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福訊 (簡小娟)安福車田古村,鐫刻並綿延著一個村莊的溫暖記憶。
迤邐待君至
車田村位於「贛中福地」安福縣的東部,楓田鎮瀘水河西北岸,村內有良田千畝。舊時,因地勢高需車水以滿足耕種之需而得名「車田」.這裡水土肥美,物產豐饒,風景怡人,自古以來少有戰火硝煙侵擾。一代又一代的車田人在此安居樂業,悠然自得。村內曾出土的漢代鐵釜、鐵劍、石硯,青銅鏡和帶鉤可證,車田村自漢代以來便有村民繁衍生息。
村莊背靠玉帶似的母親河瀘水河,右有文氣盈空的筆架山,前有瀘水河自武功山奔騰而來,在此優雅地轉身南去,留下一片廣闊的江洲,成為大自然饋贈給車田的獨特禮物。
整個江洲被一條曲折的小徑一分為二。左邊是古樟成林,高大蒼勁的香樟樹一層層開枝散葉,又在天空中攜手並肩撐開巨大的擎蓋;右邊是一片浩瀚的竹海。江風過處,樟香瀰漫,竹影婆娑,無垠的水蕨和蓼草紅綠相映、搖曳生姿,令人恍入仙境。這裡是車田人的夢裡水鄉,也是電影《武功山別戀》裡的廣角天堂。
年復一年,瀘水河滋養著村莊,筆架山越來越蒼翠,江洲蔓延了芳叢。古樸的村莊和人群依山傍水,在四季輪迴的車水聲中安度流年。誰也無法佔卜到公元210年,三國名將周瑜英年辭世。此後,其唯一的次子周胤寵辱交織的命運,將改變彼此的心跳和夢境,並從此在歷史的長河中綻放光芒。
這一天終於還是悲愴地來了。公元229年,身為皇家女婿的周胤被封為都鄉候,可是沒多久,便受宮庭爭鬥牽累,以致言語忤主,貶謫廬陵郡。落魄的周胤騎著跛驢,從廬陵溯瀘水河而上,尋覓棲居之地,最後在離車田村不遠處的蜜湖停了下來。蜜湖以水美鯽魚甜而稱「蜜湖」,其四野草木流陰,風景優美。一陣清風拂來,悄然撫慰了周胤心中那份被貶謫的傷痛、飄泊的蒼涼。眼看瀘水河滔滔東去,他驀然釋懷,不勝感慨。作為周氏唯一的血脈,他餘生最後的心願就是在這片寧靜秀美的土地上,茁壯周氏家族。
藉著安福這方平安福澤之地,周氏家族漸漸興旺,四處開枝散葉起來,其中有一支就是吉安泥田烏東系。北宋靖康丙午1126年,烏東系周瑜裔孫立闕公來安福教授學生,鍾情車田村的風水,便帶著族人輾轉來到了車田,成為車田周氏的開基祖。車田村從此大筆如椽,開啟了文明而詩意的綻放之旅。
蓮花逕自開
立闕公欣喜地發現,車田村座落在一塊蓮花形的地盤上。站在村莊高處,可見五口水塘圍繞著一個土堆,酷似一朵盛開的蓮花。這土堆就是蓮花的花蕊,那五口水塘就是蓮花的五朵花瓣。村裡人很是虔誠地給這塊風水寶地取名為「蓮花形」。蓮花形的東方聳立著一座圓錐形的山峰,叫做鱗山。鱗山上三塊巨石並排聳立,直插雲霄。石塊間自然凹下,放眼望去,宛若筆架,故而鱗山又叫筆架山。瀘水河穿村而過,依山而行,似千裡潑墨,迤邐汪洋;又更像長歌短賦,書聲琅琅。村西河畔沙洲水草臨風恣意,水鄉的風吹來,帶來陣陣白鷺的嚶鳴和樟樹的芳香。
佇立江邊,遙望故裡,立闕公已然觸摸到車田村必將「文光射鬥」的寓意和召喚,驀然湧起「眾裡尋她」的喜悅和皈依之情。他越來越清晰地預感到,他畢生推崇的尚文崇教、光大周氏宗族的理想,定將在這裡落地生根,一時間,心中的那朵蓮花怦然盛開。
時光為鑑,車田蒙寵,立闕公恁是將他睿智的眼光和博雅的學識,擰成一股蓮花的鄉情、水墨的書香,畢生的才情都傾付給了蓮花形的村莊。他的後世子孫們皆恪守先祖留傳的家風家訓,盤?曬穀,教崽讀書,尚文崇德,終喚得蓮花逕自開。
明隆慶辛未1571年,周瑜43世孫周憲高中進士,先後任桂林知府、廣東按察司副史,政績累累。周憲雖位居高官,家中卻田舍不增,還經常接濟族人。其子周懋卿、周懋相深受家風教育,苦研經史,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同登進士,懋卿任成都知府,懋相任山西布政司參政。後周憲弟之瀚、洪範又登進士第,締造了「父子兄弟叔侄進士」的科舉神話。