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科學家揭示鈮鈷銻合金真正成分,有望成星際旅行新材料?

2020-12-05 澎湃新聞
本文圖片均來自「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微信公眾號

鈮鈷銻合金(NbCoSb)曾是一種身份不明的合金材料,「外表」是金屬的,而「個性」更像半導體。因為有望成為新一代高溫熱電材料,許多科學家都嘗試過合成純的1:1:1的鈮鈷銻,可至今沒人成功過。這是怎麼回事呢?

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朱鐵軍教授的實驗室,近日製成了高純度的鈮鈷銻合金,它糾正了科研人員長久以來的一個認識誤區——1:1:1的鈮鈷銻合金並不存在!穩定的鈮鈷銻合金,不屬於標稱的19電子體系金屬,而是自帶「缺陷」的18電子體系半導體,一類正宗的半導體熱電材料。

被誤解多年的鈮鈷銻合金,終於回到半赫斯勒熱電材料的大家族,同時,這為科學家尋找新的熱電材料拓展了方向。

星際旅行的「乾糧」

你是否留意過,酒櫃、飲水機、車載冰箱等都是安安靜靜的「工作者」。它們沒有嗡嗡作響的壓縮機,靠一塊熱電材料實現保溫保冷。熱電材料是一種能實現電能與熱能相互轉換的材料。在車載冰箱中,熱電材料利用電流產生吸熱效應,從而發揮保冷功能。

熱電材料的另一個應用場景,是溫差發電。在曠遠持久的星際旅行中,外太空探測器無法得到陽光的補給,必須自帶「乾糧」——核能電池。放射性同位素自然衰變產生熱,藉助於熱電材料,就能夠實現溫差發電。

旅行者號用的「核能電池」

「溫差發電或許是深空探測目前唯一的供能方案,」從博士生時期到現在,朱鐵軍教授研究熱電材料已經20年了, 「熱電材料特別適合搜集移動的、分散的能量,比如將汽車排氣管的餘熱轉換為電能,相當於一個小型的移動電廠。」因為小型、靜音、零損耗等優點,全世界科學家都在尋找性能優良的熱電材料,以適應多種工作環境。半赫斯勒合金就是其中一類。

半赫斯勒合金的名字來自於19世紀的一位採礦工程師康拉德·赫斯勒。他偶然發現,將不含磁性的銅、錳和錫以2:1:1的比例製成合金,合金會產生磁性,命名為赫斯勒合金。而以1:1:1比例製成的合金,則稱為半赫斯勒合金。

許多半赫斯勒合金具有半導體特性,表現出很好的熱電性能,穩定性和機械性能突出,是優質的熱電材料。「熱電材料有不同的溫度工作區間,我們的興趣在於耐600℃以上高溫的半赫斯勒材料。」朱鐵軍說。

做不出高純鈮鈷銻,誰的錯?

「為什麼純的1:1:1的鈮鈷銻合金做不出來?」

「是技術還達不到?還是本身就不存在這種比例的合金?」

朱鐵軍被一連串問題困擾著。在半赫斯勒合金家族中,有一條明晰的分界線,外層電子數18的合金能形成穩定的立方晶體結構,表現出半導體特性;而外層電子數是17或者19的,則為金屬。熱電材料都來自於18電子體系的半赫斯勒合金。例如鋯鎳錫,就是一種典型的18電子體系半赫斯勒合金。

根據元素周期表,1:1:1的鈮鈷銻合金的外層電子數為19,科學家將其標定為金屬。但這種金屬的「個性」卻更趨向半導體。「它不像是一個簡簡單單的金屬,熱電性能要比一般金屬好很多。」美國休斯頓大學任志峰教授課題組的一篇論文讓朱鐵軍若有所悟。

加州理工學院Jeff Snyder教授課題組進行了大量理論演算,認為比例為0.8:1:1的18電子鈮鈷銻更穩定。由於在實驗上他們無法製備0.8:1:1的鈮鈷銻,Snyder教授給朱鐵軍教授發來一封郵件,提出能否在浙大通過實驗來進一步探究這個疑問。

驗明正身:真18,假19

朱鐵軍的實驗室裡,有一臺先進的磁懸浮熔煉儀器。它就像一個磁場驅動的攪拌器,利用磁場產生渦流,一邊將金屬原料融化並懸浮於容器中,一邊持續「攪拌」,以達到最大程度的均質混合。利用這臺儀器,博士生夏凱陽得到了高純度的鈮鈷銻。

圖(a).NbCoSb試樣拋光面的背散射電子像(BSE)照片中有明顯的襯度變化,表明試樣中存在大量的第二相或元素組成變化。圖(b)-(e).Nb0.80CoSb試樣腐蝕面的二次電子像(SEM)照片及X射線能譜元素分布圖表明,在雖然Nb0.80CoSb中元素存在有大量的Nb缺量(空位),但試樣中的各元素分布均勻,並沒有發生明顯偏析現象。(來源:課題組)

X射線衍射結果讓朱鐵軍的心中的謎團漸漸解開:果然不是1:1:1,而是0.8:1:1!經過測試,這種高純度材料的熱電優值(ZT)為0.9,遠遠高出了之前已經報導的0.4。「雖然0.9的數值在熱電材料中並不算突出,但這足以讓我們感到興奮!」朱鐵軍說,「我們終於知道,鈮鈷銻原來是一種陽離子缺位的18電子體系,而不是19電子體系。」

「這有點像我們玩的抽積木遊戲,」朱鐵軍從微觀結構解釋了這種現象,「在0.8:1:1的鈮鈷銻材料中,有原子缺位了。就像抽掉了一根積木,它依然還是穩定的正方體結構。」

這項研究給科學家尋找新的熱電材料打開了新的視野。「所謂的19電子半赫斯勒化合物,有部分其實是陽離子缺位的18電子體系,通過調節點缺陷,我們可顯著改善熱電性能。」 朱鐵軍說。

相關論文「Enhanced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in 18‐ElectronNb0.8CoSb Half‐Heusler Compound withIntrinsic Nb Vacancies(具有本徵Nb空位的18電子鈮鈷銻半赫斯勒化合物中增強的熱電性能)」發表於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先進功能材料》)雜誌。論文第一作者為博士生夏凱陽。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浙江大學矽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支持。

(原標題:浙大科學家揭示鈮鈷銻合金真正成分,或成為星際旅行新材料?本文來源浙江大學學術委員會,澎湃新聞經授權轉載,未經許可禁止二次轉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浙大教授告訴你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特約記者 周煒鈮鈷銻合金(NbCoSb)曾是一種身份不明的合金材料,「外表」是金屬的,而「個性」更像半導體。因為有望成為新一代高溫熱電材料,許多科學家都嘗試過合成純的1:1:1的鈮鈷銻,可至今沒人成功過。
  • 新材料行業:鈷鹽和氫氧化鋰上漲有望延續
    一、行業表現  本周上證綜指上漲1.43%,申萬有色指數上漲10.46%,新材料指數上漲4.44%,板塊大幅跑贏大盤,子板塊全面上漲,其中鈷鋰、鎢漲幅居前,漲幅前五名個股分別為洛陽鉬業、天齊鋰業、華友鈷業、贛鋒鋰業、貴研鉑業(周漲幅分別為39.69%、32.44%、24.20%、23.09%
  • 4J29鐵鎳鈷合金4J29是什麼材料合金成分是多少
    一:牌號:4J29鐵鎳鈷合金二:化學成分:錳Mn≤0.50% 磷P≤0.020% 硫S≤0.020% 鉻 Cr≤0.20% 鎳Ni=28.5~29.5% 鈷Co=16.8~17.8% 鐵Fe=餘量 碳C≤bai0.03% 矽Si≤0.30% 銅Cu≤0.20% 鉬
  • 新型研製出的超導電材料「鈮」 利好哪些A股上市公司?
    日前,材料領域國際頂級期刊《自然材料》中發表了復旦大學修發賢團隊的最新研究論文《外爾半金屬砷化鈮納米帶中的超高電導率》,文章顯示製備出二維體系中具有目前已知最高導電率的外爾半金屬材料-砷化鈮納米帶,電導率是銅薄膜的一百倍,石墨烯的一千倍
  • 歐洲戰略小金屬報價11月27日(鎂銻鉍鉻鈷鎘鈉鈦鋯鈮釩鍺)
    原標題:歐洲戰略小金屬報價11月27日(鎂銻鉍鉻鈷鎘鈉鈦鋯鈮釩鍺)
  • 硬質合金是鎢鋼嗎?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01 硬質合金硬質合金是由難熔金屬的硬質化合物和粘結金屬通過粉末冶金工藝製成,是一種硬度極高的合金材料。碳化鎢(WC)是硬質合金的主要成份,佔總成份70%-97%;粘結金屬用來在合金中起粘結作用,含量通常為3%-30%,在燒結的過程中,它能把碳化鎢粉末包圍並緊緊地粘結在一起,冷卻後就成了硬質合金。因此,常用硬質合金按成分和性能特點分為三類:鎢鈷類、鎢鈦鈷類、鎢鈦鉭(鈮)類。生產中應用最廣泛的是鎢鈷類和鎢鈦鈷類硬質合金。
  • 幾種特殊的合金材料
    合金雖說是一個化學名詞,但是作為常識,很多人也都不陌生,大多數人至少也都知道不鏽鋼。一般來說,合金的熔點要比組成它的任何金屬都低,而硬度卻比組成它的各種金屬都大。合金作為一大類材料,它遠比我們認識的豐富多彩。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幾種特殊的合金材料,充分感受一下人類的聰明智慧在科技發展的重要作用。
  • 刀具行業對硬質合金刀具材料的種類、性能和特點及應用的總結
    硬質合金刀具的種類按主要化學成分區分,硬質合金可分為碳化鎢基硬質合金和碳(氮)化鈦(TiC(N))基硬質合金。碳化鎢基硬質合金包括鎢鈷類(YG)、鎢鈷鈦類(YT)、添加稀有碳化物類(YW)三類,它們各有優缺點,主要成分為碳化鎢(WC)、碳化鈦(TiC)、碳化鉭(TaC)、碳化鈮(NbC)等,常用的金屬粘接相是Co。碳(氮)化鈦基硬質合金是以TiC為主要成分(有些加入了其他碳化物或氮化物)的硬質合金,常用的金屬粘接相是Mo和Ni。
  • 中國青年化學家元素周期表專輯:鋯/鈮/鉬
    自2011年來,江海龍教授一直在開展多孔鋯基羧酸配合物(Zr-MOFs)材料的合成與催化研究,特別在其孔空間引入催化活性的客體成分並基於兩者間功能協同提升催化性能,理解相關機制,改善化學反應速率和產物選擇性等。江海龍說鋯「鋯具有豐富多彩的色澤一直被當做寶石,在人類生活中起著裝飾的作用。
  • 木工刀具常用材料硬質合金檢測相關術語解釋
    1.硬質合金指由難熔金屬碳化物和金屬粘合劑組成的燒結複合材料,在目前所使用的金屬碳化物中,碳化鎢(WC),碳化鈦(TiC),碳化鉭(TaC)和碳化鈮(NbC)是最常見的成分。鈷金屬作為粘結劑,廣泛應用於硬質合金生產中;其它的金屬粘結劑也可應用,如:鎳(Ni),鐵(Fe)等,針對某些的特殊用途,也被採用。
  • 稀有金屬鈷銻價格持續上漲 關注結構性機會
    稀有金屬鈷銻價格持續上漲 關注結構性機會 2016年08月12日 11:18來源:紅刊財經作者:何豔 近期,稀有金屬鈷銻迎來一小波上漲。
  • Inconel 617鎳基合金材料,耐高溫耐腐蝕
    對應標準:美標:N06617;德標:2.4663A化學成分· · · 物理性能· 早期的鈷基合金用非真空冶煉和鑄造工藝生產。後來研製成的合金,如Mar-M509合金,因含有較多的活性元素鋯、硼等,用真空冶煉和真空鑄造生產。鈷基高溫合金中的碳化物顆粒的大小和分布以及晶粒尺寸對鑄造工藝很敏感,為使鑄造鈷基合金部件達到所要求的持久強度和熱疲勞性能,必須控制鑄造工藝參數。鈷基高溫合金需進行熱處理,主要是控制碳化物的析出。
  • 四氧化三鈷的成分怎樣回收回收氯化鈷、源匯
    四氧化三鈷的成分怎樣回收回收氯化鈷、源匯深圳裕晟鎳鈷材料回收】鎳氫、鎳鎘、聚合物電池、18650電池、電池正負極、鋁鈷紙,廢鎳、鎳塊、鎳片、鎳帶、儲氫合金、鎳合金粉、鎳正負極、氧化鎳、氧化亞鎳、發泡鎳、梅花鎳電池材料回收公司回收四氧化三鈷、鈷酸鋰、鈷粉、氧化鈷、、
  • 科普:硬質合金與鎢鋼有何區別?
    一直以來,有很多業內人員都認為硬質合金就是鎢鋼,事實上二者是有一定區別的。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硬質合金與鎢鋼的區別。
  • 固溶強化變形鈷基高溫合金鈷合金GH5188/HS-188合金
    鈷資源缺乏,而且價格昂貴,我國一般不希望使用鈷基高溫合金,中國沒有自己獨創的鈷基高溫合金。
  • gh4169高溫合金化學成分
    高溫合金GH4169作為一種航空航天飛行器結構件中的優選材料,由於在高溫下具有特別優良的性質,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並在航空發動機整體構件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且對於正在熱點研究中的微型發動機、微型飛行器整體構件,也有著重要的應用前景。
  • 一種新型抗缺陷3D列印鈷鎳基高溫合金
    但多數常規鎳基高溫合金無法從精密鑄造工藝過渡到3D列印技術中使用,因為這些材料是針對鑄造等傳統工藝進行優化的。由於3D列印過程的快速重複熱循環,可以通過成分計算數據驅動的方式設計出針對3D列印工藝參數的新成分,從而針對增材製造的高冷卻速率調整微觀結構和性能。
  • 鈮是一種化學元素,也是一種金屬,關於它的知識講解
    新的方法則使用類似環己酮的有機溶劑把氟化物從水溶液中萃取出來,再用水將鈮和鉭的配合物從有機溶劑中分別提取。真空電弧重熔(VAR)和電子束熔煉(EBM)是當時最先進的生產過程,促使了各種鈮合金的發展。;9年起,研究項目在測試了「C系」(可能取了舊名鈳「Columbium」的首字母)中共256種鈮合金後,終於製得了C-103。這些合金都可熔化成顆粒狀或片狀。
  • 永康旋轉鈮靶材生產廠家
    永康旋轉鈮靶材生產廠家20世紀80年代,以集成電路、信息存儲、液晶顯示器、雷射存儲器、電子控制器為主的電子與信息產業開始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技術才從實驗室應用真正進入工業化規模生產應用領域。近10年來,濺射技術更是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 電鍍鎳鈷合金工藝值得大力推廣
    從連鑄技術誕生以來,銅板的鍍層由當初的鉻、鎳/鉻發展到今天的鎳/鎳鐵合金,直到目前最先進的全鎳鈷合金鍍層。     2002年初鞍鋼附屬企業公司一煉鋼冶金修造廠經過不懈的開發、研製,終於在國內率先突破這一領域,推出「連鑄機結晶器銅板主箱式電鍍鎳鈷合金工藝」,並榮獲了2002年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頒發的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