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五月刊:地球是活的?

2020-08-16 新發現雜誌

詹姆斯·洛夫洛克大概是當今最有爭議的科學家之一,因為他在上世紀70年代提出了著名的「蓋亞假說」,認為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

這聽上去有點嚇人,好像地球是一個克蘇魯神話裡的怪物,我們就是這個怪物的一部分,難免讓很多人產生不適感。其實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這個理論其實也不像人們想像的那麼異端。這裡有一個關鍵,就是對生命的認識。

究竟什麼是生命?其實有很多不同的定義,有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命,哲學意義上的生命,還有人工智慧意義上的生命,這些意義都還在不斷發展變化中。洛夫洛克認為,運用能量使內環境保持穩定是生物的普遍屬性,這給我們認識地球這一複雜的系統提供了啟示,也更有利於喚醒人們對於地球的共同體意識。

這些年來,蓋亞假說在不斷發展,獲得了更多新的認識,其中的一些基本內容已為人們所接受:地球是一個非線性發展的複雜系統,生命本身以及生命對環境的反饋極具重要性,穩態及其對應的臨界點扮演著不可小覷的角色。如今,這些主題成為人類應對生態危機的有效思維工具。

2007年7月,本刊發表《地球是個生命體!》一文,介紹了蓋亞假說,其中有對洛夫洛克進行的專訪,他那年88歲,鬥志昂揚,活力四射。13年過去,我們重訪蓋亞理論,洛夫洛克已經101歲,依然筆耕不輟。無論我們怎樣界定地球和生命,洛夫洛克本人就是一個生命生生不息的象徵。

地球是活的?

在氣候、海洋、冰川和生物多樣性專家看來,地球不僅是一顆行星,還是一個擁有各種複雜進程的物體。這些進程相互作用,使地球暫時處於平衡狀態。總之,地球是有生命的!過去數十年一直遭到主流科學家強烈反對的「蓋亞假說」如今在現代地球科學領域悄然立足。專家們相信,唯有從這一視角出發才能預見人類活動引發的各類危機……

參宿四的光芒哪去了?

近來,天文愛好者們憂心忡忡:參宿四肉眼可見地趨於黯淡。這顆獵戶座第二亮星是否正在我們的眼皮底下消亡?

繪畫史第一章再度改寫

一處巖畫上的半獸人和神秘動物竟構成了一部名副其實的敘事作品。這證明,早在4.4萬年前,原始人類就已形成了成熟的社會並能進行藝術創作。

農藥:沿河居民之殤

法國沒有任何法規用於保護沿河居民免受農藥噴灑的危害,全民正對此進行大討論,司法機構也加入其中!應如何設定安全距離?政府考慮劃定5到10米,非政府組織則建議150米。然而實際風險很難得到科學的評估……

該禁止食品添加劑嗎?

防腐劑、食用色素……在具有高致癌風險的超加工食品中都有它們的身影。法國從2020年1月1日起禁止在糖果中添加二氧化鈦,那其餘數百種食品添加劑也該停用嗎?

蚯蚓王國真容初現

蚯蚓平平無奇,鮮有得到關注。直到最近,五大洲的150名研究人員才對蚯蚓開展了首次全球調研。結果表明,蚯蚓在土壤生態系統中起著關鍵的作用。

解密女性性高潮機制

既然女性的性高潮對繁殖沒有任何作用,它為何在進化中被自然選擇了呢?實際上,這可能是某種進化殘留:對於我們的遠古祖先而言,它能刺激排卵。

邂逅土衛六

在可視作原始地球模型的天體中,土衛六是離地球最近的。2004年至2017年,「卡西尼」號探測器在土衛六上空進行了127次偵察,傳回大量圖片和數據供天體物理學家剖析。他們希望能藉此揭開這顆「原始地球」的面貌,探明其複雜的化學、氣候和季節特徵。

告別摩爾定律

摩爾定律行將終結!電子元件微型化已達原子級極限,若要繼續提高晶片性能,就必須改變其形式。這將是一次歷史性的工業轉型。

天生建築師

建築設計可不是人類的專利。一些動物生來就是傑出的建築大師,它們的建築信條只有一個:越是個頭小巧,越要視野廣闊!

相關焦點

  • 《新發現》五月刊:地球是活的?
    洛夫洛克認為,運用能量使內環境保持穩定是生物的普遍屬性,這給我們認識地球這一複雜的系統提供了啟示,也更有利於喚醒人們對於地球的共同體意識。這些年來,蓋亞假說在不斷發展,獲得了更多新的認識,其中的一些基本內容已為人們所接受:地球是一個非線性發展的複雜系統,生命本身以及生命對環境的反饋極具重要性,穩態及其對應的臨界點扮演著不可小覷的角色。如今,這些主題成為人類應對生態危機的有效思維工具。
  • 《新發現》七月刊:流浪繁星
    去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爆紅。裡面寫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吞沒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人類提出「流浪地球」計劃,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
  • 科學新發現:地球上首個無氧也能活的生物
    在我們的認知中,所有動物都需要氧氣才能存活,但科學界日前有了新發現。一項最新研究指出,有一種已存活5.5億年的鮭居尾孢蟲(Henneguya salminicola),沒有氧也能活。它們寄生於鮭魚,只靠吃現成的養分就能維持生命。這是地球上已知的首個不呼吸的生物。
  • 《萬物》8月刊導讀|搭乘時光機,走進人類心臟探索的前世今生
    《萬物》8月刊導讀|搭乘時光機,走進人類心臟探索的前世今生 2020-08-09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NASA發現了「新地球」,忙壞了廣告商!
    前幾日,「飛了9年48億公裡只為看冥王星一眼」的全民情書運動和品牌文案借勢潮才剛剛過去沒幾天,今天凌晨美國宇航局(NASA)就宣布他們發現了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並命名為「克卜勒452b」(Kepler-452b)
  • 第二波:大西洋月刊盤點2013年度照片
    《大西洋月刊》是美國最受尊敬的雜誌之一,一本有關文學、政治、科學與藝術的雜誌,《大西洋月刊》堅持無黨派、無偏見原則,對於任何事物採取一種超然、充滿智力性、幽默的、有藝術感的態度。《大西洋月刊》網站的焦點視野欄目近日推出了2013年新聞圖片盤點。整個盤點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13年1月至4月,詳見《第一波:大西洋月刊盤點2013年度照片》。
  • 研究發現:地球最早的大陸並非通過板塊俯衝形成
    參考消息網7月9日報導 據美國每日科學網站7月8日報導,澳大利亞柯廷大學牽頭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新證據表明,地球上最初的幾塊大陸並非像以前認為的那樣是在類似現代板塊構造環境中俯衝形成的,而可能是由完全不同的過程創造出來的。
  • NASA發現新地球?別高興的太早
    美國航天局(NASA)宣布了尋找太陽系外行星方面「激動人心」的新消息!網絡輿論頓時炸鍋,平時不大關心科學話題的朋友也激動起來:「另一個地球!」「我們不再孤獨!」「活久見!」「要步入新世紀了嗎?」「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愚蠢的人類再見我要回母星了。」「黑暗森林!外星人的攻擊正在路上!」
  • NASA發現新地球 孫燕姿的《克卜勒》已唱出一切
    7月23日,在歌手孫燕姿生日這天,NASA公布發現「新地球」!NASA(美國宇航局)通過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新發現太陽系外行星克卜勒452b(Kepler-452b),這是首個與地球大小相近的「宜居」行星,跟地球的相似指數達到0.98。據NASA,克卜勒452b距離地球有1400光年,這也是近幾年來,克卜勒望遠鏡尋找到的最接近「另一個地球」的系外行星!
  • 《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丹尼索瓦人的生活範圍曾擴展到中國
    《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丹尼索瓦人的生活範圍曾擴展到中國(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參考消息網(編譯/許燕紅):美國《科學美國人》月刊網站12月2日報導,丹尼索瓦人的生活範圍曾擴展到中國。直到最近,才在西伯利亞南部一個叫丹尼索瓦的洞穴中發現了他們曾經存在的痕跡,該洞穴位於哈薩克斯坦和蒙古國之間。科學家在那裡發現了一個指骨、三顆牙齒和一片頭骨,表明這裡曾存在一支古老型人類。現在,科學家們發現了丹尼索瓦人更大的活動範圍。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迪恩多·馬西蘭尼所帶領的團隊,發現了該支古人類曾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個名叫貝什亞的高山洞穴的證據。
  • 地球上真的有「美人魚」?1980年的印度?就曾經發現一隻活的
    由于美人魚是一種十分神秘的生物,所以很多人對它都抱有極大的興趣,甚至還有人認為美人魚是真實存在的,只不過是我們沒有發現她而已。那麼,地球上真的有「美人魚」嗎?其實,在1980年的時候,印度就曾經發現一隻活的「美人魚」,這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吧!
  • 新疆軍區某部:「星雲」電子月刊走俏大漠邊關
    新疆軍區某部依託網絡營造拴心留人環境瞧「星雲」電子月刊走俏大漠邊關本報訊(7月9日,新疆軍區某部區域網「星雲」電子月刊雜誌最新一期上線。該部領導介紹說,儘管駐地偏遠,條件艱苦,但小小的電子雜誌為官兵們提供了溫馨的網絡心靈家園。該部官兵長年蹲守大漠戈壁和高原邊防一線進行科研攻關,網絡是大家對外溝通交流、獲取信息的重要平臺。今年年初,該部在廣泛徵求官兵意見的基礎上,在區域網上創辦「星雲」電子月刊,開設「星雲人物」「大漠科海」「邊關心語」等8個主題欄目。
  • 那顆被NASA發現的「新地球」 究竟是誰的家園?
    昨晚睡覺之前,你應該有很大的機率在朋友圈、微博等渠道聽說一件事情:美國宇航局(NASA)將發布一條「令人興奮」的新消息……這條消息究竟是什麼?人類終於發現自己不是宇宙中孤獨的智慧生物?抑或時空穿梭成為現實?恐怕,睡了一覺的你有許多問題要問——別擔心,我們幫你把這些問題全問了,並且找到了答案。
  • 「π地球」:發現一地球大小的星球,每3.14天繞其恆星旋轉一次
    麻省理工學院和其它地方的科學家以令人愉悅的天文和數學結合,發現了一個稱為「π地球」(pi Earth)的星球,這是一個如地球大小般的行星,每3.14天繞其恆星旋轉一次,其軌道使人聯想到著名的數學常數π。研究人員在由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K2任務獲取的數據中發現了這個行星的信號。
  • 從明朝崇禎元年活到今天,392歲,地球最長壽脊椎動物被發現
    在這個大千世界裡,長有脊椎骨的高級動物還真不少,不論是陸地上還是海洋中,數量都是最多的,我們人也是脊椎動物中的一種,人類壽命不是最長的,對於有些脊椎動物而言,活過100歲簡直輕而易舉,因為地球上最長壽脊椎動物已經活了
  • 從明朝崇禎元年活到今天,392歲,地球最長壽脊椎動物發現了
    在這個大千世界裡,長有脊椎骨的高級動物還真不少,不論是陸地上還是海洋中,數量都是最多的,我們人也是脊椎動物中的一種,人類壽命不是最長的,對於有些脊椎動物而言,活過100歲簡直輕而易舉,因為地球上最長壽脊椎動物已經活了
  • 南極洲發現地球大陸最深點
    地球大陸上的最深點日前在位於登曼冰川之下的東南極洲被發現。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2日報導,這座被冰填滿的峽谷深度可達海平面以下3.5千米,只有海洋中才有比這更深的峽谷。  報導稱,這一發現被標示在一張新繪製的南極洲地圖上,這張地圖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揭示了這塊冰原下的基巖的形狀。
  • 美《大眾科學》月刊:火星殖民生活會讓人發瘋
    美國《大眾科學》月刊網站9月9日報導稱,「火星一號」公司希望把人類首次殖民另一顆行星的過程變成一場電視真人秀,讓地球人能夠觀看殖民者的一舉一動。但正如英國《衛報》指出的,首批為數不多的火星永久殖民者要面對的不僅是寒冷和塵土飛揚的環境。在地球老家所有人的注視下,他們大概還要越過心理不穩定這道坎。
  • 人類的出現是為了保護地球?網友:難道地球是活的?
    隨著人類科技實力的不斷發展,慢慢的人們發現,我們人類甚至是我我們所居住的地球對於宇宙來說都是十分渺小的!隨之我們也逐漸的發現,為什麼目前為止,人類所發現的智慧生命僅僅只有人類呢?要知道茫茫宇宙之中,人類已經發射出了數個探測器,遠的探測器甚至都已經飛離地球數十億公裡的距離了,但是仍然還沒有發現任何有智慧生命!
  • NASA發現「新地球」!31光年外的這顆星球人類可活400歲!
    「苔絲」在距離地球大約31光年的位置,發現了一顆在特質上和地球非常接近的星球,並且稱之為「超級地球」!其實同期「苔絲」發現了三顆這樣的星球,分別是GF-1/2/3,他們都分別在圍繞一顆類似咱們太陽的恆星做公轉運動,運行一周的時間約為51天,相當於我們地球的1/6,這也就說明地球上1年相當於這裡的6年,這才有了開篇小編說的地球人在這裡可以存活400年的玩笑,當然前提是咱們能夠在這裡存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