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品結構生色印花技術(一)

2020-12-05 全球紡織網

紡織品結構生色印花技術(一)

2007-03-08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自然界色彩繽紛、絢麗多彩,從藍天、彩虹,到五顏六色的花草、礦物和動物,顏色豐富多彩,真是萬紫千紅。  

    顏色是可見光對我們視覺神經刺激的反映。即一定波長的可見光,產生一定的顏色反映,顏色只是人的一種視覺感覺。 
    產生或發射可見光有多種多樣的起源,因此顏色的起因也就有多種多樣。Nassau將顏色的起因大致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1)電子的振動和簡單激發:例如火焰、閃電、極光以及碘等的顏色效應,其中部分屬高溫等離子體發射;
    (2)電子配位場效應的躍遷:紅寶石、祖母綠、綠松石以及各種金屬絡合染料(或顏色)中的金屬絡合顏色效應都屬這類; 
    (3)電子在分子軌道問的躍遷:絕大數有機染料(或顏料)和一些無機物(藍寶石)的顏色效應屬這類; 
    (4)電子在能帶中的躍遷:有色金屬(金、銀、銅和鐵)、半導體以及色心(紫晶、煙水晶)的顏色效應屬這類; 
    (5)幾何和物理光學效應:色散折射、散射、幹涉和衍射顏色效應。 
    在這五種起因中,至少可進一步細分為十五種。 
    其中三種是物理作用,一種是化學作用,還有一種是和化學共同作用。 
    物理作用,產生顏色的方式包括光反射、折射和幹涉等三種,化學作用主要是染料和顏色料等色素與光的作用,而一些物質,例如寶石的顏色則是物理和化學共同作用的結果。例如紅寶石的組成是Al2O3晶體,但含有少量Cr2O3·Al2O3晶體是無色的,Cr2O3則是綠色的,少量Cr2O3存在於Al2O3晶格中則呈現紅色。這是由於相鄰分子的距離受到微擾(壓縮)的原因,Cr-O鍵長微小的縮短,造成激化能量變化,吸收不同波長,使顏色由綠變紅。所以說是物理和化學共同作用的結果。 
    紡織品顯色(包括染色和其它方式著色)屬於光與大塊固體物質的相互作用。使紡織品產生顏色也有多種途徑,目前主要是通過施加有色物質(吸附染料或粘著上顏料)來產生顏色,但是除此以外,還有其它一些途徑。即使是用染料染色或顏料著色,產生的顏色也受其它因素而改變,本文主要討論物體通過幾何與物理光學產生顏色及其對紡織品顏色的影響,特別所謂結構生色及其影響。當一束光與紡織品發生相互作用時,至少會發生如圖1所示的幾種作用方式。 


     
    圖1 可見光與纖維的作用方式
    如圖l所示,光與紡織品的作用也是存在物理和化學作用,這些作用都可產生或影響顏色。物理作用包括(1)反射和漫射;(2)散射和透射;(3)折射或偏轉等化學作用則是對光的吸收。 

1 、自然界的一些結構生色現象 
    物體顏色繽紛多彩。產生顏色是基於所含色素對光的吸收和對光的色散、散射、幹涉和衍射等作用。色素產生顏色是對光產生選擇吸收作用的結果,即選擇吸收後互補光的顏色;而由色散、散射、幹涉和衍射引起的是選擇反射產生的顏色,後者稱為結構色或組織色。這兩種方式產生的顏色,性能有顯著不同,有關選擇吸收產生的顏色,大家已很熟悉,因為通過染料染色,塗料著色產生的顏色就屬這種,本文不再重複。結構色和它有所不同,它不改變強度,結構色和它有所不同,它不改變光強度,結構色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1)色彩豔麗,且隨方向強烈變化,色彩僅在直射光中看到,主要是由衍射光柵產生的顏色;(2)色彩豔麗,且隨方向適度變化,主要是由薄膜幹涉產生的顏色;(3)色彩較豔麗,且不隨方向而變化,主要由散射和色散產生的顏色。 
    色散產生顏色在普通物理學中都有介紹,這是牛頓使用一塊稜鏡觀察光譜時發現的,他解釋這是因為不同顏色光的折射率不同的關係,因而光通過稜鏡後可呈現紅、橙、黃、綠、藍、青、紫等色的光譜。這種色譜的分布決定於稜鏡的折射率和稜鏡頂角大小,不同材料有不同的色散值,不同頂角大小色散分離程度也不同。但和材料對光的吸收無關,所以是一種最典型的結構生色的例子,光通過稜鏡發生色散,光波長愈短,色散偏離角愈大,色散後可呈現一連續的彩虹顏色。 
    發生色散的物質很多,最常見的是空氣中的小水滴,在雨後或噴水池旁容易見到,這時太陽光線以一次內反射形式通過球形小水滴發生色散。事實上,光線在小水滴中發生二次內反射時,還可以看到二次彩虹。 
    寶石和一些其它材料,在反光時會發生色散,例如金剛石有極高的色散值,當金剛石旋轉時,有炫耀的彩色閃光出現。一些材料以細小顆粒施加到紡織品E也可以通過色散產生彩虹一樣的顏色。色散是結構生色最簡單的一種,自然界結構生色往往和色素生色同時出現。有關生物色素生色我們已有綜述文章發表。本文重點討論物體通過散射、幹涉和衍射產生的結構色。 
    (1)光散射產生結構色 
    波長愈短,散射愈強,1-300nm粒子發生瑞利散射(小於可是光波長),較大粒子發生米氏散射(等於或大於可見光波長)。  
    
    典型例子是鳥羽的散射生色。如圖2所示。可是光照射後,光散射局限於羽支上。在羽支的外層上有一層無色透明,厚度約為10um的角質,而在角質下面則是一層箱狀細胞或稱蜂窩狀細胞,在箱狀細胞下面又有含有黑色素的黑色細胞層。箱狀細胞含有大量無規則的氣囊,大小在30到300nto範圍,它對光有很強的散射能力。羽支對光發生瑞利散射後產生藍色。試驗發現,如果使氣囊充滿液體,例如將藍色羽毛在酒精中浸湮一定時間,使氣囊充滿酒精,則藍色會消失,看到的是呈黑色的黑色素,而當酒精蒸發後,又會發生散射顯露出藍色。如果用槌敲打羽毛以破壞散射結構,也會使藍色消失而暴露出黑色素。如果用稀過氧化氫溶液漂白黑色素,藍色也會消失,然而在羽支背部塗上黑色,則又會使藍色恢復。   
    (2)光幹涉產生結構色 
    波長相同,傳播方向相近的兩束光會互相作用產生相長增強或相消刪除的作用,例如在薄膜光幹涉中,導致皂泡、水上油膜、雙摺散材料和一些動物顏色中產生彩虹色彩。這種光幹涉色彩的色調是純粹的,有金屬光澤和透明性,不能採用染色方法獲得,而且隨著觀察者的角度變化而改變顏色。對光幹涉產生顏色長期以來進行了大量研究,而且可以進行精確的測定和控制。 
天然存在的幾種幹涉生色例子如下: 
    鳥類羽毛幹涉生色:鳥類存在幹涉產生顏色,包括它的眼睛和皮膚等部位。即使是鳥類的羽毛,除了前述通過羽毛的羽支,特別是其上面的小倒刺表面組織對光發生散射,產生藍色或綠色等外,還會通過幹涉產生絢麗色彩,例如孔雀的羽毛,因為羽毛羽支上的小倒刺表面上,存在大小不一的許多薄片。小倒刺表面約為2×100p.1m大小,它被大小約為1×2.5¨m的百片形狀為橢圓形的薄片組織組成的薄膜所覆蓋,而且組成若干相互平行的層狀結構。每層厚度隨蜂鳥種類不同而異,約為200~350nto,它們的大小都約為可見光波長一半左右,因此對可見光會產生多重反射幹涉,產生顏色,不同蜂鳥產生的顏色也都不同。 
    
    圖3 一種蜂鳥羽翼小倒刺的表面結構     圖4 熱帶閃蝶照片
    蝴蝶幹涉生色:昆蟲的幹涉色例子很多,最為典型的是蝴蝶的幹涉色。蝴蝶有非常美麗的彩色,重要起因是能夠呈現絢麗的幹涉色。圖4為某種蝴蝶的照片,在它的翅膀的薄片對光發生幹涉分不開。 
    
    由圖5A可看出,翅瓣鱗粉的結構很複雜,它大致由兩部分,即翼鱗粉和支條組成。鱗粉大小為150×100μm,厚度約為0.54μm,它上面平行排列著許多薄片(又稱隆線,厚度約為0.08μm)。薄片問距離約為0.14~0.16μm,翼鱗粉高約為1.8μm,相互間距離約為0.70um支撐的支條高約為1.7μm。翅瓣的立體模型見圖5B薄片處在翼鱗粉的陡峭斜邊上,相互平行排列,類似於多層的薄膜可對光發生幹涉作用,當入射光以相當窄的角度入射到這些平行排列的薄片將產生幹涉作用,並產生幹涉結構色。圖6為翼鱗粉表面平行薄片的幹涉作用示意圖。 
    
    自然界這種幹涉作用產生顏色的例子很多,還包括甲殼蟲外殼、魚鱗和眼睛、蛇皮以及一些礦石的幹涉生色。   
    (3)光衍射產生結構色 
    光衍射產生結耕色取決於物體各層間的距離,並隨觀察角度而改變顏色,最典型的例子是液晶生色。 
    結構生色的現象很多,它的顏色和色素生色有很大不同。它特別明亮,顏色鮮豔,而且往往隨觀察角度而不同。這是一種無汙染的生色途徑。

相關焦點

  • 紡織品印花及絲網印刷業內人士悉數亮相FESPA2013
    紡織品印花及絲網印刷業內人士悉數亮相FESPA2013 2013-11-25 09:58:14 來源:網上輕紡城        由中國印刷技術協會、中國網印及制像協會和歐洲網印聯合會
  • 植絨印花設備及技術
    植絨印花設備及技術 2007-04-20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植絨技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大約三千年以前,在那時,中國人發明了植絨工業的原型:將天然纖維切段並噴灑在塗布了樹脂的紡織品表面
  • 特種印花技術的新發展(三)
    當紡織品為幹態時(幹的白布或幹的色布),它沒有花型圖案,當織物遇水後,色織物(或白織物)上有花型圖案呈現,織物上的水分揮發乾燥後,花型圖案又消失,可以循環往復而無窮,這種隨著織物上有無水分、花型圖案呈忽隱忽現的動態效果的印花叫浮水映印花。浮水映印花起源於紙張上的防偽標記或傳遞密文。紡織品上的浮水映印花可應用於沙灘褲,泳裝,雨衣,雨傘,毛巾和織物防偽標誌等等。
  • 十種印花工藝及材料簡述
    五、光敏變色印花   光敏變色印花亦稱感光變色印花,早期的光敏變色印花是用光變染料,在紫外線的照射下染料結構發生變化,呈現不同的色澤。例如,染料A是無色的,經紫外線照射後,分子開環變成菁結構的染料B,呈藍色,當染料B再暴露於可見光中又會重新轉變為無色的染料A。
  • 服裝印花的幾種方式
    服裝印花的幾種方式 2016-09-26 09:55:31 來源:全球紡織網 一、水漿印花工藝水漿印花工藝是絲網印花行業中一種最基本的印花工藝,
  • 智能紡織品之智能變色紡織品
    > 智能變色紡織品是指隨外界環境條件(如光、溫度、壓力等)的變化而可以顯示不同色澤的紡織品。 光敏變色纖維及其應用 目前,智能變色材料的研發技術主要分為兩類,一是對變色纖維的直接研發,如後整理技術、接枝聚合技術等,設計出具有不同功能的變色纖維
  • 服裝設計——圖案.印花
    平時比較常見的會有熱轉印、數碼印花、絲網印花、手工印花等。熱轉印花熱轉印是將人像、風景等任意圖案使用熱轉印墨水列印在彩色噴墨紙上,再經過熱轉印設備在數分鐘內加熱到一定的溫度,把紙上的圖案色彩逼真的轉印到聚酯纖維、尼龍、丙烯腈、棉、麻毛織品等上的一種印刷方法。
  • 淺析紡織品禁用偶氮染料檢測方法
    GB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的實施,禁用偶氮染料檢測方法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重視,紡織品上禁用偶氮染料已經成為紡織品服裝國際國內生產和貿易中最重要的監控指標。  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基礎分會組織標準起草小組,在總結國內眾多專家多年檢測工作積累的經驗和參考歐盟標準的基礎上,於2005年完成了GB/T17592.1~17592.3-1998《紡織品禁用偶氮染料檢測方法》系列國家標準的修訂工作,該修訂版本GB/T17592-2006《紡織品 禁用偶氮染料的測定》已於2006年發布和實施。
  • 紡織品領域禁用和限制的十三類化學物質介紹
    >        一、紡織原料在種植過程中,為控制病蟲害使用的殺蟲劑、化肥、除草劑等,這些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在紡織品服裝上,會引起皮膚過敏、呼吸道疾病或其他中毒反應,甚至誘發癌症;        二、在紡織品加工製造和後期的印染、後整理過程中,使用的各種染料、氧化劑、催化劑、阻燃劑、增白螢光劑、樹脂整理劑等多種化學物質,這些有害物質殘留在紡織品上
  • 結構生色——無需染色的著色方法!
    結構生色——無需染色的著色方法!
  • 走進千奇百怪的「功能仿生紡織品」
    是指模擬自然界生物體的形態、結構、顏色等而開發的具有某種特殊性能或功能的紡織品。近年來,這類紡織品在軍事偽裝、醫學、安全防護等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比如在醫學領域,仿棉中空纖維被製成了具有物質交換功能的微血管;根據天然複合材料如貝殼、軟骨組織等的高韌性,人們開發出了具有中空結構的自修復智能複合材料並用於仿生骨開發;在軍事偽裝領域,研究人員根據變色龍的變色原理研發出了光敏變色纖維。
  • 紡織品與皮革毛皮甲醛含量測定標準的差異分析
    紡織品的強制性標準GB 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和皮革毛皮的強制性標準GB 20400―2006《皮革和毛皮有害物質限量》都對甲醛的測定作了具體要求。    一些服裝中既有紡織面料又有皮革面料,因此在服裝的檢測中,甲醛的測定方法可能會分別用紡織品與皮革毛皮甲醛含量的測定方法。
  • 經濟的巨變使棉布印花的發展產生了怎樣的扭轉?
    引言棉布印花的轉型和重新詮釋,離不開其他經濟領域的巨變,也離不開18世紀歐洲的文化和制度環境。對於著色工藝的研究,並不僅限於紡織品。約西亞·韋奇伍德(Josiah Wedgwood)是18世紀歐洲著名的企業家和發明家,他一生中花了很多年實驗如何給陶瓷上色。科學研究,不管針對理論分析還是作為試驗方法,成為歐洲創新的重要催化劑。
  • 工信部:印染(數碼印花)行業綠色發展技術指南(2019版)
    二、節能減排染色和印花技術(一)氣液染色機適用範圍:棉、滌綸等織物的染色。技術特點:採用氣液分離技術,結合氣流染色和溢流噴射染色的優點,尤其適用於敏感色的染色。(七)分散染料鹼性染色適用範圍:滌綸織物的退染一浴工藝以及滌棉織物的一浴法工藝。技術特點:耐鹼性(pH7-13)分散染料裡含有對鹼不敏感的基團,主要是單偶氮結構上聯結耐鹼基團,可在鹼性浴中對滌綸織物染色。
  • 被禁的紡織品染料:偶氮染料
    致癌芳香胺經過活化作用,改變人體的DNA的結構,最終引起人體病變和誘發癌症。1994年7月,德國政府首次以立法的形式,禁止生產、使用和銷售可還原出致癌芳香胺的偶氮染料以及使用這些染料的產品,隨後,荷蘭政府和奧地利政府也發布了相應的法令。我國於2003年發布了GB18401-2003《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正式將禁用偶氮染料列入其中。
  • 特種印花技術的應用---光致發光印花
    特種印花技術的應用----光致發光印花 2006-01-03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光致發光印花的特點
  • 特種印花技術的應用——光致發光印花
    特種印花技術的應用——光致發光印花 2006-01-03 00:00:00 來源:來源:中國家紡網 光致發光印花的特點
  • 淺談紡織品中的異味物質、來源及檢測方法
    1.4 塗料印花織物由於目前塗料印花,仍使用C10-C16的脂肪烴作為印花色漿中的乳化原糊。焙烘不充分,這些脂肪烴會殘留在織物中形成汽油味;同時,印花色漿中的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酸酯等單體會形成芳香氣味。一些塗料印花織物中還會釋放甲醛。
  • 鈣鈦礦和噴墨列印印花織物上的電路
    鈣鈦礦和噴墨列印印花織物上的電路可以通過涉及鈣鈦礦和噴墨印刷工藝的方法更有效地製造用於輸送藥物或監控傷口的醫用織物。鈣鈦礦結構俄勒岡州立大學研究人員的突破將使電路可以在較低的處理溫度下精確地直接應用到布料上。包括羅格斯大學研究人員在內的團隊認為,他們的解決方案為長期解決性能與製造成本之間的折衷提供了一種潛在的解決方案。研究成果發表在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雜誌.
  • 純棉紡織品的特徵以及優點是什麼?
    純棉織物是通過紡織技術以棉為原料生產的織物,具有吸溼,保水,耐熱,耐鹼和衛生的特點。一般來說,純棉織物具有更好的吸溼性和耐熱性,並且穿著舒適。對於要求高吸溼性,可以使用純棉織物進行加工,例如校服等。紡織品擁有這眾多的優點以及特徵,下面小編為大家說明幾點:(1)吸溼性:棉纖維具有良好的吸溼性,在正常情況下,該纖維可以吸收周圍大氣中的水分,所以也是可以觸及我們人體皮膚的,而且整體使人感到柔軟且不僵硬。如果純棉紡織品的溼度增加且周圍溫度更高的話,纖維中所含水分都會蒸發並分散,從而使織物保持水平衡並讓人感到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