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中,地球離開太陽系後地表溫度會達到多低?-270℃?

2020-12-05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基本上我們可以認為,地球離開了太陽系之後將無法有效獲得輻射能,唯一的能量來源是地球熾熱的內核熱傳導和行星發動機的熱量!我們也可以看看在太陽系之前,太陽系各軌道上行星的溫度,可以為地球的未來參考一下!

當然除了金星以外,行星表面溫度都是逐個下降的;金星的反常高溫是它失控的溫室效應造成的!到海王星其表面已經達到了非常令人不適的-200度,那麼到達太陽系以外時地表會達到多少溫度呢?

回力棒星雲宇宙中最冷的區域,為零下270.42℃(絕對零度為:-273.15℃),當然這是塵埃雲的快速擴散造成的,並且附近並沒有大質量的恆星照射,那麼其溫度趨向於絕對零度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與地球在前往比鄰星的途中並不完全一致!

這是到達木星軌道附近時的溫度,地表仍然比木星表面的溫度高不少,因為此時仍然有大氣保溫!但在越遠的距離上溫度將會降到更低!

不過如開頭說明的那樣,行星發動機和地熱將是地表熱量的唯一來源,但在這2500年的時間裡,行星發動機並非一直開啟的,因為在出太陽系後大氣層都化成雪花落到地面之後,行星發動機將全功率開啟,持續500年!

將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

慣性滑行一千三百年,在這1300年中,處在太陽系與半人馬座α三星系中間時地表溫度將處於極低,僅僅只有地核深處傳導到表面的溫度,也許很多朋友會認為這麼厚無法傳導,但事實上是存在的,地表仍然受到底層深處的恩澤,並且還有地殼以及火山噴發活動的能量釋放!因此-270℃應該是不會達到的,可能會處於-220℃至-240℃之間,具體哪位大神可以建立個模型計算一下,這裡只能拋個磚了哈……

不過每座行星發動機下都有一座地下城,人類並不需要到地表生存!即使外出,用太空衣裝備即可!

就這樣的哈,絕對保證生命安全!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中地表冰天雪地有依據嗎?地球可曾多次變成「雪球」
    近日熱播的電影《流浪地球》中,地表的畫面都是冰天雪地,就連海洋都變成了坦途,運送火石的車輛暢行無阻。為什麼電影裡面會有這種設定?地球上曾出現過這種場景嗎?1.太陽系中有很多「雪球」在電影《流浪地球》中,地球在行星發動機的推動下逐漸遠離了太陽,向著木星飛去,企圖藉助木星的引力加速,助地球更快地飛向新家園。電影中地球冰天雪地的場景,完全不是我們熟悉的模樣。其實,這樣的星球在太陽系中才是最為普遍的,我們現在的地球反而是個異類。
  • 《流浪地球》中的氣候與地球的最終伊甸園
    駛出太陽系後,行星發動機全功率開啟,利用500年將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後滑行1300年,在流浪時代(2130-3930)的1800年裡,地球處於漆黑的宇宙之中,然而地球地表溫度並不會降至極限低溫,這主要是因為兩個因子:1)溫室氣體,2)地熱能。
  • 吳京《流浪地球》要把地球推出太陽系,如果實現了你會怎麼樣
    影片根據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故事設定在2075年,講述了太陽即將毀滅,已經不適合人類生存,而面對絕境,人類將開啟「流浪地球」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不過,真要把地球帶離太陽系,遠不是電影說的那回事。問題之一,要推動地球脫離太陽系,發動機產生的氣流地球和人類能夠承受嗎?
  • 費勁地自焚讓地球流浪,還不如乘太陽系分娩而離開太陽系
    《流浪地球》中說,要讓地球通過自焚來離開太陽系,去找更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然而,這些叫好的人們就不想想如下的現實: 1, 地球通過自焚琮離開太陽系需要多少能量呵!而且,這些能量都要來自地球。如此,地球陸地要被挖掉多少體積呀!地球空氣又會被釋放出來的能量汙染成一塌糊塗呀!(參見短文《《流浪地球》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需要多大能量?》)可以這麼說,地球自焚還沒有跑出太陽系流浪,就已經成了廢墟了。
  • 假如太陽是一個不發熱的天體,地球的溫度會達到多少?絕對零度?
    曾經有朋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太陽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個不發熱的天體,那麼現在的地球溫度會達到多少?會低到絕對零度嗎?這是一個比較有趣的話題,假如太陽也是一顆像木星這樣的氣態行星,一直都不會向外界發出熱量。那麼地球的環境必然跟現在是完全不同的,地球在誕生的早期對於太陽熱量的需求是非常少的,那個時候即使太陽不會發光發熱,地球的溫度仍然也非常高。
  • 流浪地球:沒有太陽照射,地球表面溫度會是多少度?
    2.7K是標準答案,它是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溫度,但不是正確答案。地核溫度在4000℃以上,中心溫度6800℃。地熱是不可忽視的能源,而且是可持續能源。沒有太陽光的照射,地核會給地表供暖,同時地表會通過熱輻射向太空散熱,直到兩者能量相等,達到平衡狀態。很多朋友懷疑「地熱」的可持續性,甚至認為是太陽的能量。地表溫度不超過100℃,低於內部溫度,所以地球一直在散熱,地球內部溫度和太陽無關。
  • 《流浪地球》:地球毀滅之日,人類何去何從
    故事發生在不久後的未來,太陽在急速膨脹並且衰老,人類的科學家提出了「流浪地球」的大膽計劃,即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如此奇思妙想的做法,或許真有這麼一天,人類也不敢輕易去嘗試吧。
  • 地球沒了大氣層會怎樣 流浪地球有實際意義嗎 噴氣式飛機真沒法飛
    《流浪地球》依然在各大影院上映,口碑票房雙豐收,都有點不足以形容《流浪地球》現在的情況了,當然如果是把好壞兩種口碑都結合在一起的話,票房或許還有點不夠看,我們在這裡拋開那些所謂「跪久了」的人不談,說說那些在生活中,是非常科學非常常識性,卻被人拿來在電影中吐槽的問題吧,相信大家在關注小破球的時候
  • 假如太陽突然消失了,太陽系平衡會被打破,地球的命運會如何?
    更重要的是,沒有了太陽的熱量,地球將陷入漫長的冰河期,整個地球表面的溫度會一天比一天低,數年之後,地球大氣溫度有可能會降到零下200攝氏度左右。這樣的溫度已經快要接近絕對零度,而隨著大氣溫度的大幅下降,大氣層基本也將不復存在,原因就是氮氣等氣體也會液化降落到地球表面。
  • 《流浪地球》中為什麼要把地球推離太陽系,而不是建造飛船離開?
    但《流浪地球》是直接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在電影劇本論證的過程中,中科院的專家表示,把地球推離太陽系是不可能的,但導演堅持這是電影的核心設定,需要在這個前提下探討合理化,因此這一核心設定也得以保留。為何一定要堅持這一核心設定呢?
  • 《流浪地球》中提到的木星你了解多少?
    今天的賀歲片《流浪地球》異常火爆,國內一直期待科幻電影的發展和爆發,因此今年也可稱之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該電影中提到地球流浪過程中,被木星引力吸住,為了逃離木星的強大吸力,吳京去引爆木星讓強大的氣波推離地球進而拯救全人類。那你對木星了解多少呢?
  • 《流浪地球》所描述的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在現實中可行嗎?
    《流浪地球》所描述的把地球推離太陽系在現實中可行嗎?在現實中不可行,基於兩個理由,一是推力不足,二是地殼無法承受!當然推力不足只是《流浪地球》中設定的條件,而現實中甚至連核聚變發動機都還沒有時間,更不要談推力不足了!
  • [太空探索]電影《流浪地球》中的10個科學問題
    在《流浪地球》裡面,由於飛船的容量非常有限,而且飛行旅途非常漫長,要在飛船上建設一個生態系統,規模很有限。所以,電影中認為最好的辦法是帶著地球去流浪。然而,地球在流浪的過程中將逐漸遠離太陽,地球表面的溫度將降至-200℃以下,生態系統遭到徹底破壞,絕大部分物種將遭遇大滅絕,基本上不可能恢復。所以即便帶著地球到了比鄰星,實際上也只是帶了一個石球而已,意義非常有限。
  • 《流浪地球》中地球真的「流浪」得起來嗎?
    《流浪地球》的故事背景:三個多世紀前,天體物理學家們發現太陽的演化將產生一次叫氦閃的劇烈爆炸,變成一顆巨大且暗紅的巨星,地球將在這次氦閃中被汽化。這一切將在四百年內發生,現在已過了三百八十年。太陽的災變將炸毀和吞沒太陽系所有適合居住的類地行星。所以,人類唯一的生路,就是向外太空恆星際移民。
  • 紅巨星、洛希極限…《流浪地球》中的術語你都知道嗎?
    想看懂《流浪地球》太空知識了解一下?  ◎加加劉  作為中國第一部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公映之後口碑可謂是一度炸裂朋友圈。本部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影片,除了用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這個設定之外,幾乎一切都是新的,可以說這是一部建造在《流浪地球》世界觀體系下的新故事。
  • 這部科學紀錄片告訴我們,太陽系的毀滅,可能會開啟流浪地球計劃
    相信很多朋友都看過劉慈欣的《流浪地球》,電影的情節讓人耳目一新,更是中國科幻片的一個重大進步。看完這個電影,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看過的百科全書,裡面曾經提到過太陽系在未來會毀滅的知識。肯定有朋友會問,太陽系真的會毀滅嗎?到時候人類應該怎麼辦呢?答案就是下面要給大家介紹這部科學紀錄片《太陽系的結局》,紀錄片中的美國的中西部有一座小鎮一組有趣太陽系的模型,星球的面積以及距離都是等比縮放,完全模擬了當今的太陽系。科學家在不斷的提出各種學說,窺探未來的太陽系。
  • 想看懂《流浪地球》太空知識了解一下?
    地球洛希極限軌道運行示意圖作為中國第一部硬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公映之後口碑可謂是一度炸裂朋友圈。本部改編自劉慈欣同名小說的影片,除了用行星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這個設定之外,幾乎一切都是新的,可以說這是一部建造在《流浪地球》世界觀體系下的新故事。以至於,就算是一些原著黨看了也會覺得新奇,更別說普通觀眾了。
  • 銀河系的「流浪行星」:磁場是地球400萬倍,正向太陽系高速移動
    銀河系的「流浪行星」:磁場是地球400萬倍,正向太陽系高速移動在宇宙當中,絕大多數的行星,自從誕生的一刻開始,通常就會圍繞著所在星系的恆星,開始不停地旋轉。但是宇宙中卻還有一類極其特殊的行星,它們並不會圍繞著某顆恆星旋轉,而是會在宇宙內保持一個方向做直線運動,穿越無限大的宇宙空間——如果沒有星系將它「捕獲」,那麼它將永遠地這樣運動下去。這種行星就被稱為「流浪行星」,是宇宙中最「孤獨」的天體。由於沒有圍繞著恆星,通常流浪行星表面永遠「暗無天日」,同時溫度也很低,基本接近絕對零度左右。
  • 地球會不會因此離開太陽系的宜居帶呢?
    在今後45億年中,太陽的光度將增加30%。50多億年後,太陽的輻射能量將達到現在的2倍多。在如此強烈的輻射下,地球表面的溫度甚至可以達到300多攝氏度,海洋和湖泊早已消失殆盡。而這時,太陽已經退出主序階段,進入紅巨星階段。
  • 地球會不會因此離開太陽系的宜居帶呢?
    隨著核聚變的進行,氫會越來越少,太陽的內核也會持續收縮,外層受到更大的引力向中心靠攏,主序恆星開始向老年期過渡。為了抵消向內坍塌導致的引力,太陽會繼續加快消耗核心的氫,釋放更多的太陽的能量。當前,太陽的光度正在以每1億年1%的速度增加。在今後45億年中,太陽的光度將增加30%。50多億年後,太陽的輻射能量將達到現在的2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