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為貴,情因老更慈。
語出唐·白居易《小歲日喜談氏外孫女孩滿月》詩。
因為東西稀少,就顯得珍貴。因為人們年老,就會對親情更顯得慈愛。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不仁:沒有仁恩。引申為不偏私。
芻狗:用草紮成的狗,祭祀時,被視為珍貴之物而盛飾奉上;祭祀完畢後就被棄之不用,毫不愛惜。
天地不偏私,把萬物視為芻狗,一視同仁,順應萬物自然生滅;聖人不偏私,把百姓看作芻狗,不妄加幹預,任憑百姓自然發展。
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
語出南宋·濟公《濟公李修緣》
其實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句偈語是南宋僧人道濟說的,道濟就是人們常說的濟公!
定力高的人,可以酒肉穿腸過,但是絕大多數人,只會被世俗的欲望所驅使,而墜入魔道。後半句「世人若學我,如同進魔道」,濟公的高深境界,絕非凡夫俗子所能想像。
為了眾生,我進這魔道又如何?
相傳:明朝末年,山賊橫行到處殺掠,百姓流離失所,逃入山中寺院內避難。山賊追至寺內,恰好住持認識山賊首領,便懇求其放過百姓。於是山賊首領拿出一些酒肉對住持說:「 和尚,只要你吃了這些酒肉,我就放過這些人。
為了救人,主持便開齋破戒。後來大家都說他「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這種精神也是佛家所說的「我不人地獄,誰入地獄?」
#古詩摘錄#漢語是世界上最優美的語言,還有哪些古詩詞是你只知道一半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