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和地球間的太空溫度為零下270.3℃,為何太陽光能把地球照熱?

2020-12-03 宇宙奇妙觀

太陽和地球間的太空溫度為零270.3℃,為何太陽光能把地球照熱?

首先了解一個概念「太空」,我們通常認為:太空是指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空間,其實地球大氣層以外除了廣袤的太空還有無數的恆星、星雲、行星、黑洞、中子星等等各種天體。將宇宙比作河床,這些天體就是各種各樣的鵝卵石。而鵝暖石佔據的空間不足4%,這剩餘高達96%就是河水(真空)地帶,或許廣袤的真空地帶充斥著大量暗物質,又或者只是充斥著很少的原子。

我們知道太空並非空無一物,嚴格地講太空中存在極其稀少的物質。 所以太空是可以有密度的, 但這個密度非常之小,而且分布極其不均勻。在銀河系內的廣大空間,如果用通常的「單位體積的質量」來描述密度的話,值平均為10-12克/立方釐米,相當於每立方釐米有1個氫原子。

自宇宙大爆炸以後,隨著宇宙的膨脹,溫度不斷降低,當前,太空已成為高寒的環境,平均溫度為零下270.3℃。在太空中,各種天體也向外輻射電磁波,許多天體還向外輻射高能粒子,形成宇宙射線。如太陽有太陽電磁輻射,太陽宇宙線輻射和太陽風,太陽宇宙線輻射是太陽在發生耀斑爆發時向外發射的高能粒子,而太陽風則是由日冕吹出的高能等離子體流。

解釋第二個問題太空溫度為何如此之低?

用經典物理理論解釋溫度這一概念,溫度是微觀粒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是物體內微觀粒子間平均動能的一種表現形式。微觀粒子運動越劇烈溫度越高,反之微觀運動越慢溫度越低,太空中分子極少體現為溫度極低。

太陽光照射地球,地球為何會變熱?

地球的密度為5.516g/cm^3,和和太空的每立方1個氫原子接近與原子質量和太陽質量的量級。太陽微觀上是地球上大量的分子和太陽光中的光子發生劇烈的碰撞導致原子的溫度升高。宏觀上則是,太陽輻射被大氣中空氣分子、水蒸氣和塵埃等吸收。當然其中還會發生複雜的反射和散射,具有改變輻射方向和光譜的效果。總之直接結果就是地球溫度變高。

簡單小結就是,太空物質極少,太陽輻射很難和這個空間內的微觀粒子發生碰撞,因此這種情況只能將溫度恆定在絕對零度的範圍內-273.15攝氏度(宇宙中溫度只能高於絕對零度)。太陽輻射可以和地球中的微觀粒子發生碰撞,碰撞後粒子就產生了動能,體現在宏觀中就是地球溫度升高。

各位小夥伴你們怎麼認為呢?歡迎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高見!

相關焦點

  •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很冷,可為何太陽光照到了地球卻能變熱?
    現在照到我們身上的陽光是不是上百年前或更長時間的陽光才傳到地球的!在或者說想在太陽已經燃燒殆盡已經不發光了?太陽光照射空氣產生的溫度,會快速隨空氣流動而散失。為什麼在地表溫度較高,是因為陽光激物質,產生的熱量,在地表以氣團的形式散開,這也是為什麼,高度增加,溫度下降。測溫點,在地表和對流較強的空中,數值是不一樣的。
  • 太空溫度達零下270多攝氏度,那為何太陽光到達地球後,反而變熱了?
    太空溫度達零下270多攝氏度,那為何太陽光到達地球後,反而變熱了?
  •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冷到不行,為何太陽光照到地球卻能變熱呢?
    有的人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太陽光是經過太空照射到地球的,為什麼地球沐浴在太陽的光澤下非常的溫暖,太空卻依然那麼的寒冷呢? 為什麼太空中那麼多正在「燃燒」的恆星,溫度卻沒有絲毫的上升,永遠處於絕對零度的狀態呢?
  •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冷到不行,為何太陽光照到地球卻能變熱?
    地球能夠成為一顆生機盎然的星球,全部來自於太陽的恩惠,在過去的幾十億時間裡,正是因為太陽源源不斷地將自己的光和熱傳送給地球於是一個問題就出現了,既然地球和太陽之間是冰冷的空間,為什麼照在地球上的陽光卻是熱的?
  • 為何太陽光在太空中是冷的,照到地球上是熱的?
    為何太陽光在太空中是冷的,照到地球上是熱的?我們熟知的太陽溫度是足以將任何生物直接燃成灰燼的,那為什麼太陽光在太空中是冷的,照到地球上卻又是熱的呢?雖然地球不同地方的溫度在不同的時間會有很大的不同,但大部分都相對溫暖,適合人類生存,但太空卻完全不同。它的大部分地方都很冷,同樣的熱量由太陽提供,為什麼溫度如此不同?首先,我們來看看溫度的產生。一般來說,運動越劇烈,釋放的熱量就越多。所以像太陽這樣的恆星通過移動粒子來產生能量。
  • 太空溫度達零下270攝氏度,為什麼太陽光到達地球後反而變熱了?
    地球是一顆美麗的生命星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地球之所以能夠成為生命星球,跟太陽給地球帶來了適應的溫度有直接的關係,如果沒有適宜的溫度,地球不可能成為生命星球,也不會有人類的誕生,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太陽是地球所有生命的母親。
  •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冷到不行麼?為何太陽光照到地球卻能變熱?
    我們都知道,萬事萬物其實都是由粒子構成,比如:分子和原子。而這些粒子並不是整整齊齊排排隊,一動不動的。相反,它們其實是一直處於運動狀態。而它們運動的劇烈程度的宏觀體現實際上就是溫度高或者溫度低,我們通常用分子的平均動能來描述這件事情。如果平均動能越高,也就是總體上粒子運動得越劇烈,溫度就越高。
  • 宇宙溫度低到零下270度,為什麼到達地球的太陽光反而變熱了?
    太陽系之所次平凡,那是因為它誕生了生命星球地球,而地球又後來又隨著人類的誕生升級為文明星球。那麼地球為什麼能夠誕生生命?能夠誕生智慧生命人類,這裡我們不得不提一個重大功臣,它就是我們白天可見的太陽。雖然我們經常說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不會有生命的誕生,但是往更深層來看,沒有太陽提供的光和熱,液態水不會形成,各種生命所需要的物質不會形成,自然也不會有人類的誕生。
  •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幾乎絕對零度,為何太陽光能使地球變熱?
    溫度是表示物體冷熱程度的物理量,從微觀上來講,與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有關,運動越劇烈溫度就越高,那麼為何太陽與地球之間的太空如此寒冷,而太陽光照射到地球卻可以保持溫暖呢?
  • 太空溫度為零下270.4攝氏度,為何空間站不保住暖氣,反增加散熱
    文/行走天涯太空溫度為零下270.4攝氏度,為何空間站不保住暖氣,反而增加散熱?眾所周知,地球是一顆不會發光也不會發熱的星球,地球上之所以會有光明以及溫度,是因為地球反射了太陽的光。而太陽是一顆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核聚變反應的星球。正因為太陽將光芒送給了地球,才讓地球變成了一顆溫暖的星球,也讓地球擁有了孕育生命萬物的條件。
  • 為何太陽光經過太空很冷,到地球才熱?
    而像地球這樣的星球,因為有大氣層的保護,吸收到的熱能不會被很快散發掉,再加上地球上有陸地,海洋和空氣,它們都能吸收熱能,這些熱能被儲存起來,散發的慢,使得在沒有太陽照射的時候也能保持一定的溫度。否則晚上我們的地球將不只是天寒地凍,每天都要經歷一年四季。
  • 太陽表面溫度超乎想像,地球也被溫暖,為何太空卻一直寒冷?
    看到這裡很多小夥伴們比較疑惑,太陽的表面溫度能達到6500攝氏度左右,為何太空中仍然是一片寂靜特別寒冷呢?為什麼僅僅只有地球受到太陽的溫暖?其實這個問題特別簡單,我們要了解究竟什麼才是溫度,溫度並不僅僅只有冷和熱的區別。溫度的變化是依據什麼?
  • 太陽的溫度近六千度,地球都被「烤」熱,為何太空卻是絕對0度?
    對於地理比較了解的人應該知道,太陽是一個恆星,其位於太陽系中心,也被稱為黃矮星,太陽系內有八大行星和其它的小行星、外海王星以及星際塵埃等天體或者是物質都圍繞著太陽做公轉運動。而太陽作為整個太陽系的中心天體,它的質量佔到了總質量的約99.86%,並且通過核聚變的方式不斷地向太空釋放光和熱,我們地球上的光和熱絕大部分是來源於太陽的,因為地球本身是一個不發光的天體!
  • 太陽溫度6000度,地球都被烤熱了,為何太空卻接近絕對零度?
    可是太陽都把地球曬熱了,為什麼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太空溫度是接近於絕對零度的呢?說白了,就是內核會有光子和中微子產生,光子平均要花14萬年的時間才能從太陽內核來到太陽表面,然後再花8分20秒抵達地球。,反倒烤熱了地球?
  • 太陽能讓地球溫度升高,為什麼太空溫度卻是零下?讓你不敢想像
    在我國,大家提到東北印象就是冷,大約零下25度,在世界,提到雅庫茨克的印象同樣是冷,大約零下50度,在太空中平均溫度大約是2.73K,約是零下270
  • 地球溫度由太陽傳遞而來,為何太陽到地球之間的太空卻是冰冷的?
    筆者/冰辰書生前言當夏天來臨,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那就是熱。烈日當空照,太陽公公拼命地燃燒自己,將熱量帶到地球,溫暖著我們,但有些時候也會讓我們熱到不行。或許我們會有這樣的疑問,太陽在向地球傳遞熱量的時候,為什麼熱量到達地球會讓我們覺得熱?而熱量從太陽到地球這段距離是如此寒冷,這是為什麼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探索真相吧!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常識,太陽溫度是非常高的。
  • 太陽溫度6000度,地球都被烤熱了,為何日地之間的太空卻冷冰冰?
    恆星核聚變反應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先搞清楚太陽具體是如何產生能量的。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光子為什麼沒有使日地之間的宇宙空間熱起來,反倒烤熱了地球?一直以來都流傳著太空的溫度是絕對零度,實際上這個想法是有問題的。正如上文說到的,我們其實很難測得出太空的溫度。其次,宇宙的平均溫度是零下270.15攝氏度,要比絕對零度要高2.7度。這個溫度來自於宇宙大爆炸留下來的餘溫,也被稱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但這個溫度很難測到。
  • 零下270攝氏度的太空,為何空間站還要增加散熱?今天算明白了
    零下270攝氏度的太空,為何空間站還要增加散熱?今天算明白了現在所有的人都知道全球正在變暖,因為一些城市現在夏天的溫度已經可以達到40多度,讓人離開了空調就不能擁有一個愉快的心情,所以很多人就想到一個比較涼爽的地方生活,很多人也奇思妙想,想到太空中去居住。了解了太空中的溫度為零下270度,大家就放棄了。
  • 太空中的溫度為零下270攝氏度,為什麼空間站反而要增加散熱?
    我們都知道太空中溫度很低,根據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我們可以得到宇宙的溫度為2.725K,大約就是零下270.4攝氏度。但即使是如此,在太空工作的國際空間站,卻並不會擔心溫度過低,反而要考慮如何給空間站散熱,這是為什麼呢?
  • 太陽表面溫度非常高,光照整個太陽系,為何太空溫度一直零下?
    太陽照亮了整個太陽系,為何太空溫度還是零下,看完你就明白了太陽是位於我們所在的太陽系中心的一顆恆星,眾所周知,太陽系中的一切都圍繞著太陽去運動,太陽系是一個天體大家庭,他們以各種方式的互相作用,由8顆行星組成了這個家族的主要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