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爆紅。裡面寫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吞沒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
人類提出「流浪地球」計劃,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這當然是腦洞大開的科幻,我們離這樣的技術還非常遙遠。
但是,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穿行於星際之間的「流浪地球」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數量驚人。宇宙裡到處都是孤獨的旅行者:太陽系外彗星、流浪的行星、迅如閃電的恆星……本期《流浪繁星》就描繪了宇宙空間繁忙的旅行畫卷。更令人激動的是,這不僅是遙不可及的風景,其中有些旅行者已經來到我們身邊!
天文學家發現,奧陌陌和鮑裡索夫彗星這兩顆目前在太陽系內的彗星來自遙遠的異鄉,那麼我們能不能發射探測器與之匯合?即使以今天的技術而言,這也並非天方夜譚,雖然路上的時間比較長,人類終將在可以看見的時間內直面來自宇宙深處的訪客。它們會帶來什麼樣的物質,傳遞什麼樣的信息,那真是令人無比期待!
從宇宙回到身邊,現實中還是有很多需要操心的事情。科學家發現包括手機在內的各種智能設備的一個重大隱患:黑客已經能夠通過雷射或聲音遠程控制智能語音助手,從而入侵這些設備。
在資訊時代,一切都在變成信息,而信息又有可能被人截獲和利用,轉而對各種設備進行控制,連人類的心臟起搏器都存在著被侵入的危險。信息的安全也正在變成我們這個時代越來越需要整個社會共同重視的問題。
射電望遠鏡在兩年內接連發現了兩顆來自深空的「彗星」,令天文學家目瞪口呆。這兩個小天體從某個遙遠的恆星系逃離,跨越了數十光年,遠道而來。這證實,在各個恆星間有著無數流浪行星,而各星系間有大批恆星不請自來……充斥太空的無數天體令宇宙中的邊界變得愈發模糊。
J05215658隻有3.3倍太陽質量,是迄今發現的質量最小的黑洞。這個在理論上難以形成的黑洞或許揭示了一個全新的黑洞類別,有望揭開黑洞爆炸式誕生的秘密。
在達洛爾火山穹丘頂上,存在水源,卻沒有生命……而一直以來的普遍認知是,液態水的存在與生命的出現密不可分!是時候重新定義生物生存的極限了。
人類終於破解了虎鯨的秘密:年長的雌性虎鯨之所以「放棄」生育,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孫輩。和人類一樣,虎鯨也離不開它們的祖母或外祖母,因為雌性虎鯨維繫著家族的凝聚力,指揮成員們外出狩獵,傳承家族特有的本領和技能。
這太不合常理了。微生物學家發現,某些巨型病毒居然會被其他病毒感染,而且還進化出了用於防禦的免疫系統。如此一來,將這些過於簡單的存在視作生物可能不再勉強了……
神經元的大小影響信息傳遞和反應時長,是決定智力的關鍵因素。
性取向可能並非取決於社會心理學因素。最新研究認為,決定性取向的生物學因素在胎兒期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若然如此,我們如今吃的薯條沒準會是彩色的,出自名為「羽蛇神漢堡」的全球連鎖快餐店!
部分人跡罕至的土地僅極少數科學家踏足過,他們以實地丈量的方式貢獻了珍貴的考察資料。但這些險峻非凡、難以駐留的場所仍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讓我們試著再去一探究竟!
有科學家通過雷射或聲音遠程入侵了智能語音助手或智慧型手機。雖然這不過是一項實驗,但它所利用的聯網設備的缺陷是否會引發安全問題?
假如摩天建築不再為城市所獨有而是建在大自然裡,這會是怎樣一番景象?本文介紹的六個建築方案一個比一個瘋狂,但這些摩天建築堪稱改善地球環境的「魔法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