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太陽是一個不發熱的天體,地球的溫度會達到多少?絕對零度?

2021-01-09 探索宇宙說

太陽系是地球所在的家園,它的中心是一顆不斷發光發熱的恆星太陽。地球能夠成為生命星球,能夠演化出人類,跟太陽有著直接的關係。生命的誕生需要滿足很多條件,不僅是地球外部一個穩定的星系環境,更重要的還是需要星球表面需要一個適宜的溫度。

地球表面的溫度是如何來的?那就是太陽的能是輻射而來,地球核聚變產生的能量通過輻射來到了地球,給地球帶來了光明和溫暖,讓地表表面誕生了植物,有了液態海洋。地球的能量約有99.97%是來自於太陽,所以我們也稱太陽為地球的母球,同樣也是地球生命的母親。

沒有太陽母親對地球的熱量照顧就不會有現在的美麗的生態環境,不會有溫暖的氣候,更不會有生命的誕生。曾經有朋友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太陽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個不發熱的天體,那麼現在的地球溫度會達到多少?會低到絕對零度嗎?

這是一個比較有趣的話題,假如太陽也是一顆像木星這樣的氣態行星,一直都不會向外界發出熱量。那麼地球的環境必然跟現在是完全不同的,地球在誕生的早期對於太陽熱量的需求是非常少的,那個時候即使太陽不會發光發熱,地球的溫度仍然也非常高。

地球在剛誕生的時候,是一個熔融的世界,大量巖石的聚集收縮和內部放射性物質的蛻變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這個時候地球內部溫度能夠達到5000度以上,而由於當時地球的運動還沒有穩定下來,地殼是非常薄弱的。

內部十分活躍產生的大量熱量就會透過地殼散發出來,所以早期的地球火山爆發是十分頻繁的,地表的溫度自然也會非常高,達到了500攝氏度。大量火山噴發氣體和塵埃又將地球包裹下來,讓溫度無法向太空中散發。

這樣地球就像一個巨大的烤爐一樣,內部的熱量散不出去,整個世界比現在的金星溫度還要高,環境還要惡劣可怕。這樣的情景持續了有數億年之久,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逐漸形成了穩定的大氣層,地殼也變得越來越穩定,火山的噴發也逐漸越來越少,整個星球的板塊開始穩定下來。

當地球穩定下來之後,曾經火山噴發產生的大量氣體和塵埃也不斷向地面降落。在這個階段雖然太陽仍舊不發熱,可是地球的溫度也還在溫暖的範圍之內,相比早期500攝氏度的高溫,已經是降了很多。

可是由於太陽不發熱,地球沒有外部的能量來源,當天上的氣體和塵埃都降下來之後,地球表面的溫度也會越來越低。最後的時候可能只有零下30攝氏度,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越穩定,溫度下降得越厲害,最終會低到零下270攝氏度。

如此低的溫度,不僅海洋會結冰變得像鋼鐵一樣硬,而且大氣層的各種氣體也無法承受這種低溫,不斷開始液化降落地面,所以那個時候地球大氣層也會結冰整個沉降到地表。地球表面會跟月球表面一樣,直接跟宇宙真空環境接觸。

雖然地球表面的溫度低到了零下270攝氏度,可是地球並不是全部都會被冰凍,在地球的內部仍然會有不低的溫度存在。我們都知道,地球的結構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從地幔開始溫度就會比較高,而地核又分為內核和外核。

內核是一個鐵鎳的固態球體,而外核則是液態的高溫金屬。這種高溫金屬凝固得非常慢,在一個漫長的時間裡,它會一直釋放大量的熱,讓地球保持一個活躍的狀態。只要這一過程一直在進行,那麼地球就不會變成一顆死星。

這種內部的熱量也會傳輸到地表,給地球帶來的一些活力。當然,由於太陽一直不發熱,沒有外部的熱量來源,地核的能量釋放也是有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數十億年之後地核有可能也會徹底失去活動,不再運動也不再釋放能量,這個時候的地球將會變成一顆死星。

即使地核完全停止了運動,不再產生熱量,地球的表面溫度也不會達到絕對零度。因為這個溫度目前只是理論上存在的一個極限低溫。如果對溫度的本質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明白,絕對零度是永遠不可能實現的,這就跟有質量的物體,它的速度再快也無法達到光速是一樣的道理。

當然,太陽不會發光發熱只是我們的一種假說,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在宇宙中永遠不會發生。恆星本身就是在質量滿足了內部核聚變發生的條件之後才誕生的,如果質量達不到,天體是不會成為恆星的。

一旦成為恆星,它的中心核聚變點燃之後到超新爆發之前,是不會停止的。即使是太陽在50億年後,走到了終點發生超新星爆發,演化為白矮星。那麼白矮星同樣也會釋放出一定的光和熱量,只不過相比於太陽是非常弱的。

而地球的表面海洋被冰凍之後也不意味著整個海洋全都是冰,因為地熱能的存在,地球內部是有熱量散發的,所以在厚厚的冰層之下也會有液態水的存在。這一點讓我們想到了太陽系的一些冰凍星球,木星和土星的幾個衛星,它們的表面被冰覆蓋,那麼在冰層之下也可能有液態海洋的存在。

而水是生命之源,有大量液態水存在,意味著生命有可能誕生。所以,科學家一直在猜測,在木星和土星的一些衛星上,厚厚的冰層之下可能會有生命的存在。

雖然太陽不可能不發光發熱,地球不會變成一個完全冰凍的死星,但是太陽的周期性變化卻有可能讓地球迎來冰河期。每一次的冰河期對於生命來說都是一大考驗,很多的生命無法在這樣寒冷的環境中生存下去。而如果是大冰河期,持續時間長達數百萬年,即使是人類有可能也無法生存下來。

當然,如果人類的科技能夠更進一步,研究出了可控核聚變,那麼即使大冰河期到來,人類也能夠依靠核聚變的強大能源,製造人造太陽,讓地球的溫度升高。即使表面由於太冷我們無法生存,也可以轉移到地下,只要有強大的能源支持,人類能夠應對各種自然環境,這就是科技的強大和魅力所在。

相關焦點

  • 如果太陽不發熱,地球溫度會是多少?有可能降到「絕對零度」嗎?
    地球大約99.97%的能量都是來自於太陽,所以太陽對地球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如果沒有太陽,地球甚至不會誕生出生命,也正是太陽的存在,才讓我們感受到溫暖為何物。由於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地球大氣層以及地球的自轉公轉影響,地球的平均溫度一直保持在15度左右,但如果太陽不發熱的話,僅憑地球自身的地核反應,地球的溫度又會是多少呢?
  • 若是太陽不發熱,地球溫度會下降到「絕對零度」嗎?看完別不信!
    若是太陽不發熱,地球溫度會下降到「絕對零度」嗎?看完別不信!-21 13:20 來源:科技看天下 原標題:若是太陽不發熱
  • 太陽消失後,地球會變成「絕對零度」的星球嗎?人類還能生存嗎?
    攝氏度左右,如果地球一旦停止發光發熱,會陷入一個怎樣的階段呢?是否會變成接近絕對零度星球?地球初期環境其實地球在早期的時候環境極為惡劣,內部的溫度能夠達到5000攝氏度甚至更高,地殼薄弱讓地球火山極為活躍,偶爾會出現火山噴發的情況,時間一久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時期,當時的地球還沒能接受到太陽光能量,由此可以看出沒有太陽的時候,地球自身環境極為惡劣,地暖溫度甚至比現在還要高。
  • 為何物質溫度永遠不可能低於負273度?今天才理解「絕對零度」
    在熱力學術語中有個詞叫「絕對零度」,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能聽到它。在熱力學中規定了所有物體的溫度都不能低於「絕對零度」,因為根據絕對零度的定義,在這樣的環境下粒子是靜止,靜止就不會產生動能。根據根據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布,粒子動能越大,物質溫度就越高。因為任何空間必然存有能量和熱量,也不斷進行相互轉換而不消失,所以自然界不存在絕對零度這樣的溫度。
  • 絕對零度是溫度最低下限,那麼溫度上限是多少?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絕對零度是溫度最低下限,那麼溫度上限是多少?科學家給出了答案引言:我們都知道宇宙中有很多我們還不能夠解釋的現象,這些現象目前人類的科技還不能夠完全解開,地球上能夠誕生出生命就是因為地球上有適宜的溫度。所以才能夠讓生命誕生,不過溫度這個詞是人類自己命名的,科學家通過研究之後,發現,溫度是有最低下限的,溫度的最低下限就是分子靜止的時候,但是目前科學家還沒有發現絕對零度,但是科學家知道絕對零度是零下273.15攝氏度,沒有溫度可以比它更低,那麼有很多人提出一個疑問就是溫度有最高上限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科學給出的猜想!
  • 太陽溫度6000度,地球都被烤熱了,為何太空卻接近絕對零度?
    可是太陽都把地球曬熱了,為什麼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太空溫度是接近於絕對零度的呢?說白了,就是內核會有光子和中微子產生,光子平均要花14萬年的時間才能從太陽內核來到太陽表面,然後再花8分20秒抵達地球。一直以來都流傳著太空的溫度是絕對零度,實際上這個想法是有問題的。正如上文說到的,我們其實很難測得出太空的溫度。
  • 絕對零度是宇宙中的最低溫度嗎?在絕對溫度下會發生什麼?
    是的,人們按理想氣體的溫標,通過實驗並外推得出理想氣體的熱膨脹率為1/273.15,由此確定絕對溫度的零度為零下273.15℃,這個溫度為0k(k就是開爾文,1開=1攝氏度),目前認為是宇宙間的最低溫度,稱為絕對零度。二,就目前的認知水平,我們地球文明所說的「絕對零度」是宇宙中的最低溫度。
  • 人類無法達到絕對零度,但溫度沒有上限如何解釋?科學家:相對論
    舉一個普通人認為溫度最高的物體:太陽.作為太陽系的恆星它的溫度一定很高.即使是最表面的溫度都能達到5500攝氏度左右,而太陽的中心溫度能夠達到驚人的2000萬攝氏度,人類想要進入太陽內部在可見的未來是不可能的.那麼2000萬攝氏度就是溫度的上限了嗎?
  • 如果太陽不發熱,地球溫度會是多少?科學家:可能你不敢相信!
    文/仗劍走天涯如果太陽不發熱,地球溫度會是多少?科學家:可能你不敢相信!地球已經誕生46億年的時間了,在這46億年的時間中,地球之所以如此的可以按照規則運作下去,太陽在其中是做了很多貢獻的,如果沒有太陽,或許地球也不可能有如今的繁華之景。如果太陽不發熱的話,地球的溫度會如何呢?
  • 太陽溫度高達5000度,為什麼宇宙還是冷的?
    其實宇宙剛誕生的時候並不冷,非但不冷還是極其熾熱的,但暴漲的空間迅速讓宇宙的溫度下降到了物質能形成的程度!當然暴漲並沒有停止,宇宙也在逐漸降溫,一直到現在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大約為3K,可以說跟絕對零度也就差了一刨花......
  • 如果太陽不發熱,地球溫度會是多少?科學家的回答讓人害怕
    我們的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大爆炸形成了今天的世界,如果沒有那場大爆炸的話,地球和太陽或許都不會存在。我們的地球圍繞著太陽公轉,太陽是一個巨大的能源中心,據悉,人類一天90%的能源都源於太陽,因此你可以想像它對於人類的重要性。
  • 絕對零度達不到,但人類創造的最逼近絕對零度的溫度是多少?
    眾所周知,人類利用溫度來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不僅如此,科學家還發現了所謂的絕對零度,它位於零下273.15攝氏度。但是,物理定律告訴我們,絕對零度是無法達到的,我們只能無限接近它。那麼問題就來了,我們是如何發現絕對零度的?人類能達到的最低溫度是多少度?
  • 太陽表面接近6000度,地球都曬熱了,為何太空溫度是絕對零度
    太陽是太陽系絕對的主宰,它的質量佔據太陽系總質量99.86%以上。太陽的核聚變反應使得太陽的溫度極高,太陽的表面溫度高達6000度,內核溫度高達1500萬度。可問題來了,為什麼地球可以被太陽曬熱了,可為什麼太空的溫度卻接近絕對零度?
  • 太空溫度有多低?是否達到絕對零度?這裡能解決你的問號!
    真空沒有溫度。但如果你把物體放在遠離恆星、行星或其他天體的深空某處,它最終會與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達到熱平衡,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是溫度為2.7K的熱輻射。它們也會吸收來自宇宙微波背景的少量輻射。然而,熱輻射的功率與溫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因此,太陽這樣的恆星表面溫度接近6000K,釋放的熱量比從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中接收到的多幾萬億倍。至於行星,它們從太陽那裡接受大量的熱量,也向外太空發射熱量。考慮到地球這樣的行星表面平均溫度接近300K,釋放的熱量也是吸收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幾百萬倍。
  • 黑洞的溫度是多少?最高只比絕對零度高5000萬分之一度
    無論是恆星、行星、彗星,還是諸如白矮星、中子星這樣的死亡恆星,它們都是有溫度的,而且溫度越高,天體也會顯得越亮。已知最熱的恆星(WR 102)表面溫度達到了21萬度,而中子星剛形成時的表面溫度更是高達100萬度。 既然黑洞是完全黑的,那麼,黑洞有溫度嗎?黑洞的溫度是絕對零度,還是多少度呢?
  • 太陽表面大約6000度,地球都被「烤」熱,為何太空卻是絕對零度?
    3000億個大氣壓,溫度可達1500萬度,即便是距離內核部分約52萬多公裡的太陽表層,溫度也接近6000度,可以說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火球」。並且實際上,地球上的絕大部分能量來自於太陽輻射,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基本上維持在15度左右,這也是地球能夠演化出生命的重要原因,而這種太陽輻射就是由太陽內核所發生的核聚變所產生的。
  • 絕對零度是最低溫度?絕對零度也可以突破。最高溫度又是多少
    1.最高與最低溫度最低溫度最低溫度很多人都聽說過,是0K(開爾文),也就是絕對零度-273.15℃。這一溫度下,也是分子平均運動動能最低之時,此時分子可以視為靜止不動。絕對零度並不意味著粒子停下運動了不過即使是物質的溫度達到絕對零度,也並不意味著分子停下運動了。微觀世界是由量子力學主導的,如果絕對零度時,分子完全不運動,那麼我們就能夠精準的測量出分子的動量和位置。這明顯違反不確定性原理。
  • 外太空的溫度是多少?
    外層空間的溫度取決於許多因素:與一顆恆星或其他宇宙活動的距離,是直接處於光還是影,還是受到太陽耀斑或太陽風的影響。地球附近空間溫度的變化主要是基於位置和時間:在地球的光面和陰影面,溫度有很大的不同,隨著行星繞軸自轉和繞太陽公轉,溫度每分鐘都在變化。
  • 絕對零度和"熱寂"
    絕對零度0K約等於攝氏溫標零下273.15攝氏度,也就是0開氏度,在此溫度下,物體分子沒有動能和勢能,動勢能為0,故此時物體內能為0。物質的溫度取決於其內原子、分子等粒子的平均動能。因此物體的溫度實際上就是原子在物體內部的運動。達到絕對零度一切事物都將達到運動的最低形式。因為任何空間必然存有能量和熱量,也不斷進行相互轉換而不消失。所以絕對零度是不存在的,除非該空間自始即無任何能量熱量。
  • 黑洞的溫度是多少?最高只比絕對零度高5000萬分之一度!
    在宇宙中,幾乎所有的天體都會發光,或者反光。無論是恆星、行星、彗星,還是諸如白矮星、中子星這樣的死亡恆星,它們都是有溫度的,而且溫度越高,天體也會顯得越亮。已知最熱的恆星(WR 102)表面溫度達到了21萬度,而中子星剛形成時的表面溫度更是高達100萬度。既然黑洞是完全黑的,那麼,黑洞有溫度嗎?黑洞的溫度是絕對零度,還是多少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