」講壇在看點直播開講,探索「未知星球」奇妙故事
    2020 年 5 月 24 日,中科院「格致論道」講壇第 52 期「未知星球」正式開講,六位來自不同領域的主講人,藉此次講壇分享了各自在工作領域內的探索故事。從火星探測到水下探索,從青藏高原保護到高原植物研究,主講人通過六個精彩紛呈的演講,與用戶共同進入探索未知星球的旅途。
  • 《中原科普講壇》:李蘭娟院士開講了
    央廣網鄭州12月21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12月22日,第十八期中原科普講壇將在鄭州市第三人民醫院舉行。本期邀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著名傳染病學家李蘭娟院士在杭州線上開講。講壇的主題:《消化道微生態與人體健康》。
  • 劉嘉麒院士做客國科圖「科學人講壇」講述極地的神奇與奧秘
    12月24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劉嘉麒院士應國科圖「科學人講壇」的邀請走進北京市中關村中學,給同學們帶去了一場名為「極地的神奇與奧秘」的精彩科普報告,報告會由國科圖館長助理龔惠玲主持,400餘名師生參加了此次活動。
  • 播撒科學種子,點燃科學夢想——2020年廣州「院士專家校園行」圓滿...
    今年以來,克服疫情影響,活動共組織開展了6場線下科普講座,邀請包括羅錫文、杜如虛和蘇國輝3位院士在內的科技大咖走進校園,讓同學們近距離領略到了頂級科學家們的風採。此外,活動還邀請了來自不同行業的專家開展了17場線上科普講座,以形式多樣的授課形式,通俗易懂地分享科學家們拼搏、創新的人生經歷,傳播科學精神,引發人生思考。
  • 「院士專家校園行」 來了!10場線上科普講座等你參與
    10場線上科普講座等你參與 2020-10-19 1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明日直播 | 數學可以做什麼?【「科學人講壇」暑期青少年系列在線科普課】
    「科學人講壇」暑期青少年系列在線科普課
  • 上海科普大講壇開講 揭秘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
    19日,上海科普大講壇第158講邀請到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探月工程負責人、嫦娥五號探測器副總指揮張玉花,講述嫦娥五號背後的故事。經初步測量,嫦娥五號任務採集月球樣品約1731克。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獲得了公眾的廣泛關注與熱議。嫦娥五號任務有哪些亮點?從月球上取土有多難?航天人為之開發了多少黑科技?張玉花與公眾分享了嫦娥五號背後科研攻關的故事。
  • 「如果宇宙只有一年」,聽沃閱讀名家講壇怎麼說
    如果你有這樣的好奇心,不妨來聽聽知名科普節目主持人旭崬老師嘮叨嘮叨他的觀點。12月26日下午三點,旭崬老師將亮相山西中醫藥大學(晉中校區)學術報告廳,參加中國聯通沃閱讀2017至2018年度「四時讀書樂·名家講壇」山西站活動,帶你一起探討宇宙天體、生物進化、人類文明的歷程,講述「如果宇宙只有一年」的「奇葩」科普觀點。
  • 上海市「全國科普日」周末啟幕 帶你一起玩轉科學
    啟動儀式上,優秀青少年將分享自己的科技創新心得體會;「極地探秘新徵程」活動中,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極地考察站站長和雪龍號科考船長來到現場,與上海小學生親密相會互動,講述工作生活中的感人小故事,弘揚「愛國、求實、創新、拼搏」的南極精神;上海科協大講壇暨院士專家講壇「對話諾獎大師」邀請到1991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Erwin Neher教授來到科學會堂,作主題為「探秘神奇的細胞」報告;弘揚科學精神主題展覽在科學會堂一號樓草坪前和地鐵
  • 清華大學「科學之美」講壇首場報告開講
    清華大學「科學之美」講壇首場報告開講清華新聞網12月13日電(記者 李晨暉 攝影 李派)12月13日下午,清華大學「科學之美」講壇首場報告在大禮堂開講。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文小剛受邀作為講壇首期報告人,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理學院院長宮鵬出席講座並致辭。中科院卡弗裡理論科學研究所所長張富春教授、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翁徵宇教授以及清華大學物理系張廣銘教授擔任此次講座嘉賓。物理系系主任王亞愚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動。
  • 激勵大家講科學、愛科學 季維智院士為昆明中學生普及科學知識
    7月17日,第77期雲南科學大講堂在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禮堂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非人靈長類與生物醫學研究」為題,向在座的師生們普及了科學知識,激勵引導學生們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走科學之路。
  • 激勵大家講科學、愛科學 季維智院士為昆明中學生普及科學知識
    7月17日,第77期雲南科學大講堂在雲南師範大學實驗中學禮堂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季維智以「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非人靈長類與生物醫學研究」為題,向在座的師生們普及了科學知識,激勵引導學生們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走科學之路。
  • 2020 暑期院士專家系列講壇開始報名啦
    由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市新聞出版局主辦,上海科協大講壇、新華網「科普中國-科技前沿大師談」承辦的上海科協大講壇暨科技前沿大師談「暑期院士專家系列講壇」活動,已成功舉辦六屆,成為上海書展「七系列」閱讀活動品牌。今年該系列活動(共七場),將於2020年8月12日-8月18日「上海書展」期間,在上海科學會堂海洋能廳(南昌路57號)如期舉行。
  • 萬立駿院士與公眾一道探秘分子世界
    5月28日上午,作為「國際化學年在中國」系列科普活動之一,萬立駿院士在中國科技館作了一場題為「探秘分子世界」的科普講座。分子世界充滿玄機,化學世界豐富多彩。萬立駿院士的報告從自己所從事的研究領域——認識分子世界的電化學掃描隧道顯微技術開始,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中的「探針」,帶領聽眾一起探索分子世界的秘密,從認識分子、分子世界的秩序、分子和分子伴侶以及讓分子運動四個方面,深入淺出地向人們介紹了分子科學的前沿領域和最新研究成果。對廣大公眾來說,分子、納米、顯微技術,這些都是「熟悉」的字眼,卻又是「陌生」的知識。
  • 科普講座|2020年暑期《探知課堂》活動之《火星探索計劃》
    本期《探知課堂》讓我們一起觀看科普講座,用立體逼真的3D互動知識模型帶你「登陸火星」開啟火星探索之旅。五、觀看方式1、手機掃描活動二維碼觀看線上科普講座2、電腦端觀看線上科普講座:http://www.libvideo.com/topicSum/contest40/player.html六、活動說明講座將通過ppt課件講解
  • 「你好,火星」科普講座點燃東莞少年科學夢!
    12月27日上午,「你好,火星」主題科普講座在東莞市科學技術博物館成功舉辦。回顧古今中外探索火星的歷程,再次點燃了廣大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情和夢想,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火星是由什麼構成的呢?火星上可以種土豆嗎?人類對於火星的探索歷程都經歷了什麼?我們對火星的研究成果有哪些?
  • 直播預告 | 慶祝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成立70周年——《科學研究的藝術》閱讀分享
    科學是一種文化,我們不僅要看到科學的不斷進展,更要探尋、梳理它的深層文化內涵。值此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成立70周年之際,「科學人講壇」舉行「科學文化系列圖書分享匯」活動,廣邀科學文化專家,與公眾共享科學精神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