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聖心情非常的好,不禁想吟詩一首,但是一開口又不知道怎麼說起,所以就送大家一首中國最早的生肖體的詩,用十二瑞獸來預祝大家新年快樂。

南朝人沈炯的一首《十二屬詩》鼠跡生塵案,牛羊暮下來。虎嘯坐空谷,兔月向窗開。龍隰遠青翠,蛇柳近徘徊。馬蘭方遠摘,羊負始春栽。猴慄羞芳果,雞蹠引清杯。狗其懷物外,豬蠡窅悠哉。詩的每句句首為一生肖,全詩共十二句,正好十二生肖,也可作藏頭詩講。

詩中不僅表現了生肖動物的生活習性,同時融入了神話與傳說,栩栩如生地描繪出各個生肖的習貌特徵,更暗含著人們對其細緻入微的觀察及喜愛之情。在之前小聖告訴過大家每個生肖都有會有一個本命佛來守護其生肖下的人們,其實早在佛教興起時就存在有十二神獸,除獅子外幾乎和漢地的十二生肖完全一致。
雖不能說漢地的十二生肖文化來自於佛教,但至少可以說它們之間有著某種聯繫。在《大方等大集經》中,無勝意童子向佛陀請法,佛陀即為其開示菩薩示現成畜生為眾生說法的因緣。佛陀在經中說,菩薩常常示現成天人、阿修羅、畜生、鳥獸等形象調伏眾生。而且,作為畜生調伏眾生要比以人天調伏眾生難得多。在我們住的娑婆世界,周圍有四海四山(南海琉璃山、西海頗梨山、北海銀山、東海金山),四山各有三個山洞,在這些山洞中,菩薩示現成十二獸修行。

十二獸的順序是蛇、馬、羊、獼猴、雞、犬、豬、鼠、牛、獅子、兔、龍,它們在佛陀面前曾發下深重誓願,晝夜常行人間,受天人恭敬。每日朝暮常令一獸遊行教化,其餘十一獸則安住修習慈心三昧。七月一日鼠初遊行,以聲聞乘四諦教理教化一切鼠身眾生,如是次第至十三日鼠復還行,如是乃至十二月、十二年亦復如是,如此周而復始,調伏畜生道之眾生。可見,在佛經中十二獸和四方、十二時辰常常密切結合。

人因信仰而活,聖界旨為尋回信仰——聖界文化
如果您對聖界的內容感興趣,請持續關注我們
如果您對聖界的產品感興趣,請記得私信我們
聖界文化,感謝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