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稀少糖:物以「稀」為貴

2021-01-11 科學網

 

■本報記者 郭爽

功能糖和糖醇對人口健康意義重大,糖工程產品已在我國食品、保健品、醫藥及農業領域發揮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甜味劑是人們日常生活所必需的調味品之一。它作為世界上消費量最大的一類食品添加劑,主要用於冷飲、飲料、配製酒、糕點、麵包、餅乾、蜜餞等十幾類食品中。

據統計,全球甜味劑總產量已超過1億噸,人均年消費量在20kg左右,發達國家已達50kg,發展中國家也超過10kg,我國在8kg左右,因此功能性糖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稀少糖是一類低熱量新型功能性單糖,具有獨特生理學功能和重要的應用價值,作為填充型的功能甜味劑,是糖尿病、肥胖症病人的理想蔗糖替代品,其中,阿洛酮糖在2013年已經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認定為安全的食品添加劑。目前利用酶轉化法能夠規模化生產的稀少糖,由於相應酶的活性並不是很高,最終產物的產量比較低,生產成本仍然較高。

中科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孫媛霞研究組以單糖生物轉化酶及技術開發作為整個產業鏈突破點,利用酶偶聯及固定化技術對果葡糖漿生產工藝進行提升,研製富含稀少糖高果糖漿高附加值產品,建立了從糖生物質資源到新型稀少糖品生物轉化技術體系,推動了功能性稀少糖產業鏈發展,提升了現有產業化生物製造工藝。

理想的蔗糖替代品

「稀少糖及其衍生物具有獨特的生理學功能,具有降血糖、抑制癌細胞生長與脂肪積累等作用,在食品、保健品、醫藥品與化妝品等領域具有十分重要的應用價值。」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孫媛霞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隨著食品質量提高和科技進步,熱量已不是制約我國人民營養健康的主要因素,相當多的人還因熱量攝入過剩導致罹患各種疾病,因此人體攝入的營養應轉向低熱量的功能性糖類。

阿洛酮糖作為一種六碳稀少酮糖是近年發現的一種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新型功能性單糖,其甜度相當於蔗糖70%,具有高溶解度、極低的熱量值和低血糖反應等有益人體健康的特殊功能,被美國食品導航網評價為最具潛力的蔗糖替代品。

據了解,2011年8月,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確定阿洛酮糖為普遍公認安全食品(GRAS),並可作為食品或食品添加劑組成成分。

「我們研究一方面聚焦在阿洛酮糖異構酶、鼠李糖異構酶等新型的生物催化劑研發,既對其進行挖掘、克隆表達、分離精製,又利用酶固定轉化廉價的葡萄糖等單糖實現稀少糖和稀少糖醇的生物合成。」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朱玥明告訴記者。

另一方面,他們構建了非天然的L-稀少糖、脫氧糖的生物合成路線,這些糖大多作為醫藥中間體能合成L-核苷類藥物,提高其抗腫瘤活性。脫氧糖也是一類重要的稀少糖,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如脫氧核糖是核苷類藥物的基礎原料和關鍵中間體,可用於製造抗病毒藥物和抗腫瘤藥物,多用於治療愛滋病、B肝和腫瘤,有著重要的開發價值和市場前景。

「然而,目前主要是利用化學法來合成,原料價格比較貴,反應步驟多,工藝較複雜、產率低,導致能夠獲得的L-稀少糖、脫氧糖種類很少。」孫媛霞坦言。

研究團隊以穀氨酸棒桿菌為底盤微生物,構建稀少糖合成新途徑,通過代謝工程手段改造菌株,優化發酵條件,實現高效合成L型稀少糖及脫氧糖,該構建的工程菌株以甘油等小分子底物合成了C4,C5,C6,C7稀少糖,該研究通過綠色工藝技術合成稀少糖策略,實現十餘種稀少糖及其衍生物生物合成。

開發具有自主產權的催化劑

稀少糖生物合成所需要的新型、高效酶催化劑開發是研發的關鍵,也是技術難題。

「在日本稀少糖研究中心工作期間,我們可以把酶催化劑直接用於生物轉化合成不同種類的稀少糖並進行功能開發。但回國之後,因為涉及智慧財產權的問題,我們首先必須要自主開發、不受日本智慧財產權保護新型的生物催化劑。」孫媛霞說,對於科研人員來說,短時間內要開發出活性高、特異性強的催化劑,是非常難的。

孫媛霞告訴記者,在回國之後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在生物轉化中所需要的酶製劑。從新型酶蛋白的發現到功能表徵,整個過程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和精力。

孫媛霞白天用來進行市場調研和企業合作。「但科研的腳步不能停止,所以周一到周五時間的晚間,孫老師幾乎都是在研究所度過的。把研究所當家,生活基本格調就是白天做調研,晚上看文獻。」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建剛告訴記者。

孫媛霞回國之後就到了工業酶國家工程實驗室。這裡從酶製劑的發現到生產,都有著專業的團隊和超前的技術。「有了他們的支持,我們在兩年之內就拿到了幾種不同微生物來源的酶催化劑。所以我們開發的速度可能在稀少糖開發過程中是比較快的。」孫媛霞說。

雖稀少,前景好

孫媛霞研究組以高果糖漿為底物,開發新型的「健康糖」,將高果糖漿中的葡萄糖、果糖利用酶法異構,轉化生成一種零卡路裡並且能夠改善腸道菌群、降低血糖、抗齲齒的甜味劑D-阿洛酮糖,對改善人類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健康領域新變化,以疾病治療為主正逐漸向治未病趨勢發展。為適應這樣的趨勢變化,營養食品領域也正在以科學論證的營養配方為依據,針對糖尿病及相關慢病人群,開發臨床特殊用途稀少糖,在輔助治療疾病的過程中能起著重要作用。

目前糖尿病全球患者有3.47億人,並且與心血管疾病、超重者等慢病人群相關聯。該類慢病人群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因糖耐量明顯降低,需要嚴格限制單糖、雙糖攝入量;同時,惡性腫瘤患者,常因術後放療或化療而引起頭暈或易患感冒、低熱等症狀,提高免疫力、減輕或抑制不良症狀的反應、維持營養攝入平衡的高品質功能糖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由於稀少糖來源較少、價格昂貴以及研究手段相對落後,制約了稀少糖的產業化及應用推廣。隨著工藝的成熟以及生產成本的下降,稀少糖因其獨特的功能將在食品、保健品、農業等領域具有更廣闊的市場應用。」孫媛霞說。

《中國科學報》 (2015-09-21 第6版 進展)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報】稀少糖:物以「稀」為貴
    稀少糖是一類低熱量新型功能性單糖,具有獨特生理學功能和重要的應用價值,作為填充型的功能甜味劑,是糖尿病、肥胖症病人的理想蔗糖替代品,其中,阿洛酮糖在2013年已經被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認定為安全的食品添加劑。目前利用酶轉化法能夠規模化生產的稀少糖,由於相應酶的活性並不是很高,最終產物的產量比較低,生產成本仍然較高。
  • 都說物以稀為貴,鯨魚的排洩量巨大,為什麼還能價值連城?
    比如說我們都說物以稀為貴,越稀少的東西能夠賣出越高昂的價格,但有的時候卻會反過來。比如有一種非常昂貴的香料叫做龍涎香,這種龍涎香看上去其貌不揚,好像就像是一塊路邊隨便撿到的石頭,但它當中卻有特殊的成分,是很多名貴香水當中必不可少的東西,現在市場上龍涎香的價格可以說是貴比黃金
  • 明日之后里最受歡迎的四種食物,烤河豚上榜,玩家:物以稀為貴!
    今天就來給大家盤點一下在遊戲中最受歡迎的四種食物,當看到最後一種的時候,不少人也紛紛表示:果然是物以稀為貴啊。第四:烤河豚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不敢吃河豚,因為它有劇毒,但是河豚的口味真的非常好。在遊戲中河豚是一種非常不錯的回覆道具,單純說回血的話,這個食物是所有東西中最猛的。每秒的回血非常的恐怖,因此只要有了它,自己的生命就有了保障,因此才成為玩家比較喜歡的食物。
  • 物以稀為貴,情因老更慈,還有哪些古詩詞你只知道半句?
    物以稀為貴,情因老更慈。語出唐·白居易《小歲日喜談氏外孫女孩滿月》詩。因為東西稀少,就顯得珍貴。因為人們年老,就會對親情更顯得慈愛。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不仁:沒有仁恩。引申為不偏私。
  • 沈騰用十七年時間詮釋了「物以稀為貴」
    俗話講「物以稀為貴「,在林子偌大的娛樂圈裡。這句話顯得既特別又難得。因為這句話隱含的意思是特別賺錢和特別難找。看看娛樂圈裡大紅大紫的明星,都是獨一無二的代表,成龍大哥是國內搞笑類功夫電影的鼻祖,當年的他是獨一無二的世界級動作影星。周星馳是國內無釐頭電影的大師,他有著獨一無二的喜劇風格。
  • 物以稀為貴?江蘇發現全球唯一罕見血型,專家:不見得是好事
    物以稀為貴?江蘇發現全球唯一罕見血型,專家:不見得是好事。事情是這樣的,來檢測血液的是一位江蘇南京的準媽媽。一開始他在醫院檢測的時候,醫生只以為他是普通的血型,但隨後卻慢慢發現各位媽媽的血型相當的不正常,然後把他的血型拿到血型庫裡面去對比,居然找不到這種血型,這讓醫院的人感到非常的驚訝。
  • 物以「稀」為貴,九成稀土概念股上漲,14天市值增千億
    物以「稀」為貴,在國家發改委昨日深夜回應稀土相關問題後,今日早間,A股稀土永磁概念股開盤大漲,截至收盤,板塊漲幅已經超過5.62%,30隻概念股中28隻上漲,另有兩隻下跌。  根據Choice金融終端數據可知,A股稀土永磁概念股共包含30隻股票,從5月10日至5月29日收盤,該板塊總市值在14個交易日裡已經增加約998億元。
  • 冬蟲夏草賣那麼貴的原因是什麼,物以稀為貴?
    二就是其供不應求導致了產區採挖破壞了生態,在惡劣的環境下,冬蟲夏草種群數量稀少,範圍分布比較廣,因為其無法人工大規模低成本培育,野生採挖難度大,其生長周期過長。青藏高原獨一無二的自然環境,孕育了高原上一種神奇的菌種,這種神奇的菌種所含有的獨特成分,在藥用價值上,以及食補上具有良好的功效。
  • 珍珠魚皮皮具,物以稀為貴
    二、針燒紅後,穿刺魚皮上一排白色珍珠串般的堅珠沙,針刺不穿的為真皮,針能刺穿的是塑膠粒的人造皮,因塑料製品不能耐高溫之故。三、用堅硬之器撥動魚皮上的珍珠,人造皮的珠粒是膠水粘合的,聲響有別,且有可能撥落下來。珍珠魚皮具一般可使用多年,人造皮具一般一年左右就露出破綻。
  • 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在雲南啟動
    來自雲南省科技廳的消息,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已正式在雲南省啟動實施。  據悉,近年來,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都在抓緊布局以「材料基因組計劃」為核心的材料產業創新工程,以期在先進材料開發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保持在全球的競爭優勢。我國已將材料基因工程列入面向2030年的重大項目加以布局。
  • 研究人員建立生物合成稀少糖的新策略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孫媛霞研究員帶領的功能糖與天然活性物質研究組通過挖掘在C-C鍵的生物合成中具有廣泛用途醛縮酶,探索以甲醛、乙醛、甘油醛及甘油等小分子底物合成稀少單糖及其衍生物的新途徑,從而獲得高附加值的稀少糖及其衍生物。
  • 地球「最」貴的東西,普通人難以想像,一百克就能買下蘋果公司
    引言 晉代葛洪在《抱樸子·明本》中說到:「然物以少者為貴,多者為賤。」物以稀為貴,既是人之常情,也是市場規律。許多貴重金屬或者稀有礦石便是因為產量極低,所以擁有很高的價值。
  • 無錫媒體接連報導,《江南晚報》專欄採訪:「吃稀少糖,甜而不胖」
    江大糖科學專家:吃「稀少糖」甜而不胖顛覆「糖吃多易發胖常識」「稀少糖」還真稀奇稀少糖,選用優質純天然原料——海藻糖、低聚異麥芽糖、L-阿拉伯糖、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經科學配比加工而成。稀少糖食用方法簡單,可單獨衝泡,也可在各種日常保健食品、乳製品、飲料等食品中加入稀少糖食用。對於愛烹飪的「吃貨」,「稀少糖」也有著不錯的功用。「稀少糖」比一般的蔗糖更容易焦化著色,所以在製作月餅糕點時,只要放一點就能很好地著色。愛吃甜食的無錫人在日常炒葉子菜、紅燒肉類、魚類時添加「稀少糖」既不用擔心發胖,還可使菜色更加漂亮。
  • 寧波小夥告訴你,野生大黃魚為什麼那麼貴,值不值得購買?
    我在寧波出差過一段時間,根據我得到的信息來看,不管是寧波這邊,還是全國範圍內,野生大黃魚的價格多比較貴,好像一斤左右的大黃魚,多要3000塊錢左右一斤要是一斤以上的,最少也要7000塊錢一斤,至於一斤以下的,也要1000塊左右一斤,當然,要是那些太小的
  • 天津工生所利用生物轉化技術開發功能性稀少糖獲得進展
    稀少糖(Rare Sugar)是自然界中存在但含量極少的一類單糖及其衍生物(2002年國際稀少糖學會ISRS定義),其味類似於蔗糖,但具有熱量低、穩定性高、甜昧協調、無吸溼性、無致齲齒性、耐受性高等優點,可以彌補傳統甜味劑的不足,對改善特殊人群的飲食起到重要作用。
  • 世界上最貴的化學元素是什麼?比黃金還貴50萬倍,1克就能暴富!
    若要問目前地球上最貴的物質是什麼,有人說是鑽石,有人說是黃金,有人說是鉑金,也有人說是天外隕石,可是都不是。在小編看來,最貴的非反物質莫屬了。在地球上有這麼一句話叫做物以稀為貴,根據現有的數據,地球上可供開採的黃金儲量約為17萬噸,鑽石儲量約為240噸,可以說都是十分稀少的,所以他們的價格都很貴。但是在地球上,這些都不是最貴的,在工業領域,黃金鑽石只是很平常的存在,有些珍貴的元素由於是工業必需品,但是自然界的儲量又十分稀少,因此價格十分昂貴,你都想像不到價格。
  • 「狗頭金」含金量不高,為何比足金還貴?成交價貴幾倍呢?
    為一種富金礦礦石,天然產出質地不純且大顆粒的不規則塊金。因其形似狗頭,被人稱之為「狗頭金」。也有其形似馬蹄,被稱之為「馬蹄金」。為何這含金量不高的它,成交價比純金貴幾倍呢? 圖片源自網絡 二:發現量稀少 物以稀為貴,根據統計資料
  • 「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重點專項「稀貴金屬焊接/裝聯...
    近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重點專項「稀貴金屬焊接/裝聯導電材料製備技術」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諮詢審議會在昆明召開。彭金輝院士等項目諮詢組專家、項目牽頭單位貴研鉑業股份有限公司和各參與單位60餘人參加了會議。科技部高技術中心專項辦有關人員、專項總體組專家出席了會議。    會上,科技部高技術中心專項辦人員結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管理暫行辦法,介紹了重點基礎材料專項的管理工作情況,強調了項目牽頭單位的法人責任和項目一體化組織實施、考核辦法等具體要求。項目負責人謝明研究員匯報了項目實施方案及具體任務安排。
  • 布偶貓為什麼那麼貴?以下幾點讓你具體了解貴的原因
    如今布偶貓成為當今寵物界的搶手品種只要見過它的人都想飼養它 但它的價格卻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其中海豹雙色布偶貓數量稀少,十分罕貴,價格通常數萬元之間,那它的價格為什麼這麼貴呢?可能跟以下幾點有關。第二點 為了保證純正血統不外流,國內出售的純種布偶貓都是經過絕育的,即使沒有絕育的純種貓也有可能生下品相較差的後代繁殖很快難,市場需求量大供應不知,物以稀為貴.所以價格自然貴了第三點布偶貓的性格特別溫順,可謂人見人愛。
  • 誰家若有發現這種植物,請保護起來,它為珍貴物種,很稀少
    摘要:誰家若有發現這種植物,請保護起來,它為珍貴物種,很稀少。 各位農民朋友們,大家好,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跟大家科普過蕨科的野生植物了,記得上次跟大家科普的是一種名叫猴腿菜的珍貴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