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溫度低到零下270度,為什麼到達地球的太陽光反而變熱了?

2020-12-03 探索宇宙萬物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46億年前,在銀河系邊緣地帶,一個不平凡的星系誕生了,它就是我們現在生存的太陽系。太陽系之所次平凡,那是因為它誕生了生命星球地球,而地球又後來又隨著人類的誕生升級為文明星球。

那麼地球為什麼能夠誕生生命?能夠誕生智慧生命人類,這裡我們不得不提一個重大功臣,它就是我們白天可見的太陽。雖然我們經常說水是生命之源,沒有水就不會有生命的誕生,但是往更深層來看,沒有太陽提供的光和熱,液態水不會形成,各種生命所需要的物質不會形成,自然也不會有人類的誕生。

所以,從某種意義來講,太陽才是地球生命的母親,由於地球處在宜居帶一個非常完美的位置,所以我們有了良好的光和熱,它們是生命誕生的基礎。正是由於太陽在人類心中的地位,所以古時候的很多部落都將太陽當成圖騰來崇拜。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我們知道了太陽其實是地球之外的一顆恆星,地球圍繞太陽運動。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對於地球之外的世界幾乎是一無所知,就拿地球之外的溫度來說吧,過去很多人認為,太陽位於地球之外,那麼整個太陽系的溫度在太陽的照射之下應該會非常高。

可是當我們真正走出地球之後才發現,宇宙其實是非常冷的,現代科學將溫度的最低極限設定在零下273.15攝氏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絕對零度。而宇宙的背景溫度則為零下270攝氏度,已經非常接近絕對零度,這個時候有一些朋友就會產生這樣一個疑惑:宇宙溫度低到零下270攝氏充,可為什麼到達地球的太陽光反而變熱了?

在人類沒有揭開溫度變化的本質之前,這個問題沒有一個人可以給出答案。可是當人類通過科技的力量揭開溫度的本質之後,這個問題其實也變得非常簡單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在揭曉答案之前,我們先要了解一個溫度變化的本質。

如果站在宏觀的角度去探索溫度背後的奧秘,我們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宏觀物質的本質往往都需要走進微觀世界才能搞明白。溫度的變化本質也是如此,只有當我們走進量子力學領域,才能夠真正弄明白物體的溫度為什麼會升高和降低。

溫度的本質是什麼?相信很多人現在都明白,它其實就是分子的熱運動。如果走進微觀世界,你會發現分子等粒子都是處於一種運動狀態,當它們的熱運動越來越劇烈的時候,物體的溫度也越來越高,反之溫度則越來越低。

當分子的運動完全停止的時候,物體的溫度也達到了極限,那就是絕對零度。可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完全靜止的分子是不存在的,它們一直都處於運動狀態,所以絕對零度只是一個理論下限值,它跟光速一樣,只能無限接近而無法到達。

弄明白溫度變化的本質之後,我們再來看下朋友們提出的這個問題:為什麼太陽光到底地球之後就變熱了?太陽光本質上是一種高能粒子,它從太陽出發向地球前進的過程當中,要讓路過的環境體現出溫度,就需要大量粒子的熱運動才可以。

如果一個空間沒有粒子或者粒子數量極少,那麼即使是高能量的粒子,它也無法給這個空間帶來溫度的變化,也就是說在一個沒有粒子空間的環境中,溫度是體現不出來的。溫度要體現出現,首先需要大量粒子的存在,這是前提條件。缺少了粒子,談溫度將毫無意義。

知道了這個道理之後,我們再來看下浩瀚的宇宙空間,我們都知道,宇宙是一個真空環境,這個真空環境並不是說沒有任何粒子的存在,只是告訴我們粒子的分布非常稀少。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在星際空間裡,每立方釐米的空間只有約0.26個原子,而在地球的海平面上,每立方釐米的空氣約有5.37x10^19個原子。

如此浩瀚的差距,讓我們不得不感嘆,宇宙是真的空,正是由於宇宙空間的粒子分布太稀少了,所以粒子的熱運動也非常微弱。這個時候,即使太陽高能粒子不斷穿梭空間,也無法將這個空間的溫度提升,所以宇宙的溫度才那麼低。

可是當太陽的高能粒子進入地球軌道之後,情況就完全不同了。從地球大氣層開始,粒子的密度在快速大幅提升,這個時候粒子的熱運動就會越來越劇烈,溫度自然也會不斷提升大氣層的溫度升高之後,再向地面輻射,讓整個地球的溫度不斷上升。

由此可見,地球大氣層是第一道升溫的區域,它給地球帶來了溫室效應,讓地球有一個穩定溫暖的環境。而當太陽高能粒子到達地面以及海洋之後,第二次升溫也就開始了。尤其是地球表面71%的面積是海洋,所以海洋對於整個地球生態環境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

海洋在整個溫室效應中起到的作用僅次於大氣層,它能夠有效吸收太陽的熱量,然後儲存起來。海洋是非常重要的溫度調節器,它能夠不斷調節地球環境溫度,讓生命有一個適宜的生態環境。如果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積很少,那麼地球的溫度也不會像現在這麼美好。

從這裡,我們也看到了海洋對於地球生態,對於生命的存在,對於人類的重要性。可是隨著人類工業的快速發展,我們不僅沒有保護好海洋,反而將海洋當成了人類重要的垃圾回收基地。大量的生活垃圾,工業垃圾不斷被倒入海洋,不斷汙染著海洋環境。

科學家在對馬裡亞納海溝進行探索的時候,發現在上萬米的海底出現了人類的白色塑料垃圾。這個發現讓科學家非常擔憂,這說明人類現在對海洋的環境已經越來越嚴重。一旦未來海洋生態系統被破壞惡化,那對於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來說,都將是一個巨大的災難。有可能會嚴重影響到人類在地球的生存。

進入地球的太陽高能粒子其實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可是由於人類工業大量溫室氣體的排放,地球的溫度在不斷提升。環境溫度的不斷提升,對於地球和人類來說都將是一場大災難,可能現在很多人還無法感受到災難的來臨,主要是因為地球現在的生態還沒有徹底惡化。

一旦溫度升高到某個程度,就有可能引發一系列的生態巨大變化,那個時候地球的生態就會徹底惡化,海洋也會變得不再那麼藍。人類有可能將失去這個家園。

而要讓地球的溫度回歸到適宜的程度,需要全人類的努力,只有我們每一個人將環保意識放在首位,真正將地球當成我們自己的家園,那麼才能夠更好地保護地球,讓地球的生態不再惡化下去。

小夥伴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相關焦點

  • 太空溫度達零下270多攝氏度,那為何太陽光到達地球後,反而變熱了?
    太空溫度達零下270多攝氏度,那為何太陽光到達地球後,反而變熱了?
  • 太空溫度達零下270攝氏度,為什麼太陽光到達地球後反而變熱了?
    科學家對極限低溫提出了絕對零度的最低溫度,它的值是零下273.15攝氏度,這是一個只能無限接近而無法到達的極限溫度。而太空的背景輻射溫度就低到了零下270攝氏度,這是一個接近絕對零度的低溫。當人們真正認識到太空的超低溫之後,都迷惘了。為什麼地球在太陽光的照射下有適宜的溫度,而直接暴露在太陽底下的太空卻如此寒冷?
  • 太陽和地球間的太空溫度為零下270.3℃,為何太陽光能把地球照熱?
    太陽和地球間的太空溫度為零270.3℃,為何太陽光能把地球照熱?自宇宙大爆炸以後,隨著宇宙的膨脹,溫度不斷降低,當前,太空已成為高寒的環境,平均溫度為零下270.3℃。在太空中,各種天體也向外輻射電磁波,許多天體還向外輻射高能粒子,形成宇宙射線。如太陽有太陽電磁輻射,太陽宇宙線輻射和太陽風,太陽宇宙線輻射是太陽在發生耀斑爆發時向外發射的高能粒子,而太陽風則是由日冕吹出的高能等離子體流。
  • 為什麼太陽光在太空中那麼冷,到達地球後反而變熱了?科學家解答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能很明顯地感受到,有太陽光照射的地方溫度會相對較高。尤其是在冬天,太陽光照到的地方總是給人以暖洋洋的感覺,而太陽光沒有照射的地方總是有一種冰冷的感覺。太陽光由太陽發出,太陽在大多數人眼中是一個蘊含大量光和熱的火球,那麼你是否知道,太陽光其實在經過太空的時候並沒有給太空帶來太多的熱量,但太陽光到達地球之後,卻會讓地球上的生物感到十分溫暖。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科學家解釋到,太陽光雖然具有一定的熱量,但它並沒有給每一處到達的地方都帶來溫暖的能力。太陽在經過太空時,太空依舊十分冰冷,其主要原因是什麼?
  • 溫度能否低至零下1000度?網友評論太有才了
    小編喊你看網友神評論啦~百聞神評論,精選每日用戶熱評,為你分享網友最新鮮、最犀利的觀點~下面給大家分享的熱點話題是【溫度能否低至零下1000度~】,此消息一經曝出,在網絡上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截止目前點擊量已達5770,1895位網友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態度~快來圍觀,前排搶個沙發吧~
  •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很冷,可為何太陽光照到了地球卻能變熱?
    地球首先要明確一點,地球溫度只是一部分來自太陽,大部分是靠地下的熱源供地熱,再有地球有大氣層,就像人穿厚衣服一樣,曬太陽時暖和,不曬時身體也不冷。為什麼高山距太陽近而溫度反而低,地表吸收太陽的電唵波而發熱,而高海拔應該吸收比低海拔的吸收量更多,為什麼高處的溫度會低而不是升高?何解?
  • 溫度能否低至零下1000度?地球在這種溫度下會怎樣?
    首先,地球上不可能出現零下一千攝氏度的低溫,就連宇宙中也不會出現這麼低的溫度。因為最低溫度只有-273.15 ℃,而且這還是無法達到的極限溫度——絕對零度。那麼,為什麼溫度會有下限?為什麼下限是-273.15 ℃,而不是-1000 ℃,或者更低的溫度?
  • 恆星動輒上千萬度的高溫,為什麼宇宙平均溫度卻是-270.4度
    隨著科學知識的進一步增長,我們能夠知道這些五彩斑斕的顏色,其實是由於那些星星擁有非常高的溫度,達到了「發光發熱」的條件,從而能夠在遙遠的地球上被觀測到。根據科學家建立的模型測算,宇宙的整體平均溫度也就僅僅比絕對零度高出一丁點兒,為-270.4度左右(甚至有科學家研究認為這個估計都過高了,另一種計算結果僅僅比絕對零度高出0.4度)。-270度是一個非常低的溫度嗎?也許你看到恆星們的幾千萬、上億度的高溫,會認為「宇宙低溫」的概念也應該在負的萬、億度尺寸上才能算是「冷」。說到這裡就不得不介紹「絕對零度」的概念了。
  •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冷到不行,為何太陽光照到地球卻能變熱呢?
    有的人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太陽光是經過太空照射到地球的,為什麼地球沐浴在太陽的光澤下非常的溫暖,太空卻依然那麼的寒冷呢? 為什麼太空中那麼多正在「燃燒」的恆星,溫度卻沒有絲毫的上升,永遠處於絕對零度的狀態呢?
  • 太空中的溫度為零下270攝氏度,為什麼空間站反而要增加散熱?
    我們都知道太空中溫度很低,根據測量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我們可以得到宇宙的溫度為2.725K,大約就是零下270.4攝氏度。但即使是如此,在太空工作的國際空間站,卻並不會擔心溫度過低,反而要考慮如何給空間站散熱,這是為什麼呢?
  • 宇宙平均溫度僅有零下270攝氏度,太陽的作用去哪了?
    宇宙平均溫度僅有零下270攝氏度,太陽的作用去哪了?宇宙當中有數不勝數的星球,這些星球上面的溫度也各不相同,很多星球的溫度達到了幾百攝氏度以上,是人類沒有辦法接觸的,這份高溫星球不斷向周圍的環境當中散發著光和熱,太陽系當中還有太陽這顆熾熱的火球,溫度可以達到6000攝氏度左右。為地球不斷地提供著光和熱。
  • 《流浪地球》中,地球離開太陽系後地表溫度會達到多低?-270℃?
    基本上我們可以認為,地球離開了太陽系之後將無法有效獲得輻射能,唯一的能量來源是地球熾熱的內核熱傳導和行星發動機的熱量!我們也可以看看在太陽系之前,太陽系各軌道上行星的溫度,可以為地球的未來參考一下!當然除了金星以外,行星表面溫度都是逐個下降的;金星的反常高溫是它失控的溫室效應造成的!到海王星其表面已經達到了非常令人不適的-200度,那麼到達太陽系以外時地表會達到多少溫度呢?
  • 溫度為什麼可以達到上萬度,但是低溫卻只能到達零下273.15度?
    溫度為什麼可以達到上萬度,但是低溫卻只能到達零下273.15度?在生活中,溫度可以說是一個我們時時刻刻可以感知到的東西,雖說可以感覺到,但是不並表明它是有形的,所以說我們並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就有了溫度,更不了解溫度是怎麼誕生的。
  • 為什麼陽光在宇宙中那麼冷,到達地球後反而變熱了?
    它為我們提供光和熱,讓人類得以生存在這個偌大的宇宙中。從整個宇宙來看,地球是孤獨的,而地球上的人類,也是孤獨的。人類至今也沒有找到有生命跡象的其他星球的存在。所以從宇宙來看,人類的存在或許只是一個巧合而已,這也讓人類顯得特別地渺小與孤獨。現在,雖然我們人類已經在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在宇宙中探索,希望能找到人類的同伴,但效果甚微。
  • 科學家測量宇宙溫度:零下270.27攝氏度
    科學家測量宇宙溫度:零下270.27攝氏度  據國外媒體報導,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天文學和空間科學的首席科學家羅伯特·布勞恩博士認為已經探測到宇宙的冷卻過程,這是他迄今研究中進行的最為精確的測量,探測到宇宙在過去的137.7億年中是怎麼冷卻下來的。
  • 假如太陽不再為地球提供光與熱,地球的溫度會低到什麼程度?
    地球上大部分的熱量,都是來自太陽的輻射,帶來光與熱!無時不刻都在發生著太陽向外輸送能量,據不完全的數據統計,大概有22億分之一可以到達地球。正是因為太陽的這些恩賜,才讓地球有這麼好的適宜人類居住的環境。毫不誇張的說,地球獲得的這一切,幾乎走絕大半是太陽的功勞,當之無愧。
  • 太陽光穿過宇宙空間,為什麼地球能夠變熱,而太空還是寒冷的?
    但太空不冷並不足以解釋太陽光照到地球讓地球變熱,我們需要有別的理由來說明。溫度的本質是什麼?宏觀的溫度就是人體對冷和熱的感知,但從微觀角度來說它只是表示物體微觀粒子的運動劇烈程度!不過對於溫度的認知還是有一個歷史過程。史上第一隻能感知溫度變化的溫度計就出自伽利略之手,當然它非常原始,只能作為參考!
  • 宇宙中有無數顆太陽發出巨大的光和熱為啥太空還如此寒冷?
    這種冷可不比我麼地球冬天的感覺,那是一種無法比擬的冷,冷到接近絕對零度。絕對零度是多少?就是0K,又叫零開爾文。開爾文代表熱力學溫度,是科學界常用的溫度度標,零開爾文(0K)就等於-273.15攝氏度,這是溫度的禁區,這個宇宙沒有達到這個溫度的物體,更沒有比這更低的溫度。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為3K,也就是-270度左右。
  • 海王星地表零下218℃極寒,為什麼地心溫度能達7000℃?
    海王星是太陽系中的第8個行星,也是最恐怖的一個星球,表面溫度達到了零下218度,這種極寒天氣,幾乎沒有任何生命存在的可能性,同時在海王星的表面,
  • 太陽表面溫度高達6500度,為何外太空還是冷的?
    大家在看一些關於太空探索的紀錄片或者其它影像資料時,對於太空的廣袤和微重力環境肯定印象十分深刻,同時也應該會對太空中的溫度差異感到些許疑惑,比如太空飛船面向太陽的一面溫度可以達到100多攝氏度,而背向陽光的一面又低至零下100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