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七月刊:流浪繁星

2020-08-28 新發現雜誌

去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爆紅。裡面寫太陽急速衰老膨脹,即將吞沒包括地球在內的整個太陽系。

人類提出「流浪地球」計劃,在地球表面建造上萬座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推動地球離開太陽系,用2500年的時間奔往新家園。這當然是腦洞大開的科幻,我們離這樣的技術還非常遙遠。

但是,我們現在已經知道,穿行於星際之間的「流浪地球」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數量驚人。宇宙裡到處都是孤獨的旅行者:太陽系外彗星、流浪的行星、迅如閃電的恆星……本期《流浪繁星》就描繪了宇宙空間繁忙的旅行畫卷。更令人激動的是,這不僅是遙不可及的風景,其中有些旅行者已經來到我們身邊!

天文學家發現,奧陌陌和鮑裡索夫彗星這兩顆目前在太陽系內的彗星來自遙遠的異鄉,那麼我們能不能發射探測器與之匯合?即使以今天的技術而言,這也並非天方夜譚,雖然路上的時間比較長,人類終將在可以看見的時間內直面來自宇宙深處的訪客。它們會帶來什麼樣的物質,傳遞什麼樣的信息,那真是令人無比期待!

從宇宙回到身邊,現實中還是有很多需要操心的事情。科學家發現包括手機在內的各種智能設備的一個重大隱患:黑客已經能夠通過雷射或聲音遠程控制智能語音助手,從而入侵這些設備。

在資訊時代,一切都在變成信息,而信息又有可能被人截獲和利用,轉而對各種設備進行控制,連人類的心臟起搏器都存在著被侵入的危險。信息的安全也正在變成我們這個時代越來越需要整個社會共同重視的問題。

流浪繁星

射電望遠鏡在兩年內接連發現了兩顆來自深空的「彗星」,令天文學家目瞪口呆。這兩個小天體從某個遙遠的恆星系逃離,跨越了數十光年,遠道而來。這證實,在各個恆星間有著無數流浪行星,而各星系間有大批恆星不請自來……充斥太空的無數天體令宇宙中的邊界變得愈發模糊。

質量離奇的黑洞

J05215658隻有3.3倍太陽質量,是迄今發現的質量最小的黑洞。這個在理論上難以形成的黑洞或許揭示了一個全新的黑洞類別,有望揭開黑洞爆炸式誕生的秘密。

全球唯一的無生之境

在達洛爾火山穹丘頂上,存在水源,卻沒有生命……而一直以來的普遍認知是,液態水的存在與生命的出現密不可分!是時候重新定義生物生存的極限了。

虎鯨的祖母效應

人類終於破解了虎鯨的秘密:年長的雌性虎鯨之所以「放棄」生育,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孫輩。和人類一樣,虎鯨也離不開它們的祖母或外祖母,因為雌性虎鯨維繫著家族的凝聚力,指揮成員們外出狩獵,傳承家族特有的本領和技能。

病毒也生病

這太不合常理了。微生物學家發現,某些巨型病毒居然會被其他病毒感染,而且還進化出了用於防禦的免疫系統。如此一來,將這些過於簡單的存在視作生物可能不再勉強了……

大神經元有大智慧

神經元的大小影響信息傳遞和反應時長,是決定智力的關鍵因素。

性取向定於胎兒期

性取向可能並非取決於社會心理學因素。最新研究認為,決定性取向的生物學因素在胎兒期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假如美洲原住民曾畜牧

若然如此,我們如今吃的薯條沒準會是彩色的,出自名為「羽蛇神漢堡」的全球連鎖快餐店!

難以深入的十大秘境

部分人跡罕至的土地僅極少數科學家踏足過,他們以實地丈量的方式貢獻了珍貴的考察資料。但這些險峻非凡、難以駐留的場所仍留下了許多未解之謎。讓我們試著再去一探究竟!

光與聲:黑客的新武器

有科學家通過雷射或聲音遠程入侵了智能語音助手或智慧型手機。雖然這不過是一項實驗,但它所利用的聯網設備的缺陷是否會引發安全問題?

融入自然的摩天建築

假如摩天建築不再為城市所獨有而是建在大自然裡,這會是怎樣一番景象?本文介紹的六個建築方案一個比一個瘋狂,但這些摩天建築堪稱改善地球環境的「魔法棒」……

相關焦點

  • 科學家在銀河系發現一顆「流浪地球」
    流浪行星是一類奇特的行星,它們並非環繞著母星運轉,而是在宇宙黑暗森林中孤獨流浪。一般來說,流浪行星原本也規規矩矩地呆在恆星系中,但因受到某些引力擾動而被驅逐出境。光學引力透鏡實驗(OGLE)和韓國微透鏡望遠鏡網絡(KMTN)正是利用微引力透鏡法搜尋流浪行星的兩個項目。現在,來自這兩個項目的科學家宣稱,發現一顆質量與地球相當的流浪行星。要知道,已知的流浪行星主要為體型較大的類木行星,我們在此之前只發現四顆類地質量流浪行星。
  • 新疆軍區某部:「星雲」電子月刊走俏大漠邊關
    新疆軍區某部依託網絡營造拴心留人環境瞧「星雲」電子月刊走俏大漠邊關本報訊(7月9日,新疆軍區某部區域網「星雲」電子月刊雜誌最新一期上線。該部領導介紹說,儘管駐地偏遠,條件艱苦,但小小的電子雜誌為官兵們提供了溫馨的網絡心靈家園。該部官兵長年蹲守大漠戈壁和高原邊防一線進行科研攻關,網絡是大家對外溝通交流、獲取信息的重要平臺。今年年初,該部在廣泛徵求官兵意見的基礎上,在區域網上創辦「星雲」電子月刊,開設「星雲人物」「大漠科海」「邊關心語」等8個主題欄目。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和波蘭天文學家在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在線版上撰文指出,他們藉助微引力透鏡,可能發現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流浪行星」,其「體重」約為地球的10%,不受任何恆星約束,在銀河系內自由遊蕩。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和波蘭天文學家在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在線版上撰文指出,他們藉助微引力透鏡,可能發現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流浪行星如獲證實,這一發現將有助科學家更好地認識「流浪行星」。天文學家認為,大多數「流浪行星」的誕生方式與普通行星無異——由圍繞一顆新形成恆星旋轉的氣體和塵埃凝聚而成。但這些行星最終在其他物體(尤其是氣態巨行星)的引力作用下脫離了母體系統,成為了一顆「流浪行星」。理論表明,以這種方式逃逸的「流浪行星」大多是巖石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30%—100%,即所謂的「流浪行星」。
  • 神奇的多肉繁星,開的花又多又美,家庭養花人的新選擇
    學名:繁星大戟(Euphorbia guiengolaW.R.Buck & Huft)起源本種原產於墨西哥(恰帕斯和瓦哈卡)。簡介繁星大戟是一種罕見的蔓生的多肉植物,莖上有小的綠色葉子和紅白色花朵。
  • 現實版流浪地球,銀河系中發現地球大小的流浪行星
    這些潛在的流浪行星大多數都是非常巨大的,其大小是木星質量的2到40倍。我們要知道,木星的質量是地球的300倍。但是現在,天文學家發現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流浪行星,它在銀河系裡自由穿梭,而它的質量和地球相當。
  • 科學家發現最小流浪行星:或藏有外星生命
    關於外星生命一直是科學家們不斷探索的課題,近日一顆新發現的流浪行星為探索外星生命帶來新希望。 據外媒報導,波蘭華沙大學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一顆與地球大小差不多的「流浪行星」正在銀河系飄蕩,該星球還有可能隱匿著外星生命。
  • 我們不僅可以流浪地球,還能流浪太陽系
    就拿銀河系來說其中的繁星眾多,別看我們的太陽系看似很穩定,那是因為在宇宙的宏觀尺度上人類的文明的時間也不過是冰山一角罷了(況且不少科學家認為隕石的撞擊至少使地球生物大滅絕過一次)。其實銀河系是很混亂的,這種混亂使得銀河系變得危機四伏(不過如今形成的木星、小行星帶、月球以及太陽的引力為避免大型星體撞擊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天然屏障)。
  • 行星會「流浪」!NASA研究發現,銀河系至少上千億顆流浪行星
    年,科學家們通過觀測,在宇宙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行星,這些行星不屬於任何一個恆星系統,而且也沒有自己的固定軌道,它們在宇宙中不斷地遊蕩,沒有任何目的地。,它是一個巨型塵埃氣體雲團,通過觀測,科學家們發現,大量的行星和褐矮星,正在不斷從玫瑰星雲中誕生。
  • 首次,發現地球級的流浪行星
    然而,行星形成理論存在有種流浪行星(Rogue planet),它們不附屬於任何恆星。藝術家筆下木星體積大小的星際行星。在2011年OGLE小組提出銀河系中此類行星存在的證據,後續研究認為銀河系中有兩倍恆星數量的木星質量級的流浪行星。
  • 發現火星大小流浪行星,上面會有生命嗎?銀河系或有1億億顆流浪行星!
    最近科學家們在星際空間發現了一顆火星大小的神秘行星,沒有圍繞任何恆星運轉,沒有引力約束,在無盡的黑暗中踽踽獨行,孤獨地徘徊,不知道會去向何方。它也是一顆流浪的神秘星球,只是不知道是某個文明躲災避禍的方舟,還是宇宙中本來就存在的流浪星球。那麼流浪行星究竟是怎麼回事,真的會有生命在上面居住嗎?
  • 行星也會「流浪」!NASA研究發現,銀河系至少上千億顆流浪行星
    行星也會「流浪」在2011年,科學家們通過觀測,在宇宙中發現了一些奇怪的行星,這些行星不屬於任何一個恆星系統,而且也沒有自己的固定軌道,它們在宇宙中不斷地遊蕩,沒有任何目的地。但是後來,在距離地球4600光年的麒麟座之中,科學家們發現了玫瑰星雲,它是一個巨型塵埃氣體雲團,通過觀測,科學家們發現,大量的行星和褐矮星,正在不斷從玫瑰星雲中誕生。
  • 現實版流浪地球?科學家發現一顆最小「流浪行星」
    圖片來源:pixabay   「流浪行星」一詞適用於不繞恆星運行的行星。這些行星在銀河系中無人陪伴地孤獨飛行,天文學家最近宣布他們發現了迄今為止最小的流浪行星候選星,這顆行星可能比地球還小,質量介於我們居住的星球和火星之間。   如果這顆「流浪行星」的身份能夠得到證實,這將標誌著此類天體研究的一個裡程碑,據信「流浪行星」在整個銀河系內外都很常見,但探測起來卻很有挑戰性。
  • 藉助「微引力透鏡」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流浪行星」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導,美國和波蘭天文學家在最新一期《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在線版上撰文指出,他們藉助微引力透鏡,可能發現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流浪行星」,其「體重」約為地球的10%,不受任何恆星約束,在銀河系內自由遊蕩。
  • 天文學家在銀河系中發現一顆飄蕩的「流浪行星」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29日報導,天文學家發現一顆在我們銀河系飄蕩的「流浪行星」,它不受任何恆星約束。報導稱,這個「自由飄蕩」的星球略小於地球,是已經發現的此類行星中最小的。報導還稱,銀河系中可能有很多這樣的流浪行星,科學家表示其數量甚至會多於我們銀河系中的恆星。報導指出,科學家利用名為「微引力透鏡」的天文現象發現了這顆行星。它因為扭曲了更遙遠恆星的光線而暴露了自己。報導還指出,由此產生的效果非常像一個巨型放大鏡,強化了背景中「源」恆星的光,從而暴露出大型物體的存在。
  • 藉助「微引力透鏡」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小「流浪行星」
    流浪行星」,其「體重」約為地球的10%,不受任何恆星約束,在銀河系內自由遊蕩。如獲證實,這一發現將有助科學家更好地認識「流浪行星」。天文學家認為,大多數「流浪行星」的誕生方式與普通行星無異——由圍繞一顆新形成恆星旋轉的氣體和塵埃凝聚而成。但這些行星最終在其他物體(尤其是氣態巨行星)的引力作用下脫離了母體系統,成為了一顆「流浪行星」。理論表明,以這種方式逃逸的「流浪行星」大多是巖石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30%—100%,即所謂的「流浪行星」。
  • 繁星四月主題曲《光陰》歌詞 繁星四月是抄襲太陽的女人嗎
    繁星四月是抄襲太陽的女人嗎 繁星四月主題曲《光陰》歌詞  據悉,《繁星四月》翻拍自經典韓劇《太陽的女人》,圍繞繁星和四月兩姐妹的成長故事,糾結虐心的劇情、恩恩怨怨的姐妹紛爭都讓該劇獲得極大關注。
  • 科學家發現與地球大小相似的「流浪行星」
    由波蘭天文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最近宣布他們發現了迄今最小的自由「流浪行星」——大約與地球一樣大。具體結果發表在《天體物理學雜誌快報》(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 夜空中的繁星夢 用L 鏡頭記錄下曾經的夢想
    如果想要將天空整個拍攝下來,真正能讓人體驗到那種籠罩在繁星之下的感覺,就需要一支魚眼鏡頭。入夜,久違的繁星出現在天際,與隧道的燈火共同照亮著地面,站在路邊仰望著星空,夏季大三角升上天空天穹上的雲朵被城市的輝光照亮,蓋住了夜空原有的色彩,與浩瀚的星海相比,人類是如此渺小EOS 5D MarkⅢ / EF 8-15mm F4L Fisheye USM /F4 30秒 ISO3200  可以說佳能EF 8-15mm F4L這支魚眼鏡頭是為星空而生的,這支鏡頭擁有肉眼不能企及的奇特視角,從對角線魚眼到圓周魚眼一網打盡,越使用便越是能發現其獨特的魅力
  • 天文學家發現首顆無家可歸的流浪行星!
    天文學家發現首顆無家可歸的流浪行星!研究人員發現一顆沒有恆星重力羈絆的行星在太空中流浪。這顆名為CFBDSIR2149的流浪行星,被加拿大蒙特婁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的天體物理學家描述為一顆「無家可歸」的行星,天體物理學家之所以發現它獨自流浪,是因為它沒有圍繞著一顆恆星打轉。研究人員表示,先前就已經觀測到一些可能是流浪星體的存在,不過一直沒有足夠的資料可以將這些星體確切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