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些僅憑半句就流傳千古的詩句

2021-01-12 文史撰家

在古代文學的發展歷程中,有著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名句流傳於世,它們都有著鏗鏘的韻律和豐富優美的含義。但是也有著這麼一部分詩詞名句,它們都只憑半句就為眾人所知,另外半句卻鮮有人知曉。如「天若有情天亦老」這句,向來都以深遠意境令無數人喜愛,可你知道它的上半句嗎?

01.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銅仙人辭漢歌》

這是李賀流傳於世的三句千古名句之一,另外兩句分別是「雄雞一聲天下白」、「黑雲壓城城欲摧」。這首詩是李賀藉助金銅仙人辭漢的史事,來抒發自己的家國之痛和身世之輩。關於李賀的身世我們都知道,他不僅英年早逝,早年還曾經因為父親的名字沒避諱,而被取消了科舉的資格。因此李賀在抒發這種感情時,他是深沉動人的,聞者無不為其扼腕嘆息。

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自問世以來被無數後人加到自己的詩詞當中。如宋代石延年曾說「天若有情天亦老,月若無恨月長圓」,在當時此句一出可謂是震驚四座,可惜還是被歷史蒙上塵埃無人知曉,只有李賀這個名句千百年來孤零零的流傳。

02.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霜寒十四州。——《獻錢尚父》

關於「一劍霜寒十四州」的來歷,有很多人都會覺得是李白的佳作。無論是從氣勢還是格調,都神似李白風格。而且李白自己也就是一個劍客,才會造成這種誤解。事實上這首詩是晚唐詩人貫休所作,他當時為了避黃巢之亂,在杭州靈隱寺作的此詩。此詩表達的是他想為國家建功立業,渴望被得到重用。除了這一句外,上句的「滿堂花嘴三千客」讀起來也很有美感,但不知道為什麼沒有被人世人所熟知,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03.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雜感》

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古代,說出「百無一用是書生」,是需要極大的勇氣和超前的思想。黃景仁正是如此,身處乾隆盛世的他,在只20歲的時候,便對人生有了如此的感悟。他對當時毒害人思想的科舉制有著極深的厭惡,再加上他平時作詩就喜歡用愁苦的語言,於是就有了這首抒發知識分子愁苦的詩句。需要注意的是,這首詩詞是運用了反語的手法,也是他的牢騷,是憤世嫉俗的吶喊。

04.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劍客》

依稀記得在讀書時期,每逢重要的考試,老師們都會用這句話來教導學生。同字面意思一樣,這句話說十年的辛苦勞作才磨出一把利劍,劍芒閃爍著寒光,只不過還沒有試過鋒芒。這句話不僅有著幹練豪爽的文風,還有著躍躍欲試的意思。其實這把「寶劍」就是詩人自己形象,賈島寫這首詩時,剛剛在科舉考試這得罪因得罪權貴而名落孫山。十年寒窗苦讀造就一身才華,沒想到卻沒有施展的地方。正如這把鋒利的寶劍一樣,沒有機會一展身手。

05.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斷句》

這是宋代詩人蘇麟的一首詩,這首詩一直以來都算是小有名氣。最大的原因就是這首詩非常特殊,特殊在哪裡呢?就是因為這首詩只有短短的兩句話,因此也叫做「斷句」。全詩意思大概是靠近水邊的樓臺,最先能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著陽光的樹木,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後來這句詩在各種語境中都被運用得到。現在都形容某些人或事物搶先得到某種便利或利益。

「流浪大師」沈巍說過:在浩如煙海的文化裡,我們都是井底之蛙。那麼在繁盛似錦的古代詩詞裡,因為一句話而流傳的詩詞自然也有很多,它們都有著自己的獨到之處。或典雅雋永或餘音繞梁,都濃縮著古人的智慧。除了這五句外,你們還知道其他的嗎?歡迎積極討論說出自己的看法。

相關焦點

  • 文學史上流傳最廣的十首著名七絕,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然而,中國流傳下來的詩詞量太豐富了,很多文學愛好者也只能選擇那些膾炙人口、流傳廣泛的經典詩詞來閱讀欣賞。可是,你知道嗎,很多流傳千古的詩詞題目,當時詩人是寫了兩首、三首甚至幾十首的,但是,並不是每一首都是經典而被人喜歡的,像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和杜牧的《贈別》這樣兩首都膾炙人口的作品並不多。這兩組詩可謂同題詩的王者之作,同樣流傳千古,同樣受人歡迎。
  • 玩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第五人格首先來說這樣的帳號只需要上線就可以很暢快的進行抽取精華的操作,而根據自抽號價格的不同其中精華的數量也是不同的,普遍來說價格越高的自抽號精華數量會很多,而且還會有很多的靈感,線索也差不多有好幾萬打底,很多玩家也是衝著自抽號很划算就紛紛入手了
  • 一輪含有「紅」字的飛花令,首句是人人皆知的千古名句
    有「紅」字的詩句,是如此的動人心弦,所以下面給大家介紹一輪含有「紅」字的飛花令,讓大家繼續領略帶有「紅」字的詩詞句,而首句是人人皆知的千古名句。1.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詩句出自王維的名篇《相思》,這首詩本是借詠物來抒發對友人的思念之情。而這兩句流傳千古,常被今人引用來表達情人間的相思。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 史上最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含千古名句!
    今天狗子就歸納了史上最為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勸學唐·顏真卿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顏真卿自幼家道中落,憑藉自己苦讀方才有所成就,尤其是於書法一道更是自成一家,名傳千古!正是認識到刻苦讀書的道理,顏真卿才會作此《勸學》詩以勸勉子弟後人勤學苦讀!
  • 3種科學方法,多數父母知其一不知其二
    3種科學方法,多數父母知其一不知其二1、腋下測量寶寶體溫成人用右手食指和拇指拿住溫度計沒有水銀球的一端,手腕迅速大力向下甩幾下,注意不要讓溫度計觸碰到其他物體,以免破碎,最終讓水銀的刻度不超過35℃為宜。
  • 辛棄疾最神的一首詞,堪稱詞中瑰寶,4句就有兩句流傳千古
    而筆者今天要為大家所介紹的這首詞,是來自「詞中之龍」辛棄疾的一首詞,這首詞被譽為辛棄疾最神的一首詞,堪稱詞中瑰寶,4句就有兩句流傳千古。《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宋-辛棄疾)鬱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江晚正愁餘,山深聞鷓鴣。
  • 俗語:「笑貧不笑娼」,下半句才是經典,揭示了人生的五字秘訣
    說起俗語我們往往都是只知上半句不知下半句。就像這句「笑貧不笑娼」想必很多人都聽說多,但是應該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其下半句是什麼吧!這句話不是出自哪位名人的詩句,也不是那本經典著作的「名句」,而是民間流傳的俗語。
  • 傳世名言,但後半句更重要
    很多人生的見解形成了名言廣為流傳,但是很多名言傳到後來都只關注前半句,後面半句往往沒有人注意,今天我們看看那些名言的後半句顛覆我們的認知。1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句現在用的非常多一句名言,但是後半句沒有人提起。後半句是:初心易得,始終難守。現在很多企業都在講初心,但到了一定規模,原形畢露。2 父母在,不遠遊這句下半句:遊必有方。不是不讓遠遊,遠遊必須要告知去處。
  • 句句經典,人人喜愛,白居易50個膾炙人口的詩詞名句,千古流傳
    白居易,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中流傳詩篇最多的詩人,唐代唯一一個獲得「詩魔」、「詩王」兩個美稱的詩人,與同時代的元稹並稱「元白」,與當時的「詩豪」劉禹錫並稱「劉白」。他離世後當朝皇帝唐宣宗親自賦詩憑弔:「綴玉聯珠六十年,誰教冥路作詩仙。浮雲不系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 那些被刪掉後半句的名言,事實其實是這樣的,你知道多少?
    那些被刪掉後半句的名言,事實其實是這樣的,你知道多少?那些年,我們奉之為真理的話,原來都是上半句。原來我們被騙這麼多年,果然真相只掌握在少數人手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毀三觀的「前半句」的誤會吧,看看你知道多少?
  • 這些名言警句我們只知道前半句,而後半句卻鮮為人知
    下面這些名言警句我們只知前半句,但後半句更為重要:1.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學我,如同入魔道。2.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初心易得,始終難守。名言警句時常被人們所使用來激勵自己,使其受益終生,但有些名句我們只用了半句,而後半句才是其想表達的真正意思。
  • 此人一生只寫一首詩,卻包含了1個千古名句和2個成語,萬世傳誦
    文/加塵此人一生只寫一首詩,卻包含了1個千古名句和2個成語,萬世傳誦中國以往的每個朝代,都有各自的文化象徵,中國本來就有唐詩下面小編就會講到一位詩人,提起他的名字,或許很多人就不知道,但大家都一定會聽過他的詩,那就是崔郊,雖然此位詩人一生只寫一首詩,可是這首詩卻流傳很廣。
  • 小學課本只出現前4句的古詩,很多人不知道還有後4句
    大家最耳熟能詳的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就是出自白居易筆下,不知有多少孩子是在背誦這首詩中走入古詩詞的。這兩句詩出自《賦得古原草送別》。至今猶記兒時背誦這首詩,只會4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既然是五言,又只是四句,總以為是絕句。後來才知道,其實後面還有四句: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悽悽滿別情。
  • 陶淵明的一首雜詩,千古流傳,最後兩句卻經常被人誤讀
    時至今日,依然有無數懷念人這位瀟灑不羈的隱者,也喜歡他的不羈情懷,更讚賞其樂而忘憂時留下的經典詩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下面一起欣賞陶淵明的一首雜詩,千古流傳,最後兩句卻經常被人誤讀。雜詩魏晉: 陶淵明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 那些曾經被刻意刪減的名人名言,不讀後半句意思完全不一樣!
    那些曾經被刻意刪減的名人名言,不讀後半句意思完全不一樣!其實已有非常多的名人名言都是被刻意刪減過的,我們往往只能接觸到前半句,接觸不到後半句。因為配合上後半句之後意思就完全都不一樣了,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看,有哪些名人名言都被刪減過了吧!
  • 好多關於雪的經典詩句,大家來給排個名,看看哪句才是你心中最愛
    —— 盧梅坡《雪梅·其一》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 —— 納蘭性德《蝶戀花·辛苦最憐天上月》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 毛澤東《卜算子·詠梅》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 岑參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 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 80句對偶詩句,詩詞真的好美
    在詩詞中,有許多精妙的對偶句。今天,詩詞君分享80句對偶詩句,體現漢語之美。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杜甫《絕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林逋《山園小梅·其一》夜月一簾幽夢,春風十裡柔情。
  • 那些被刪掉後半句的名言,看了才知道,原來我們被騙了這麼多年
    那些名言名句,被弄錯作者、理解錯意思都是見怪不怪的事了,還有些句子,老師只告訴我們前半句,關鍵的後半句,卻沒人肯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句子背後的故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是孟子說的,現在也頻頻出現在各大催婚名場面。
  • 俗語「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的後半句更動人
    但很少有人知道,這句話其實還有後半句,那後半句是什麼呢?這後半句更是經典,「繁華三千,只為一人飲盡悲歡。」聽起來這句更動人。「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飲」這句話源起佛經中的一則故事。佛祖在菩提樹下問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錢、有勢、有一個疼愛自己的妻子,你為什麼還不快樂呢?」此人答曰:「正因為如此,我才不知道該如何取捨。」佛祖笑笑說:「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