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生色——無需染色的著色方法!

2020-11-25 紡織導報

結構生色——無需染色的著色方法!

發表時間:2015/7/9

《PNAS》雜誌刊登了一項研究成果—《孔雀羽毛的色彩策略》。此項研究表明,小羽枝表皮下面的周期結構是羽毛具有顏色的原因。與此同時,一些專家在研究蝴蝶翅膀時,也揭示了這個秘密——翅膀上的納米結構是蝴蝶的「色彩工廠」。

結構生色原理

結構色是由於物體本身結構的存在對光產生了反射、衍射、幹涉等物理作用產生的顏色。結構色是一種無須用染料、顏料著色就能產生的顏色。結構生色的主要原理如下。

薄膜幹涉  

單層膜幹涉、多層膜幹涉是薄膜幹涉產生結構色的主要形式。這些現象的產生原因是由於薄膜上下表面的具有一定光程差的反射光在上表面發生了幹涉。藍閃蝶、碧鳳蝶、日本寶石甲蟲等都是其中較為典型的代表。

光子晶體

光子晶體是一類具有光子禁帶特性的微結構的統稱。光子晶體結構色是這種規整的微結構對可見光選擇性作用的結果,是自然界結構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非生物領域中蛋白石顯色是其最典型的代表。

其他

光的散射、色散、光柵衍射等原因也會產生結構色現象。在自然現象中,藍天是光散射產生結構色最為突出的代表。太陽光在進入大氣層時,波長較短的藍、青、紫等顏色的光由於受到空氣中微細的塵埃作用發生了散射。而彩虹現象則由於光在微細液滴的作用下發生了色散作用。

結構生色研究現狀

日本帝人等三家公司合作開發的Morphotex纖維是其中典型的代表,該纖維利用了Mropho蝴蝶產生結構色的多層薄膜幹涉原理(故又稱為「蝴蝶纖維」)。迄今己生產出了紅、藍、綠、紫等顏色。

有學者模仿生長於南美洲亞馬遜流域的閃峽蝶翅膀上的鱗片結構製成了多重螺旋纖維。該纖維結構生色的是利用了光線照射在蝴蝶翅膀鱗片結構上時,大部分入射光進入狹縫,在內部不斷地反射、折射、幹涉,從而產生鮮明的深色亮澤。

蘇州大學某課題組利用電泳沉積法使帶負電性的三種聚苯乙烯微球(粒徑為185-290nm)吸附在碳纖維表面製備得到了結構生色纖維。目前,己製備出了呈紅、綠、藍三種顏色的纖維。

英國劍橋大學CHRIS FINLAYSON等人通過擠壓成型的方式得到了光子晶體結構色纖維。他們所用的原料為PS/PEA核殼結構亞微米級微球。

近日,阿克倫大學生物學副教授Matthew Shawkey博士和他的團隊尋求生產可模擬在羽毛中發現的黑色素小包的合成粒子。當這些合成的黑色素小包被堆成層時,通過光同小規模下具有模型的材料間的相互作用,結構色就會出現。他們將最新研究成果發表於ACS Nano上。

 

結構生色未來發展

結構色有許多潛在功能,人們可以想像一下無需使用任何染料,僅利用如傳感器、光線保護器,甚至僅僅使用某一種方法就能創造出一系列顏色。

與染料或色素相比,它最大的特點是避免了印染行業生產和應用的環境汙染,徹底解決了著色過程中的汙水排放問題,還可以大量節省水電消耗,是當前紡織節能減排工作中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相關焦點

  • 紡織品結構生色印花技術(一)
    紡織品顯色(包括染色和其它方式著色)屬於光與大塊固體物質的相互作用。使紡織品產生顏色也有多種途徑,目前主要是通過施加有色物質(吸附染料或粘著上顏料)來產生顏色,但是除此以外,還有其它一些途徑。即使是用染料染色或顏料著色,產生的顏色也受其它因素而改變,本文主要討論物體通過幾何與物理光學產生顏色及其對紡織品顏色的影響,特別所謂結構生色及其影響。
  • 我國研究出彩色碳纖維織物,仿生結構生色顏色鮮豔且耐洗滌!
    我國研究出彩色碳纖維織物,仿生結構生色顏色鮮豔且耐洗滌!
  • 鋁件小氧化電解著色與有機染色的區別
    一般來說鋁製品的著色分為四種:■電解著色■電鍍著色■有機染色■無機染色小件氧化鋁製品而我們最最常用的著色方法是電解著色和有機染色。其實以上四種著色方法都是在鋁材陽極氧化之後,封孔之前完成的。因為陽極氧化後的材料表面會形成緻密的氧化膜孔,有利於顏色吸附。它們的區別在於:1、著色劑不同,電解著色採用的是金屬鹽作為著色劑而有機染色採用的是化學染料作為著色劑。
  • 姐妹染色單體分化染色方法
    姐妹染色單體分化染色方法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10 20:35 姐妹染色單體差別染色可使中期染色體顯示深淺不同的兩條單體,能藉以觀察姐妹染色單體互換(SCE)現象
  • 【紡織印染整技術】 酸性染料染色應用中及注意事項?
    概述  酸性染料(Acid Dyes)是一類結構上帶有酸性基團的水溶性染料,在酸性介質中進行染色。酸性染料大多數含有磺酸鈉鹽,能溶於水,色澤鮮豔、色譜齊全。主要用於羊毛、蠶絲和錦綸等染色,也可用於皮革、紙張、墨水等方面。對纖維素纖維一般無著色力。
  • 陽極氧化著色生產工藝中常見的質量缺陷和處理方法
    鋁的陽極氧化膜外層多孔,容易吸附染料和有色物質,因而可進行染色,提高其裝飾性。氧化膜再經熱水、高溫水蒸氣或鎳鹽封閉處理後,還能進一步提高其耐蝕性和耐磨性。在陽極氧化電解著色生產工藝中方面,需要著色均勻穩定並把色差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內,減少著色缺陷的產生,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先在加強陽極氧化工藝操作的控制,在操作時注意以下幾方面的要求。
  • 細菌的形態結構觀察和染色技術實驗——萬融實驗
    【實驗目的】(1)掌握幾種常用的細菌染色方法。(2)初步認識細菌的形態和結構特徵。【實驗原理】細菌的個體形態主要分為球菌、桿菌和螺旋菌(圖3-1)。有的細菌細胞除了細胞壁、細胞膜等基本結構以外,還具有芽孢、莢膜、鞭毛等特殊結構,是菌種分類鑑定的重要指標。由於細菌細胞既小又透明,直接在顯微鏡下觀察時難以識別,故一般要經過染色才能做形態和結構的觀察。用於生物染色的染料主要有鹼性染料、酸性染料和中性染料三大類。在中性、鹼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細菌細胞通常帶負電荷,而鹼性染料在電離時帶正電荷,所以很容易與細胞結合而使細菌著色,因此細菌染色多用鹼性染料。
  • 銅門的著色工藝流程及著色問題
    三1.古銅綠——孔雀綠著色法 銅在自然界大氣中的二氧化硫、碳酸氣和水份的長期作用下生成的銅綠——孔雀綠,結構緻密、結合強度高,經得起數百年的日曬雨淋。從古代寺廟、文物、工藝品中還能見到。這些銅綠的化學結構是鹼式硫酸銅和鹼式碳酸銅的混合物。現在為修復古代遺產、建築裝飾、工藝美術造就古色古香的外觀,需要研究快速形成孔雀綠的方法。
  • BX43顯微鏡系列報價及巴氏染色應用
    若需要長工作距離的進行觀察,可選擇長工作距離物鏡(一般選配倒置顯微鏡)  巴氏染色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染色有4個步驟:1、固定;2、核染色;3、胞漿染色;4、透明。  主要達到以下要求:1、核的結構清晰;2、透明度高;3、分色恰當。
  • 適合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著色顏料色粉有哪些?
    可採用白色(TiO2)、碳黑等無機顏料及有機顏料等塑料著色色粉。選擇EVA著色顏料主要是顏色鮮豔的有機顏料或色母粒劑型,黃色品種如聯苯胺黃G、永固黃等,可選擇綠光黃色和紅光黃色不同色相色粉,宇虹顏料EVA著色顏料色粉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製。EVA發泡反應是發泡劑受熱分解產生氮氣、氨氣及少量的二氧化碳,使交聯體產生微氣孔具有彈性。
  • 具有超高溼色牢度的聚醯胺染色
    多年來,品牌和印染商受染色聚醯胺低的水洗牢度———掉色、沾色和/或貼襯滲色的困擾,低的水洗牢度不僅引起客戶的抱怨而且縮小了設計範圍。溼色牢度問題的根本原因是聚醯胺纖維低的玻璃化轉變溫度,甚至在通常家庭水洗條件(40~60℃)下染料分子也能從纖維內部熱泳移到表面。
  •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檢驗學:血塗片的染色方法
    2019山東醫療衛生考試醫學檢驗學:血塗片的染色方法 目前,臨床對於細胞染色的方法有瑞氏染色法以及吉姆薩染色法,常用於細胞形態檢查以及寄生蟲檢查,那麼關於它們的染色原理以及步驟是需要我們重點掌握的。
  • 樹脂鏡片的染色
    在溫度80~90°C時,樹脂鏡片受熱,分子間隙擴大,溶於水中的染料微粒可以進入其分子間的間隙內,使之著色。當鏡片冷卻後,分子間隙縮小,顏色固定,完成染色。染色可以染成單色,也可以染成漸變色。一般著色深度在0.03~0.1 mm左右。染色的鏡片應是表面未經加硬或鍍膜處理的樹脂鏡片,如果需加硬或鍍膜,要等染色後再進行。
  • 【收藏】陽極氧化後著色,為什麼一掛當中會有好幾個顏色,是因為什麼問題造成的?
    2、導電不好解決辦法:當掛齒的掛位導電不好,生成的膜層結構就會不一樣,導電性好的地方膜層有規律,當導電不是很好的地方膜層就會出現不規則,屬於不正常生成膜所以也會引起上色不一的現象,檢查掛具的導電性能;3、氧化後中和不到位或是中和濃度不夠、染色中的染液濃度偏高,無攪拌設備
  • 皮革染色的操作方法
    2、染色後水洗   染色後期進行固定,然後用水洗去表面浮色及染料中的中性鹽(被革吸收)。這種浮色來自生產中不易與革坯結合的組分和分子高的染料在革坯上的吸附。這些浮色不去除在成革中造成向內或外遷移而使革變色。向外遷移還使塗層不耐溼擦。
  • 聚乙烯醇纖維材料的著色
    維綸是採用醋酸乙烯醇水解方法製得的聚乙烯醇纖維。維綸的生產主要以短纖維為主,常與棉纖維混紡。由於纖維性能的限制,一般只製作抵擋民用織物。但由於維綸與橡膠有很好的黏合性能,因而被大量用於工業製品,如繩索、水龍帶、漁網、帆布、帳篷等。
  • 結構顏色,讓我們的世界又美又健康
    在某些鳥的羽毛,蝴蝶的翅膀或昆蟲中看到的結構顏色不是由顏料或染料引起的,而是僅由內部結構引起的。顏色的外觀,無論是無光還是虹彩,都將取決於結構在納米級的排列方式。有序的或結晶的結構會導致彩虹色,當從不同角度觀察時,彩虹色會改變。
  • 【真相大揭秘】樹脂鏡片怎樣染色?
    染色可以染成單色,也可以染成漸變色。一般著色深度在0.03~0.1 mm左右。染色的鏡片應是表面未經加硬或鍍膜處理的樹脂鏡片,如果需加硬或鍍膜,要等染色後再進行。二、染色液和染色器具 (一)染色液及其他試劑 1.染色液:染色劑和促進劑的水溶液。 2.常用染色劑組合:黃、棕、粉、綠、藍、灰。
  • 3分鐘快速了解病理切片常用染色方法
    >檢驗原理:該法染色與陰離子染料分子的大小和組織的滲透有關,小分子量易穿透結構緻密、滲透性低的組織,而大分子量則只能進入結構疏鬆的、滲透性高的組織。>主要用途:顯示組織內的脂肪檢驗原理:油紅O為脂溶性染料,在脂肪內能高度溶解,可特異性的使組織內甘油三酯等中性脂肪著色。
  • PAS染色簡介
    自 J.E.A.McManusiu(1946.1948)、R.D.Hotchkiss(1948)以來,一直被用作為多糖的組織化學檢測方法。糖原染色是病理學中常規的染色方法之一,不僅能夠顯示糖原,還能顯示中性黏液性物質和某些酸性物質以及軟骨、垂體、黴菌、真菌、色素、澱粉樣物質、基底膜等。此反應基於1,2-乙二醇基(-CHOH- CHOH)的存在,大部分多糖都出現陽性,但是除多糖外,有些脂質和蛋白質也有陽性反應,故需要做除去脂質和蛋白質的切片標本對照試驗。核酸沒有乙二醇基,所以是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